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与胰岛素抵抗(IR)及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PCOS患者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IR组(HOMA-IR≥2.69,n=80)与非IR组(NIR组,HOMA-IR2.69,n=67),另以25例正常月经周期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外周血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1-7[Ang-(1-7)]的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性激素、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水平。结果 (1)IR组与NIR组外周血中AngⅡ和Ang-(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R组与NIR组间Ang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ng-(1-7)水平IR组低于NIR组(P0.05);(2)IR组外周血中AngⅡ/Ang-(1-7)比值高于NIR组及对照组(P0.05),NIR组AngⅡ/Ang-(1-7)比值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R组外周血中Ang-(1-7)与FINS、HOMA-IR、体质量指数(BMI)呈负相关,与卵泡刺激素(FSH)呈正相关(P0.05);NIR组外周血中Ang-(1-7)与甘油三酯(TG)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正相关(P0.05)。结论 PCOS患者外周血存在AngⅡ、Ang-(1-7)亢进现象;AngⅡ/Ang-(1-7)比值失衡与PCOS患者的IR及代谢紊乱有关,Ang-(1-7)水平的提高可能改善IR及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
瘦素对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孕激素分泌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瘦素在体外对人卵巢颗粒细胞雌激素和孕激素生成的影响。方法将来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纯化后,在不同浓度瘦素(0、10、30、100、300ng/ml)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0、0.1、0.2、0.5、1、2、5、10IU/ml)单独或联合作用下进行体外培养,收集培养液,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颗粒细胞产生雌二醇及孕酮的量。结果不同浓度的瘦素对雌二醇、孕酮的生成无影响;hMG为5IU/ml时,雌二醇水平平均为2.36×10-11mol/L,加入不同浓度瘦素(10、30、100、300ng/ml),雌二醇的生成均受到明显的抑制,随瘦素浓度增加,雌二醇水平逐渐降低(P<0.05),孕酮水平无明显变化;hMG浓度小于0.5IU/ml时,瘦素对雌二醇生成无影响;hMG浓度大于0.5IU/ml、瘦素为100ng/ml时,雌二醇水平低于不加瘦素的对照(P<0.05)。结论瘦素参与卵巢颗粒细胞激素生成的调节,在卵泡发育和黄体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1-7)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具有重要生物学效应的终末活性产物之一,除在心血管和肾脏系统发挥作用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血管紧张素-(1-7)-MAS受体这一新代谢途径在生殖系统中也占据重要地位。血管紧张素-(1-7)及其受体MAS广泛存在于女性的卵巢、子宫内膜以及妊娠妇女的胎盘、脐带中,并可能在性激素合成、卵泡发育成熟、子宫内膜蜕膜化、胚胎种植和维持妊娠时期血压和血容量正常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系统与男性生殖功能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瘦素调节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功能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瘦素、促卵泡激素 (FS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 )对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二醇 (E2 )、孕酮 (P)生成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人黄素化颗粒细胞 ,分别以瘦素 (3 0ng/ml)、FSH (1 0ng/ml)、IGF Ⅰ (30 0ng/ml)以及相同终浓度的瘦素 +FSH、瘦素 +IGF Ⅰ、FSH +IGF Ⅰ、瘦素 +FSH +IGF Ⅰ对其刺激 2 4h ,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对药物作用后的黄素化颗粒细胞行形态学观察、细胞计数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中E2 和P水平 ;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黄素化颗粒细胞行瘦素受体mRNA检测。结果 瘦素、FSH和IGF Ⅰ对黄素化颗粒细胞生长无影响。瘦素对黄素化颗粒细胞E2 生成量无影响 ,对FSH刺激E2 的生成也无影响 ,E2 水平作用前分别为 (0 10 3± 0 0 36 )pmol/10 0 0细胞、(0 32 3± 0 0 4 2 )pmol/10 0 0细胞 ,作用后分别为 (0 12 0± 0 0 0 8)pmol/10 0 0细胞、(0 343± 0 0 34)pmol/10 0 0细胞 ;而对IGF Ⅰ、FSH +IGF Ⅰ刺激黄素化颗粒细胞生成E2 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E2 水平作用前后分别为 (0 318± 0 0 37)pmol/10 0 0细胞与 (0 4 93± 0 0 36 )pmol/10 0 0细胞、(0 193± 0 0 2 5 )pmol/10 0 0细胞与 (0 2 5 1± 0 0 33)pmol/10 0 0细胞 (P <0 0 5 ,<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AngII)对不育症精子获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方式。方法:不同浓度AngII与精子悬液共同孵育,以孕酮诱发顶体反应,采用FITC-PSA法测定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来检测。结果:在未获能的精子悬液中AngII在10nmol/L和100nmol/L时均可明显加速精子获能和增强孕酮诱发的顶体反应(P<0.05),并可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P<0.001),Losartan[AngII受体AT1(angiotensinIItype1receptor)拮抗剂]、EGTA可明显阻断和抑制这些过程。结论:AngII可以促进不育症精子获能,其结果可能是通过AT1受体介导,经改变精子细胞内Ca2+的浓度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Ⅱ对人精子顶体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angiotensin ,Ang )对人精子顶体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检测不同浓度 Ang 诱发的人精子顶体反应率和 Ang 引起的精子胞内钙离子的变化 ,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 AT1拮抗剂 Losartan对其的抑制作用。结果 :Ang 在 1 0 nmol/L和 1 0 0 nmol/L时均可显著增加人精子顶体反应率 ,并引起精子胞内钙离子短暂快速升高 ,Losartan可以明显抑制这些过程。结论 :Ang 可以诱发人精子顶体反应 ,这一作用可能经 AT1受体介导 ,通过引起精子胞内钙离子升高而实现。 相似文献
9.
