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下行左心房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在Carto系统中对13例入选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建立左心房三维电解剖图,通过肺静脉造影确定肺静脉开口,围绕左、右上、下肺静脉口完成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预设温度43℃,最大功率30W,每点消融时间大于20s。局部电位振幅降低50%以上再移动靶点,逐点完成预定消融线,以肺静脉电位完全消失并观察半小时以上仍然未恢复为消融终点。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达到消融终点,平均操作时间为181±41min,透视时间为60±23min,放电次数120±60次。术后随访8.0±8.0个月,仅第2例在术后第3天再发房颤,但数小时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其后维持为窦性心律,余均为窦性心律。所有患者均无肺静脉狭窄发生。结论: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在左心房环肺静脉前庭行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报道应用重叠参考图像技术指导的CartoMerge进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结果.方法 在重叠参考图像技术(将参考图像以反白的形式叠加于透视屏上)的指导下,可准确定位各支肺静脉的顶部及底部,从中选取解剖点作为CartoMerge的陆标.CartoMerge完成后,重叠参考图像技术又可用于指导消融导管的定位.结果 本研究入选129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均在重叠参考图像技术的指导下成功完成CartoMerge及导管消融.前40例行标准CartoMerge,三维电解剖标测与CT图像的平均空间差异为(1.42±0.67)mm,肺静脉隔离率为96%,消融操作时间为(92±17)min,整个手术总耗时(139±32)min.后89例行简化的CartoMerge,即不用Carto构建完整的左心房模型,而仅选择3~4对陆标进行图像融合操作,手术总耗时进一步缩短至(115±38)min.结论 重叠参考图像技术有助于指导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并可有助于规范陆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加单Lasso导管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初步经验. 方法 3例房颤患者接受治疗,其中阵发性房颤2例,持续性房颤1例.所有患者首先用CARTO系统进行左房重建,然后将一根Lasso导管置入肺静脉内,在肺静脉口外5~10 mm处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双侧肺静脉完全电隔离. 结果 3例患者均成功达到消融终点,手术时间(205±46)min,X线透视时间(46±13)min.手术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7个月,3例患者均未再发房颤,均无出现肺静脉狭窄. 结论 在CARTO加单Lasso导管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治疗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左心房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对2例入选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Carto系统建立左心房三维电解剖图,结合肺静脉造影确定肺静脉开口,围绕左、右上、下肺静脉口完成环肺静脉线性消融。预设温度43℃,最大功率30w,每点消融时间大于20s。局部电位振幅降低50%以上再移动靶点,逐点完成预定消融线。结果 2例患者操作时间分别为181min和193min,透视时间为60min和78min,放电次数120次和136次。术后随访8个月和1个月。例2在术后第3天再发房颤,但1个月内次数较前明显减少。2例患者均无肺静脉狭窄发生。结论 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在左心房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快速解剖标测方式构建肺静脉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心内科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60例房颤患者,依据肺静脉造影方式分为快速解剖标测组30例和非选择性肺静脉造影组30例.评价两组患者总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预定消融径线外消融点数、肺静脉隔离率等方面差异.结果快速解剖标测组与非选择性肺静脉造影组相比:曝光时间减少[(16.18±4.26)min vs(45.64±6.48)min,P<0.05],总手术时间降低[(122.34±13.82)min vs(180.19±12.56)min,P<0.05)],预定消融径线外消融点数减少[(3±1)个vs(16±4)个,P<0.05],肺静脉隔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7%vs 93.33%,P>0.05).结论 快速解剖标测方式构建肺静脉能明显提高肺静脉隔离术的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16排螺旋CT图像与CARTO三雏电解剖标测整合技术(Carto-Merge)指导阵发性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方法 32例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进行手术,其中6例患者术前1~3d行16排CT心脏成像检查,术前将CT导入有Carto-Merge的软件包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后在Carto-Merge指导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手术并发症.Carto-Merge整合误差为(1.8±0.62)mm,使用Carto-Merge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8±28)min,X线曝光时间为(26±11)min;未使用Carto-Merge患者手术时间为(112±42)min,X线曝光时间为(35±17)min.结论 使用图像融合技术可以缩短手术及X线曝光时间,提高手术的效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三维立体标测系统(Carto—Merge)指导下进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隔离治疗房颤。方法:5例房颤患者(阵发性4例,持续性1例),术前行64排CT检查,重建出的左心房及肺静脉三维图像,在Carto—Merge指导下与患者的心脏解剖结构精确融合,在三维融合图上环肺静脉口周消融,实现肺静脉与左房电隔离。结果:5例患者全部完成预定线性消融,随访3个月4例无房颤发作,1例患者(持续性房颤)术后服用胺碘酮偶有阵发性房颠发作,3个月后无房早及房颤发作;1例患者发生心包填塞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无血栓及肺静脉狭窄并发症。结论:三维立体标测系统(Carto—Merge)指导下进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隔离治疗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arto merge技术指导永久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的作用和优势。方法用Carto merge技术指导射频消融治疗永久性心房颤动15例。术中用Carto导管标测和构建左心房和肺静脉的电解剖图,然后与术前心脏核磁共振造影的三维图像进行数据整合形成二者的复合图形(Carto merge)。首先在Carto merge的指导下行双侧上下肺静脉环线消融,直到Lasso标测证实所有肺静脉均达到电隔离效果,如心房颤动不终止,依次进一步消融左房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及三尖瓣峡部线,如上述部位消融后心房颤动仍未终止,即行同步直流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结果15例患者中2例在消融过程中心房颤动自行终止,13例均经直流电复律。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4h、1和5周时复发持续性心房颤动。其余患者经1~10个月随访,均维持窦性心律。近期手术成功率为80%。结论Carto merge技术可有效地指导永久性房颤的射频消融,结合单Lasso标测,可简化操作,提高消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彤  刘金刚 《黑龙江医学》2009,33(6):412-415
目的探讨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阵发性房颤,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导管消融治疗。其中,3例患者采用环状冷冻导管消融(cryoablation)隔离肺静脉;33例患者采用Lasso导管及三维电解剖标测(CARTO)指导的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结果成功率:冷冻消融组为33.33%;CARTO组为90.9%。手术时间:CARTO组较冷冻消融组,手术时间延长,CARTO组手术时间为(325±79)min;冷冻消融(205±72)min,P<0.05。X线曝光时间:CARTO组较冷冻消融组,曝光时间缩短,CARTO组(43±16)min;冷冻消融为(55±18)min,P<0.05。并发症:冷冻消融无并发症;CARTO组出现2例心脏压塞;另有1例患者术后第2d出现脑栓塞,经药物治疗后,肢体障碍完全恢复。结论经导管冷冻消融及CARTO指导下,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治疗房颤的方法均安全有效。三维电解剖标测(CARTO)指导下的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Carto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arto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心房颤动(阵发性23例,持续性5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Carto系统指导下构建左心房电解剖图,行双侧环肺静脉线性消融,环状标测电极验证肺静脉达到电隔离效果.若术中心房颤动不终止,则继续消融左房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或三尖瓣峡部线.如心房颤动仍未终止,遂行同步直流电复律恢复至窦性心律.结果:2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18例只需完成双侧环肺静脉线性消融,10例需要继续行左房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或三尖瓣峡部线的消融.随访3~29个月,2例复发房颤,2例复发房性心动过速,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86%.结论:Carto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短至中期随访效果确切,具有较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