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溃疡愈合后皮肤的超声结构,以探讨创面的愈合质量。方法应用皮肤超声仪检测静脉溃疡病人愈合后形成的瘢痕表皮及真皮的厚度,并分析真皮中的低回声区像素(LEPs)。结果与正常皮肤比较,静脉溃疡愈合后的瘢痕的平均表皮厚度显著增加(P<0.01),平均真皮厚度则显著降低(P<0.01),而真皮中LEPs的数量及分布均无明显变化。皮肤的回声参数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大小、创面存在时间及病人年龄均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静脉溃疡创面愈合后,真皮中液体的数量及分布无显著改变,表明愈合后水肿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表皮干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促进创面愈合的可行性。方法(1)用胰蛋白酶和EDTA联合消化法分离表皮,用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分离、纯化人表皮干细胞,以含表皮生长因子、角质细胞无血清培养液等组成人表皮干细胞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测定克隆形成率。(2)将培养人表皮干细胞接种于制备的脱细胞真皮支架中,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皮肤,移植治疗兔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创面修复效果。(3)取新西兰白兔常规制作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4组:A、B、C组分别用含表皮干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含角质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和单纯脱细胞真皮移植于皮肤缺损创面;D组用创面空置为对照。观察创面修复情况、局部炎症反应,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表皮干细胞增殖稳定,克隆形成率明显高于角质细胞对照组(P〈0.05)。移植后A组创面愈合良好,局部炎症反应轻微,无出血、积脓、坏死,创面愈合时间较B、C、D组明显缩短(P〈0.05或P〈0.01)。结论以表皮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可用于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短波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创面局部不同时间点溃疡面积、创面愈合率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和超短波组各30只。糖尿病组和超短波组建立糖尿病模型,3组大鼠制作皮肤溃疡模型,正常组、糖尿病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干预,超短波组大鼠行超短波治疗。结果:在伤后第3、7、14及21天,超短波组及糖尿病组不同时间点创面面积均明显大于正常组( P<0.05,0.01),超短波组不同时间点创面面积均明显小于糖尿病组(P<0.01);超短波组及糖尿病组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0.01),超短波组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 P<0.01)。结论:超短波治疗可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缩短愈合时间,加快愈合速度,为其在促进糖尿病患者创面愈合的治疗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2-06/2004-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的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各60例。以面部左侧为治疗组,右侧为对照组。伤后第3天,治疗组将2000IU/mL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直接湿敷于创面上半暴露,换药1次/d,至创面愈合;对照组创面单用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半暴露,换药1次/d,至创面愈合。7和14d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及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0分为无痛,10分为极痛);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测定深Ⅱ度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瘢痕指数)。结果:12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及瘢痕情况的比较: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7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2.15+13.26)%,(59.28&;#177;11.35)%,t=5.7115,P〈0.01],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9.62+2.38),(11.27+2.95)d,t=3.3719,P〈0.01];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14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03&;#177;21.32)%,(61.24&;#177;18.29)%,t=3.8026,P〈0.01],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7.62&;#177;3.49),(20.86&;#177;3.97)d,t=4.7772,P〈0.01],瘢痕指数低于对照组[(7.32&;#177;1.67),(8.78&;#177;1.95),t=4.2541,P〈0.011;两组患者两种创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治疗组治疗过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显著加快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鲜冰冻血浆(FFP)外敷联合压力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VLU )的疗效。【方法】60例VLU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用FFP外敷联合压力治疗,对照组用0.5%碘伏湿敷联合压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体外抑菌环和治疗后d10、d20、d30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种治疗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铜绿假单胞菌和消化性链球菌的抑菌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d10、d20、d30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 P <0.01),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FFP外敷联合压力疗法治疗VLU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表皮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构建复合皮肤修复全层缺损皮肤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18只,在每只兔背上用常规手术方法切去3个大小相同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面积约2cm×2cm。将经处理的脱细胞真皮(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接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和表皮千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制成复合皮肤。实验分A、B、C3组,A组移植复合皮肤;B组移植脱细胞真皮;C组用油纱布敷盖创面。观察各组移植后1~3周内创面愈合、肉芽组织生长及上皮化等情况,并进行创面组织HE染色。结果术后A、B、C3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4.6±1.1)、(18.3±1.2)、(23.0±1.4)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创面标本HE染色观察:A组创面已上皮化,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胶原合成增多,肉芽组织形成丰富;B、C组创面上皮化不全,仍可见许多炎性细胞,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数量不如A组。结论表皮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脱细胞真皮构建复合皮肤,可加速新生血管形成及创面上皮化,可用于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治疗,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7.
