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方孕二烯酮(复方GES)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性激素水平及促排卵结局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PCOS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口服复方GES治疗,连续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肾素原(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血清IGF-1、IGFBP-1、空腹胰岛素(INS)、空腹血糖(GLU)、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雄烯二酮(A2)、雌二醇(E2)、睾酮(T),测量每侧卵巢内卵泡数目、卵巢体积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服药期间的副反应。停药后开始促排卵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促排卵治疗。结果:实验组服药3个周期后,FSH(P<0.05)、LH、A2、E2、T水平及LH/FSH比值(P<0.01)均显著下降,血浆PRA与ATⅡ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IG-FBP-1水平明显升高(P<0.05)。双侧卵巢体积显著缩小,卵泡数目明显减少(P<0.01)。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实验组HMG(或FSH)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卵泡生长率和HCG日A型内膜出现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复方GES能显著降低PCOS患者的血浆PRA及ATⅡ水平,提高血清IGFBP-1水平,降低LH、T、A2水平及LH/FSH比值,减少卵巢体积及卵泡数目,而对空腹INS及空腹GLU水平无明显影响;应用复方GES3个周期能明显改善PCOS患者CC+HMG方案促排卵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PCOS伴不孕者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泌乳素(PRL)及空腹胰岛素、糖负荷后1h胰岛素和2h胰岛素,空腹血糖、1h血糖、2h血糖变化情况。结果:用药后LH、T及空腹胰岛素、糖负荷后1h胰岛素和2h胰岛素,空腹血糖、1h血糖、2h血糖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降低PCOS患者的胰岛素和T水平,提高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PCOS患者促排卵前较好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胰岛素存在拮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以及提高妊娠率的效果。方法:选择存在胰岛素拮抗的耐克罗米酚的PCOS患者78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未恢复正常月经者联合克罗米酚促排卵,治疗前或治疗后每隔3个月分别测量身高、体重、卵巢体积、空腹胰岛素、服糖后2 h胰岛素、空腹血糖、服糖后2 h血糖、睾酮(T)、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结果:经3个月治疗,治疗前后相比,血糖水平无改变,体重指数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卵巢体积由(16.3±1.5)mm2下降至(8.3±2.1)mm2,差异有显著性(P<0.01);空腹胰岛素及服糖后胰岛素有明显下降(P<0.01),LH和LH/FSH有明显下降(P<0.05),SHBG显著上升(P<0.01),FSH、E2无改变。经3个月治疗效果不显著者13例,延长二甲双胍的用药时间和增加剂量后,胰岛素显著下降(P<0.01)。成熟卵泡发育74例(94.8%),排卵65例(85.5%),妊娠31例(39.8%)。结论:二甲双胍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拮抗,提高排卵率和妊娠成功率,部分病人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剂量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武传叶  张丽君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6):3696-3698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联合应用二甲双胍与复方醋酸环丙孕酮12周后的不同促排卵方案治疗效果。方法:测定48例PCOS患者基础内分泌、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等指标,经联合应用二甲双胍与复方醋酸环丙孕酮1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后,应用不同促排卵方案诱发排卵,共76个周期,分为3组:克罗米芬(CC)24个周期,尿促性激素组(HMG)20个周期;克罗米芬联合尿促性腺组(CC+HMG)32个周期。观察排卵率、妊娠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情况。结果:48例PCOS患者经联合应用二甲双胍与复方醋酸环丙孕酮后,血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及LH/FSH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促卵泡生成素(FSH)、胰岛素抵抗(IR)及空腹胰岛素(FI)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及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促排卵结果:CC组排卵率为75.0%(18/24),妊娠率为12.5%(3/24),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LUFS)发生率为8.3%(2/24);HMG组排卵率为80.0%(16/20),妊娠率为20.0%(4/20),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发生率为5.0%(1/20),卵巢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为5.0%(1/20);CC+HMG组排卵率为81.2%(26/32),妊娠率为28.1/%(9/32),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发生率为6.3%(2/32)。结论:CC+HMG联合应用对PCOS患者诱发排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调经促排卵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以40例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其中A组20例患者单用克罗米酚(CC)50mg×5天×3月经周期(MC);B组20例患者口服二甲双胍1500mg/d×12周,无排卵者加用克罗米粉(CC)50mg×5天×3mc。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卵泡发育、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基体生成素(LH)、T、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增长倍数;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纠正胰岛素抵抗治疗后再促排卵治疗的转经、优势卵泡检测率较直接促排卵治疗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FSH、LH、雄性激素(T)、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上升倍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血清FSH、空腹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LH、T、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上升倍数的下降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纠正胰岛素抵抗,逆转PCOS患者的性激素异常,使部分患者恢复正常月经及排卵,可增强PCOS患者促排卵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生殖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各30例,罗格列酮组口服罗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二甲双胍组口服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两组的用药时间均为12周,分别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体重指数(BMI)、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游离睾酮(T);通过B超检查评估排卵率。结果:①治疗后二甲双胍组患者BMI降低(P<0.05),罗格列酮组患者BMI轻微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h胰岛素(INS2h)均降低,罗格列酮组FINS、Homa-IR及INS2h的下降幅度大于二甲双胍组(P<0.05)。③两组治疗后LH、LH/FSH、T均下降,罗格列酮组T的下降幅度比二甲双胍明显。④两组治疗后卵巢的排卵功能有改善,妊娠率提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均可增强克罗米芬的促排卵疗效,提高妊娠率。罗格列酮改善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纠正高雄激素血症优于二甲双胍,适用于胰岛素抵抗较严重的PCOS患者;二甲双胍有降低体重的作用,无潜在致畸作用,治疗费用低廉,适合临床首先选用。  相似文献   

7.