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对人卵巢颗粒细胞活性及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ono-(2-ethylhexyl)phthalate,MEHP]对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的活性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19例,收集其卵泡液,提取颗粒细胞进行原代细胞培养72h,并分为低剂量组(10例,MEHP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和高剂量组(9例,MEHP300μmol/L、500μmol/L),两组均于加药后48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颗粒细胞的活性、放免法检测雌二醇及孕酮水平,均与DMEM/F12培养液+二甲基亚砜(对照组)比较。结果高剂量组中,当MEHP≥500μmol/L时,颗粒细胞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当MEHP≥500μmol/L时,雌二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0);低剂量组中,当MEHP为50μmol/L、100μmol/L时,孕酮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分别为0.007和0.02);高剂量组中,当MEHP为500μmol/L时,孕酮水平明显降低(P=0.002)。结论高浓度MHEP(≥500μmol/L)不仅降低人卵巢颗粒细胞活性,而且抑制了雌孕激素合成的功能。但目前人体暴露范围内(≤50μmol/L)的MHEP对颗粒细胞活性及雌激素合成无影响,对孕激素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肥胖症、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正在迅速增加,而且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但对于其病因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近年来提出的"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developmenta l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DOHaD)"学说,是指经历宫内不良环境的新生儿在成年期罹患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和代谢综合征等诸多疾病的风险增加,且存在性别差异,但有关DOHaD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是机体重要的心血管-内分泌激素系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type2,ACE2)-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Mas受体轴是新的RAS组分,在组织器官发生与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调控胎盘血管的形成及局部活性物质的产生,可影响胎儿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促性腺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 -a)在体外对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二醇 (E2 )和孕酮 (P)分泌量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 ,分别用终浓度为 1.0、10 .0、10 0 .0ng ml的GnRH -a刺激 ,同时设对照组 ,培养时间为 2、4、6d。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黄素化颗粒细胞E2 和P的分泌量。结果 :培养 2d ,GnRH -a中、高浓度组E2 和P分泌量分别为 (12 2± 37) %、(12 8± 2 4 ) % ;(143± 32 ) %、(137± 2 9) %对照组为10 0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低浓度组E2 和P分泌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随着细胞培养天数的增加 ,GnRH -a中、高浓度组E2 分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高浓度组E2 分泌量与培养天数呈负相关 (r =- 0 .75,P <0 .0 5)。结论 :GnRH -a对黄素化颗粒细胞分泌甾体激素功能的影响随着作用时间和浓度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Kv)对人绒毛膜促件腺激素(hCG)诱导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增殖、分泌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卵泡液共25份,密度梯度法获得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采用RT-PCR技术检测颗粒细胞中KvmRNA的表达.将培养贴壁后的颗粒细胞按干预方式分为空白组、4氨基吡啶(4-AP)组、hCG组和hCG+4-AP组共4组,hCG和4-AP的终浓度分别为1250 U/L、5 nmol/L.培养24 h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孕酮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颗粒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监(MTT)比色法检测各组颗粒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结果 (1)培养24 h后,空白组、4-AP组、hCG组和hCG+4.AP组颗粒细胞中的孕酮水平分别为(547 ±64)、(206 ±32)、(1991±172)和(763 ±79)nmol/L.4-AP组、hCG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CG+4-AP组与hCG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2)培养24 h后,4-AP组颗粒细胞抑制率为19.7%,与空白组(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AP组为34.6%,与hCG组(0)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4-AP组、hCG+4-AP组的颗粒细胞增殖率分别为80.3%、68.2%,分别与空白组(1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CG组(100.4%)高于空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培养24 h后颗粒细胞的凋亡率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4-AP组分别为(40±5)%和0.049 ±0.009,均高于空白组[(17±4)%和0.029±0.008],hCG+4-AP组[(25±4)%和0.039±0.008]也均高于hCG组[(15 ±3)%和0.022 ±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4-AP能够抑制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和经hCG诱导的颗粒细胞的孕酮分泌,町能与其抑制增殖、促进凋亡有关.Kv在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分泌、增殖及凋亡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生长液对体外成熟小鼠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分布的影响。