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ACI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联合丁苯酞治疗。统计2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变化情况;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r I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MRS评分与MDA、ox-LDL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NIHSS、MRS评分与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和SOD、GSH-PX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丁苯酞治疗可有效改善ACI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轻氧化刺激反应,减轻脑缺血损伤,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且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平肝涤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效果。方法: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联合组加用平肝涤痰通络汤治疗。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GQOL-74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涤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风火上扰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PIS风火上扰证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治疗2周后,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火上扰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陆雪玲 《新中医》2015,47(2):32-33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8%,对照组82.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VCIN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1例)给予改善循环及认知功能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认知功能评定采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和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的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治疗6个月时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后VCIND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周百桂 《新中医》2014,46(6):41-42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清脑灵胶囊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4例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以及清脑灵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4.4%,对照组为53.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降低(P0.05)。观察组的NIHSS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清脑灵胶囊有助于提高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芎芪醒脑方联合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致轻中度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18年9月~2019年12月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的54例缺血性脑卒中致轻中度V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丁苯酞软胶囊口服(0.2g/次,1日3次,连服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芎芪醒脑方颗粒冲服(1剂/天,连服8周)。观察两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医症候积分量表及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舒张期峰值速度(Vmi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屏气指数(BHI)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各维度评分、MoCA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各维度评分、Mo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智能减退、口唇爪甲青紫两项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max、BHI两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max、BHI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芎芪醒脑方联合丁苯酞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致轻中度VCI患者的认知功能及中医症候,促进脑血流动力学。芎芪醒脑方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与天麻钩藤饮联合应用于脑梗死中的治疗价值。方法:72例脑梗死患者,遵循完全随机基本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补阳还五汤及天麻钩藤饮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神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治疗中,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控制病情,促进相关功能康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静滴依达拉奉,观察组则配合服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12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冯炯 《新中医》2015,47(10):30-32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7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2组各37例,对照组服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减少(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可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使神经细胞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取法分两组,奇数为对照组70例,偶数为观察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情况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生活自理能力评定指数(BI)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血脂情况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更低,BI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损伤等情况,有利于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培元开智方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脑小血管病(SVD)所致脑白质疏松(LA)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SVD所致L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元开智方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LA分级情况、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神经电生理指标和血清Hcy、Cys C、hs-CRP、D-D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社会功能活动量表(FAQ)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LA分级和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视空间与执行力、注意力、抽象能力、定向力、命名、语言能力、延迟回忆和MoCA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前四项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P300波幅均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Hcy、Cys C、hs-CRP和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ADL评分显著升高(P均0.05),FAQ评分显著降低(P均0.056),观察组以上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元开智方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有助于SVD所致LA患者的脑白质病理和认知功能的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活动,机制可能与降低Hcy、Cys C、hs-CRP和D-D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AIS)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除基础治疗外,加服天麻钩藤饮加减。总疗程共14 d。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BI评分、m RS评分及中医证候量化积分,疗程结束后评价2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综合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NIHSS评分、m RS评分、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 <0.05);2组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显著(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1%,4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42/56)(P <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改善神经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疾病预后,为中医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了有效的临床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归益智方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疗效影响。方法:10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参归益智方和丁苯酞软胶囊口服,对照组仅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中医症状积分量表,及血清Aβ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ADL、中医症状积分量表及血清Aβ水平差异无显著性(t值分别为0.564、0.588、0.590、0.583,均P0.05);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MMSE量表评分明显升高(t=1.825,P0.05),ADL、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评分及血清Aβ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770、1.830、1.792,P0.05),研究组MMSE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990,P0.05)。结论:参归益智方联合丁苯酞软胶囊能明显降低AD患者血清Aβ表达水平,显著改善AD患者认知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改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症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92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改善脑循环及脑保护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改善脑循环及脑保护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丁苯酞软胶囊,比较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2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指数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MMSE和ADL评分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内MMSE、ADL分值均发生明显变化,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ADL分值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3例中风病恢复期患者,采用掷币法分组,对照组46例予以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47例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血液流变学及身体机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PV、CSS评分及HCT低于对照组,BBS、ADL及Fugl-Meyer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丁苯酞软胶囊能有效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身体机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法针刺结合天麻钩藤饮加减辅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效果。方法: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开窍法针刺及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p、Vm高于对照组(P0.05),PI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法针刺结合天麻钩藤饮加减辅治TIA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6,(2):187-189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配合针灸治疗以肝阳上亢证为主证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脑出血恢复期肝阳上亢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天麻钩藤饮配合针灸及西药治疗;对照组仅西药治疗。结果:治疗后经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配合针灸及西药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9.
韩影  何勇  朱瑞  张静 《四川中医》2020,38(9):121-124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方治疗脑梗死伴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脑梗死伴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疾病相关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结果:治疗4w后,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w后,两组患者口舌歪斜、偏身麻木、半身不遂、心悸便溏、手足肿胀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NIHSS、血压(SBP、DBP)、疾病相关因子(Hcy、vW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方治疗脑梗死伴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临床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高压氧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揭阳产业园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甲组(n=29)、乙组(n=29),分别行丁苯酞软胶囊、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高压氧方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以及Barthel指数,并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以及BI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同甲组比较,乙组患者上述两项评分情况更加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85%,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择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单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理想,能够有效降低NIHSS程度,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