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颈椎蒸敷方热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颈椎蒸敷方热敷颈项部,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对颈项部肌群进行松解和骨关节调整。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以及疼痛、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和76.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疼痛VAS、NDI及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各指标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蒸敷方治疗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满意,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党建军  刘敏 《陕西中医》2002,23(9):844-844
例 1 神经根颈椎 刘某 ,男 ,60岁。因颈项部疼痛不适伴左上肢麻木 3月加重 1月为主诉就诊。查 :颈部活动受限 ,前屈 2 0°,后伸 1 0°,左、右旋转各 40°,左右侧偏各 30°,颈 5、6棘突左侧压痛明显 ,左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压顶试验阳性 ,双上肢运动正常 ,左侧拇指麻木感觉减退。病人饮食及二便正常 ,舌淡红、苔薄白 ,脉沉紧。 X线片 :颈椎曲度变直。颈 5、6椎间隙狭窄 ,椎体后缘增生 ,颈5、6椎间孔变小。诊断 :神经根型颈椎病。症属气虚血瘀 ,经脉痹阻 ,治疗以益气活血 ,温经通痛 ,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黄芪 5 0 g,桂枝、羌活、姜黄…  相似文献   

3.
颈型颈椎病属于颈椎病分型中的一种,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项强直、僵硬、酸胀疼痛、颈部或颈肩部或肩胛骨附近有压痛点,颈部活动受限等。中医将颈型颈椎病辨为"项痹",经络辨证在太阳、脏腑辨证在肝肾,证型大多是风寒湿痹证,治疗以祛风散寒为主。现代研究认为颈型颈椎病的发生跟颈椎周围肌群有很大关系,且《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五脏生成》中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运用"脾主肌肉"理论来指导治疗颈型颈椎病在临床上有一定成效。研究从理论分析以及临床应用两方面对此进行阐述,以便为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部微调手法联合颈伸肌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及电脑中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行颈部微调手法联合颈伸肌训练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NDI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微调手法联合颈伸肌训练能有效缓解颈型颈椎病疼痛,改善其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之临床表现多样 ,其中最多见的是颈项、肩臂、肩胛上背、上肢等疼痛或麻木或活动受限 ,称之为痹证型颈椎病。笔者自 1 996年以来 ,运用颈椎牵引配合双极疗法加手法按摩治疗本病 2 2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2 2例中男性 1 5例 ,女性 7例 ;年龄 2 8~ 61岁 ,平均 4 5.2岁 ;病程 52天~ 6年 ,平均 9个月。临床表现 :以颈痛为主者 2 0例 ,患肢疼痛者 2 2例 ,均有患肢麻木、感觉异常如触电感、蚁走感等 1 2例。查体均有颈项肌紧张 ,颈项部活动受限 ,颈椎棘突移位 ,压颈试验或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患肢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医运动康复方案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表面肌电变化的影响以及对颈部肌力、颈椎活动度和疼痛主观感受的影响。方法对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治以中医运动康复方案,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颈部肌群肌电信号和肌力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CU颈椎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MCU肌力增长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前屈、后伸肌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IEMG、MPF以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运动康复方案对于颈椎病患者颈部肌力、颈椎活动度增加和提高痛阈方面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部功能锻炼装置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颈部功能锻炼装置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大椎、哑门、颈椎旁三针)对52例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以及治疗后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6~13(8.923±1.977)个月。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及颈椎功能受损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功能锻炼装置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减轻患者颈肩部疼痛,恢复颈部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系指颈部肌肉劳损,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造成颈部的神经、血管或脊髓发生相应的变化,出现一系列症状繁杂的综合症候群,故也称颈椎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有颈项酸楚不适、僵硬疼痛、活动不利、局部至痛,颈、肩、上肢发麻疼痛,提物尤甚,或颈部转侧活动时,头晕目眩,偏头痛,甚或猝倒发作,或胸闷心慌,或四肢活动不利.转颈、仰颈及前斜角肌试验呈阳性反应.