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通过鱼腥草新品系W01—100的播期和用种量试验,为鱼腥草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的制定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结果 试验范围内,不同播期、用种量的新品系产量和质量均有一定差异。其中,播期对全株鲜重影响不显著,但对地上和地下部分各自鲜重影响较大,以10月15日播种者地上部分鲜重最重,11月4日播种者地下部分鲜重最重,9月25日播种者地上部分甲基正壬酮含量以及单位面积甲基正壬酮总量普遍较高。不同用种量主要对地上部分鲜重影响较大。此外,11月4日播种用种量3000kg/hm^2的地上和全株鲜重显著低于其他播期用种量组合。结论 综合产量和质量等因素,认为采收地上部分鲜草以9月25日播种,3000kg/hm^2的用种量比较适宜;播期推迟,则以4500kg/hm^2用种量比较合算。培育种根的田块可适当推迟播种。  相似文献   

2.
药用植物土沉香种苗分级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土沉香种苗的分级标准。【方法】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以苗高和地径为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采用欧氏距离法对初始分级结果进行修正。【结果】结合苗木生产实际,提出以苗高、地径作为土沉香种苗的分级指标。制定出土沉香种苗的分级标准为:Ⅰ级苗:苗高≥35.59 cm,地径≥0.56 cm;Ⅱ级苗:21.42 cm≤苗高<35.59 cm,0.45 cm≤地径<0.56 cm;Ⅲ级苗:苗高﹤21.42 cm,地径﹤0.45 cm。【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土沉香药材(国产沉香)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生产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环草石斛试管苗进行生长动态及分级标准的研究,为试管苗各生长发育时期合理调控技术措施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试管苗的生长指标、多糖及蛋白质的量,确定试管苗出瓶时间及分级标准。结果 播种生长12个月的时间内,5~8个月是环草石斛试管苗苗高和茎粗增长最快的时期;7~8个月时的试管苗生物量积累速率最高。环草石斛试管苗根与茎叶之比(R/T)相对较小,比值小于1。生长8个月时的试管苗多糖的量和可溶性蛋白质的量较高,7~8个月时的试管苗生长代谢旺盛。从干物质积累动态、多糖及蛋白质的量变化、试管苗活力和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环草石斛生长8~10个月的试管苗出瓶移栽较为合适。试管苗出瓶后分级再利用能够切实保证移栽成活率。以苗高、茎粗和根数作为分级指标,环草石斛试管苗可以分为3个等级。结论 环草石斛的种子质量对试管苗的生长影响较大,生长8~10个月的环草石斛试管苗出瓶移栽较为合适,以苗高、茎粗和根数作为分级指标,试管苗可以分为3个等级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
伍敏生  曹维生  周启仲 《中医学报》2016,(12):1947-1949
目的:为大蓟合理入药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茎、叶不同药用部位的蒙花苷和柳穿鱼叶苷含量。结果:大蓟药材中叶和茎中柳穿鱼叶苷和蒙花苷的含量相近,根中的含量最少,柳穿鱼叶苷和蒙花苷在地上部分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地下部分。结论:大蓟的地上部分和根的柳穿鱼叶苷和蒙花苷成分含量差异较大,根据测定结果地上部分入药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王静  梁健  安毅  秦源  南春燕 《医学教育探索》2011,42(12):2535-2540
目的 研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与其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关系。方法 采用平板培养法测定秦艽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 人工栽培秦艽根际细菌、氨化细菌和固氮菌数量均显著高于野生种类;野生和人工栽培秦艽根际细菌、氨化细菌和固氮菌数量在高海拔样点最高;人工栽培秦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显著高于野生种类;秦艽生物量与根际细菌、氨化细菌和固氮菌数量呈正相关。结论 秦艽人工栽培应充分满足其生态要求,尽量在秦艽适宜生长的高海拔低温山区栽培;合理供给氮肥,接种合适的菌肥并增加其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可提高秦艽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HTSS〗研究植物外源激素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对丹参生长和丹参酮类物质积累的影响。〖HTH〗方法〖HTSS〗采用温室石英砂盆栽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HTH〗结果〖HTSS〗 单独施用GA3有利于丹参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增加,但对地下部分生物量表现一定抑制作用;施用低浓度和高浓度GA3均有利于3种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累积,施用中等浓度GA3则不利3种丹参酮的累积。单独施用IAA对丹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影响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且对株高、根长的影响亦不显著;总体来看,施用低质量浓度IAA(0.5mg/L)有利于丹参根中3种丹参酮的累积,但随着IAA处理浓度增加,仅隐丹参酮量有所增加,而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量反而下降。两种激素配施时,低浓度GA3与低浓度IAA组合处理对丹参的生长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提高丹参根中3种丹参酮的量。结论施用适量的植物外源激素GA3和IAA能够促进丹参的生长和丹参根中3种丹参酮类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甘草生长特性和甘草酸含量的地理变异格局,探讨其地理变异格局形成的生态学机制,为甘草优质高产栽培生产实践中的产地选择和种子调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盆栽法布置试验,烘干法测定生物量,HPLC法测定甘草酸含量。结果①株高、小叶宽、顶叶长和地上部分生物量随纬度增加(自南向北)而减小;小叶数、芦头直径、侧根粗度随着经度的增加(自西向东)而减小,甘草酸含量随着经度的增加而升高。②小叶长、小叶宽、顶叶长、顶叶宽、总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年均温等温度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株高与各月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甘草酸含量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甘草在一年生阶段,生长特性和甘草酸含量存在显著的地理变异,地理变异的形成与种源适应该产地的生态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8.