罗一平  田小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2):1461-1463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用克罗米酚(CC)与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对确诊为胰岛素抵抗(IR)的48例PCOS合并不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①双胍组(n=26):采用二甲双胍联用克罗米酚治疗;②电凝组(n=22),采用在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术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空腹血糖(FG)、空腹胰岛素(Fins),并观察月经、排卵和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①LH、FSH、T、FG和Fins5项指标中,LH、T和Fins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FSH和FG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两组治疗后排卵的例数与月经周期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妊娠例数在电凝组显著高于双胍组(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用克罗米酚治疗PCOS能降低LH、T、Fins及改善月经周期,但较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术治疗后妊娠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提高妊娠率的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42例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后给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必要时经阴道B超行卵泡穿刺和人工授精;对照组20例未经上述药物治疗直接用HMG促排卵,必要时经阴道B超行卵泡穿刺和人工授精。比较两组患者的内分泌指标、手术前后卵巢卵泡数、HMG用量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LH、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FSH、术前卵泡数、术中刺破卵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MG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后促排卵,必要时行卵泡穿刺和人工授精能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内分泌,减少HMG用量,提高妊娠率,可作为治疗PCOS不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相关性及其对促排卵影响。方法:测定93例PCOS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雄激素(T)、胰岛素抵抗(IR)、体重指数(BMI),分析比较高LH、高雄、胰岛素抵抗及肥胖发生率。据相应数值分组:对照组(LH/FSH值正常)、≥1:1组、≥2:1组;高雄组、非高雄组;IR值分胰岛素抵抗组、非胰岛素抵抗组;肥胖组、非肥胖组。比较分析各组临床指标,分析促排卵前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对促排卵影响。结果:≥2:1组雄激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BMI值显著下降(P<0.01);高雄组IR值显著升高(P<0.01);胰岛素抵抗组雄激素水平与体重指数显著升高(P<0.01);肥胖组IR值显著升高(P<0.05)。PCOS患者LH值、LH/FSH值、T值恢复正常;肥胖组BMI恢复正常或体重下降5%~10%;非肥胖组IR值恢复正常对促排卵疗效显著。结论:PCOS患者血清高雄激素水平与LH/FSH值升高(≥2:1)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与高雄及肥胖互为因果关系;临床指标恢复情况影响促排卵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的影响并评估二甲双胍在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以50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服用二甲双胍治疗12w,治疗后20例未孕者加用高纯度促卵泡激素(FSH-HP)治疗1个周期(A组),另25例单用FSH-HP治疗1个周期(B组);另选取同期体重和月经周期均正常的23例门诊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及A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前后血清FSH、LH、睾酮、瘦素、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比较A、B两组促排卵治疗的结果.结果PCOS组的空腹胰岛素和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治疗后,LH、空腹胰岛素、睾酮及瘦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PCOS组患者中有5例服二甲双胍治疗时妊娠,另外45例行FSH-HP促排卵治疗后有11例妊娠(A组6例,B组5例),总妊娠率为24%(11/45);A组的排卵率(90%,18/20)和妊娠率(30%,6/20)高于B组(72%,18/25;20%,5/25),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降低胰岛素和瘦素水平,纠正PCOS患者的性激素异常和代谢异常,并增强PCOS患者对促性腺素的敏感性,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胡波  张纪源  杨小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87-248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克罗米芬治疗。结果:观察组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促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刺激素(LH/FSH)、睾酮(T)在治疗后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SH、雌二醇(E2)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I、FINS、LH、LH/FSH、T、FSH、E2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FINS、LH、LH/FSH、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SH、E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排卵率、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可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降低其LH、T等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的排卵率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氟他胺和二甲双胍在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临床应用。方法:30例难治性PCOS的不孕患者,观察口服氟他胺和二甲双胍12周前后的临床症状及检测指标,比较生殖内分泌指标及糖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臀围比值(WHR)、多毛评分(F-G评分)、黄体生成素(LH)、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总睾酮(T)、游离睾酮(FT)、雄烯二酮(A2)、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空腹胰岛素(FIN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5),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用药后有21例(70%)患者恢复排卵性月经。