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管微切开分别进行术中联合内镜留置鼻胆管引流与十二指肠乳头导管扩张后胆总管一期缝合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83例,均行腹腔镜下微切开胆囊管进行胆道镜取石,其中43例同期术中十二指肠镜留置鼻胆管引流后胆总管一期缝合(鼻胆管组),40例同期术中胆道扩张导管扩张十二指肠乳头后胆总管一期缝合(导管扩张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丙氨酸转氨酶、血淀粉酶、总胆红素、术后第一日腹腔引流量;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急性胰腺炎、残留结石及胆漏。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第一日腹腔引流量、术后丙氨酸转氨酶、胆红素、血淀粉酶、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胆管组术后3例急性胰腺炎,2例胆漏,1例残留结石;导管扩张组术后1例急性胰腺炎,2例胆漏,无残留结石,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切开胆囊管胆道镜取石行胆总管一期缝合,采用鼻胆管引流或导管扩张均能达到解除胆道梗阻、通畅引流、减少胆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加工塑形的取石网篮在胆总管困难结石所致胆道梗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94例胆总管困难结石所致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进行内镜下取石术,经插管造影明确诊断后,应用经加工塑形的取石网篮治疗102例,采用普通取石网篮治疗92例.结果 176例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其中97例应用塑形后的取石网篮,其成功率为95.1%,80例应用普通取石网篮,成功率为8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取石成功所需时间(65.8±40.2)min vs(85.7±65.4)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经塑形取石网篮在困难胆总管结石所致胆道梗阻治疗中既省时,又提高成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与ERCP胆道取石术治疗老年多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8例多发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支架组(n=75)和取石组(n=93)。支架组行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取石组行ERCP+EST+胆道取石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比较两组生化指标、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3、5 d的WBC、CRP、ALT、TBIL、γ-G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及术后胰腺炎、术后胆管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的反复胆系感染、再次ERCP手术发生率均高于取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取石组,住院费用低于取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和ERCP胆道取石术治疗老年多发胆总管结石都是安全、有效的,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纤维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1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纤维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08年2月314例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组,肝切除组87例;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组(下称纤胆镜组)138例;胆总管切开取石组(下称切开取石组)89例。采用软件包SPSS for windows12.0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纤胆镜组与切开取石组比较术后优良率及残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切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胆道镜应用于胆管结石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3D打印模型结合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联合硬质胆道镜手术治疗Ⅰ型胆管分型患者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40例I型胆管分型的肝内胆管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3D打印组共17例患者采用3D打印模型结合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联合硬质胆道镜手术方案;对照组共23例患者行单纯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联合硬质胆道镜手术。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一期手术时间、一期取净率、多期取石发生率、最终取净率、手术出血量、通道大小、并发症7项指标。结果 3D打印组的患者一期取净率、最终取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D打印组的患者多期取石发生率、一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主要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的通道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3D打印模型结合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联合硬质胆道镜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时间短,取石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塑料内支架在难取性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评价塑料内支架治疗难取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行ERCP造影,对48例难取性胆总管结石患者(35例为巨大结石,8例结石伴下端胆管狭窄,5例结石伴乳头过小)在导丝引导下行放置8.5F塑料胆道内支架1根治疗。结果3个月后第2次ERCP检查时发现12例结石消失;23例结石直径变小1/2以上或成碎片状,经网篮或气囊顺利取出;13例结石无明显变化,行更换塑料内支架治疗并B超随访,一旦发现结石明显变小,即再次ERCP+取石。经平均2.3次内镜下治疗,95.8%(46/48)患者结石取净。期间未发生与ERCP或留置支架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留置塑料内支架是治疗难取性胆总管结石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依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胆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石复发率及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腹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结合胆红素(CB)、非结合胆红素(UC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与腹腔镜下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效果、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无差异,但前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导丝经T型管入路引导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治疗胆管残留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5例胆道术后带T型管的胆管残留结石患者,采用导丝经T型管入路引导行EST取石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导丝经T型管入路引导行EST成功率为100%(15/15),治疗时间为3~12(6.5)min,EST后用取石网篮及取石球囊取净结石,治愈率为100%.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1例,无出血、穿孔病例.结论:对于胆道术后带T型管的胆管残留结石患者,导丝经T型管入路引导行EST取石治疗的治疗时间短,治愈率高,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两种造影方法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成像(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取石术后胆道造影中的优缺点。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4月本科收治的100例胆总管结石进行ERCP取石术后留置鼻胆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拔除鼻胆管前采用手推法鼻胆管胆道造影检查,观察组采用滴注法鼻胆管胆道造影检查,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10/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残余结石诊断准确率为96%(48/50),观察组残余结石诊断准确率为100%(5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滴注法鼻胆管胆道造影检查在胆总管残余结石诊断准确率方面与手推法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推法,且不需要医生推注造影剂,可避免对医务人员造成放射性损伤,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切开探查术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11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管切开探查术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拔除乳胶管时间和术后乳胶管引流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术后胆瘘、术后残余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管切开探查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但操作较为复杂,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一步法"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7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行三镜联合"一步法"治疗,对照组行ERCP/EST联合LC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石清除率、中转开腹率)及术后不同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和结石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ERCP/EST联合LC相比,三镜联合"一步法"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术后恢复快,患者经济压力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总管巨大结石、胆总管多发结石和消化道重建术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019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收治的146例经ERCP治疗的困难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n = 43)结石直径 > 15 mm,B组(n = 21)结石数量 > 10枚,C组(n = 82)行上消化道重建。