半夏栽培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半夏栽培生态研究。方法 对半夏Pinellia ternata不同质量的种茎进行田间栽培实验。结果 半夏块茎收获量随种茎质量增加,但相对增重则随着种茎质量的增加而减少;子块茎、珠芽和种子数量随着块茎质量而增加,半夏繁殖系数随半夏种茎质量增大而增大;统计表明叶柄数量、地上部分干重、珠芽总数、最大株芽质量、花总数与种茎的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珠芽总数与叶柄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子块茎数与种茎的增重呈负相关,而叶柄数也与种茎增重负相关。结论 半夏栽培中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地上部分生长与地下部分生长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甘草根系呼吸代谢与生物量积累的关联关系,为探索生理生化反应与目标收获量的可能影响机制奠定研究基础。[方法]溶氧法测定甘草根系呼吸强度;通过抑制关键酶的活性,测定各个基础生化途径的呼吸强度;采用烘干称质量法测定甘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考察甘草根系呼吸代谢与生物量的相关关系。[结果]甘草根系以EMP-TCA呼吸途径和PPP呼吸途径为主,两条途径共同作用,9月上旬甘草根系呼吸代谢变化较显著,以EMP呼吸途径占总呼吸的比例最小,PPP呼吸途径占的比例最大,TCA的变化总体较小。TCA途径的呼吸强度与甘草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的关联度较大,关联系数为0.828 2,其次为PPP途径,而EMP途径的关联性较小(0.500)。3个基础生化途径与地下部分生物量积累均具有一定的关联度,但关联系数较小,且他们之间的差别不大。[结论]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与甘草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的关联度较大,但3个基础生化途径与地下部分生物量积累的关联度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种子吸胀萌发的影响及其抗旱性。方法以甘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测定种子吸胀速率、发芽率、种苗生长情况、组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SOD酶活性等指标。结果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甘草种子吸胀速率、发芽率、种苗生长、SOD酶活性等指标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组织相对含水量与相对电导率呈下降趋势。结论甘草种子在适当的干旱胁迫下不但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而且可以提高甘草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广西地不容的组培快繁技术,为大量生产种苗提供方法和技术。方法以嫩茎节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选择出最佳的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MS NAA0.1mg/L BA1.0mg/L利于诱导出芽,可用于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则以MS IBA0.4mg/L NAA0.2mg/L GA0.5~1.0mg/L、MS NAA0.1mg/L GA1.0mg/L和MS IBA0.2mg/L BA0.4~0.8mg/L GA0.5~1.0mg/L3种培养基交替培养,繁殖系数6.0倍/50d。1/2MS IBA0.8mg/L适宜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75%。生根苗春夏之交移栽最好,成活率90%。结论本研究得出的方法可用于工厂化生产广西地不容种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Na2SeO3)对宁夏枸杞幼苗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活性和硒(Se)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5株宁夏枸杞幼苗随机分为对照组、Na2SeO30.5 mg.kg-1组(每千克土壤施用Na2SeO30.5 mg)和Na2SeO32.0 mg.kg-1组(每千克土壤施用Na2SeO32.0 mg),每组25株。分别于处理后24 h、48 h、72 h及96 h测定PHG-PX活性和Se含量。Se含量采用国际标准GB12399-90进行测定,PHG-PX活性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的减少速度来表示。结果Na2SeO30.5 mg.kg-1组处理幼苗48 h和Na2SeO32.0 mg.kg-1组处理24 h后,PHG-PX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Na2SeO32.0 mg.kg-1组处理后各时间点PHG-PX活性均高于Na2SeO30.5 mg.kg-1组,48 h后达到显著水平(P<0.05),96 h后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0.5 mg.kg-1和2.0 mg.kg-1Na2SeO3处理后各时间点枸杞幼苗Se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Na2SeO32.0 mg.kg-1组处理后各时间点枸杞幼苗的Se含量均高于Na2SeO30.5 mg.kg-1组(P<0.01)。结论外源Se的摄入能够提高枸杞幼苗体内Se元素的含量和PHG-PX活性,从而提高枸杞幼苗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太子参脱病毒苗与外界苗rDNAITS区碱基序列的异同。方法运用PCR直接测序法对9种太子参脱病毒苗和4种外界苗的rDNAITS区(包括ITS1、5.8S、ITS2)碱基序列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太子参脱病毒苗与外界苗的5.8S碱基序列完全一致,变异位点基本上位于ITS1的起始端与ITS2的终止端,其中江苏溧阳和安徽宣城的脱病毒苗变异位点较多。使用UPGMA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结论rDNAITS碱基序列的比较分析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阐明了脱病毒苗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甘草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席卷全球,中医药全程参与COVID-19的治疗,甘草在所有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以及中医临床处方中使用频次最高.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大品种,甘草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甘草野生资源匮乏,栽培甘草年限短、质量差且不稳定,严重影响甘草的临床疗效与其他应用.作者在阅读近十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7.
醋柳黄酮缓释片的药动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缓释片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测定其药动学参数,计算缓释片相对于普通片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两组,分别用醋柳黄酮缓释片和普通片进行口服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应用3P97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醋柳黄酮缓释片及普通片的tm ax分别为4.87 h和2.87 h,Cm ax分别为每小时0.46μg.L-1和每小时0.56μg.L-1,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7%。结论:醋柳黄酮缓释片与普通片均符合一室模型,缓释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且醋柳黄酮缓释片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8.
报告2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复术的结果。17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7~56岁。痊愈19例,另一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一周后死亡。作者就发病机理,诊断和合并畸形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