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少年反社会人格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期虐待、依恋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TQ)、成人依恋问卷(AAQ)对350名青少年学生施测。结果:①与阴性组相比,反社会人格障碍阳性组在母亲关爱、父亲鼓励自主因子上得分较低,在父亲控制、母亲控制因子上得分较高;阳性组在CTQ和AAQ各因子上(除外母亲拒绝)得分均显著高于阴性组。②儿童期虐待各因子分与反社会人格症状呈显著正相关;依恋各因子与反社会人格症状显著正相关(0.108~0.373)。③躯体虐待、对父亲愤怒、母亲角色倒置、情感虐待、母亲拒绝、母爱缺失、母亲控制对反社会人格障碍倾向有预测作用。结论:童年期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期虐待以及不安全依恋与青少年期的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不安全依恋和童年期精神虐待经历与大学生反社会人格障碍(ASPD)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中反社会人格障碍分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童年期抚养和虐待经历问卷(CECA.Q)、依恋问卷(AAQ)对16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ASPD症状与父母关爱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控制因子呈显著正相关。②童年期精神虐待各因子和依恋各因子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症状显著正相关。③母爱缺失、父爱缺失、对母亲愤怒等不安全依恋维度在童年期精神虐待与反社会人格障碍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童年期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期虐待经历以及不安全依恋与大学生反社会人格障碍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当前青少年的依恋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调查表(ECR),以及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对610名大学生和高中生进行了测评.结果:①父亲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有显著差异.②依恋回避与母亲关爱、父亲关爱、母亲鼓励自主、父亲鼓励自主均呈显著负相关,依恋焦虑与母亲关爱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父亲控制呈显著正相关.③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关爱、父亲鼓励自主能显著预测个体的依恋回避,母亲控制和母亲关爱能显著预测依恋焦虑.结论:青少年的依恋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有关成长经历与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的关系。方法:使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TQ)、依恋问卷(AAQ)对67名工读学校学生和283名普通中职学校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边缘型人格障碍阳性筛查率为26%;BPD阳性检出组与阴性组在PBI、CTQ和AAQ各因子(除性虐待、躯体忽视外)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BPD症状与PBI、CTQ和AAQ各因子间除父亲角色倒置外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情感虐待、对母亲愤怒、母亲角色倒置、父亲控制因子对BPD有显著预测作用,共解释BPD总变异的28%。结论:童年期情感虐待、不良的亲子关系模式和父亲控制过严的教养行为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考察工读学校与普通学校学生B群人格障碍倾向阳性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使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TQ)、成人依恋问卷(AAQ)对67名工读学校学生和283名普通学校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工读学校学生在B群人格障碍筛查率、共病率上均显著高于普通学校;两校学生的PBI、CTQ、AAQ各因子存在显著差异;情感虐待、母亲角色倒置、对母亲愤怒、父亲控制、对父母消极评价对B群人格障碍有显著预测作用,共解释B群人格障碍总变异的36.7%。结论:工读学校学生B群人格障碍筛查阳性率较高,童年期情感虐待、父亲控制过严、不安全亲子依恋是B群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当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EOM-EIS-2)和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对330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①父亲与母亲的教养方式在子女性别上存在差异,女生在母亲关爱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母亲控制和父亲控制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②母亲关爱、父亲关爱和母亲鼓励自主、父亲鼓励自主与子女的自我同一性获得有显著正相关,与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存在显著负相关;父亲控制、母亲控制与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父母的关爱、鼓励自主有利于子女同一性获得。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国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特点.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及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对906名湖南高校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①父亲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有显著差异,同时又有显著相关.②不同子女性别在父母关爱因子上得分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母亲关爱和父亲控制及鼓励自主上得分有显著差异.不同家长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经济情况的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爱因子上得分有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不同并与父母文化程度、子女性别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成人依恋的关系。方法:采用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调查表(ECR),以及父母养育方式量表(PBI)中译版,对589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测评。结果:不同依恋类型的高职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差异显著(P<0.05)。