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16例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手术视野好,均在直视下显露及切除肿瘤。肿瘤全切除87.5%(14例),次全切除12.5%(2例)。12例术前视力损伤患者中,术后视力好转83.3%(10例)、无变化16.7%(2例)。术后出现新垂体功能低下56.3%(9例)、新尿崩37.5%(6例)。并发嗅觉减退25%(4例),脑脊液漏(12.5%)及肥胖(12.5%)各2例,颅内感染(6.3%)、脑积水(6.3%)及记忆力下降(6.3%)各1例。随诊2~59个月,无肿瘤复发。 结论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具有手术视野好,肿瘤全切除率、视力好转率高的优点;脑脊液漏及嗅觉下降的发生率较高,术中应重视颅底重建及对鼻腔黏膜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杨光  曹锋  杨侠 《医学信息》2006,19(4):667-668
目的探讨眶上锁孔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对我科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的8例颅咽管瘤的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入路治疗类似病变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眉弓眶上锁孔手术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疗效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该入路切口小、手术创伤小,手术暴露满意、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眶上锁孔入路治疗颅咽管瘤方便可行、损伤小,有利于美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经翼点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方法。方法:从1997年1月至1999年9月对20例颅咽管瘤进行了显微外科手术。病人年龄13~54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以视力障碍起病18例,尿崩症5例,隐性糖尿病3例,生长发育迟缓4例,头痛10例。术前均行CT和MRI扫描,肿瘤最大直径5cm,实质性9例,囊性变5例,混合性6例,肿瘤钙化14例。全部病人均在全麻后行翼点入路,术中根据肿瘤位置,可以从视交叉前间隙,颈内动脉和视神经间隙及颈内动脉外侧间隙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1例术后10天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全部病例术后放疗效果尚待观察。结论:翼点入路是颅咽管瘤手术切除的首选入路,绝大多数病人可达到肿瘤的全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总结经翼点入路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术中下丘脑的保护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并探讨其正确的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2例颅咽管瘤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术中保护下丘脑的注意事项和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尿崩症31倒,电解质紊乱29例,高热12例。临床痊愈出院15例,好转出院25倒,死亡2例。结论 选择翼点入路,术中仔细辨认和正确处理肿瘤与垂体柄和下丘脑的关系,可有效保护下丘脑-垂体系统;手术前后补充糖皮质激素,积极处理尿崩症和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与手术本身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术前即有明显下丘脑功能损害者,手术风险较大,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颅咽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因肿瘤生长在鞍部而常出现类似垂体瘤的局灶症状[1],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升高、视力视野障碍、垂体功能低下、下丘脑损害等.手术治疗是首选,但术后患者病情多变,可出现尿崩症、体温失调、下丘脑损害及垂体功能减退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术后病情观察是否严密,护理措施是否得当,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我科2005年9月至2008年8月行颅咽管瘤手术48例并进行了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董建凤 《医学信息》2007,20(7):661-662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全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和防治措施。方法24例颅咽管瘤患者,经术前积极准备,术后对其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并及时防治。结果24例颅咽管瘤全切除术病人中,术后16例发生尿崩症,12例发生水电解质紊乱,6例发生体温失调,经细心护理严密监测生命指标,及时处理,使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体温失调完全纠正,13例尿崩症痊愈,3例得到缓解。结论正确的手术方法,耐心的心理护理,术后细心观察与监测,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黄立勇  陈颖  周文科  李祥生 《医学信息》2010,23(6):1616-1618
目的 探讨经纵裂额下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了19例采用经纵裂额下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9例中,肿瘤全切17例(Simpson I、II),次全切2例(Simpson III级);视力视野改善10例(71.4%),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采用经纵裂额下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损伤小、手术视野良好、并发症少,能获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种可一次全切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手术入路,并在临床上应用以验证其实际意义。方法采用15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共30侧,模拟额颞眶颧手术人路并逐步对相关的解剖标志进行详细地显微解剖。结合该区域的显微解剖,笔者回顾性总结了近几年收治的采用额颞眶颧入路治疗5例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在硬膜下阶段,根据垂体腺瘤生长的不同方向,可从多个间隙切除肿瘤。联合经硬膜外的海绵窦外侧壁入路可达到一次全切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目的。5例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中,3例全切除,1例为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结论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可采用额颞眶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根据需要可对该人路进行适当裁剪。  相似文献   

9.
