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蓝刺头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马瑜  桂伟 《医学教育探索》2006,(9):1315-1317
宽羽鳞毛蕨Dryopterisc ryoitoana Kurata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该属全世界有400多种,其中我国有300多种,主要分布于中南及江苏、安徽、浙江、贵州、江西、福建、四川等地。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治疗感冒、气喘、便血、痛经、钩虫病、烧烫伤。《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录了同属植物粗茎鳞毛厥(绵马贯众D.crassirhi-zoma Nakai)入药。该属植物所含的间苯三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抗病毒和杀菌作用。为研究该植物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得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3.
4.
禹州漏芦为菊科蓝刺头属植物蓝刺头Echinopslati-foliusTausch及华东蓝刺头E.grijisiiHance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止血、消痈下乳的功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后称药典)收载品种。此前,禹州漏芦(蓝刺头)曾与漏芦属祁州漏芦Rhaponticumuniflorum(L.)DC.一起作为漏芦收载于药典中。近年的研究已证明两者的化学成分及疗效各不相同,因此药典1995年版将祁州漏芦称漏芦,禹州漏芦另列作为独立品种。禹州漏芦一般用于治疗疮痈脓肿、皮肤热毒和乳汁不通等症。研究证明禹州漏芦中含有大量的噻吩类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  相似文献   

5.
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Makino、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des(Franch.)Rofe或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Rolfe的干燥假磷茎,是《中国药典》所收录“山慈菇”的来源。其性凉,味甘、微辛,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山慈菇以复方入药,  相似文献   

6.
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系败酱科甘松属植物,其干燥根及根茎作为甘松入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甘松别名甘松香,气味芬芳,味辛、甘,性温,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功能,用于脘腹胀痛、呕吐、食欲不振的治疗,外治牙痛、脚肿[1]。国内外研究报道甘松具有降  相似文献   

7.
短葶山麦冬为百合科山麦冬属植物短葶山麦冬L iriop e muscari (D ecn.) Bailey的干燥块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新增品种山麦冬的原植物之一[1]。长期以来,在市场上尤其是在福建省泉州、惠安、仙游等地作为麦冬Oph iopogon japon icus(L. f.) K er-G aw l.的替代品使用[2]。国内外学者对该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报道甚少,仅有的文献集中在研究小组对其皂苷部分的研究上[2]。已有的研究资料[3]表明,山麦冬属植物须根中的总皂苷远高于其块根,为了全面反映该种植物的活性物质基础,并对其作为麦冬替代品做出初步的阐释,同时也为进一…  相似文献   

8.
草乌叶是一种常用蒙药,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叶,别名有榜嘎菌纳布其、都德塞络玛、甘露叶等。阿拉坦松布尔[1]调查蒙医近300种常用成方之中,应用草乌叶的有20余种。并在一千多年前就记载于《无误蒙药鉴》《晶珠本草》等历代医学著作。收载于1977、1985、1990、2000和2005年版《中国药典》以及《内蒙古药材标准》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等。草乌叶一般于夏季叶茂盛,花未开时采集,除去杂质及时干燥,它有消炎、清热、解毒、止痛作用,蒙医临床上用于治疗热病,如发热、泄泻、腹痛、头痛、牙痛、淋巴腺…  相似文献   

9.
胡黄连为我国传统中药,为玄参科植物印度胡黄连Picrorhiza kurooa non Royle ex Benth.的干燥根茎,一向依赖进口。20世纪60年代,在西藏和云南西北部发现同属植物西藏胡黄连P.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并栽培作为印度胡黄连的代用品[1]。本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胡黄连,为国产西藏胡黄连。其性寒,味苦。具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现代研究证明胡黄连具有清热利湿、保肝利胆,降酶的作用。据文献报道,胡黄连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环烯醚萜苷类,以胡黄连苷、胡黄连苷、胡黄…  相似文献   

10.
中药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药胡黄连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胡黄连的干燥根茎,性寒味苦,有清热、除湿、明目、补肝、益胆、杀虫的效用,主治痨热咳嗽、湿热泻痢、小儿疳积、目赤等疾病。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胡黄连一直依赖从印度进口。1963年以前,《中国药典》收载的胡黄连均为主产于印度的胡黄连Picrorhiza kurrooa Royle ex Benth。1965年在我国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北部发现了同属植物,  相似文献   

