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利用Luzex-F图象分析仪对14例正常人和25例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病理形态学定量分析,计算了间质比和肝实质内肝细胞的面数密度(NA),同时用琼脂糖免疫扩散法和速率法测定了血清中前白蛋白(PA)含量、胆碱酯酶活性(ChE),并与现行肝功能分级比较,结果表明:目前通用的肝功能分级对判定肝硬变肝储备功能有一定意义,但尚感不足。PA含量、ChE活性、间质比可做为肝功能分级的补充指标,并用于判定肝硬变患者的肝储备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硬变细胞核DNA含量与甲胎蛋白(AFP)联合监测早期肝细胞癌(HCC)发生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1986年1月至1995年1月我院病理诊断为肝硬变的患者186例,采用图像法DNA定量技术,测定肝细胞核DNA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AFP水平。结果 ①186例肝硬变患者中,37例发生HCC(19.89%),其中22例已死亡;②随不同水平AFP、大于5倍体值的细胞数(5cER)及形状因子(FO  相似文献   

3.
应用四氯化碳诱发建立大鼠肝硬变模型,以观察大鼠肝硬变形成过程中和行门奇静脉断流术后门静脉压力(PVP)、门脉及外周静脉血中甘氨胆酸(CGA)和胰高糖素(PG)的变化。结果:肝硬变早期PVP及外周血CGA和PG开始增高,门脉血CGA降低,而PG增高,且随肝硬变程度加重,以上各指标的改变更明显。断流术后肝硬变大鼠外周血CGA增高,PVP、门脉血CGA及外周和门脉血PG均无明显变化。正常大鼠以上指标均无改变。本实验结果提示:外周血CGA水平既能早期准确反映肝细胞损伤,从而早期诊断肝硬变,还能判断肝硬变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肝硬变时,外周和门脉血PG水平与PVP的高低密切相关;断流术能维持PVP及门脉血PG水平,对正常大鼠肝功能影响小,但对肝硬变大鼠的肝细胞有损害。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卵巢功能的调节作用,本实验用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观察了EGF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共同作用对细胞增殖、甾体激素与cAMP生成的影响。结果:EGF可明显抑制hCG刺激的孕酮生成,并呈剂量依赖性,而对hCG刺激的雌二醇生成无影响;EGF对hCG刺激的颗粒细胞cAMP生成具有增强作用,使cAMP生成增加;EGF能刺激颗粒细胞增殖,使3H TdR掺入增加,hCG不影响EGF的这种作用。提示EGF与hCG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既有相互作用,又有各自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阐明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卵巢功能的调节作用,本实验用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观察了CGF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共同作用对细胞增殖、甾体激素与cAMP生成的影响。结果:EGF可明显抑制hCG刺激的孕酮生成,并呈剂量依赖性,而对hCG刺激的雌二醇生成无影响;EGF对hCG刺激的颗粒细胞cAMP生成具有增强作用,使cAMP生成增加;EGF能刺激颗粒细胞增殖,使^3H-TdR掺入增加,hCG不  相似文献   

6.
门脉高压大鼠胃粘膜屏障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机理,将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肝硬变组(LC组,n=15)、门静脉狭窄组(PVS组,n=15)和假手术组(SO组,n=12),以观察其血流动力学指标、胃壁结合粘液(GP)、胃粘膜内源性前列腺素E2(PGE2)水平、胃基础泌酸量(BAS)以及H+返渗量(H+BD)。结果:LC组及PVS组大鼠内脏血流量较SO组明显增加(P<0.001),但胃粘膜却处于缺血状态;其GP和PGE2含量也较SO组显著下降(P<0.01),其中LC组又较PVS组更低(P<0.05);BAS3组间无差异,但LC组及PVS组大鼠之H+BD明显高于SO组(P<0.001),且以LC组最为显著。本实验结果提示:门静脉高压大鼠胃粘膜屏障功能遭到严重破坏,尤以肝硬变大鼠为甚;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与胃粘膜屏障功能削弱有关;肝功能受损参与胃粘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两种不同浓度的促生长素抑制素(GHIH)抑制早期胎盘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分泌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GHIH(500或1000ng/ml,6或24h)单独作用对绒毛hCG分泌无影响(P>0.1);对表皮生长因子(EGF),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刺激的hCG分泌的抑制率分别为42%及51%。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forskolin(10μmol/L)和蛋白激酶C(PKC)的激动剂PMA(100μmol/L)可明显刺激绒毛分泌hCG;GHIH(1000ng/ml)对佛波醇醋和foskolin刺激的hCG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第二信使途径cAMP及PKC系统可能介导了GnRH及EGF刺激的hCG分泌,GHIH可能通过阻断cAMP及PKC系统抑制EGF及GnRH对hCG的分泌  相似文献   

