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石军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4):154-155
咳嗽 ,虽有内感、外伤之分 ,然皆由肺失宣肃所致。痰是其病情演变过程中的主要病理产物 ,往往阻碍肺之气机 ,影响肺之宣肃 ,笔者临证 1 0余年 ,深感祛痰是治疗小儿咳嗽的重要一环 ,兹简述如下。1 痰虽在肺 ,来源不同痰分有形与无形 ,咳嗽之痰当属前者 ,由患者咳出或咳时、呼吸之时闻之有声 ,观之有形而感知 ,虽咳中之痰在肺系 ,然其产生之源各有不同。概括而言 ,不外肺失宣肃而生痰 ,脾胃失健而酿痰 ,肾气虚弱而泛痰 ,心肝之火刑金乘肺炼津为痰。不论痰之来源如何 ,总要上贮于肺 ,由肺系表现出来 ,“肺为贮痰之器”之义即此也。肺失宣肃生…  相似文献   

2.
钟华  钟柏亭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2):688-689
王力宁教授从医20余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临证思路开阔,善用中医辨病辨证的理论,重视小儿体质的辨证,并指导儿科临证,在运用中医药防治小儿肺系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小儿咳嗽的辨治方面有独到的心得。笔者随师临诊,获益匪浅。现将其因质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临床上凡久治不愈之慢性胃炎,确与痰浊犯胃有关,从痰辨治可获满意疗效。笔者不揣冒昧,将临床所得发表,以广同好。一、辨证分型(一)湿痰型证见胃脘闷痛,或痞满胀痛,时作时止,恶心欲吐,或呕吐痰涎,纳呆口粘,厌油腻厚味,大便溏;伴头晕目眩,心悸短气;食油腻厚味或冷饮,每易发作,或症状加重,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或滑。(二)寒痰型证见胃脘胀痛,痛甚则  相似文献   

4.
<正>1小儿多热性体质中医儿科学自萌芽时期起,古代医家就认识到小儿不同于成人,有许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集中表现在体质方面。早在《颅囟经》中就有"凡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的记载。马丙祥等[1]认为,"纯阳"是指小儿以阳为用,就机体本身阴阳来说,是阳气相对偏旺,而表现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中风痰浊致病的理论根源,认为痰是中风发病的病理基础,祛痰法是治疗中风的主要方法,并提出治痰8法。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炎从痰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秀菊 《光明中医》2007,22(8):15-16
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与红斑性胃炎等)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比较难治病之一.从中医诊治慢性胃炎有清胃泻热、温中散寒、活血化瘀、理气解郁与化痰和中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发热是小儿常见的一个症状,见于各类疾病,而以外感热病最为常见。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松,卫外不同,又“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这些特点决定了小儿外感发热在辨证与治疗上有区别于成人的特殊性,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小儿外感咳嗽为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对此病无特效药物,只能对症治疗,而中医能够根据小儿特点,发挥辨证论治特色,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笔者以采用中药止嗽散为基本方加减治疗52例外感咳嗽患儿,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6个月~13岁,发病2~14d。全部病例均以咳嗽为主证,伴有不同程度的流涕、纳呆、咳痰;伴发热者17例,不发热者35例。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41例,白细胞增高者8例,白细胞偏高者3例。胸部X片示:肺纹理增粗35例,肺部可见点片状影者2例,无明显异常者15例。1.2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外感咳嗽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俊岭  刘文运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402-1402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痰热壅肺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给予清开灵注射液入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痰热壅肺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劳风病为《黄帝内经》所述热病变证的一种,其临床表现为恶风振寒、项强目昏、咳吐大量青黄脓痰,与小儿重症肺炎的症状特点相类似。本文从劳风病的角度,结合小儿生理特点,考虑小儿重症肺炎病机为体虚感邪,邪陷肺下,生痰成毒,痰毒暴虐,以致损伤全身脏腑器官;治疗以"巨阳引""以救俯仰"为要,既透表泻里,又豁痰解毒,同时重视小儿正气不足的发病基础,扶正以祛邪。小儿体质强壮、排痰顺畅者,预后良好,反之则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止咳祛痰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l pneumonia,MP)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80例MP患儿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阿奇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止咳祛痰汤.2组均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2.50%,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治愈率为67.50%,总有效率为82.50%.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咳嗽、发热、肺部细湿啰音、哮喘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X射线胸片转阴率观察组为97.50%,对照组为85.00%.2组差异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组单侧病变转阴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双侧病变转阴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止咳祛痰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MP疗效显著,可较快消除咳嗽、发热、肺部细湿啰音、哮喘音等临床症状,降低白细胞,提高X射线胸片转阴率.  相似文献   