11.
蒙自木蓝Indigofera mengtzeana Craib系豆科木蓝属植物.分布于四川西南部及云南嵩明、蒙自,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之功用.可用来治疗肺炎、急性肠胃炎、肾炎等.药理实验表明同属植物木蓝根茎乙醇提取物具有抗癌作用.文献曾经报道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黄酮和香豆素等化合物.因此对其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3-羟基-8,9-亚甲苯二氧基紫檀烷[(+)-3-hydroxy-8,9-methylenedioxypterocarpan,Ⅰ]、姜黄素(curcumin,Ⅱ)、去甲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Ⅲ)、bisdemethoxycurcumin(Ⅳ)、2',4',7-三羟基异黄烷(Ⅴ)、甘草苷元[(-)-liquiritigenin,Ⅵ]、(α-R)-α,3,4,2',4'-五羟基二氢查耳酮(Ⅶ)、2',3,4,4'-四羟基查耳酮(Ⅷ)、3',4',6-三羟基橙酮(Ⅸ)、3',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Ⅹ)、β-谷甾醇(Ⅺ)、胡萝卜苷(Ⅻ),以上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2.
拔毒散为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拔毒散Sidaszechuensis Matsuda的全草,在云南作为常用中药王不留行习用品种,又名小拔毒、迷马庄、小粘药等,主要分布于滇、黔、川等省,在云南主要分布于以西双版纳为主的滇南地区。《滇南本草》记载“王不留行,一名拔毒散。味苦,性寒,治妇人乳汁不通,乳痈,乳结红肿,消诸疮肿毒,治小儿尿血,血淋,祛皮肤(瘙痒),消风解热。梗叶,细末醋调,敷痈疽疮溃散”[1]。我国民间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肠炎、菌莉、妇女闭经以及疔疮、肿毒、跌打损伤等[2]。拔毒散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少[3~5],为了进一步探明其有效成…  相似文献   

13.
玉米须是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Zea mays L.的花柱和柱头。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中国药典》1977年收载。民间常用于药茶、药膳中,作为糖尿病、高血压的辅助治疗药物。医家认为玉米须味甘、淡,性平。不仅入阳明胃经,而且归肾、肝、胆经。功能利水消肿、清肝利胆。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高血压、肝炎、胆道结石、鼻炎、糖尿病及哮喘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玉米须有利尿、降血压、降血糖、抗癌、抑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松  隆龙 《医学教育探索》2006,(8):1173-1174
党参颗粒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pilosu-la(Franch.)Nannf.的干燥根制成,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症,是临床常用的补益药[1]。党参中主要有多糖、聚乙炔醇、甾醇类、三萜类、苯丙素苷类、生物碱、内酯类、酚酸、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有免疫增强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对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具有对心血管和血液系统的作用、抗衰老作用、抗应激作用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党参”项下仅有薄层鉴别,缺少…  相似文献   

15.
巫山淫羊藿Ep im ed ium w ushanense T. S.Y ing是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与同属植物淫羊藿E. brev icornum M ax im.、柔毛淫羊藿E. pubescensM ax im.、箭叶淫羊藿E. sag ittatum M ax im.和朝鲜淫羊藿E. koreanum N akai作为淫羊藿药材原植物收载于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入药部位地上干燥部分。巫山淫羊藿分布于四川、陕西、贵州、广西[2],资源丰富,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已有报道[3,4],但地下部分尚未见报道。本文对其根中黄酮类有效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从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分得了3种黄酮化合物,淫羊藿次苷Ⅰ( ic…  相似文献   

16.
夏天无系罂粟科紫堇属延胡索亚属植物伏生紫堇Corydalis decumbens (Thunb.)Pers.的块茎,又名一粒金丹、伏地延胡索。早在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便有本药(一粒金丹)记载,今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夏天无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省,为多年生草本。功能降压镇痉、行气止痛、活血去瘀。用于中风偏瘫、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民间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消痈肿、便毒、天蛇毒、鸦翅毒。  相似文献   

17.
紫菀是菊科植物紫菀A 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润肺下气、消痰止咳之功效,主治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等症[1]。《本草纲目》中记载,紫菀“味苦,性温,无毒。主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蹶。”是许多常用的止咳平喘复方中药制剂中的重要药物之一。文献报道紫菀中主要含三萜及其苷类[2,3],环肽[4~8]、寡肽[9]、酚类[10]、植物甾醇[11]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菀具有祛痰、镇咳的作用,但其确切活性成分尚未确定。为了寻找其止咳祛痰的有效成分,并为进一步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笔者对其有效部位的化学…  相似文献   

18.
肿节风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的干燥全株,又名草珊瑚,九节茶,观音茶,接骨金粟兰等。主要分布于江西、浙江、广西等地;朝鲜、日本等国亦有少量分布。《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其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的功效。用于血热紫斑、紫癜、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早期文献多次报道了国内外学者对肿节风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的研究,但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报道并不多见。本实验对肿节风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其正丁醇层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金铁锁P samm osilene tun icoid esW.C.W u et C.Y.W u为石竹科单属种植物,别名独定子、蜈蚣七、对叶七、白马分鬃等,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中国西南地区,是云南省著名的民间药用植物,也是云南白药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散瘀定痛、止血、消痈排脓之功,用于跌打损伤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在丸剂重量差异检查项、水分测定法、栓剂融变时限检查、中药分散片检查、中药片剂脆碎度检查方面有不完善的地方,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