方法 将 6 35个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 (35 1个未成熟卵母细胞 )和实验组 (2 84个未成熟卵母细胞 )。实验组在培养基中加入 5 0 %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生长液、卵泡刺激素 (终浓度为 75U/L) ,和雌二醇 (终浓度为 1nmol/L) ;对照组不加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生长液 ,其余同实验组。每组分别于体外培养 16h和 18h ,对细胞核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用异硫酸酯荧光素 扁豆凝集素标记卵母细胞皮质颗粒 ,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皮质颗粒的分布。结果 两组细胞核成熟的卵母细胞共 12 6个。卵母细胞细胞核成熟率 ,对照组培养16h为 70 0 % ,培养 18h为 75 1% ;实验组培养 16h为 76 5 % ,培养 18h为 83 1% ,两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培养 16h的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均失败 ,培养 18h后成熟卵母细胞均出现受精及胚胎发育。两组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呈皮质分布型 (即卵母细胞成熟的特征 )的比例 ,对照组培养 16h为 10 0 % ,培养 18h为 5 7 1% ;实验组培养 16h为 5 0 0 % ,培养 18h为 91 6 % ;每组培养 18h的皮质颗粒呈皮质分布型的比例均高于培养 16h者 (P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银杏黄酮对人卵巢恶性畸胎瘤细胞株PA-1及人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thiahiazo (-z-y1)-3,5-di- 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法观察质量浓度分别为0、175、200、225 mg/L的银杏黄酮作用于PA-1细胞24、48、72 h后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作用48 h后对PA-1细胞凋亡率及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患者的人卵巢颗粒细胞,将同等剂量的银杏黄酮作用于人卵巢颗粒细胞,经MTT法观察其对颗粒细胞的影响、经化学发光法检测颗粒细胞所分泌的雌二醇(E2)值的变化。结果 随着银杏黄酮浓度增高,对PA-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明显时间、剂量依赖性;凋亡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而同等剂量的银杏黄酮作用于人卵巢颗粒细胞后对其生长没有抑制作用,且各组的E2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银杏黄酮明显抑制人卵巢恶性畸胎瘤PA-1细胞生长,而对卵巢的功能细胞-颗粒细胞没有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对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激素分泌和芳香酶P450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集2006年6-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10例不孕患者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按照加入AMH浓度的不同,将颗粒细胞分为A、B、C、D、E组及睾酮对照组、空白对照组,A~E组分别加入1、5、10、20、50μg/L的AMH及1×10-7mol/L睾酮,睾酮对照组加入1×10-7mol/L睾酮,空白对照组仅加入培养基.于培养24、48、72 h时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的雌二醇水平;培养72 h后各组均进行细胞计数,并采用RT-PCR技术检测B、C、D、 E组及睾酮对照组细胞中芳香酶P45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培养24、48、72 h后颗粒细胞中的雌二醇水平,A组分别为(8.529±0.381)×104、(10.977±0.436)x 104、(13.309±0.506)×104pmo/L,B组分别为(7.027±0.276)×104、(9.167±0.300)×104、(10.794±0.555)×104 pmo/L,C组分别为(6.039±0.226)×104、(7.585±0.548)×104、(8.797±0.518)×104pmo/L,D组分别为(5.118±0.460)×104、(5.716±0.496)×104(6.205±0.667)x1044pmol/L,E组分别为(4.932±0.148)×104(5.323±0.184)×104(5.629±0.212)x 1044 pmol/L,各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0.001±0.001)×104(0.006±0.003)×104(0.029±0.011)×1044p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C、D、E组分别与睾酮对照组[分别为(8.418±0.569)×104(10.841±0.689)×104(13.301±0.637)×1044pmol/L]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分别与C、D、E组比较,C组分别与D、E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E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40.05).A、B、C、D、E组及睾酮对照组培养24 