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诊断为完全HELLP综合征患者中血小板计数〈50×103/mm^3患者37例(A组)和血小板计数(50-100)×103/mm^3)患者37例(B组),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并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产前和产后产妇死亡率、胎儿死亡情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小板计数与孕妇不良并发症、围产期胎儿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孕妇纤维蛋白原、血清肌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组孕妇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肾功能衰竭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孕妇产生DIC及肾功能衰竭的风险是B组的3.2倍(95%CI:2.5-3.9)和4.8倍(95%CI:3.4-6.1)。A组出生胎儿1min Apgar评分〈7仅3例,而B组则为8例,A组风险为B组的0.5倍(95%CI:0.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血小板计数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r=0.69,P=0.001)、与血清肌酐水平呈负相关(r=0.57,P=0.001)。结论检测HELLP综合征孕产妇血小板计数能够间接预测孕产妇及围产期胎儿不良预后,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8例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8例HELLP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HELLP综合征均为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结果完全性HELLP综合征10例,部分性HELLP综合征8例。完全性HELLP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部分性HELLP组(P0.05)。LDH、ALT、AST数值完全性HELLP组高于部分性HELLP组(P0.05)。完全性HELLP组宫内死胎1例,新生儿死亡3例,两组均无孕产妇死亡。结论HELLP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尤其是完全性HELLP综合征的患者。一旦确诊,终止妊娠是治疗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获卵数多于20个的患者行新鲜周期胚胎移植与全部胚胎冷冻,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和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收集体外受精或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且获卵数多于20个的260例患者共277个周期,分为新鲜周期移植组(A组)244个周期和全部胚胎冷冻组(B组)47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临床结局及OHSS发生率。结果:B组窦卵泡数、HCG注射日雌二醇水平、获卵数、受精数、冷冻胚胎数、可利用胚胎数上明显高于A组(P〈0.01或0.05),A组患者hCG注射日hCG剂量高于B组(P〈0.01)。两组解冻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累计妊娠率高于B组(P〈0.05)。A组的OHSS发生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B组迟发型OHSS者比例低于A组(P〈0.01)。结论:IVF-ET中获卵数多于20个的患者,取消新鲜周期胚胎移植行全部胚胎冷冻可减少迟发型OHSS发生率,但临床妊娠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43例子痫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ELLP综合征)的临床结局。【方法】收集子痫合并HELLP综合征患者43例,根据 HELLP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完全性 HELLP和部分性 HELLP两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结局。【结果】完全性组孕妇低蛋白血症并发率、抽搐>2次者及围生儿重度窒息、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部分性组(P <0.05);围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低于部分性组(P <0.05)。【结论】了解掌握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及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马影 《临床医学》2014,(12):111-112
目的探析在实施分娩镇痛后仍需剖宫产结束妊娠的原因。方法在试产失败改行剖宫产(指征单一)的产妇中选择施行分娩镇痛的产妇290例为观察组(A组),另选未施行分娩镇痛的产妇250例为对照组(B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剖宫产指征、缩宫素的使用情况、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及新生儿阿普加评分。结果两组试产失败的主要原因均为胎方位异常、胎儿窘迫、活跃期停滞,其中A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胎方位异常的发生率和使用缩宫素产妇所占比例高于B组(P〈0.05)。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A组均多于B组(P〈0.05),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方位异常、活跃期停滞、胎儿窘迫是分娩镇痛后试产失败的主要原因。分娩镇痛可降低胎儿窘迫的风险,但对产妇子宫收缩有影响,可增加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孕期规范化诊疗和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民勤县中医院进行早孕建档的61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孕期给予常规检查(A组)与规范化诊疗和管理(B组)对孕妇的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发生、围产儿结局和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 A组31例,B组30例。B组孕妇的剖宫产率和早产率低于A组(P<0.05),流产、妊娠高血压、糖耐量异常和贫血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围产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低于A组(P<0.05),但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双胎输血和胎儿畸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母婴同室率、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高于A组,入NICU率低于A组(均P<0.05)。结论 双胎妊娠孕期实施规范化诊疗和管理可显著降低剖宫产率和早产率,且可降低胎儿的生长受限发生率,提高母婴同室率和1 min、5 min Apgar评分,显著改善双胎妊娠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型、期待治疗时间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4周)病例84例,按终止孕周分成A组(≤31+6周)38例和B组(32~34周)46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经过和母儿结局。结果 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并且A组最常见并发症为肾功能异常(50%)及胎盘功能不良(47.4%),B组最常见并发症为HELLP综合征(2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围产儿死亡率及早产儿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1),两组的围产儿预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在有先兆症状后干预越早,可改善围产儿预后(P〈0.01);A组期待治疗时间长者围产儿结局明显好于期待治疗时间小于1周者(P=0.02),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的时间越早,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随之增加,及早诊治,在终止妊娠前短期的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减少围产儿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26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6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例分析,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并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例264例,按威廉姆斯产科学分类标准分组:妊娠高血压组(A组)3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B组)12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C组)114例。