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3.5KDa胆汁泡蛋白促成核活性及其对泡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33.5kDa泡蛋白在胆固醇成核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超速离心技术结合PAGE电泳及区带定位法制备33.5kDa泡蛋白;并将其加入Smal模拟胆汁及综合模拟胆汁作为试验组,相应地以人体白蛋白为对照组,用偏光显微镜观察胆固醇成核时间,在透射电镜下观察模拟胆汁泡的大小、形态及数量。结果Smal试验组成核时间为3.83±0.31天,对照组为12.33±0.56天(P<0.001);综合试验组平均成核时间为3.17±0.17天,而对照组长达10.33±0.21天(P<0.001)。随着时间的推移,Smal试验组及综合试验组泡逐渐增大、聚集、融合,最终形成巨大复层泡。两组均较相应的对照组变化显著(P<0.05)。结论33.5kDa泡蛋白具有很强的促进泡形成、聚集、融合及胆固醇单水结晶析出的作用(成核活性约为0.310)。  相似文献   

2.
单结合胆红素对人胆囊胆汁成核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单结合胆红素(MCB)对人胆囊胆汁成核时间(NT)的影响,应用胆红素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技术,从人胆汁中分离、纯化出单结合胆红素,将新制备的MCB分别加入到人胆囊胆汁(胆固醇结石胆汁8份、色素性结石胆汁7份和非结石病人胆汁5份)中,同时以不加MCB组为自身空白对照组,观察MCB对人各类胆囊胆汁成核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三组胆汁在加入MCB后其NT均比对照组不同程度缩短,其中,非结石组NT缩短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胆固醇结石组NT与非结石组NT比较P<0.05。结果提示:体外快速成核是胆固醇结石胆汁的重要特征,MCB很可能作为一种促成核因子参与了胆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胆汁中促、抗成核因子的发现是近年来胆固醇性结石成因研究中的一大进展。我们应用伴刀豆素A凝集素固相化亲和层析结合SephadexG-200分于筛色谱技术,于1991年底从人体胆汁中分离和提纯得到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70KD,具有明显的促成核活性,其中性已糖与蛋白质含量之比为15.88%,一分子量的糖蛋白约含640个氨基酸,其N-末端氨基酸顺序为N-Ser-His-Gly-Met-Arg-Gln-Tyr-Tyr-Met-Lys。本文同时讨论了这一糖蛋白对胆石成因的病理学和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们利用超速离心法结合电泳区带定位法提纯了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33.5×103的泡蛋白,通过本研究探讨泡蛋白的促成核活性并观察不同人群的含量分布。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相对分子质量为33.5×103泡蛋白(本院已制备)。胆固醇、弗氏佐剂、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交联的辣根过氧化酶(HRPSPA)等购自Sigma公司。偏光显微镜(Olympus公司),离子交换柱DEAESephadexA50(Pharmacia分装),12×8孔酶标板及酶标读数仪(华美公司)。新西兰大白兔由复旦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泡蛋白促成核活性检测:参照Ki…  相似文献   

5.
综合模拟胆汁体系中未结合胆红素与胆固醇的溶解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含有未结合胆红素(UCB)、胆固醇、磷脂和胆盐的综合模拟胆汁体系中,探讨UCB与胆固醇的溶解方式及相互关系.方法:检测UCB在Small模拟胆汁、胆汁泡(胆固醇-磷脂泡)溶液、泡对照组和本底对照组中的饱和溶解度,并分析比较Small模拟胆汁在加入过量UCB保存、过滤前后胆固醇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UCB对胆固醇过饱和胆汁成核时间(NT)的影响.结果:微胶粒、泡能结合UCB而使其溶解,UCB能促进胆固醇结晶形成、NT缩短,且其差异显著.结论:UCB溶解依赖胆固醇的溶解方式,同时又可能作为促成核因子参与胆固醇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6.
胆法促成核糖蛋白的分离,提纯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胆法中促、抗成核因子的发现是近年来胆固醇性结石成因研究中的一大进展。我们应用伴刀豆素A凝集素固相化亲和层析结合SephadexG-200分子筛色谱技术,于1991年底从人体胆法中分离和提纯得到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70KD,具有明显的促成核活性,其中性已糖与蛋白质含量之比为15.88%,一分子量的糖蛋白约含640个氨基酸,其N-末端氨基酸顺序为N-Ser-His-Gly-Met-Arg-Gln-Ty  相似文献   