8.
应用四氯化碳诱发建立大鼠肝硬变模型,以观察大鼠肝硬变形成过程中和行门奇静脉断流术后门静脉压力(PVP)、门脉及外周静脉血中甘氨胆酸(CGA)和胰高糖素(PG)的变化。结果:肝硬变早期PVP及外周血CGA和PG开始增高,门脉血CGA降低,则PG增高,且随肝硬变程度加重,以上各指标的改变更明显。断流术后肝硬主粝鼠外周血CAG增高,PVP、门脉血CGA及外周和门脉PG均无明显变化,正常大鼠以上指标均无改  相似文献   

9.
[4]肝细胞癌变过程中p53的突变和甲胎蛋白的表达邹合强等。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中华医学杂志,1994;74(8):474]对4例正常人肝、5例肝硬变、5例肝腺瘤样增生(AH)、16例肝细胞癌(HCC)(Edmondson分级Ⅰ、Ⅱ、Ⅲ级各4、6...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原发性肝癌和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肝纤维标志物HA、LN、Ⅳ.C的水平,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138例患者血清3项指标的含量,并以25例健康献血员作对照检查,结果显示;肝癌组与肝硬变组IV.C的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慢性肝炎轻度组3项指标中Ⅳ.C的阳性率最高(P〈0.01)。提示血清Ⅳ.C是反映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指标,对肝癌与肝硬变的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丹参酮ⅡA对大鼠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 A(TanⅡA)对大鼠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SD大鼠 30只,分TanⅡA高、中、低剂量组、PEG组和复苏24h组,每组6只。采用修改的Yu’s法制备本实验模型,观察腹腔注射TnⅡA后的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和树突状细胞(DC)的分布特点,并与复苏组比较。结果:TanⅡA能减轻肾组织损伤,降低间质DC的免疫活性,二者呈正相关;而且与对照组、复苏 24 h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anⅡA具有改善肾组织损伤、调节间质DC分布的作用,以低剂量最佳;而且后者是TanⅡA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应用离体细胞体外孵育法研究了反义c myc寡脱氧核苷酸(反义c mycODN)对大鼠黄体细胞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的孕酮(P)和雌二醇(E2)生成的影响及其与外源性cAMP和Ca2+的关系。结果发现,反义c mycODN能呈剂量相关方式抑制黄体细胞hCG诱导的P和E2的生成。在浓度分别为10和5μmol/L时的抑制作用即具有显著意义(P<0.05);而无义tat寡脱氧核苷酸则无此作用。反义c mycODN对黄体细胞hCG诱导的P和E2产生的抑制作用能被加入10-4mol/L二丁酰cAMP逆转,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对此种抑制作用具有协同效应。结果提示,c myc癌基因参与黄体细胞hCG诱导的P和E2生成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E对老化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损害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6、12、18和24月龄大重肝细胞(HC)线粒体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表明,18、24月龄大鼠HC线粒体MDA含量较6月龄分别升高了33.8%和49.2%(P〈0.01)。同时SOD、GPD活性及ATP含量均显著降低,维生素(VE)可显著提高HC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脂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 ( I C A M1) 和 E选择素 ( Eselectin) 在急性胆管炎肝微循环变化中的作用, 对急性胆管炎时肝脏组织学、肝脏血流量及肝组织伊文思蓝 ( E B) 含量的变化, 以及 I C A M1 和 E选择素单抗预处理对以上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结果: 急性胆管炎时肝窦内皮细胞及肝细胞出现变性和结构破坏, 肝窦及肝细胞周围多形核粒细胞 ( P M N) 数量显著增多, 肝微血管血流量明显减少, 肝组织 E B含量显著增高, 肝窦通透性增高; 而抗 I C A M1 及 E选择素单抗预处理使以上损害均明显减轻。由此表明, I C A M 1 及 E选择素在肝脏微循环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体外循环与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心脏灌流及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期间的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用含有ET和ET+CGRP的KH液分别对离体大鼠心脏进行灌流并观察冠脉流量、乳酸脱氢酶(LDH)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对CPB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测定ET和CGRP含量。结果:(1)大鼠心脏在ET灌流期间冠脉血流明显减少,MDA生成和LDH漏出显著升高;同时灌流CGRP则为相反结果。(2)CPB心脏手术病人术前ET含量明显高于术中及术后(P<0.01);心脏复苏后ET达到最低水平,进入ICU后ET开始回升。(3)CPB期间CGRP含量与术前比无差异,术后24小时CGRP明显高于术前及术中(P<0.05)。结论为心脏停搏液中似无必要添加CGRP去拮抗ET,术后早期适量应用CGEP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胆汁或/和胰液与肠道隔离对大鼠血浆脑肠肽含量和胰腺炎症变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观察对比胆胰管结肠组(A组)及胆胰管加胆总管结扎组(B组)、胆胰管结扎加胆总管结扎及胆汁内引流组(C组),胆总管结扎组(D组)和对照组(E组)血浆胆囊收缩素八肽(CCK-OP)及生长抑素(SS-OP)在不同时点的含量及胰腺组织学变化。结果 A,B,C,D组血浆CCK-OP及SS-OP在术后3h明显高于E组(P〈0  相似文献   