13.
咳属常见症状及病种,病情有重有轻,伴发症状普遍见于大多数疾病中。《内经》为咳单独立论,亦称《论咳》,以内外合邪为病机,肺胃为病之源头。《伤寒杂病论》六经太少阳阴、阳明、厥阴为纲,分表里寒热虚实;咳亦以六经而分为六经病证,每证又可依寒热虚实再分四证。《彭子益论》临床所见以咳为主之病多为久咳,久咳者伤气伤津。寸口脉左为心肝肾,右为肺脾肾,左主血,右主气。脉沉,左右脉偏一侧细者,此为肺金枯燥不能生水,甲木失养,少阳相火上冲攻肺之咳。  相似文献   

14.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痰热咳嗽、风热夹湿咳嗽)综述中医药治疗外感咳嗽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验案3则探讨张敏思主任医师论治咳嗽的经验,张敏思主任医师常根据患者咳嗽声音的高低、深浅,有无咳痰,咳痰后是否有咳嗽与喉源性咳嗽鉴别,结合脉证进一步辨证治疗,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闫永彬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经验。闫师认为小儿咳嗽为邪气干肺,肺失宣发肃降,治疗应祛邪复常、宣降相宜、注意清肃。小儿外感咳嗽常伴兼夹证,夹湿、积滞、痰,倒涕。也正是因为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加之脾居中州,职司运化且为肺金之母,临床治疗除宣肺止咳外,还应散寒除湿、健脾消积、燥湿化痰、宣通鼻窍。常用止嗽散为主方化裁,还指出外感咳嗽切忌"寒凉伏遏",更不可见咳止咳。  相似文献   

17.
小儿慢性咳嗽大多伴有明显的脾气虚或脾阳虚症状,宜培土生金为治疗大法,以健脾化痰为基本治则,以六君子汤为主方。  相似文献   

18.
慢性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但原因又非单独在肺脏,与肾、肝、脾、胃、心等脏腑功能失调也密切相关,风邪占有重要地位。临床上温肺散寒之品亦为慢性咳嗽之主药,尤其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或反复使用清热苦寒之品治疗咳嗽罔效者,加用辛温之剂而收功者颇为多见。慢性咳嗽以干咳多见,干咳的病因责之于肺、肝,或肺阴虚而失于滋润,或肝火旺而木火刑金。治肺之法以养肺阴、润肺燥为主法,方以沙参麦门冬汤和清燥救肺汤加减。而治肝之法当以清肝、泻肝、凉肝、柔肝为主。慢性咳嗽多见邪实正虚,或滋阴润肺,或培土生金,或补肾纳气,扶正驱邪,治宜兼顾。  相似文献   

19.
咳喘从痰论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咳喘是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症情复杂多变,有虚实互见,有寒热错杂、有脉证不符,治疗颇为棘手,故历来就有“诸病易治,咳嗽难医”之说。笔者在江苏省中医院跟随韩树人主任医师学习时,观其治疗本病时,紧扣“痰”字,据“痰”辨证,往往收到很好的效果。 咳喘之证以“咳、喘、痰、炎” 为特点,其中“痰”为主要因素,痰液留滞气道,肺气不得宣畅则咳嗽。若痰液得清,咳喘自能不治而愈。痰之辨证不外稀稠之分、色泽之异、量之多寡等等,稀薄而白属寒湿,粘稠而黄属内热,痰粘滞难咯属燥热等。痰之性质既明,立法用药则有理有据,如此…  相似文献   

20.
哮喘辨治方法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是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包括西医学所谓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或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病所致的哮喘等。发作一般有季节性。大多在支气管反应性增高的基础上由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痉挛、粘膜水肿、粘液分泌增多及粘膜纤毛功能障碍等变化。临床特点为发作性胸闷、咳嗽或典型的以呼气为主的伴有哮鸣音呼吸困难,可经平喘药物或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