比较三组间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早产、胎盘早剥、低蛋白血症、产后出血、胎儿生长受限(FGR)、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结果孕产妇、低蛋白血症、早产、产后出血、剖宫产率、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A组低于B组,B组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FGR、胎盘早剥发生率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明显增加母婴不良妊娠结局,通过加强定期产前保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9.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保守治疗及临床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时限及妊娠结局。方法60例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其发病孕周分为3组,A组(〈28周)14例,B组(28~31^+6周)27例,C组(32~33^+6周)19例。分析3组孕期治疗时限、孕妇并发症、胎儿及围产儿结局。结果A、B、C组保守治疗时间分别为(8.4±6.6)、(10.3±7.2)、(9.2±6.2)d,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孕妇并发症低于A、B组(P〈0.05);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C组明显低于A、B组(P〈0.01)。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可行,但需严密监测母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发病孕周越晚,孕妇并发症越少,围产儿成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对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产儿结局影响。方法选取64例诊治的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发病孕周〈28周),检测血清TBA、AST、ALT、TBIL水平,根据患者TBA水平分组,其中TBA≥10μmol/L但〈40μmol/L的患者共41例为低水平组,TBA≥40μmol/L的患者共23例为高水平组,分析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低水平组患者TBA、TBIL、ALT、AST水平明显低于高水平组(P〈0.05);分娩结局比较低水平组患者早产、及剖宫产率明显低于高水平组(P〈0.05)、分娩孕周大于高水平组(P〈0.05),TBA改善患者早产、及剖宫产率明显低于未改善患者(P〈0.05),分娩孕周大于未改善患者(P〈0.05);围产儿结局比较低水平组患者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羊水II°及以上污染发生率明显低于高水平组(P〈0.05),分娩新生儿体重高于高水平组(P〈0.05),TBA改善患者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II°及以上污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改善患者(P〈0.05),分娩新生儿体重高于未改善患者(P〈0.05);分娩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水平组患者分娩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高水平组(P〈0.05),TBA改善患者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改善患者(P〈0.05)。结论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TBA升高越明显围产儿不良预后发生率越高,TBA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围产儿预后相对较好,因而孕期对TBA水平进行监测并且积极治疗、根据病情适时终止妊娠对于改善围产儿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磺酸溴隐亭、促性腺激素不同促排卵方案对高泌乳素血症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接受治疗的高泌乳素血症不孕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44例,A组采用甲磺酸溴隐亭促排卵方案,B组采用甲磺酸溴隐亭联合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高于A组77.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泌乳素、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泌乳素水平降低,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B组改善幅度大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组排卵率、妊娠率稍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流产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溴隐亭联合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方案治疗高泌乳素血症不孕患者,疗效确切,有助于体内雌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妊娠结局较好,降低流产率,药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辅助生殖技术多胎减胎后的单胎妊娠与直接单胎妊娠的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沈阳市妇婴医院接受辅助生殖助孕并成功妊娠的患者300例,分成3组:A组(单胎109例)、B组(B1组手术减胎91例、B2组自然减胎100例),比较各组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体质量差异。结果 B1组妊娠期并发症(97.8%)高于B2组(90%)和A组(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1组妊高症(28.6%)高于A组(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1、B2组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36.3%、30%,高于A组(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贫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 <0.05);B1组低体质量(14.3%)显著高于A组和B2组(P <0.05)。孕<8周减胎B1组母儿并发症高于B2组(P <0.05);孕≥8周B2组早产发生率高于B1组(P <0.05)。结论 多胎减为单胎后妊娠期并发症、早产、新生儿低体质量高于初始...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观察科学的饮食联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水平、体重改变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GDM孕妇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传统治疗组)、B(营养联合运动治疗组)两组,各60例。A组孕妇给予传统的饮食指导及健康知识宣教,B组孕妇给予科学的医学营养联合运动疗法,分析比较两组孕妇的血糖水平、体重增长及妊娠结局情况。 结果(1)B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及三餐后血糖均低于A组(P<0.05);(2)A组孕妇的体重增长为14.5-27.8(18.3±3.1)kg,B组孕妇的体重增长为9.1-17.2(12.5±2.3)kg,A组孕妇的体重增长量明显大于B组(P<0.05);(3)B组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呼吸窘迫、胎儿畸形、巨婴儿的孕妇明显少于A组(P<0.05)。 结论 医学营养联合运动疗法对GDM产妇血糖控制较好,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低温低位小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妊娠足月孕妇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56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低温低位小水囊,B组50例采用单纯低温低位小水囊;C组50例采用单纯静脉点滴缩宫素。