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急性外伤性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改善皮肤移植的功能和形态,提高急性外伤性皮肤缺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自制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于23例(26次)外伤性皮肤缺损的创面上,观察其成活率和创面愈合后的质量,3例再次手术病人留取创面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复合皮移植后的皮片成活率为100!例24次;余2例2次为90%成活,植皮区光滑平整,供皮区无瘢痕增生,组织学检测提示复合皮血管化明显,胶原排列有序,表皮一真皮连接结构紧密,未见急性和慢性排异反应。结论 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能改善外伤性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皮肤质量,优于单纯自体皮移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2型受体在人正常皮肤、不稳定性瘢痕和溃疡中的表达特征与规律,探讨其与不稳定性瘢痕溃疡形成的关系。 方法:选择2004-09/2005-06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整形外科收治不稳定性瘢痕所致溃疡患者7例。取溃疡中心、溃疡边缘、周边的不稳定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标本,经无菌取材后分成两份,其中1份经体积分数为0.1的中性甲醛固定后,用于光镜形态学观察。另1份经40g/L多聚甲醛固定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和2型受体在不稳定性瘢痕溃疡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并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和2型受体在观察部位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每张切片随机选5个高倍镜视野(&;#215;400),测定每个视野下阳性反应的平均吸光度。 结果:①在正常皮肤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和2型受体主要分布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真皮毛细血管、皮肤附件包括毛囊和汗腺。②在不稳定性瘢痕内表皮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和2型受体均有强阳性表达,成纤维细胞和微血管内皮细胞亦可见较强阳性染色;在溃疡边缘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阳性染色信号在爬行的上皮缘较弱,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表达持续增强。在溃疡中心的肉芽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尽管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有表达,但阳性反应较弱;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的阳性染色信号仍较强。③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的平均吸光度(A)在不稳定性瘢痕条件下升高,在溃疡条件下下降(正常皮肤、不稳定性瘢痕、溃疡边缘、溃疡中心分别为0.1829&;#177;0.0212,0.6894&;#177;0.0752,0.2132&;#177;0.0896,0.1978&;#177;0.0215,P〈0.05)。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在正常皮肤中仅有较弱的阳性表达,不稳定性瘢痕、溃疡边缘、溃疡中心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分别为0.1293&;#177;0.0117,0.5698&;#177;0.0649,0.6945+0.0968,0.4732&;#177;0.0527,P〈0.05)。 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和2型在不稳定性瘢痕溃疡组织中表达和分布的不同变化规律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可能通过血管紧张素Ⅱ1型和2型受体参与不稳定性瘢痕溃疡的形成,进一步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受体血管紧张素Ⅱ1型和2型介导的信号传递通路将有助于理解不稳定性瘢痕发生溃疡和溃疡发生后难以愈合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贝复剂与维斯克应用于下肢静脉性慢性溃疡的效果,探索最优化伤口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100例下肢静脉性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创面应用贝复剂溶液(bFGF)纱布湿敷,对照组患者创面应用维斯克溶液纱布湿敷,观察两组创面的愈合速度、治疗效果、治疗过程局部皮肤过敏情况、创面愈合后外观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速度、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皮肤发生过敏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后没有瘢痕增生,对照组有3例瘢痕增生,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下肢静脉性慢性溃疡时,贝复剂溶液的效果优于维斯克溶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深度烧伤的创面愈合过程中或愈合以后,常发生瘢痕组织挛缩畸形。其原因是烧伤部位皮肤愈合后,皮下组织会继续增长,并且以瘢痕为中心,发生向心性的皮肤短缩,这就是临床常见的瘢痕增生与挛缩。皮肤瘢痕增生及挛缩,不仅见于烧伤,其它创伤、手术切口、取皮区等部位也常发生。在瘢痕增生期,病人疼痛搔痒难于忍受,遇热后症状加剧。局部不能排汗,严重者病人烦躁不安、无食欲。表皮易破,形成小创面不易愈合。溃疡创面可长期不愈,以致癌变,此时创面呈菜花样。烧伤晚期由于瘢痕挛缩畸形,影响了正常运动功能及外观,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只有对瘢痕  相似文献   

11.
