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温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技术和心肌保护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节约用血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节约用血措施毕叔同邓硕曾李再男王小雷叶晓青黄小蝶为了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特别是两型肝炎或艾滋病的感染机会,我院自1994年7月开始采取一系列节约用血措施,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用血量,收到显著效果。资料与方法我院1993~1994年收治的择...  相似文献   

3.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姜胜利综述朱朗标李佳春李功宋审校医用抑肽酶是从牛肺里提取的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属于多肽类,分子量6000,由16种氨基酸组成,以丝氨酸残基为激活点抑制蛋白酶[1]。其生物半衰期小于2小时。抑肽酶几乎完全在肾溶酶体内代谢。...  相似文献   

4.
常温心肺转流下心脏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时间缩短,术后恢复早,可防止低温对心脏和脑引起的损害,大动脉阻断120min是安全的,为了保持氧供需平衡。必须保持高流量体外循环,Hb应在50g/L以上,体外循环方法和麻醉与低温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6.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应用抑肽酶的副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抑肽酶是从牛肺中提取的非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内源性凝血系统、纤溶系统,保护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显著地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及输血量。抑肽酶自60年代开始用于心血管外科,给药途径和剂量最初多不一致,近来倾向于大剂量———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入2×106KIU,预充液内加入2×106KIU,5×105KIUh术中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用药途径同上,量减半;仅在预充液内加入2×106KIU〔1〕。但人们在应用中逐渐发现它有许多副作用,有些还相当严重,现将其副作用综述如下。过敏反应抑肽酶是一种…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进一步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环氧化酶抑制剂的免疫增强作用,我们将40例心脏手术病人分为4组。分别检测术前、术后2天、7天的白细胞介素-2(IL-2)、IgM,IGG,IgA,C3的变化。结果表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可引志IL-2、IgG,C3下降,IL02下降的程度与体外循环转流的时间有关。环氧化酶抑制剂可使术后IL-2的水平有部分恢复。结论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IL-2及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胃粘膜内pH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研究春对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浆甲状腺激素激素和促状腺激素的浓度。结果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 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术中降低,术后2hT4恢复正常。T3、FT3呈下降低趋势,术后24h降至最低。FT4手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rT3术后24h明显升高。TSH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相关因素致肌钙蛋白T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Zhang D  Jin S  Wei S  Wang X  Sun B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5):372-374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相关因素致心肌细胞的损害程度,通过心肌肌钙蛋白T变化找出其相对规律及数据,为临床提供心肌保护措施及理论根据。方法 随机选择37例心脏手术,其中心脏瓣膜替换术15例,先天性心脏病15例,冠状动脉搭桥7例,于手术前、停机时、术后5h、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抽 血检测肌钙蛋白T浓度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q检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主动脉阻断时间〉60min组术后5小时肌钙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体外循环(ECC)建立方法与灌注管理策略.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使用达芬奇S(da Vinci S)机器人系统在ECC支持下完成心脏手术226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111例(包括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3例),室间隔缺损9例,二尖瓣成形51例,二尖瓣置换20例,左心房黏液瘤摘除27例,有心房黏液瘤摘除4例.1例二尖瓣成形手术采用股动脉、双腔股静脉插管,225例经股动脉、股静脉及颈内静脉插管建立ECC.ECC采用浅低温、中流量灌注,灌注中负压辅助静脉引流(VAVD),控制负压-60~-30 mm Hg(1 mm Hg=0.133 kPa),连续动脉血气监测(CDI-500)并适时超滤.45例手术采用心脏不停跳方法,10例于术使用康斯特保护液(HTK液)进行心肌保护.其余手术均采用4∶1含血冷停搏液(St.Thomas液)经升主动脉顺行、间断灌注.结果 226例患者ECC转流40~219(105.9±38.8)min,升主动脉阻断21~166(69.5±30.0)min,ECC转流中尿量100~2100(771.7±477.6)ml,超滤液量1000~4800(2495.4 ±811.6)ml.ECC液体量,13例为零平衡,172例为负平衡[150~2600(816.6±535.9)ml].1例术后凶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余均无并发症,出院.结论 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需经外周建立ECC.灌注中使用VAVD、连续血气监测和加强ECC灌注管理十分必要.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way and management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 for totally robotic assisted cardiac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226 patients underwent cardiac surgery using da Vinci S robotic surgical system, including 111 patients underwent atrial septal defect repair ( ASDR) , 9 patients underwent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repair ( VSDR) ,51 patients underwent mitral valvuloplasty ( MVP) , 20 patients underwent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MVR) , 27 patients underwent left atrial myxoma excise and 4 patient underwent right atrial myxoma excise. ECC for most of patients was achieved with femoral arterial cannula, femoral venous cannula and right internal jugular venous cannula, except for 1 patient underwent MVP with femoral arterial cannula and femoral two-stage venous cannula. In all the cases, vacuum-assist venous drainage ( VAVD) , continuous blood gas monitoring and ultrafiltration were used during ECC. myocardial protection was pertic cross-clamp time was 40 ~219 (105.9+38. 8)min and 21 ~166 (69.5±30.0)min respectively. During ECC, the mean urine volume was 100-2100 (771.7±477.6) ml, ultrafiltration volume was 1000-4800 (2495.4 ±811.6) ml, and the total fluid balance was subzero-balanced (172 cases) or zero-balanced(13 cases) in most of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ECC system through peripheral vessels, using VAVD and continuous blood gas monitoring are the key points of ECC for totally robotic assisted cardiac surgery, also certain learning curve of perfusion technique and clos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urgical team are essential during ECC.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医源性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方法,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0月849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中、术后医源性并发症19例发生原因及处理办法,其中室缺修补3例,法四根治5例,人工机械二尖瓣置换5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3例,冠状动脉搭桥3例。其中操作原因11例,药物原因3例,仪器原因2例,输血原因1例,责任心原因2例。结果 发生率2.24%。死亡11例,死亡率57%,遗留后遗症及生活质量下降率40%。结论 尽量避免心脏手术医源性并发症发生,以减少医疗事故,确保医疗安全。精湛的医技,高度的责任心、团结的手术队伍、积极正确处理是防治医源性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抑肽酶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抑肽酶对体外循环心肺转流(CPB)期间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血浆浓度的影响及作用差异。方法 32例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小剂量抑肽酶组和大剂量抑肽酶组。分别于CPB前、CPB结束、停CPB后2小时取桡动脉血测定TNF-α、IL-6、IL-10血浆水平。结果 于CPB结束、停CPB后2小时,大剂量组TNF-α、IL-6血浆水平低于相应点小剂量组,而IL-10血浆水平高于小剂量组。结论 大剂量抑肽酶较小剂量抑肽酶能更有效地抑制TNF-α、IL-6释放、促进IL-10释放,对其抗炎性能有益,抑肽酶的抗炎作用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心脏病人体外循环手术适应证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心脏病人的体外循环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近6年来合并乙开肝病毒感染并进行了体外循环手术的心脏病人42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平均年龄29.3岁。综合乙肝5项及HBV DNA结果,其中病毒活跃复制者11例,占26.2%,结合临床表现,对比分析手术前后GPT和GOT结果。结果 体外循环手术前后GPT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GOT异常率显著高于术前(P<0.05)。1例病人因低心排死亡,1例病人肝功能损害加重,41例病人随访1-2年,心功能均恢复到I-Ⅱ级。结论 对于肝功能损害轻微的轻度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外循环手术是安全的;对病毒活跃复制的慢性肝炎,建议治疗肝炎后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5.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脑自身调节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采用颈静脉球氧饱和度(SjO2)持续监测,以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对SjO2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关系作为评定脑自身调节的指标,对心脏手术病人术中脑自身调节功能进行估测。方法 24例心脏手术病人,男16例,女8例,ASA分级Ⅱ-Ⅲ级,术前无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及免疫系统疾病,术后无神经精神障碍表现。采用α-stat原则维持血液酸碱平衡。采用计算机化麻醉监测记录系统持续监测SjO2、MAP、体温、心率、肺动脉压、心排量等,采样间隔为30s。分析CPB前、CPB中稳定低温期、CPB后血温下降期各45-60min MAP与SjO2的相关关系,并求出直线回归方程SjO2=b aMAP。以斜率a为标准,a≥0.4为脑自身调节失常。结果 转流前无自身调节失常,转流后4例(16.7%)出现脑自身调节失常,其中2例转流中即已存在。a值大小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及CPB时间无关。5例病人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平均SjO2低于50%,但并未发生脑自身调节失常。结论 以MAP与SjO2的相关性变化为标准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脑血管反应性进行持续观察发现,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可发生一过性脑自身调节失常。  相似文献   