结果A组与B组比较:A组引产发动时间和总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成功率及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引产成功率明显升高,剖宫产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发动时间和总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B组引产成功率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分娩发动时间与总时间比C组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2 h出血量、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低温低位小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优于单纯用水囊和单纯用小剂量缩宫素,且具有应用方便、病人易于接受、使用安全等特点,为足月妊娠引产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产科于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56例,根据终止妊娠时机分为3组:A组(〈34周,22例)、B组(34-36周,41例)、C组(〉36周,93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2组:经阴道分娩组(38例)和剖宫产组(118例)。分别对比不同妊娠时机、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以及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低于B、C组(P〈0.01),B组显著低于C组(P〈0.01);A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显著高于B、C组(P〈0.01或P〈0.05),B组显著高于C组(P〈0.05)。不同终止妊娠时机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1);而经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死亡率以及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1)。结论孕周较小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给予合理的治疗以适当延长妊娠时间,于妊娠36周左右时终止妊娠,并应尽可能选择剖宫产,从而降低经阴道分娩对产妇及胎儿造成的伤害,降低新生儿及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妊娠高血压病并发完全性HELLP综合征与部分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病并发完全性HELLP综合征与部分性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完全性HELLP 55例和部分性HELLP 31例的实验室指标、临床表现、母婴并发症和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完全性HELLP组的乳酸脱氢酶等各项实验室指标显著高于部分性组。两组围生儿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完全性HELLP综合征的临床病情较部分性更加严重。HELLP综合征一旦确诊,剖宫产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PP)类型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为临床前置胎盘患者的诊断和处置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为胎盘前置,并最后诊断为胎盘前置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前置类型来看,将患者分为完全性(36例)、部分性(43例)、边缘性(17例)3组。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母亲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结局。结果完全性组的年龄、孕次和剖宫产史率高于边缘性和部分性,方差分析显示,3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前置胎盘类型在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和子宫切除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组的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和早产率间高于部分性组和边缘性组,卡方检验显示,3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性胎盘前置具有更差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状况。因此,对于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应加强产前保健和监护,并做好充分准备,以改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IVF)与不同来源精子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所得胚胎在冻融及移植后的情况。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我院生殖中心进行复制的107例患者共131个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据FET胚胎来源分为IVF组、ICSI组;ICSI组又分射出精子组(A组)、附睾精子组(B组)、睾丸精子组(C组)。结果IVF组与ICSI组胚胎存活率、移植胚胎占解冻胚胎比例、平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A、B、C组胚胎存活率、移植胚胎占解冻胚胎比例、平均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B、C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患者62.5%存在女方不孕因素,比例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IVF和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所得的优质胚胎经受冷冻解冻的能力没有差异;ICSI所得胚胎行FET时,女方同时存在不孕因素是影响妊娠率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长方案垂体降调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方案控制性超促排卵21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211例病人根据使用曲普瑞林的剂型及剂量分为A组和B组,A组147例采用长效曲普瑞林1.20mg降调节,B组64例采用短效曲普瑞林0.05mg/d降调节。比较两组降调情况、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应用时间及药物费用,获卵数、优胚数、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及持续妊娠率等。结果两组相比较,Gn应用日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刺激素(FSH)差异有显著性(t=-2.909,P〈0.05),但均已达降调标准。A组Gn应用时间及剂量明显高于B组(t=4.555、4.582,P〈0.05),B组总药物费用高于A组(t=-3.057,P〈0.05)。获卵数、优胚数、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持续妊娠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长效与短效曲普瑞林均能达到控制性超排卵的垂体降调节作用,短效曲普瑞林周期药物费用高于长效曲普瑞林;长效与短效曲普瑞林降调节方案的IVF临床结局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特点、保守治疗时间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妇产科2006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2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不同保守治疗时间及其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胎儿及新生儿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A组10例,治疗时间≤48 h;B组10例,治疗时间为7~10 d;C组8例,治疗时间≥14 d。结果:B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A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胎盘早剥、肾衰竭、子痫。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需严密监测,适时终止妊娠,降低母儿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