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妆求美者日益增多,因此而导致近年化妆品不良反应就诊者明显增加,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是化妆品皮肤病的主要类型[1],占50%~70%.传统的治疗方法虽较多,但缺少有效疗效.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我们使用海藻面膜加冷喷联合治疗面部化妆品皮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271126 莱芜,山东菜芜钢铁集团公司医院[崔永凤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妆求美者日益增多,因此而导致近年化妆品不良反应就诊者明显增加,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是化妆品皮肤病的主要类型,占50%~70%.传统的治疗方法虽较多,但缺少有效疗效.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我们使用海藻面膜加冷喷联合治疗面部化妆品皮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327例化妆品皮肤病临床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2006年北京地区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 以2006年1~12月间在北京空军总医院化妆品皮肤病专科门诊就诊患者为调查对象,以<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中的7项化妆品皮肤病诊断国家标准(GB 17149.1~17149.7-1997)为诊断标准,用统一的登记表格记录化妆品皮肤病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病史资料和化妆品相关内容,并进行斑贴试验,汇总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监测发现化妆品皮肤病患者327例,其中女性322例占98.47%,83.49%为21~40岁的中青年;涉及可疑化妆品14类925种,其中进口产品涉及47个品牌618种产品,占66.81%;国产及合资企业产品涉及43个品牌293种产品,占31.68%;美容院自制产品和"三无"14种,占1.51%;在所监测到的化妆品皮肤病中,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最多,共318例,占97.24%;化妆品痤疮7例,占2.14%;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2例,占0.61%.结论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是最常见的化妆品皮肤病,具有中高等文化程度、21~40岁的中青年女性公司职员,是化妆品皮肤病的高危发病人群.  相似文献   

4.
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皮肤病中的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2003~2007年北京地区化妆品皮肤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特点,探讨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皮肤病中的作用.方法:对来自空军总医院皮肤科门诊的1 156例化妆品皮肤病患者,进行了2 967种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汇总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1 156例患者中有557例斑贴试验呈阳性结果,约占总人数的48.18%,599例斑贴试验呈阴性结果,约占试验总人数的51.58%;752种化妆品(557例)斑贴试验呈阳性反应,约占25.36%,9种化妆品斑贴试验呈强阳性反应,约占0.3%,1种化妆品斑贴试验呈极强阳性反应,约占0.03%.结论:我们认为使用患者所用的化妆品原物进行斑贴试验在临床诊断化妆品皮肤病是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化妆品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化妆品皮肤病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化妆品引起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病变.分为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化妆品痤疮,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甲损害,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1]. 自2005年1月起,我院皮肤科作为福建省惟一一家化妆品皮肤病监测机构,负责监测福建省化妆品人体皮肤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并定期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报告监测情况.  相似文献   

6.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为70%~80%,影响忠者的心理和社交[1].近年来,由于对痤疮治疗方法的选择存在差异和不当,及美容护肤品、化妆品的过度使用,精神紧张,疲劳,加之个人遗传因素和对皮肤炎症性损害的抠挤、按压等因素影响,引发了重度痤疮病例的明显增加,这使得临床治疗技术难度和治疗成本小断升高.  相似文献   

7.
药物化妆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药物化妆品充斥世界化妆品市场 ,广告宣传更是竭尽其能。各国对此类产品的法律限定尚在讨论中。各种药物添加剂的作用有待明确。新原料、新技术的研究不断促进商品更新换代[1] 。本文就有关药物化妆品的研究综述如下。一、定义与法规1.日本[2 ] :除药品、化妆品外 ,规定有“准药品 (quasi -drugs)”。其中以预防痤疮、皮肤粗糙、瘢痕、冻伤或对皮肤及口腔进行消毒杀菌为使用目的的制品中有 :⑴药用化妆品 ;⑵药用牙膏等。2 .欧美国家[2 ] :近 10年来频繁发现cosmeceutical一词。cosme为美容 ,ceuti…  相似文献   

8.
化妆品痤疮是指由化妆品引起的面部痤疮样皮疹,一般表现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等[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化妆品的广泛使用,由此而引起的化妆品皮肤病的报道也愈来愈多,化妆品痤疮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长趋势[2]。  相似文献   

9.
进入大陆之初,THAIHO作为全球彩妆品第三大制造集团,原本打算以收购中国知名品牌的方式进军中国抗衰老化妆品领域,然而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接触了十多个化妆品品牌后,却发现这条路并不可行.最终,他们只得放弃收购.2000年,THAIH0集团整合各领域资源,启动了[生命密码]抗衰老工程,希望能够结合中西医学与美容科学、生物科学,实现人类追求青春长驻的梦想;2008年,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加快市场拓展速度,THAIH0集团决定重点在中国专业及日化美容市场进行[生命密码]品牌的推广和运作.  相似文献   

10.
肢体急性动脉栓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栓塞是引起肢体急性缺血的主要原因.起病急骤,后果严重,如不及时治疗,必将危及肢体生存甚至生命.本病于1648年Harvey首先报告,1859年Sabanyger试图以动脉切开取栓治疗,直至1911年Labey才取得成功.1963年,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成功问世[1].而我国广泛应用Fogarty导管技术仅有10年左右.文献报告动脉栓塞所致死亡率和截肢率分别为10%~34%和5%~29%[2].  相似文献   