根据有关资料及我们临床观察,发现颈椎病发病率较高,目前治疗效果不十分满意,容易复发,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轻者头痛、头晕、恶心、颈肩疼痛、上肢麻木无力,造成精神和肉体上的严重痛苦,重者可导致瘫痪,性功能及二便障碍,甚至危及生命.经我们临床几年的近百例临床应用观察,精选出三十一味中药,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纯中药颈椎病防治药枕,该药枕无论对人们的健康,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硬膏联合颈椎静力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采用颈椎静力牵引及柱状枕头应用,联合中药硬膏热贴敷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颈椎静力牵引及柱状枕头应用。并对治疗前及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及总有效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在颈部压痛、肢体麻木、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积分、VAS评分及NDI评分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在相应评分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硬膏联合颈椎静力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对于改善颈部压痛、肢体麻木、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及缓解疼痛等方面,疗效明显,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某,女,45岁,2011年7月11日初诊。颈项不适伴右肩胛部疼痛及右上臂酸胀1周。1周前因吹空调受凉后出现颈项不适,并伴见右侧肩胛部酸胀疼痛,此后逐渐出现右上臂酸胀、冷痛不适,右上肢活动稍感不便,曾行针灸、推拿及外贴膏药等治疗后未见明显缓解。查颈项部及右侧肩胛部肌肉较紧张,颈项转动可,颈2~7椎体棘突两侧缘轻微压痛,颈7椎体棘突旁压痛,未引起明显放射痛,右侧肩胛骨内上角处压痛明显,右肩胛骨内侧缘压痛,右侧肩胛岗上、下窝压痛,右上肢无明显压痛,叩顶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颈椎CR检查示颈椎生理曲度约变直,顺列关系规则,各椎体大小等,C3~7椎均有不同程度增生唇样变。长期久坐伏案致颈项部筋脉、肌肉劳损,气血不畅,又因吹空调受凉,风寒之邪外侵,筋脉凝滞,风寒痹阻,不通则痛,故颈项不适伴右肩胛部疼痛及右上臂酸胀、冷痛不适等症状。舌脉合参,辨病为项痹病,辨证为风寒痹阻型。西医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以颈椎病中医综合治疗优化方案为主。针刺颈4~7椎夹脊穴、双侧风池、右侧肩井、天宗、肩髃、臂臑穴,采用捻转泻法,并配合电针连续波刺激,每次20min,日1次。针刺合谷、中渚穴,采用捻转泻法,强刺激得气后不留针。针刺大椎穴,采用捻转泻法,并配合温针灸2柱。拔罐(主要针对颈肩部疼痛明显处)。采用舒筋解痉类手法(以滚、拿、揉、点、按、弹拨手法为主)针对颈部、右肩胛部及右上肢进行施术,日1次。嘱注意休息,勿久坐伏案,调节饮食,避风寒,后期配合适宜功能锻炼。二诊(2011年7月14日),颈项不适改善,右肩胛部疼痛及右上臂酸胀较前减轻,但仍感右上臂冷痛、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为风寒痹阻经脉,治以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用颈舒汤加减(自拟方)。葛根18g,桂枝9g,白芍15g,炙甘草10g,当归12g,黄芪30 g,羌活12g,茯苓20 g,炒白术15g,狗脊20g,全蝎10g(研末装胶囊吞服)。5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日1剂。其余同前法治疗,嘱注意休息,避风寒,加强颈肩部适宜功能锻炼。三诊(2011年7月20日),右肩胛部疼痛及右上臂冷痛感基本消失,主要以右上臂酸胀为主,但程度较前明显减轻。予以针刺右侧肩井、肩髃、臂臑、曲池,针刺以平补平泻为主,并配合电针连续波刺激。采用舒筋解痉类手法放松颈部、右肩胛部及右上臂软组织,再配合仰卧位颈椎拔伸牵引旋转手法。嘱其加强颈肩部适宜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项部肌群力学性质的变化与颈椎病推拿治疗的关系,为临床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提供客观参考标准。方法:选取3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椎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应用Biodex system Ⅲpro等速运动测试系统对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力学性能指标(PT、PT/BW、AVGPT)进行推拿治疗前后对比研究,并与37例无颈部不适症状的正常人进行对照。治疗组推拿治疗每次20min,隔日1次,共10次。结果: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力学性能与正常人相比显著降低,经过推拿手法治疗后,颈椎病患者的多项力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颈椎病患者颈肌生物力学性能较正常人有差异,推拿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多项力学指标,等速测试可以对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起到客观的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桂枝葛根汤加味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6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塞来昔布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颈椎牵引),观察组基础治疗联合桂枝葛根汤加味口服,治疗2w后观察2组患者症状疗效、疼痛视觉评分(VAS)并测量颈椎曲度。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弧弦距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桂枝葛根汤加味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改善患者颈部不适及疼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是由颈椎骨关节病变或(和)颈椎椎管内、外软组织病变引起的各种病症.颈型颈椎病在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约占颈椎病的40%,是颈椎病的最初表现形式,又称为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属于椎体不稳引起的颈椎平衡失调及颈肌痉挛,刺激后纵韧带及两侧根袖处的神经末梢出现的颈部症状.临床多以颈项疼痛、颈部僵硬感、头颈活动障碍等为主要突出症状,可在横突、椎板、棘突间等软组织附近部位出现压痛点.西医治疗多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1-2].  相似文献   

