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2年7月至2005年9月于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病区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1例(31眼),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平均为(15·3±3·2)mmHg,较术前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显著增加,平均为(3·01±0·47)mm(P<0·05);术后患者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房角粘连关闭象限不同程度开放。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同时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观察组眼压及视力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明显降低眼内压,恢复视力水平,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团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团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20例(22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6例,所有手术由同一医师完成,均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房角形态的变化。结果:术后随房3~24个月,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眼压较术前显著性降低。术后1个月前房角镜检查房角均较术前开放角度明显增加,虹膜平坦,周边膨隆消失。结论: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4.
陈瑛 《浙江创伤外科》2010,15(5):651-652
<正>眼外伤所致的晶状体脱位多存在瞳孔区玻璃体疝,易发生瞳孔阻滞性青光眼,并有葡萄膜炎、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和晶体溶解性眼内炎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的效果。方法对2013-09—2015-09间收治的42例(45眼)白内障合并APACG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眼压、视力、房角变化、前房深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均小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眼视力明显优于术前,中央及周边前房深度大于术前,房角分级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角膜水肿5例、瞳孔区絮状渗出3例、前房炎症2例,经对症处理后逐渐消失。结论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APACG,可明显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增加前房厚度、改善房角开放程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4—2015-04间106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水平、视力水平、前房深度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眼压水平、视力水平及前房深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囊外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明勇 《护理学杂志》1998,13(3):149-150
27例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成功率100%,视力恢复良好。通过术前充分准备,术后预防眼压升高,前房积血,虹膜粘连,晶体移位及感染等护理措施,患者视力为0.2提高到平均0;5以上,无1例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窦小巢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术),对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1人41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改良窦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10个月.结果:术前眼压16~36mmHg,平均26mmHg,术后随访最终眼压12~21mmHg,平均眼压17mmHg,手术前后眼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术后视力<0.1者5眼,此5例患者均有眼底视神经萎缩;0.1~0.5者11眼;>0.5者22眼.结论:改良宾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后用药,并发症少等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80例(8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容积(ACV)、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角度(ACA)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的视力优于术前,眼压水平明显低于术前,ACV、ACD水平高于术前,各点的ACA宽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改善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术后均获3~6个月的随访,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变化、房角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2个月复查,最佳矫正视力水平高于术前,眼压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加深;术后1个月前房角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恢复效果可靠,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对9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进行治疗,并施行恰当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治疗过程中密切护理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并发症的处理和健康宣教.结果随访1~12个月,眼压控制42例(42.9%),加降眼压药眼压控制44例(44.9%),总有效率为87.8%,未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李苑梅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1):163-166
分析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不同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于我院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84例白内障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划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康复情况、心理状况、身心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干预后3 d眼压和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出院日裸眼视力高于干预后3 d,眼压低于干预后3 d,且试验组优于参照组(P <0.05);两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GCQ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GCQ评分高于参照组(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62%,高于参照组的80.95%(P <0.05)。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康复情况较好,舒适度和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对115例(128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硬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进行术前、后护理.结果128眼中113眼术后矫正视力由术前光感37眼,手动76眼,提高到0.4~1.0,其中76眼视力达到0.9~1.0.提示隧道式小切口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病人复明效果好.提出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护理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术后眼部观察治疗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29例白内障病人在表面麻醉基础上联合前房内麻醉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护理配合.提出表面麻醉药物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要求护士有熟练的专科技术,与术者密切配合,以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5.
对50例(71眼)老年性白内障病人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1年,裸眼远、近视力矫正良好.提出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观察远、近视力,眼部症状,眼压及不良反应,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是使病人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钠络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6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按临床症状分期给予不同剂量的钠络酮治疗,同时严格掌握注射速度,以维持药 效,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生命体征的监测、血糖监测、狂躁不安的护理等。结果75例经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首次 剂量清醒后,强行出院,1h后再次昏迷,经再次精心治疗及护理,14h后痊愈出院。提示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 时,严格执行钠络酮的用药原则,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体化植入非球面人工晶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年龄≥50岁且≤85岁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一组根据术前角膜球差植入非球面晶体(实验组,n=47眼),另一组采用掷硬币法随机植入Akreos AO或Tecnis Z9003晶体(对照组)。应用Pentacam HR眼前节测量与分析系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前后角膜球差、术后3个月6 mm瞳孔直径下全眼球差和术后LogMAR视力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实验组在6c/d、12c/d、18c/d空间频率暗光下对比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18c/d空间频率暗眩光对比敏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全眼球差的预计值与术后测量值成正相关(r=0.856,P0.01)。结论个体化植入非球面人工晶体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对87例(87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瞳孔成形术,结果手术顺利,术后视力均有所改善,未发生葡萄膜炎、瞳孔粘连、前房出血、高眼压等并发症.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眼眼位固定训练,术后密切观察术眼,预防并发症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对11例重度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床旁血液净化(活性炭吸附血液灌流)治疗,并在治疗前严格执行血液净化技术操作规程;治疗中严密监测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治疗后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结果 10例康复出院,1例因循环衰竭而死亡.提示血液净化治疗可提高重度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治疗中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治疗中护理.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总结16例(16眼)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其中药物治疗好转12例,4例药物治疗无效后行氩激光治疗1例、玻璃体腔穿刺引流加前房成形术1例、晶状体切除加前段玻璃体切除术2例.结果16例随诊6个月至3年,眼压均≤16 mmHg.提出应针对各种治疗方法采取不同的护理,重视心理护理,重点观察患者前房深度、眼压的变化,做好用药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