11.
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肱骨近端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国内报道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2.5%[1],国外文献报道为4%~5%[2].其中85%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经适当制动和早期功能锻炼等保守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而约15%的移位骨折,需手术治疗.本院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采用Synthes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治疗的肱骨近端移位骨折2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男科门诊患者的1/3.据报道全球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为4%~9%[1],大约半数(35%~55%)的男性在其一生的某个时候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2].CP的治疗比较棘手,且容易反复发作,常规用西药治疗难以治愈[3].而体外超声治疗是一种非侵入式疗法,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恢复较快.为了进一步验证超声治疗CP的效果,我们在2010年4月至2010年7月间,进行了经会阴超声治疗CP的临床疗效试验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月1日起。中国进一步降低100多个税目的进口关税。其中包括进口化妆品关税的再次下调。部分进口化妆品的关税将由16%降至12.8%。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让人高兴的事。但是,进口化妆品关税的不断下调.使得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封闭式强负压持续引流治疗硬化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化性骨髓炎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难愈的特点.闭合性骨折感染发生率为0.5%~1.7%,开放性骨折约为2.7%~4.3%[1].自1995年国内采用封闭式强负压持续引流用于大面积皮肤损伤治疗后[2],我们将该方法应用于治疗硬化性骨髓炎,取得可喜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杨苏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3):435-435
随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在儿童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随之所致的儿童化妆品皮炎也有增多趋势。我科于2008年3月-2009年8月采用蓝科肤宁药物面膜(主要成分为纳米银及原花青素低聚体),治疗儿童化妆品皮炎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鞍山市铁东区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卫生问题,保障使用者身体健康。方法对2013年度鞍山市铁东区卫生防疫站辖区内监管的公共场所随机抽检化妆品,对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单位数及比例,化妆品标签标识卫生问题等进行描述。结果住宿业化妆品使用情况为56%,其他三种场所100%使用。化妆品标签标识检查住宿业合格率最低,仅为50%。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持有效证件率仅为65%,普通的仅为62%。标签标识问题突出,进货渠道复杂。化妆品抽检合格率低。结论公共场所的化妆品卫生质量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7.
孟慧敏  李利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5):1621-1623
目的:探讨色素性化妆品皮炎的病因、发病特点及致病化妆品种类等。方法:采用笔者医院门诊2005年~2011年期间的48例色素性化妆品皮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9~55岁,平均36.5岁;共使用化妆品种类11类,共计152种;化妆品以美白祛斑类和保湿类为主,共有75种产品(占49.34%);美容院自制产品造成的化妆品皮炎比例较高,23例(占47.92%)。其中44例患者经随访自觉症状好转,但色素沉着无1例完全好转。结论:色素性化妆品皮炎主要以美白祛斑类所致,美容院自制产品占较高比例,色素性化妆品皮炎难恢复,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大约 30 %的肾细胞癌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有远处转移[1] ,而肾细胞癌在行根治手术后 ,仍有 6 0 %~ 70 %的病例会出现远处转移[2 ] ,其中 ,通过血运途径出现转移的器官主要在肺 (75 % ) [3 ] ,其次是骨、肝、脑。转移瘤的表现可以是单灶的 ,也可以是多灶的。作为治疗的新观点 ,转移瘤应尽可能早地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转移瘤外科手术切除后 5年生存率可达 35 %~ 5 0 % [4 ] ,而未手术观察等待或采用其它治疗方式 5年生存率仅为 2 .7%~ 17% [5] 。尽管单发转移瘤发生率仅有 2 %~ 4% ,但手术后预后最好[6,7] 。1939年Barney[8] 首次报告…  相似文献   

19.
直肠癌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近二十年来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取得较大进展,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有了新的根治概念和原则[1].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达到50%~70%,早期直肠癌5年生存率>90%.以下就直肠癌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141例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分析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患者常见的致敏原种类,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2月,对临床诊断的141例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病例采用患者自用可疑化妆品和欧洲标准27种系列抗原进行斑贴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患者对可疑化妆品斑贴阳性率48.22%(68/141),阳性反应化妆品为45.69%(90/197),导致患者阳性率高的化妆品依次是:香体喷雾(80,%44/55,)祛斑霜(56,%14/25),水剂产品(38.89,%7/18),清洁用品(31.58,%6/19)和护肤面霜(乳)(25.62,%31/121)。141例患者对欧洲标准27种系列抗原中至少1种过敏者123例,总阳性率87.2%;引起阳性率高的过敏源是:重铬酸钾(43.97%)、硫酸镍(43.26%)、氯化钴(36.17%)、对羟基苯甲酸类混合物(23.40%)、香料混合物(20.57%)、甲基二溴戊二腈(16.31%)、4-苯二胺碱基(15.60%)、苯唑卡因(14.90%)、甲醛(14.89%)、5-氯-2-甲基-4-异噻唑啉(13.48%)、芳香混合物Ⅱ(10.64%)。结论:化妆品原料中精炼不良带入的重金属、混合防腐剂、混和香料等是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可能过敏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