14.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因各种因素(盘源性、骨源性、颈椎关节的位移、化学源性)压迫颈神经根而出现的颈部及上肢疼痛、功能活动受限的病症.临床表现主要以颈项肩臂疼痛为主伴颈项神经串痛,针刺样或过电样麻痛,常向肢体远端部位放射,颈部活动受限,上肢沉重无力.笔者运用白附子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落枕又称失枕,俗称“颈部伤筋”是指颈部肌肉痉挛,张力增高,造成颈项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的一种急性、突发性疾患。轻者, 仅见颈项部疼痛不适,不治自愈;重者,颈项部强硬, 疼痛难耐,可涉及头部,上背部,肩胛部等,缠绵难愈,可达数日以上。  相似文献   

16.
王海荣  曹林忠 《新中医》2018,50(10):110-113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汤。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肩疼痛、颈椎功能及炎症因子的改善情况,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颈部压痛、颈肩疼痛、肢体麻木、颈部活动障碍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4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治疗后,2组现有疼痛强度(PPI)、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4项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治疗组3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控制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纯颈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现代医学颈椎曲度与颈项肌群力学相关研究, 以及中医传统经络经筋理论, 阐述颈椎曲度改变及颈项肌群力量失衡的病变机制, 认为脊柱定点锤正复位结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复位精准、操作省力、疗效确切等优点, 可调整颈椎曲度及颈项肌群力学平衡, 通过正骨张筋、柔筋束骨、通脉养筋恢复颈部整体生理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新中医》2018,(10)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汤。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肩疼痛、颈椎功能及炎症因子的改善情况,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颈部压痛、颈肩疼痛、肢体麻木、颈部活动障碍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4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治疗后,2组现有疼痛强度(PPI)、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4项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治疗组3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控制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纯颈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扶正祛邪针刺法联合推拿对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及疼痛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0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盐酸乙哌立松片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扶正祛邪针刺法联合推拿治疗。2组均治疗3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评分、颈椎曲度、疼痛状况[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现在疼痛状况(PPI)],以及主要症状(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颈部压痛、上肢麻木疼痛、上肢肌力下降)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75.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颈椎活动度评分、颈椎曲度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RI评分、PPI评分、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颈肩部疼痛评分、颈部活动受限评分、颈部压痛评分、上肢麻木疼痛评分、上肢肌力下降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祛邪针刺法联合推拿能够改善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有助于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颈三针联合维药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颈部生物学相关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颈三针联合维药穴位贴敷治疗,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颈功能活动度、颈椎生理曲度和颈部肌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颈功能活动度、颈椎生理曲度和颈部肌力测定结果均显著大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三针联合维药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和生理曲度,并松解颈肩部紧张、痉挛的肌肉群,有利于促进颈部生物力学平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