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是我国广大医药工作者执行药物标准的最高法典。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突飞猛进,从1977年版开始,国家药典委员会将中药材、中成药单独编纂,成为《中国药典》Ⅰ部。我们对《中国药典》Ⅰ部成方及单味制剂名称的规范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1历版《中国药典》药品收载的情况[1-3]从1977年到2005年第8版《中国药典》问世,Ⅰ部共发行了6个版次。在这6个不同的版次中,药品收载的情况见表1。表1《中国药典》Ⅰ部药品收载情况统计表版次共收载品种单味药材成方制剂成方制剂所占比例1977年版1152 …  相似文献   

2.
2015版《中国药典》是建国以来第十版药典。本文从质量分析及控制角度对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的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及四部中中药相关增修订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增修订内容的特点及中药质量标准中所作的提高和改进,了解2015版《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张志芬 《医学教育探索》2005,(12):1913-1913
《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制剂通则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分类更趋合理,为我国新药研发及已上市药品的规范打下基础,鼻用制剂与耳用制剂亦做了类似的调整。在《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用于鼻腔给药的制剂有滴鼻剂、洗剂、喷雾剂、软膏剂、乳膏剂、散剂、粉雾剂等[1],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将直接用于鼻腔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统归为鼻用制剂,《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的鼻用制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或与化学药物制成的直接用于鼻腔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2]。鼻腔给药可避免胃酸分解和肝脏首关效应,吸收快、生物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整理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藏药成方制剂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现状,为藏药成方制剂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收集1980年至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收录的20种藏成方制剂的不良反应临床相关文献,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收集到20种藏成方制剂的不良反应相关文献51篇。结论:藏成方制剂可能引起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有时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建议临床使用过程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治疗口疮的成方制剂的剂型、功能主治、组方用药规律及核心组合,为临床治疗口疮的辨证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治疗口疮的成方制剂的名称、处方、剂型、功能与主治,录入Microsoft Excel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用药频次;运用Apriori算法及关联规则对处方核心组合进行统计分析(支持度为10%,置信度100%);采用熵聚类算法统计2-3个不同成分间的关联系数(支持度为8,惩罚度为2);根据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法提取内在核心组合和新方组合。结果 挖掘得出86种成方制剂及其处方,以丸剂、散剂、片剂等多见,包含药物148味,使用频次较高为冰片、甘草、大黄、黄芩等,药物四气五味以苦寒为主,主要归肺胃心脾经,治疗证型较多为热毒炽盛证、热毒攻喉证等,常用核心配伍包括“黄芩-大黄”“黄连-甘草”等,挖掘得出新方组合“珍珠-川贝母-灯心草-天花粉-没药”等4首。结论 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治疗口疮的成方制剂的组方规律,由核心药物组合成新方,可为临床辨证使用及研发治疗口疮成方制剂、新药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药典》2000版成方制剂中使用中药炮制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药炮制是确保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既体现中药炮制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中药炮制在制剂中的灵活性便于指导学生灵活掌握常用中药的炮制方法,促进炮制教学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7.
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简称该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5年12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的重要配套丛书之一,也是目前国内主要供医务人员和药品企业参考的一部临床工具书。  相似文献   