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父亲关爱、父亲鼓励自主、母亲关爱、母亲鼓励自主成显著负相关,与父亲控制、母亲控制的养育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对子女的成人依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儿童期虐待、父母教养方式与反社会人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人格诊断问卷,对866名监狱犯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①与其他类型犯人相比,反社会人格倾向犯人更多地受到情绪和躯体上的虐待与忽视,父母对其较少关怀,并且不鼓励其在行为上独立自主。②儿童期虐待与反社会人格症状呈显著正相关。父母关怀与反社会人格症状呈显著负相关,父母鼓励行为自由与反社会人格症状呈显著正相关,母亲否认心理自主与反社会人格症状呈显著正相关。儿童期虐待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反社会人格症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情绪虐待和母亲否认心理自主对反社会人格症状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母亲的关怀对反社会人格症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在控制了儿童期虐待的预测作用之后,父母教养方式对反社会人格症状仍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儿童期虐待、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反社会人格倾向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杀态度对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16年12月,通过方便取样的方式,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自杀态度问卷和自杀意念问卷,对天津市某大学48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7.6%;年级对自杀意念的形成有重要影响(P0.05),而性别、生源地对其无显著影响(P0.05);母亲关爱、母亲鼓励自主、父亲关爱与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呈显著正相关(r=0.197,0.112,0.145;P0.05),母亲控制与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呈显著正相关(r=0.193;P0.01),母亲控制、父亲控制与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呈显著负相关(r=-0.189,-0.157;P0.01),母亲关爱、母亲鼓励自主与对自杀者的态度呈显著负相关(r=-0.092,-0.093;P0.05),母亲关爱、母亲鼓励自主与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呈显著负相关(r=-0.155,-0.089;P0.05);对自杀行为的态度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192,-0.177;P0.01),对自杀者的态度与自杀意念最抑郁时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117;P0.01),对安乐死的态度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155,-0.127;P0.01)。自杀态度在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杀意念之间共建立8个中介模型,且全部为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杀意念有直接影响,且部分是通过自杀态度的中介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医专生积极心理资本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一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950名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父/母关爱、鼓励自主与心理资本呈显著正相关(r在0.174~0.254之间,P0.01),父/母控制与心理资本呈显著负相关(r=-0.170,r=-0.200,P0.01);父/母关爱、鼓励自主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在0.133~0.206之间,P0.01),父/母控制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205,r=0.220,P0.01);积极心理资本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516,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246,P0.01)。医专生积极心理资本在父母关爱与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父母控制与积极应对方式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父母鼓励自主、父母控制与消极应对方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医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是通过积极心理资本来起作用的,提高医专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可以培养其积极应对方式,减少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父母教养方式、依恋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性测量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量表(PBI)修订版、亲密关系经历调查表(ECR)、关系问卷(RQ),随机抽取湖南两所综合性大学的32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不存在城乡差异;②自我同一性的获得与依恋回避呈显著负相关;③自我同一性的早闭与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④自我同一性延缓与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⑤自我同一性扩散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⑥安全型依恋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获得维度得分平均数高于忽视型、沉迷型和恐惧型依恋大学生;⑦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依恋回避和父亲鼓励自主能更好地预测总体获得;父亲控制和依恋焦虑能更好地预测总体早闭;依恋焦虑和父亲控制能更好地预测总体延缓;父亲控制、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能更好地预测总体扩散。结论:父亲鼓励自主、安全型依恋有利于自我同一性的获得;父亲控制、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不利于自我同一性的获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的关系.方法:采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的中文修订版(APS-R-CR),父母权威问卷(PAQ)和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对53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完美主义高标准维度在父母婚姻状况上差异显著,父母婚姻关系正常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得分.