根据ERCP取石是否成功,分为取石成功组(n = 106)和取石失败组(n = 40),比较两组患者ERCP操作时间、插管次数、取石成功率、结石残余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石直径和消化道重建方式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困难胆管结石患者ERCP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 3组患者操作时间、平均插管次数、结石直径、残余结石和激光碎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困难胆管结石患者中,ERCP取石成功组与取石失败组ERCP操作时间、插管次数、结石数目、消化道重建和是否首次ERC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RCP操作时间、插管次数、多发结石和消化道重建是困难胆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失败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ERCP取石在困难胆管结石患者中安全、可行,但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胆道支架和鼻胆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后一期缝合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1年1月在该院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失败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支架引流组(n = 38)和鼻胆管引流组(n = 36)。支架引流组ERCP取石失败后放置胆道支架引流,鼻胆管引流组ERCP取石失败后放置鼻胆管引流,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胆管缝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鼻胆管引流组术后胆瘘发生率明显低于支架引流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支架引流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长于支架引流组,术后总补液量多于支架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ERCP取石失败后放置鼻胆管引流,可降低LCBDE术后一期缝合的胆瘘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但放置胆道支架引流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更快,补液量更少。因此,在临床操作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个体化引流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内镜(EUS)检查对胆胰疾病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影响,并评估其必要性.方法 收集2017年2月-2020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医院住院行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组在ERCP术前2 h内完成EUS检查后行ERCP(EUS+ERCP组,n=166),对照组单纯行ERCP(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瘘口或原始乳头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旁瘘(PCD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259例胆总管结石合并PCD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取石方式,分为乳头组(n = 141)和瘘口组(n = 118),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总取石成功率、机械碎石率、操作时间、术中扩张或切开使用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9 390例患者行ERCP下胆总管结石取石。其中,259例(2.8%)胆总管结石合并PCDF。经瘘口胆管造影成功率为100.0%,145例因各种原因经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插管造影,成功率为97.2%(141/145)。两组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率[77.1%(91/118)和79.4%(112/141),P = 0.652]、取石总成功率[86.4%(102/118)和87.9%(124/141),P = 0.718]、机械碎石率[9.3%(11/118)和8.5%(12/141),P = 0.819]和操作时间[(19.83±12.24)和(18.52±11.90)min,P = 0.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瘘口组术中使用切开或扩张的比例明显低于乳头组[44.9%(53/118)和88.7%(125/141),P < 0.05],瘘口组术后急性胰腺炎[0.0%(0/118)和9.2%(13/141)]和并发症总发生率[5.1%(6/118)和22.0%(31/141)]低于乳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胆总管结石合并PCDF,经瘘口行ERCP取石,可达到经原始乳头取石的同等疗效,且可降低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操作更简单。对于胆总管结石合并PCDF患者,行ERCP应优先考虑经瘘口取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导丝进入胰管的困难性胆管插管策略应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63例导丝进入胰管的困难性胆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次采用双导丝法、胰管预切开法和胰管支架法选择性胆管插管,根据不同胆管插管方法分为双导丝组、胰管预切开组和胰管支架组。分析各组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ERCP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 3组总体插管成功率为96.8%。双导丝组、胰管预切开组及胰管支架组的插管时间分别为(70.7±28.6)、(116.6±43.2)和(129.1±88.2)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总体发生率为39.3%,胰管预切开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 0.05)。ERCP术后胰腺炎(PEP)总发生率为21.3%,胰管预切开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 0.05)。ERCP出血发生率为6.6%。未发生重症胰腺炎和十二指肠穿孔病例。结论 导丝进入胰管后依次采用双导丝法、胰管预切开法和胰管支架法选择性胆管插管,上述方法插管成功率高,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人操作导丝乳头插管法与双人操作导丝乳头插管法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因胆胰疾病行ERCP治疗的4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乳头插管技术在ERCP中的插管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初步分析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插管总成功率为97.3%。其中,单人插管组成功率为97.5%,双人插管组成功率为97.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782)。术后发生胰腺炎22例(4.9%),高淀粉酶血症105例(23.6%),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单人插管组和双人操作组插管时间为(7.15±0.48)和(10.70±0.71)min,ERCP完成时间为(19.24±1.26)和(23.11±1.64)min,住院时间中位数为9.0和11.0 d,单人插管组均短于双人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两种乳头插管技术ERCP插管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单人插管技术因不需要助手密切配合,有利于缩短插管时间,减少导丝进入胰管频率和乳头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和奥曲肽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116例择期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使用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使用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和24 h血淀粉酶水平,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24和48 h的疼痛程度,记录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术前、术后3和24 h血淀粉酶水平、术后3、24和48 h的VAS、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生长抑素和奥曲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疗效相当,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机于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6月沈阳市骨科医院40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伤后手术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于3周内手术,n = 24)和对照组(超过3周手术,n = 16)。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范围无明显差异(P > 0.05);两组患者术前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术前VA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于3周内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有利于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一体式可回收胆管内塑料支架在恶性胆道梗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时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5月于该院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81例。其中,25例置入一体式可回收胆管内塑料支架(一体支架组),23例置入普通塑料支架(普通支架组),33例置入金属覆膜支架(金属支架组)。比较3组患者的肝功能变化、支架通畅时间、反流发生率、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单次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3组患者置入支架前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一体支架组和金属支架组较普通支架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指标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且一体支架组DBIL指标下降程度较金属支架组明显(P < 0.05)。金属支架组支架通畅时间最长,为(184.70±16.40)d,一体支架组次之,为(118.64±16.00)d,普通支架组通畅时间最短,为(96.43±15.85)d,3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一体支架组反流发生率最低,金属支架组其次,普通支架组反流发生率最高,3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者胰腺炎发生率和单次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金属支架组住院费用较一体支架组和普通支架组高,3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相比金属覆膜支架和普通塑料支架,一体式可回收胆管内塑料支架置入术后,肝功能恢复较好,支架通畅时间相对较长,反流发生率较低,住院费用少,且安全有效,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