7.
《消化外科》2002,1(4):256-258
  相似文献   

8.
模拟胆汁体系中游离胆红素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Small的胆汁热力学体系基础上建立一个包含游离胆红素(UCB)在内的更完善的热力学体系。方法:研究胆汁中胆固醇、磷脂、胆汁酸盐、pH和总脂浓度等因素对UCB溶解平衡的影响,制作UCB在胆固醇饱和指数(CSI)1.0的模拟胆汁中的饱和溶解度表,并建立描述UCB饱和程度的指标,评估其临床意义。结果:磷脂能抑制UCB溶解;胆固醇则增溶UCB,但随着胆固醇饱和指数的增高,UCB溶解度又呈反比例下降;总脂浓度(TL)越高,UCB的溶解度也越高;在Carey表格的基础上,任何一份饱和模拟胆汁中(pH 7.0,TL<10g/dl),均可找到一个确定的UCB饱和溶解值。临床上胆石症患者与非胆石症患者的游离胆红素饱和指数(BSI)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UCB和胆固醇有共同沉淀的热力学基础。(2)建立一个UCB饱和溶解度表(pH 7.0,CSI 1.0),BSI在致石胆汁和非致石胆汁之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单结合型胆红素与胆石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实验性胆结石豚鼠的胆汁和胆石,人类各型胆结石及胆汁保温沉淀和溶血性黄疸模型动物的胆汁中胆红素组分的含量及变化。发现:成石豚鼠的胆石及胆囊胆汁中,存在较高比例的单结合胆红素(MCB),分别占总胆红素的1/3和2/3。MCB在人类胆红素石和胆固醇核心中分别占总色素的2.3%和14.9%,而黑色结石中则有一种MCB异构体的色素占9.6%。MCB%和UCB%在保温孵育的人胆汁上清和沉淀中含量相当,双结  相似文献   

10.
Ma B  Xiang J  Cai D  Zhang Y  Zha X  Wang L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4):298-300
目的 分析 33 5× 10 3 泡蛋白促成核活性以及多肽、糖链改变对其活性的影响。 方法 制备人工模拟胆汁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晶成核生长过程 ,计算成核活性 ;酶法水解蛋白多肽与糖链结构 ,通过结晶生长试验检测 33 5× 10 3 泡蛋白促结晶生长作用以及糖链水解、多肽降解产物的活性改变。 结果  33 5× 10 3 泡蛋白具有强促成核活性 ,成核活性强达 0 310 ,在不同模拟胆汁体系中 ,成核活性基本相同 ;其结晶生长试验活性指数It、Ig、Ic分别为 0 5 7、1 5 2及 1 6 3(P <0 0 5 )。糖苷酶切、肽链酶解后其成核活性均几乎丧失。 结论  33 5× 10 3 泡蛋白可能参与成石过程 ,其中多肽、糖链调节其成核活性。  相似文献   

11.
在制备出大量较为纯净的单结合胆红素的基础上,对58例胆囊结石(胆固醇结石38例、色素性结石20例)和18例非胆囊结石患者胆囊胆汁中3种不同比例的MCB对胆固醇成核时间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中胆固醇成核时间分别为:430±2.17天、355±195天和250±156天;色素性结石患者胆汁中分别为:830±252天、745±190天和695±235天;非结石患者胆汁中分别为:783±278天、578±207天和456±204天。胆固醇结石和非结石患者胆汁中随MCB比例的增加,胆固醇成核时间显著地缩短(P<0.01);而色素性结石患者胆汁中MCB比例的增加对胆固醇成核时间无显著影响(P>0.05)。提示MCB有促胆固醇成核的倾向;可能在胆固醇结石形成的早期起一个始动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单结合胆红素及其他成石因素与胆石形成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单结合胆红素及其他成石因素与胆石形成关系的探讨涂向群萧荫棋许红兵李为民杜继东近年来,文献报道各类胆结石中均存在单结合胆红素(monoconjugatedbilirubin,MCB)[1],其胆汁中MCB含量不但远远高于正常人,并且也明显高于非结合胆红...  相似文献   

13.
胆固醇单水结晶形成过程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单结合胆红素(monoconjugated bilirubin,MCB)水溶液超微形态及早期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并与非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UCB)对照,探讨MCB与胆石形成的关系;为MCB和UCB在胆汁中的超微形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透射电镜对MCB与UCB的相对生理水溶液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 发现MCB的动态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1)出现微小颗粒组成的圆形聚集物;(2)微小颗粒消失,融合成等大的融合物;(3)融合物进一步聚集成较大融合物;(4)较大融合物周边出现溶化现象,同时析出小规则类似UCB超微形态物.UCB的动态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1)出现大小不等块状物;(2)块状物有聚集趋势,没有熔化与融合现象;(3)聚集物进一步聚集增大.结论 MCB的水溶解度较小,容易从胆汁析出并聚集,其理化性质不稳定,早期形态变化活跃,可能在胆石形成的始动期起重要作用;UCB理化性质稳定,在胆汁中也容易聚集、沉淀形成胆石.  相似文献   

