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宇 《心功能杂志》1995,7(2):99-101
  相似文献   

2.
3.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李品君吴杨贾文春史玉琦(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脏科南京210008)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心动描记术赘生物近十年来,由于超声心动图的发展,使感染性心内膜炎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1]。本文总结我院10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4.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与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4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检出瓣膜赘生物者38例(95%),血培养阳性者仅8例(20%),发热和栓塞的发生率分别为55%和30%。瓣膜赘生物多发生于左心系统(37例),尤以主动脉瓣多见(22例)。8例血培养阳性者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3例),草绿色链球菌已降为从属地位(1例)。瓣膜返流、心力衰竭和栓塞是1E最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瓣膜赘生物的形态、大小、回声、分布及其瓣膜损害情况及追踪患者在上级医院的诊疗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心动图能直接提供心脏瓣膜赘生物的附着部位及数目、大小、形态、活动情况及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赘生物进行定性诊断,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和超声心动图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但比例有所下降;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增多,血培养的阳性率仅为22.9%。超声心动图对赘生物的检出率为85.2%,有助于早期诊断。赘生物分布位置、回声等具有其超声特点,超声心动图可检出瓣膜穿孔、腱索断裂、瓣周脓肿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检出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和其并发症,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与超声心动图诊断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院 1987~ 1997年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IE) 177例 ,并与 1976~ 1986年确诊为IE患者14 2例进行了系统比较 ,结果显示 :近 10年来 1.IE的基础心脏病中 ,风湿性心瓣膜病比较过去明显减少 ,而原发性二尖瓣脱垂病例明显增多 ;2 .超声心动图发现感染性赘生物的检出率比过去明显提高 ;3.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 ,使得IE的预后有了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IE患者89例,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瓣膜受累情况、赘生物附着部位并测量其大小。结果血培养阳性患者30例(33.7%),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例,革兰阳性球菌21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脏瓣膜赘生物形成患者85例(95.5%),其中主动脉瓣30例、左房室瓣21例、主动脉瓣和左房室瓣13例、右房室瓣11例、肺动脉瓣10例;赘生物直径10 mm者45例、11~15 mm者33例、16~20 mm者5例、21 mm者2例。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能快速发现并准确定位IE患者心脏瓣膜赘生物,诊断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分为急性及亚急性两型,两型间感染细菌种类、临床表现、病程、并发症、预后等均有明显不同。由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可累及所有  相似文献   

10.
自1996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超声诊断二叶式主动脉瓣(BAV)21例,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E)10例,均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5例;年龄19~56岁,平均41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悸、气短等症状,发作性胸痛2例。并发IE的...  相似文献   

11.
<正>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因其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所以目前仍是影响健康的严重问题。以往研究表明通过超声心动图对IE的诊断及治疗都有重要的作用。但对不典型IE的诊断也存在较大难度。本文总结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在诊断IE赘生物方面的特点及需要弥补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感染性心内膜炎(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13-01至2015-06就诊于本中心初步诊断为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感染的患者共478例。其中,根据症状、常规血培养、心脏超声检查疑似IE者9例,进一步接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ET-CT)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分型。然后,根据诊断分别进行针对性治疗,随访一年,检验心脏超声检查对CIED患者IE诊断的准确性。结果:3例患者因心脏超声未发现赘生物而初步诊断为菌血症,但经PET-CT检查后最终诊断为IE。2例患者心脏超声提示瓣膜赘生物而初步诊断为IE,但经PET-CT检查后发现心腔内电极导线及瓣膜均未见赘生物,其中1例伴随血培养阳性,最终诊断为菌血症,另1例无感染征象者最终诊断为非感染患者。4例患者在电极导线拔除术后因心脏超声可见赘生物而初步诊断为IE,但PET-CT检查发现心腔内无感染征象,最终确定为"非感染性纤维残留组织"。根据最终诊断分别采取针对性治疗,随访至少1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新增感染及感染复发。结论:心脏超声对心腔内赘生物的判定存在误差,尤其对于接受电极导线拔除术后的疑似IE患者,应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确定诊断,制定正确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血培养和较新诊断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对比。血培养:对疑有心内膜炎者,至少在数小时至几夭内取三次血培养。常规进行需氧及厌氧血培养。培养阴性时需要再培养和孵育21天,因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偶可由生长缓慢或营养摄取慢的病源体所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培养阴性者约为15男。应用抗菌素是培养阴性的常见原因。在应用  相似文献   

14.
感染性心内膜炎(以下简称IE)的诊断几乎总是在原有易于感染的心脏损害的病人中反复血培养阳性基础上确立的,由于部分IE病人血培养可能阴性或无明确的易于感染的心脏损害,IE的诊断可能难以确立而被漏诊。作者进行研究的目的是使专家们在缺乏易于感染的心脏损害或其它危险因子存在的信息情况下,应用临床判断得出IEi诊断的一致意见,应用一种修正的诊断标准统一各位  相似文献   

15.
过去30年中感染性心内膜炎(简称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微生物学以及治疗学方面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以往本病“经典”临床表现──发热、“杂音性质的改变”、脾大、周围血管栓塞和血培养阳性──现已不常见。事实上,今天如按上述表现来诊断心内膜炎,90%要失败。引起心内膜炎变化的因素有:风湿性和梅毒性心脏病日益减少;风湿性、先天性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者的寿命已较前延长;青霉素和其他抗菌药物的应用增加;人们患病后多及早治疗;心脏外科、静脉滴注高营养物  相似文献   

16.
某些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可被超声心动图所识别,提示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差。切面超声心动图在检出赘生物方面的敏感性较 M 型超声心动图为高.本文作者研究切面超声心动图诊断赘生物的准确性,并试图确定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赘生物和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7.
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先敏 《心功能杂志》1996,8(4):221-224
  相似文献   

18.
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超声诊断价值胡先敏综述(四川省长寿县人民医院长寿631220)关键词心内膜炎;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RHIE)主要是静脉注射毒品造成的一种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IE)累及右心者较为少见,1885年Olser...  相似文献   

19.
作者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CSE)检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ATE)病人的赘生物,并与手术或尸检结果相对照,以评价(CSE)对赘生物的诊断价值。男42例,女20例,年龄3~81岁(平均43.8)根据临床表现:发热、出汗、心脏杂音、脾肿大、栓塞和血培养阳性等而诊断为AIE。所有病例均于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杂志》2005,13(1):51-52
问:感染性心膜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如何?答:抗生素使用之后心内膜炎(IC)的病死率从100%降到5%~15%左右。但发病率不减反而增加。增加的原因:老龄化、人工瓣膜、先天性心脏病存活的多了、检查方法灵敏度增加、IC再发的多了、致病菌的毒性改变、预防措施不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