混合型皮肤替代物的构建及移植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肖仕初  夏照帆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2):3360-3361,I002
目的:构建含自体表皮细胞和异种表皮细胞的混合型皮肤替代物,并用于移植封闭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方法:以无细菌真皮基质为载体,将Balb/c小鼠的表皮细胞(自体表皮细胞)和人表皮细胞(异种表皮细胞)按1:1比例混合后种植于无细菌真皮基质表面,经体外培养后形成含表皮细胞层的皮肤替代物,然后移植于Balb/c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移植效果。结果:皮肤替代的移植于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后,可封闭创面,新生皮肤基底膜结构较完整,抗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染色阳性。移植后人表皮细胞随时间延长,数量逐渐减少并最终被小鼠自体表皮细胞替代。结论:含自体表皮细胞和异种表皮细胞的混合型皮肤替代物可封闭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可望节省自体皮源,缩短体外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12.
无细胞异种真皮与自体表皮片复合移植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用无细胞异种真皮与自体表皮片复合移植的效果及组织学变化.方法将48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于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移植无细胞异种真皮及自体表皮片,对照组单纯移植自体表皮片.术后定期评价创面愈合情况,并活检作组织学检测.结果两组移植的表皮片成活均良好,但对照组创面收缩严重,表皮质地薄,胶原纤维紊乱,表皮-真皮连接结构重建不明显;而实验组创面收缩程度轻,外观平整、质地良好,胶原纤维排列有序,基底细胞桥粒-半桥粒结构及基底膜重建明显,未见明显的急性排斥反应.结论无细胞异种真皮与自体表皮片复合移植应用创面,可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3.
背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对创伤性溃疡修复的作用已经受到关注。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对创伤性溃疡的修复作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设计:分组对比观察。 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对象:选择2004-03/05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皮肤创伤性溃疡患者40例,排除糖尿病及全身感染者,创伤性溃疡均位于小腿。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 干预措施:试验组20例用无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对照组20例用无菌凡士林油纱布。更换敷料1次/d,至刨面愈合止。全身和局部均不使用影响创面生长的药品。于换药1,2,3周对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评估(创面分泌物分为:无、少量、中量及多量;创面边缘反应分为:无、轻度、中度及重度)记录创面愈合后的色素沉着及瘢痕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过程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共4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试验组3周内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f95%(19/20),55%(11/20),r=8.533,P〈0.05]试验组创面分泌物及创周炎性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创面;两组创面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及瘢痕。 结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可促进刨伤性溃疡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且无瘢痕及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方便、无刺激的理想敷料。  相似文献   

14.
