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35g重量压迫裸露的大鼠胸T_(7~8)脊髓背侧5分钟,造成脊髓的压迫性损伤。伤后立即向蛛网膜下注射抗强啡肽A_(1~13)血清10μl(滴度为1:30000)或阿片k受体桔抗剂nor-BNI(100ng),并在创伤1、2、3小时分别给上述剂量的半量,观察伤后恢复情况。结果表明,给予抗强啡肽A_(1~13)血清后大鼠双后肢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明显快于nor-BNI组或对照组;nor-BNI组双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快于对照组。组织学观察表明,强啡肽抗血清和nor-BNI均可有效阻止或减轻脊髓受压损伤后产生的局部组织坏死,出血及神经细胞变性等病理改变,强啡肽抗血清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强啡肽和兴奋性氨基酸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神经毒素兴奋性氨基酸( E A A)和神经肽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脊髓损伤后伤段组织中谷氨酸( Glu)、天门冬氨酸( Asp)两种 E A A 的含量变化;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脊髓损伤伤段组织中神经肽之一强啡肽 Dyn A1~13 含量的变化;观察了蛛网膜下腔注射 Glu、 Dyn A1~13、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3- (2- 羧基哌嗪)丙基- 1- 磷酸( C P P)、 Dyn A1~13抗血清( An- Dyn A1~13)对大鼠脊髓损伤的影响。结果: E A A 和 Dyn A1~13均随损伤程度的加重进行性升高,且呈时间依赖性变化。外源性 Glu 可显著加重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 Dyn A1~13 可产生剂量相关的后肢瘫痪。而 C P P和 An- Dyn A1~13对大鼠脊髓继发性损伤有保护作用。结论:实验结果提示 E A A、 Dyn A1~13作为神经毒素参与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3.
李明  杨晔 《中华骨科杂志》1996,16(2):109-113
为探明强啡肽A在脊髓继发性损伤病理过程中的受体机制,本实验首先观察了鞘内注射抗强啡肽A1~13血清(AnDynA)或高选择性阿片肽κ受体拮抗剂nor-BNI(nor-binaltorphimine)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然后,比较了nor-BNI拮抗不同剂量强啡肽A1~13或强啡肽A2~17鞘内注射致瘫效果。神经功能和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后,鞘内分别注射AnDynA1~13或nor-BNI均可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但无论是作用强度,还是持续时间,AnDynA1~13的功能都大大超过nor-BNI;nor-BNI能对抗低剂量(20nmol),而不能对抗高剂量(30nmol)DynA1-13鞘内注射所致瘫痪。Dy-nA2~17不作用于阿片受体,但鞘内注射同样可引起大鼠双后肢瘫痪,预先鞘内注射阿片肽K受体拮抗剂nor-BNI无预防或阻止其鞘内注射致瘫的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强啡肽A在大鼠脊髓继发性损伤作用中的受体机制是阿片样和非阿片样联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以35g重量压迫裸露的大鼠胸T7-8脊髓背侧5分钟,造成脊髓的压迫性损伤,伤后立即向蛛网膜下注射抗强啡肽A1-13血清10μl或阿片k受体拮抗剂nor-BIN,并在创伤1、2、3小时分别给上述剂量的半量,观察伤后恢复情况,结果表明,给予抗强啡肽A1-13血清后大鼠双后肢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明显快于nor-BNI组或对照组;nor-BNI组双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快于对照组。组织学观察表明,强啡肽抗清和  相似文献   

5.
神经毒素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晓健  李明  李家顺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1):31-34,I002
目的 探讨神经毒素兴奋性氨基酸(EAA)和神经肽在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脊髓损伤后伤段组织中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两种EAA的含量变化;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脊髓损伤段组织中神经肽之一强腓肽DynA1-13含量的变化;观察了蛛网膜下腔注射Glu,DyanA1-13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3-(2-羧基哌嗪)丙基-1-磷酸(CPP),DynA1-13抗血清(An-  相似文献   

6.