17.
肝硬变门脉高压症及不同术式对大鼠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四氯化碳/乙醇诱导的大鼠肝硬变模型分为4组:①选择性远端脾腔分流术(DSCS);②门奇断流术(PAD);③肠腔侧侧分流术(MCS)和④肝硬变组。在术后1、3、5周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胰高糖素负荷试验(GLT),比较各组肝脏储备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术后第1周DSCS、PAD和MCS与肝硬变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第3和5周,DSCS和PAD组与肝硬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CS组与肝硬变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DSCS和PAD组大鼠肝脏储备功能明显优于MCS组和肝硬变组。  相似文献   

18.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产生及吸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产生及吸收的部位,以及TNF与内毒素(CET)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行加压注入5%牛磺脱氧胆酸钠溶液复制SAP,采取门静脉、肝静脉及股动脉血,检测其血清TNF含量和门静脉血浆ET含量。结果:在SAP发展过程中门静脉血清TNF含量迅速升高;在6小时时肝静脉、股动脉血清TNF含量低于门静脉血清TNF含量(P〈0.05);但股动脉血清TNF含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研究瘢痕疙瘩是否与血清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浓度有关。方法利用间接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初步探讨了血清CP的ELISA测定方法及在瘢痕疙瘩治疗中的应用。结果瘢痕疙瘩组CP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祛炎舒松A治疗后血清CP含量较瘢痕疙瘩组低(P<0.05)。结论瘢痕疙瘩病人血清CP含量增高,祛炎松A治疗后血清CP下降,血清CP测定可用于瘢痕疙瘩体质的判定和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研究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内皮素1(ET-1)的作用及ET-1与梗阻性黄应时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方法用肝总管结扎法建立梗阻性黄疸(OJ)兔模型,偶氮显色法定量测定血内毒素含量,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T-1,生理记录仪和电磁血流计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肝动脉血流量(HABF)、门静脉血流量(PVBF)、门静脉压力(PVP)及内脏血管阻力(SAR)。结果OJ组血浆内毒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NC)组;血浆ET-1低于NC组。OJ组血浆内毒素与血浆ET-1含量呈负相关;OJ组血浆ET-1含量与MAP、HABF、PVBF及SAR呈正相关。结论梗阻性黄疽时血浆ET-1水平降低,内毒素血症不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ET-1,血浆ET-1水平下降在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