15.
胆汁中氨肽酶N的分离、提纯及其促成核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氨肽酶N(APN )在胆石形成中的成核活性。方法 应用伴刀豆凝集素A亲和层析、羟基磷灰石柱层析及高压液相法从胆石症患者胆汁中分离、提纯胆汁中的APN ,并用模拟胆汁观察APN的成核活性。结果 最终APN纯化倍数达 2 94倍 ,酶的活性为12 .9nM·min-1·μg-1,分子量为 130kDa。随后在模拟胆汁观察到APN有明显的促成核活性。结论 APN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具有促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单结合胆红素水溶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进一步研究单结合胆红素(MCB)的水难溶特性及其在病理性胆汁中参与胆红素沉淀和色素性结石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胆红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先从人胆汁中获得结合胆红素,再经分离、制备及纯化得到纯MCB.然后观察其水溶解度并与其它型胆红素比较.结果:在pH7.9,温度37℃接近生理的条件下,MCB的溶解度(558.25±5.96μm)仅为双结合胆红素(DCB)的1/7,比不结合胆红素(UCB)高约44倍并随pH值改变而呈曲线变化.pH7.9时最大;pH4.5时为0;而当pH>9时,反而低于呈离于状态的UCB.结论:MCB虽作为结合型胆红素在胆道生理条件下的不溶性明显高于UCB,但比DCB要低得多;而在胆道病理条件下,其水溶性不但远低于DCB,甚至还不如离子化的UCB,这可能是MCB参与胆红素沉淀及胆色素结石形成的理化基础.  相似文献   

17.
胆汁泡成核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离胆结石患者胆汁泡并研究其成核活性。方法 本实验应用超速离心法分离胆汁中的泡并经电镜检测.对胆汁泡进行蛋白电泳分析,应用偏光显微镜测其对模拟胆汁的成核活性。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胆汁超离心后的半透明液经电镜检测证实为含量丰富、均匀的胆汁泡.其中蛋白含量少。但纯度较高.而且可以大大缩短胆固醇成棱时间。结论 本研究提示胆固醇胆石患者胆石泡胆蛋白具有明显的促成核活性。  相似文献   

18.
胆汁成核效应蛋白的分离纯化与成核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纯化并比较各种成核效应蛋白的活性,筛选最具病理学意义的促成核因子。方法 通过ConA-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和Sephadex G-200、Sephadex G-100分子筛凝胶过滤以及超速离心法从胆固醇性结石病人胆汁中分离提纯70 kDa、200 kDa促成核蛋白以及33.5 kDa泡蛋白,在模拟胆汁体系中观察成核因子促进胆固醇结晶生长、析出过程,比较其成核活性。结果 四种候选的成核效应蛋白中,33.5 kDa泡蛋白是活性最强的促成核因子,成核活性强弱依次为33.5 kDa泡蛋白>200 kDa糖蛋白≈α1-酸性糖蛋白>70 kDa糖蛋白,当浓度为100/μg/ml时,33.5 kDa泡蛋白成核活性指数Ig、Ic、It分别为1.52、1.63、0.57,并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加,促成核活性亦随之增强(F=678.18,P<0.05),且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胆汁中存在多种促成核作用的糖蛋白,其中33.5 kDa泡蛋白可能与胆石形成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9.
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促/抑成核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是胆汁中胆固醇/磷脂和胆汁酸盐的比值升高,胆固醇处于绝对或相对过饱和状态,胆固醇单水结晶(CMC)形成、生长、凝聚和固化的结果。CMC的形成分为“成核”和“结晶生长”两个步骤。实验发现约40%~80%的正常人胆囊胆汁同样处于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含有游离胆红素(UCB)的模拟胆汁体系中细菌对胆固醇晶体形成的作用。方法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分别加入含有不同浓度游离胆红素的模拟胆汁中,观察胆汁中胆固醇晶体形成时间(NT)的变化。结果游离胆红素缩短模拟胆汁中胆固醇晶体形成时间。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缩短胆固醇晶体形成时间,但是同时加入游离胆红素后,NT未见进一步缩短。在CSI 0.6时单加铜绿假单胞菌的胆汁比单加UCB时的晶体形成时间更短。结论模拟胆汁体系中,细菌和游离胆红素对胆固醇晶体形成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