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aminoacid,EAA)已被证明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创伤中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为进一步揭示其受体机制,本实验用大鼠脊髓突触质膜作受体制剂,[3H]CPP作标记配基,建立体外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分析的方法,并以Alen脊髓损伤模型分析了脊髓损伤后NMDA受体的改变。结果表明脊髓NMDA受体亲和力(Kd)为3.51±0.26nM,最大结合数量(Bmax)为662.82±47.59fmol/mg蛋白质。脊髓损伤后NMDA受体的改变具有时间相关性,创伤后[3H]CPP特异结合在损伤后急性期内逐渐减少,其中伤后4小时减少最明显(P<0.01),至24小时已有恢复。Scatchard分析表明NMDA受体的改变表现为受体数量的减少(P<0.01),受体亲和力未见显著改变。这些结果为NMDA受体参与脊髓继发性损伤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
三七总皂甙治疗早期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Wistar大鼠126只随机分组,Alen氏法250g-cm致伤T13~L1节段脊髓。应用三七总皂甙(PNS)于伤后30分钟,2小时,4小时,第二及第三个24时分别腹腔注射给药;另设二甲亚砜(DMSO)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81只动物观察神经功能6周。结果显示脊髓损伤早期PNS治疗组功能恢复有显著差异,(P值<0.01);脊髓出血坏死较轻,周围白质大部分存留,毛细血管及少突胶质细胞增生,神经功能恢复与组织学结果相一致。提示PNS虽不能完全阻止脊髓损伤后的灰质坏死,其调节微循环和减轻继发性病理损害的作用对白质的存活创造了条件,使脊髓的传导功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对大鼠脊髓损伤后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02只,随机分为4组,采用改良Allen’s脊髓损伤打击模型,以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CINC-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脊髓组织内存在CINC-1mRNA的表达,脊髓损伤后CINC-1mRNA表达迅速增高,伤后6h达到高峰;rHuEPO治疗组脊髓损伤后6、12小时CINC-1mRNA表达明显低于NS治疗组.结论 CINC-1参与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rHuEPO抑制脊髓损伤后CINC-1mRNA的表达,对脊髓继发性损伤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腺苷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腺苷含量的变化,以及外源性腺苷地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腺苷在髓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T13脊髓腹侧压迫模型,用微透析技术每20分钟连续收集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细胞上液,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法检测细胞外液腺式的含量;伤前14分钟蛛网膜下腔给予非特异性腺苷受体激动剂2-氯腺苷,观察伤后神经功能评分、倾斜平面临界角和组织学变化。结果 脊髓损伤后腺苷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脊髓损伤后内皮素-1与Ca2+含量的变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伤段脊髓组织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和Ca2 含量的变化,探讨ET-1和Ca2 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80只,用改良Allen’s打击法,致伤力为50g/cm,造成C6~7段脊髓中度损伤模型后,用放射免疫法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SCI后2、4、8、24、72h、1周和2周脊髓组织中ET-1和Ca2 的含量。结果损伤节段脊髓组织ET-1和Ca2 含量均随病程而改变,伤后4h达最高峰,并分别持续至48h和72h,于1~2周仍维持较高水平,与正常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CI后早期伤段脊髓内ET-1和Ca2 含量增高,参与了脊髓继发性损伤,为临床上ET-1受体拮抗剂与Ca2 拮抗剂联合使用来减轻SCI后继发性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8组,采用Allen’s脊髓损伤打击模型,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iNOS mRNA表达情况。结果:iNOS mRNA在脊髓损伤前即有表达,损伤后早期无明显变化,伤后72h开始升高,l周时达到高峰。结论:脊髓继发性损害的持续时间可能大于传统观念,针对继发性损害所作的治疗应持续至脊髓损伤后较长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2.