结论:①氟他胺、二甲双胍治疗使大部分患者排卵异常得到很大改善,同时多毛、肥胖也得到一定控制。②氟他胺、二甲双胍能使难治性PCOS患者的卵巢-垂体生殖轴激素水平得到有效的改善。③对无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由于胎儿安全性问题不明,尚须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达英-35和二甲双胍对伴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的影响,评估其对PCOS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72例有胰岛素抵抗及排卵障碍的PCO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应用二甲双胍,B组应用达英-35,C组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及达英-35。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月经周期第3天行阴道超声检查及激素化验,观察治疗前后卵巢体积、体重指数(BMI)、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等相关指标变化,并比较各组月经恢复情况、排卵率及妊娠率的差别。结果:三组患者经治疗卵巢体积、BMI、LH、T、FINS、FP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而FSH水平无显著性变化。治疗后C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A、B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月经恢复、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英-35和二甲双胍单独应用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PCOS患者的内分泌与代谢异常,促进恢复正常月经,诱发排卵。但单独应用有一定局限性,二者联合应用能更有效地降低LH、T及胰岛素水平,增强纠正PCOS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效率,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是治疗PCOS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150例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研究组进行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脂、TC、TG、HDL-C、LDL-C水平、妊娠率与排卵率。结果治疗前,两组TC、TG、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C、TG、HDL-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LH、T、FSH、内脂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内脂素、T、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妊娠率与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进行二甲双胍治疗,可对血脂、TC、TG、HDL-C、LDL-C水平进行改善,同时可提高患者妊娠率与排卵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血清性激素、胰岛素水平与不孕的关系。方法 筛选120名不孕妇女,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48例,非PCOS不孕妇女72例为实验组,测定血清黄体激素(LH),睾硐(T)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并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另设50名正常生育妇女作对照组。结果 (1)不孕组血清LH、T、FINS及HOMA-IR明显增高,FSH、E2和ISI明显下降(P〈0.01);(2)与非PCOS组比较,PCOS组FINS、LH和T明显增高,E2、ISI明显下降(P〈0.01);LH/FSH比值也明显高于非PCOS组(P〈0.01);(3)不孕组的血清T水平与INS,HOMA-IR及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P〈0.05),E2水平与INS、HOMA-IR呈负相关,与ISI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不孕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异常,胰岛素抵抗尤其是PCOS患者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吡格列酮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29例肥胖型PCOS患者口服盐酸吡格列酮共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F-G评分、卵泡总数及卵巢体积的改变以及性激素、IR程度、血清脂联素(APN)、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APN与HomaIR、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显著正相关(P<0.05);治疗后PCOS患者F-G评分显著降低(P<0.05),卵泡总数及卵巢体积亦显著降低(P<0.01);血清黄体生成素(LH)、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生成素比值(LH/FSH)、雄烯二酮(A2)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各胰岛素抵抗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TG、LDL-C显著下降(P<0.01),总胆固醇(TC)亦明显下降(P<0.05),HDL、APN显著升高(P<0.05)。结论: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肥胖型PCOS患者,在纠正IR和高雄激素的同时,改善了糖脂代谢,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包珊  王历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808-5810
目的:研究优思明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P-COS患者65例,采用优思明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6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空腹血糖(FB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经治疗6个月后,LH、LH/FSH、T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FSH、E2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后FIN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改善(P<0.01);TC、TG下降明显(P<0.05),HDL-C升高明显(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优思明联合二甲双胍应用能明显改善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纠正体内异常脂质代谢,降低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