②母亲专制和母亲权威的教养类型,与母亲信任的亲子依恋能显著地正向预测完美主义的高标准;母亲专制和母亲放任的教养类型,与父亲疏离的亲子依恋对完美主义的差异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不同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依恋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亲子依恋在儿童期虐待经历与青少年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儿童期虐待问卷(CTQ)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完成了736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男性青少年儿童期虐待分高于女性。儿童期虐待和青少年的抑郁呈正相关(r=0.408,P0.01),与父、母依恋呈负相关(分别r=-0.417,-0.544,P0.01);母亲依恋和父亲依恋之间呈正相关(r=0.604,P0.01),均与抑郁呈负相关(均r=-0.426,P0.01)。亲子依恋在男性和女性青少年儿童期虐待经历和抑郁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青少年男性受虐高于女性,亲子依恋在儿童期虐待经历和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亲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母亲教养方式问卷和大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对343名大学生进行研究,对母亲教养方式的3个维度(关爱、鼓励自主和控制)和大学生社会适应的3个维度(人际关系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得分进行相关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母亲关爱因子与大学生社会适应情况呈显著性正相关(r=0.519,P0.01),鼓励自主因子与大学生社会适应总分呈显著性正相关(r=0.148,P0.01)),控制因子与大学生社会人际适应、情绪适应和适应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118,-0.147,-0.154;P0.01),大学生社会适应不存在显著城乡差异。结论母亲的关爱和鼓励有助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而过度控制则不利于大学生的人际和情绪的适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童年期虐待、情绪失调、共情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人格障碍诊断问卷、情绪调节困难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14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童年期虐待、情绪失调、共情以及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两两之间均呈显著相关;(2)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童年期虐待直接显著正向影响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同时存在三条间接路径:童年期虐待通过情绪失调影响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童年期虐待通过共情影响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童年期虐待通过情绪失调、共情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结论:童年期虐待能直接显著正向影响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并且情绪失调、共情在童年期虐待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父母养育方式量表(PBI)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高职院校学生中试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PBI)中文版,对681名高职院校学生施测。结果:①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三个因子(关爱、鼓励自主、控制),母亲版累积解释率为43.71%,父亲版累计解释率为44.20%。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项拟合指标基本符合要求。②信度检验显示:6个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36~0.848,分半信度系数为0.668~0.838。③PBI中关爱、鼓励自主、控制因子均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因子、父母憎恶、忽视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结论:PBI中文修订版的三因素结构在中国高职院校学生中得到验证,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亲子冲突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女生抑郁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自我评价量表(YSR)、亲子冲突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对949名初中女生进行调查。结果 1初中女生抑郁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爱、鼓励自主和控制维度均呈显著相关(r=-0.33,-0.25,0.23;P0.01)。抑郁焦虑与亲子冲突呈显著正相关(r=0.24,P0.01)。亲子冲突与教养方式各维度均呈显著相关(r=-0.37,0.26,-0.36;P0.01);24种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下初中女生的抑郁焦虑得分有显著差异(F=13.47,P0.01),其中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女生抑郁焦虑水平最高;3亲子冲突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女生抑郁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既可以直接影响初中女生的抑郁焦虑,也可以通过亲子冲突间接影响抑郁焦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童年期创伤性经历的关系相关. 方法:分层抽样选取320名大学生被试.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和中文版童年期创伤问卷作为测量工具. 结果:大学生人格障碍某些亚型与儿童期精神虐待经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人格障碍阳性组在儿童期精神虐待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结论: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儿童精神虐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周红梅 《校园心理》2016,(4):254-256
探讨大学生孝道与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的关系。使用孝个人认知量表(FC)、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大五人格量表(BFI)对472名大学生进行施测,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孝道各要素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二学生在孝道上得分高于大三学生;2父亲关爱、父亲鼓励自主、母亲关爱与孝道各要素都呈正相关,而父亲控制和尊亲恳亲(r=-0.165,P<0.01)、奉养祭念(r=-0.127,P<0.01)、护亲荣亲(r=-0.122,P<0.01)都呈负相关;外倾性、开放性与孝道各要素都呈正相关;3父亲关爱、母亲关爱、外倾性、大三、母亲控制、父亲控制、宜人性进入回归方程,共解释孝道总分的26.4%的变异量。父母关爱和孩子的外倾性人格都对孝道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