脊髓继发性损害过程中一氧化氮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立  贾连顺 《中华骨科杂志》1997,17(11):706-709
目的:探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一氧化氮(NO)的作用。方法:闭合性液压损伤装置致大鼠脊髓(T9)中度损伤后早期,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精氨酸(300mg/kg)及不同剂量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8mg/kg,40mg/kg)。监测平均动脉压、软脊膜小动脉直径、局部血流量、损伤前后不同时间点脊髓诱发电位、损伤后早期局部组织含水量、血脊髓屏障通透性变化并结合神经行为学评分、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L-精氨酸可增加血流,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小剂量L-NAME对大鼠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局部血流量略有降低,也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大剂量L-NAME明显升高平均动脉压、收缩软脊膜小动脉(90分钟、直径减少10%)、减少局部血流量(90分钟、减少22%)、加重局部组织损害,神经功能障碍不能恢复甚至加重,体重进行性减轻、死亡率增加。结论:表明在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中一氧化氮既有保护作用又有破坏作用,适当选择性控制一氧化氮生成,有利于组织保护及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中性粒细胞在急性脊髓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在脊髓压迫伤中的局部聚集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压迫法致大鼠脊髓中度损伤,实验动物分正常大鼠损伤组、低白细胞血症大鼠损伤组和假手术组。观察伤后1、3、6、12、24h伤段脊髓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记录双下肢运动诱发电位(MEP),应用斜板试验评价大鼠的运动功能。结果:脊髓压迫伤后1h MPO活性开始升高,3h达到高峰。低白细胞血症组伤后3hMPO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脊髓运动功能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结论:脊髓损伤后局部中性粒细胞聚集增加,可能参与脊髓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实验性脊髓损伤后内皮素与前列环素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内皮素(ET)与前列环素(PGI2)变化的相互关系与意义。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Alens法中度量(50g·cm)损伤脊髓。测定伤段脊髓中内皮素与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结果:内皮素含量在伤后30min显著升高,2h急剧升高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在伤后30min即升高,2h达到较高水平,其升高程度较内皮素小,以后缓慢上升。结论:脊髓损伤早期内皮素含量的急剧升高和前列环素的相对不足可能与脊髓损伤后早期缺血的产生有关,内皮素可能通过多种途经参与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活性巨噬细胞在脊髓损伤早期移植后对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轴突的作用 ,明确该细胞对脊髓损伤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 48只SD大鼠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法分为 2 4组 ,每组大鼠分别行T1 0 段脊髓撞击性损伤和伤后巨噬细胞悬液髓内注射。术后 1、 4d和 1、 2、 3、 4周收集脊髓标本并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 ,显微镜下巨噬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纤维计数。结果 移植组术后 4周时BBB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提高 ,镜下观察见移植组大鼠在伤后 3周内巨噬细胞数目高于对照组 ,星形胶质细胞在损伤早期的反应较轻 ,但单位截面积上的神经轴突数目少于对照组。结论 活性巨噬细胞在撞击性脊髓损伤早期移植可加重神经轴突的继发性损伤 ,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6.
强啡肽对脊髓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的影响与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阐明脊髓损伤后病理因于强啡肽(Dyn)与兴奋性氨基酸(EAA)的关系,通过蛛网膜下腹内插管,在伤后20min给予不同剂量、不同种类Dyn,应用高效液相分析技术测定大鼠脊髓损伤后伤段脊髓组织中EA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DunA使脊髓组织EAA含量显著增加,其增加的量和持续时间与DynA剂量有关,且有剂量依赖性,但不受阿片受体拮抗剂影响。相同剂量的非阿片受体激动剂DynA2-17和阿片受体激动剂DynA1-17对脊髓EAA的改变相似,DnyA1-8也产生显著的EAA改变,但程度较小。本实验结果对Dyn的病理作用包括非阿片受体途径的学说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在非阿片途径中EAA的作用可能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SD大鼠 48只 ,随机分为 8组 ,采用Allen’s脊髓损伤打击模型 ,以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iNOSmRNA表达情况。结果 :iNOSmRNA在脊髓损伤前即有表达 ,损伤后早期无明显变化 ,伤后 72h开始升高 ,1周时达到高峰。结论 :脊髓继发性损害的持续时间可能大于传统观念 ,针对继发性损害所作的治疗应持续至脊髓损伤后较长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8.
腺苷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ng Q  Zhao J  Wang Q  Li M  Hou T  Li Z  Zhang L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3):219-222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细胞外腺苷含量的变化以及外源性腺苷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细胞外钙离子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腺苷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SD大鼠58只,制作成T13脊髓腹侧压迫模型,用微透析技术每20min连续收集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细胞外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仪紫外检测法检测细胞外液腺苷的含量;伤前15min蛛网膜下给予非特异性腺苷受体激动剂2-氯腺苷,伤后立即开始每10mi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探讨一氧化氮(NO)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通过微透析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动态地观测了NO对急性脊髓压迫伤后伤段脊髓局部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脊髓伤前30min蛛网膜下腔注射左旋精氨酸(L-Arg)明显升高了伤段脊髓组织谷氨酸(GLU)及天门冬氨酸(ASP)的浓度,而蛛网膜下腔注射亚硝基或旋精氨 酸甲酯(L-NAME)则降低了其上升的幅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探讨一氧化氮(NO)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通过微透析技术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动态地观测了NO对急性脊髓压迫伤后伤段脊髓局部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脊髓伤前30min蛛网膜下腔注射左旋精氨酸(LArg)明显升高了伤段脊髓组织谷氨酸(GLU)及天门冬氨酸(ASP)的浓度,而蛛网膜下腔注射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则降低了其上升的幅度。结论:急性脊髓损伤早期NO的产生能促进EAA的释放,从而加重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