h后颗粒细胞中的雌二醇水平,分别与培养48、72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养48 h后的雌二醇水平与培养72 h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对照组培养24、48、72 h后的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培养72 h后,B、C、 D、 E组颗粒细胞中芳香酶P450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6148±0.0046、0.5156±0.0012、0.4698±0.0027、0.4282±0.0017,分别与睾酮对照组(0.8224±0.002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分别与C、D、E组比较,C组分别与D、E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E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H可能通过在卵巢局部抑制芳香酶活性而影响颗粒细胞的雌激素合成过程,促使卵泡内局部高雄激素环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中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对干细胞因子(SCF)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15例年龄<35岁因男方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卵巢颗粒细胞,经原代培养,加入不同浓度基因重组人抗苗勒氏管激素(rhAMH),分别于培养的第4日与第6日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空白对照组与各实验组SCF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均证实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在不同浓度rhAMH干预后,SCF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其中15 ng/ml rhAMH抑制作用最明显;实验组第4日与第6日颗粒细胞表达SCFmRNA及蛋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MH可有效抑制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SCF mRNA及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改善PCOS卵巢局部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收集行IVF-ET治疗的11例PCOS患者(PCOS组)和15例排卵正常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对照组)促排卵后黄素化颗粒细胞行体外培养,分别用不同浓度罗格列酮(0nmol/L、1nmol/L、10nmol/L、100nmol/L、1000nmol/L、10000nmol/L)处理细胞48h,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和IRS-2mRNA的表达及蛋白含量。结果:①基础状态下,PCOS组IRS-1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IRS-2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②不同浓度罗格列酮作用后,PCOS组IRS-1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IRS-2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而正常对照组无变化。结论:PCOS患者卵巢局部存在胰岛素抵抗,其原因可能与IRS-1和IRS-2mRNA及蛋白表达异常有关;罗格列酮可通过提高黄素化颗粒细胞IRS-2的表达,降低IRS-1的表达,改善PCOS患者卵巢局部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冷冻保存对人卵巢组织E2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患者的正常卵巢皮质,随机分为新鲜对照组和玻璃化冷冻组,冻融后行体外培养,比较冻融前、后人卵巢组织的内分泌功能。结果:①在体外培养期间,所有卵巢组织均能持续分泌E2。新鲜对照组E2分泌水平始终高于冷冻组,培养前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2d之后,组间E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体外培养初期E2分泌水平较平稳,随培养时间延长E2水平呈波动性变化。结论:人卵巢组织冷冻解冻后仍具有内分泌功能,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新鲜组与冷冻组间E2分泌水平可能无差异。 相似文献
19.
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肾素活性(RA)及血管紧张素Ⅱ(AⅡ)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用放射免疫(RIA)法测定32例超排卵治疗患者、10例OHSS患者与5例自然周期不孕症患者的血浆,21例超排卵患者、7例OHSS患者的卵泡液,3例OHSS患者胸、腹水,5例自然周期不孕患者腹腔液,6例卵巢癌患者腹水中的RA及AⅡ水平.结果血浆RA、AⅡ水平在自然周期与超排卵后卵巢不同反应状态下,均呈从晚卵泡期至围排卵期、中黄体期逐渐递增趋势,晚黄体期未妊娠时二者水平则下降,妊娠则大多上升;OHSS患者中黄体期血浆RA与AⅡ水平分别为(19.9±19.0) μg*L-1*h-1 与(397.0±378.2) ng/L,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P<0.01~0.05);超排卵患者中黄体期与晚卵泡期二者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与未用白蛋白预防OHSS的患者间,各期血浆二者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OHSS患者治疗后血浆中二者水平呈非常显著性的下降趋势.卵泡液中AⅡ水平、卵巢高反应者与OHSS患者卵泡液中的RA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血浆.3例OHSS患者胸、腹水中RA、AⅡ水平,高于同期血浆水平,但不孕患者腹腔液与卵巢癌患者腹水中的水平极低.结论 RA、AⅡ与OHSS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可能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 autoantibody,AT
1-AA)生命早期(胎儿期和哺乳期)暴露对子代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将32只体重150~170 g、AT
1-AA阴性的健康雌性未孕无特定病原体级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