经口、咽入路处理颅颈交胃区病变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于振国  马骏  孙辉 《解剖与临床》2002,7(4):164-165
齿状突畸形压迫颈髓 ,过去多采用后路减压术 ,因为不能去除病灶并有后移加重症状的可能 ,故疗效较差。 2 0 0 2年 1月~ 3月 ,我科采用经口咽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枢椎齿状突后移位畸形 2例 ,疗效确切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例 1,男性 ,19岁。因“右侧肢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经眉眶上匙孔入路处理前颅底、鞍区病变的手术技巧和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2月经眉眶上匙孔入路处理前颅底、鞍区病变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嗅沟脑膜瘤13例(长径3~4.5 cm)、鞍结节脑膜瘤17例(长径2~3.5 cm)、垂体柄占位活检3例、垂体瘤3例、颅内动脉瘤10例(前交通动脉瘤6例、后交通动脉瘤4例)。结果嗅沟、鞍结节脑膜瘤、垂体瘤均全切,垂体柄占位成功获取病理组织,动脉瘤亦成功夹闭;2例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1周后痊愈;新增尿崩症1例,1月后痊愈。结论经眉眶上匙孔入路适于选择性前颅底、鞍区病变的微创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内窥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垂体瘤的可行性。方法 :2 1例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头部标本用于鞍区各解剖结构 ,特别是垂体柄、视神经、视交叉及其供血动脉特点的观察 ,总结手术可利用的间隙、应保护的结构 ;在 9例新鲜尸头上模拟进行内窥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手术 ,进一步验证其可行性及优势。结果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长度 (14 .5± 1.3 )mm(8.1~ 18.5mm ) ,发向垂体柄、视神经或视交叉的穿支动脉的支数分别为 :大脑前或前交通动脉 3 .0支 (2~ 6支 ) ,颈内动脉 2 .1支 (1~ 5支 ) ,后交通动脉 3 .2支 (3~ 6支 ) ,基底动脉 1.4支 (1~ 3支 )。视神经颅内段长度为 (11.4± 2 .7)mm (6.1~ 17.6mm ) ,第 1间隙面积为 (4 4 .8± 3 .4)mm2 (7.0~ 10 0 .8mm2 ) ,手术可通过第 1间隙或 /和第 2间隙进行。结论 :通过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向鞍上发展的垂体瘤有充足的操作空间 ,具有视神经、视交叉减压充分 ,利于保护其供血动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站式杂交手术与全弓置换处理主动脉弓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29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3例行一站式杂交手术的患者纳入杂交手术组,16例行全弓置换联合支架象鼻的患者纳入全弓置换组。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肾损伤、神经系统损伤、心功能不全、截瘫、切口感染、用血量和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2组患者肺部感染、胸腔积液、一过性肾功能损伤、切口感染、一过性意识障碍、截瘫、脑梗死/脑出血、心功能不全、移植旁路血管再发狭窄、再发主动脉夹层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杂交手术组患者用血量平均(3.69±2.89)U,全弓置换组平均(12.38±3.14)U,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杂交手术组围手术期因突发心跳骤停,成功复苏后脑死亡1例,全弓置换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1~26个月,随访期间杂交手术组出现1例覆膜支架远端夹层扩张破裂死亡病例,全弓置换组出现1例脑血管意外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一站式杂交手术与全弓置换治疗弓部病变效果均满意,其中一站式杂交手术用血量较全弓置换组明显减少,无需深低温停循环,对年龄大、一般情况差的患者更为有利;而全弓置换组用血量更大,需要停循环、创伤大,但象鼻支架材料利于二次手术根治远端病变,适用于年轻、术前一般情况良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经剑突下入路和经侧胸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接受胸腔镜微创治疗的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经剑突组(47例)和经侧胸组(51例)。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量、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剑突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量、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少/低于经侧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剑突下入路和经侧胸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经侧胸入路相比,经剑突下入路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时间更短,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疼痛程度更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颈前路精细化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行颈前路手术的7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38~86(58.2±7.4)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显微组35例行显微镜下减压内固定术,开放组35例行常规开放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后1、3、6个月及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其改善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以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显微组和开放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75.13±11.06)min、(26.14±16.36)mL、(26.42±15.37)mL、(1.09±0.60)d和(74.86±10.57)min、(45.36±18.05)mL、(51.23±16.42)mL、(1.11±0.58)d,显微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显微组术后1、3、6个月的神经功能JOA评分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在术前及术后1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3个月显微组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于开放组(P值均<0.01),而术后6个月、1年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显微组术后1、3个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在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手术相比于传统颈前路开放手术,具有减压精准、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国内脊柱外科医师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三角肌入路微型锁钉钢板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采用经三角肌入路微型钢板治疗24例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资料.术中采用预塑形的微型锁钉钢板固定大结节骨折.随访时记录肩关节功能活动度(ROM)及并发症、Constant-Murley评分(C...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比基尼切口直接前方入路(DAA入路)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伴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DDH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38例行比基尼切口 DAA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0例行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  相似文献   

19.
Whereas the operative results for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s (TAA) have improved in recent years, the results for distal arch aneurysms (DAA) remain unsatisfactory. We report herein the initial results of open stent grafting (OSG) applied using an improved endotracheal tube 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high-risk DAA. OSG was used to treat DAA in five men aged 69–80 years (mean, 77 years). Four cases involve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the remaining case involved both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chronic renal failure. Previous surgical repairs of an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had been performed in four patients, and thoracoplasty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had been performed in the remaining patient. Under selective cerebral perfusion, OSG with revascularization of two cerebral branches was performed in two patients, whereas OSG with total arch replacement was performed in three patients. The procedure was successful in all cases.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cerebrospinal disorders, and complete thrombosis of the aneurismal sac was achieved in all cases. The new deployment method using an endotracheal tube offers numerous advantages, including reduced aortic wall injury and accurate placement of the stent graft in the operative field. These initi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is specific approach makes OSG a useful surgical procedure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risk DAA.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多节段腰骶椎结核的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11年3月确诊收治的70例多节段腰骶椎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38例行前后联合入路术,对照组32例行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术。随访2~3个月,采用Frankel分级评估脊髓神经功能损伤,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生活质量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rankel分级及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而两组间相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腰骶椎结核,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脊髓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