8.
对《伤寒论》的经方汤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一部所载其成方制剂煎煮工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伤寒论》对汤剂加水量、煮取量有明确规定,而《中国药典》对伤寒论制剂加水量、煮取量规定不明确;《伤寒论》原汤剂煎煮时间从14~ 65 min不等,而《中国药典》相应制剂累计煎煮时间均在3h以上;《伤寒论》原汤剂皆只煎煮1次,而《中国药典》制剂煎煮达2~3次;《伤寒论》麻黄、葛根规定先煎,而《中国药典》对小青龙合剂、小青龙颗粒、葛根芩连片均未注明先煎操作.以上差异的存在提示在对从传统著作中挖掘出的古方进行现代化工艺研究时要研究并比较传统制剂的经验,要以传统制剂为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具有“补肾”功效的中药成方制剂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为进一步规范其中药成方制剂提供参考,揭示其用药规律并发现潜在新方。方法 以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为数据来源,筛选具有补肾功效的相关中药成方制剂,收集处方、剂型、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信息,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次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对使用频次≥20次的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对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收录中药成方制剂192个,涉及308味中药。发现存在相关禁忌不明、疗程未明确等不足。剂型以丸剂最多,主要治疗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相关疾病,肝肾不足是最常见的证型,补肾气是最常用的治法;熟地黄、茯苓、当归是出现频次最高的3种药物,性味以甘、温多见,肝经频次最高,补虚药运用最广;熟地黄-山茱萸、熟地黄-山药+茯苓是置信度或支持度最高的药物组合,提取了9个公因子,发现了5个聚类新方,构建了核心药物网络。结论 研究发现了其制剂基本规范中的不足,发掘了常用药对、核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的修订提出建议.方法:查阅中国知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数据并分析《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质量控制情况.结果:《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的107种含香附制剂,其质量控制项目尚不完整、质量控制品种有待增加.结论:考察、更正、确认模糊表达,补充完善质量控制项目,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的修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藏药波棱瓜子抗肝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药波棱瓜子为葫芦科植物波棱瓜Herpetospermum pedunculosum Wall.的干燥种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标准1995年版波棱瓜子药材项下记载,其味苦,性寒,泻肝火,胆热,解毒,用于治疗赤巴病,肝病,胆病以及消化不良,现已收录进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藏药制剂中,涉及30多个处方使用波棱瓜子。本项目在活性示踪下,首次对波棱瓜子抗肝炎的药效学物质基础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余穗萍 《苏州医学》2003,26(2):104-105
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应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医院制剂室可依据《中国药典》、《中国医院制剂规范》或医院制剂手册(协定处方),将原料药制成一些适应本医院临床需要、市场未能供应的制剂,供临床使用。长期以来,医疗机构制剂以其制备数量少而周期短、品种多、适应性强、供应及时、方便患等优点与药品生产企业大批量生产药品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是我国一部跨世纪的药典 ,已于 2 0 0 0年 7月 1日起正式实施。它无论是在正文及附录的内容还是在排版及印刷质量等方面 ,都比《中国药典》1 995年版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 ,真正体现了当初《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设计方案所确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即要坚持特色、立足特色 ,赶超世界先进标准。在《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附录 IX A溶液颜色检查法的第一法中规定 :黄绿色标准贮备液是比色用氯化钴液 /ml-比色用重铬酸钾液 /ml-比色用硫酸铜 /ml-水 /ml( 1 .2∶ 2 2 .8∶ 7.2∶ 68.8)的混合液 ;黄色标准贮备液为…  相似文献   

14.
刘怡  冯怡  徐德生 《医学教育探索》2007,(5):795-796,I0001
在中药及其复方药效作用物质基础尚未十分明确的情况下,中药制剂前处理工艺中要保留什么组分,舍去什么组分?完全解决这类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中药制剂研究及制剂工业水平相对落后,存在问题较多,大部分中药制剂是以中药原药材粉末或提取浸膏为原料制备的常规制剂。如《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的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中,浸膏(包括半浸膏)制剂和全粉末制剂占了85.16%。中药提取浸膏是一个多成分的复杂体系,但仍表现出一定的粒径、流动性、可压性以及黏性、吸湿性等物理特性,其中吸湿性显现得较为突出,它可能直接影响中药提取物的粒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5.
郭岩松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I0001-I0001
2010年版《中国药典》已经编制完成,年底前将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明年7月1日正式实施。 新版《中国药典》关注药品安全性,除在附录中加强安全性检查总体要求外,在品种正文标准中也大幅增加或完善安全性检查项目,进一步提高对高风险品种的标准要求,加强了对重金属或有害元素、杂质、残留溶剂等的控制,并规定眼用制剂按无菌制剂要求检查。  相似文献   

16.
根据《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制了《中国药典》2005年版增补本(以下简称“增补本”),并于近日颁布,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自施行之日起,同品种的其他标准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7.
198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正式执行。该法规定,药品必须执行国家药品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明确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  相似文献   

18.
王龙涛 《医学教育探索》2007,(3):I0003-I0004
《中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至今已有8个版本,即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和2005年版。药典版本的更新以“使用安全、疗效可靠、工艺合理、质量可控、标准完善”为原则。葛根为1963年至2005年历版药典所收载,在药典版本更新中,其药材标准的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笔者通过对葛根药材标准变化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了其主要的变化内容,并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和变化规律在药典的药材标准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药成方制剂功能与主治项内容是指导临床正确用药的依据,对人们正确认识中成药治疗作用具有导向作用。对《中国药典》成方制剂在功能表述方面以及功能与主治的对应关系之间等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限度检查”和“无菌检查”是药品安全性检查的重要项目。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当进行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或“无菌检查”时应进行方法验证。2005年10月国药典发[2005]98号文对各药品检验所进一步规定,药品在进行无菌检查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应首先进行方法学验证,否则不能出具“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的规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