16.
小婴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小婴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王振喜1夏建海2谷兴琳21南京儿童医院麻醉科(210008)2本院胸外科我院近年来共施行小婴儿心内直视手术22例,现就我们的转流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2例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7个月~3岁,体重7~10kg,...  相似文献   

17.
常温心脏手术麻醉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中枢神经系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常温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常温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林乌拉综述李温仁审校常温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是指常温体外循环下,于主动脉阻断期间连续灌注氧合血液心停跳液,使心脏迅速处于化学性完全性舒张期电机械停跳状态,并对心肌持续供应血氧的心肌保护法[1~3]。这是心肌...  相似文献   

20.
心脏手术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心脏手术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研究心脏手术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脏手术前后患者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观察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CPB)时间的长短对甲状腺激素变化的影响。结果从CPB开始至术后T3、T4、FT3均明显降低,T3、T4在转流至最低温度时达到极点,分别降至0.38±0.04nmol/L与53.0±3.3nmol/L,而术后5天仍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rT3在CPB期间稍下降,术后即迅速上升,2天后达到高峰,较术前上升了约3倍(P<0.01),并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TSH与FT4于手术前后均无差别。分组研究表明,手术时间,尤其是CPB时间的长短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并不重要。结论心脏手术可对甲状腺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使患者术后处于低T3综合征状态;而异常的甲状腺功能对术后心脏功能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