组织工程化皮肤重建皮肤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兴起和发展,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研究有可能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自从Rheinwald和Green成功建立表皮细胞培养方法以来,表皮培养的技术方法有了很大改进;胶原海绵、无细胞异体或异种真皮基质等真皮替代物的研究使复合皮的建立成为可能;干细胞的研究、基因转染在皮肤工程学中的应用将使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研究更加成熟;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生产和应用,使其成为第一个商品化的、也时目前成功应用的组织工程化产品,并且可能成为皮肤缺损后愈合时间短、愈合后效果好、瘢痕轻的创面愈合方法,以达到皮肤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康惠尔溃疡贴在骨科皮肤缺损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辛幸  路通 《当代护士》2008,(12):25-26
目的观察康惠尔溃疡贴治疗骨科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将72例外科皮肤缺损病人随机分为溃疡贴组和外科换药组,每组各36例,对比疗效。结果2组平均愈合时间、平均换药间隔、疤痕愈合范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但平均花费无统计学差异加〉0.05)。结论康惠尔渍疡贴能够促进骨科皮肤缺损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背景:皮肤缺损的常规修复方法多采用自体皮肤移植,需要健康供皮区且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瘢痕畸形。组织工程皮肤的成功构建并应用于临床,标志着皮肤缺损治疗的重大突破。目的:通过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分析手术方法与愈合率的关系,为组织工程皮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组织病理学教研室,组织工程实验中心。材料:实验于2003-10/2004-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工程实验中心完成。选用2.5-3月龄健康清洁级约克猪6只,随机分为3组:组织工程全层组、组织工程真皮+自体表皮组、自体移植组,2只/组。每只猪制作8个直径50mm的圆形皮肤缺损创面,16个创面/组,共48个创面。方法:①制备组织工程全层皮肤和组织工程真皮。②组织工程全层组:沿画线自脂肪层切除全厚皮肤,彻底止血,以湿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创面备用,此时取出组织工程全层皮肤并于组织工程皮肤上均匀打引流孔以利引流,用生理盐水冲去组织工程皮肤表面的培养液,使表皮层向上平铺于创面上,注意与创面间不能产生气泡。其上分别覆盖单层油纱布,生理盐水纱布、无菌干纱布、弹性海绵垫,每层厚度约为3~5mm,常规打包包扎,最后再以弹性绷带加压包扎。③组织工程真皮+自体表皮组:以同样方法切除全厚皮肤,将取下的皮肤用取皮鼓反取厚约0.1~0.2mm的刃厚表皮泡于生理盐水中备用。以同样方法取出处理组织工程真皮后覆盖于创面上,即刻覆盖自体刃厚表皮。其余处理同组织工程全层组。④自体移植组:切除全厚皮肤并去除脂肪组织后,回植于自体创面,覆盖各层敷料,加压包扎。⑤每次换药打开创面时,移植皮肤无感染、坏死、脱落且直径不小于3mm即为成活,否则即为失败。于术后4周统计各组创面成活率。主要观察指标:术后4周各组移植皮肤成活情况。结果:术后4周时,组织工程全层组移植皮肤成活率75%,组织工程真皮+自体表皮组移植皮肤成活率87%,自体移植组移植皮肤成活率94%,3组比较基本相似(χ^2=2.34,P〉0.05)。结论:组织工程皮肤移植修复皮肤缺损的效果与自体表皮移植接近,证明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人工真皮移植修复儿童严重创伤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近年来组织工程学取得巨大进展,皮肤组织工程尤为引人注目。人工真皮(PELNAC)相对应用较广泛,但报道以成人为主,缺乏修复儿童创面的报道。目的:探讨人工真皮作为儿童严重创伤创面真皮覆盖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2例创面负压引流、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或薄中厚皮片移植覆盖儿童严重创伤创面(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并与19例创面负压引流、创面肉芽培养、自体刃厚皮片或薄中厚皮片移植于同等创面(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指标包括人工真皮的存活率、创面完全覆盖所需的手术次数、植皮后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随访创面移植区域的色泽、质地、皮下丰满度、瘢痕增生情况以及关节功能影响等。结果与结论:人工真皮移植后10-14 d存活率达90%以上。实验组2例第二次刃厚皮片移植,对照组8例第二次刃厚皮片移植,实验组创面植皮存活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植皮后创面完全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3.86±3.09) d,对照组为(19.10±4.62) d,实验组平均植皮后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经超过10个月随访,实验组的植皮区色泽、弹性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创面移植区域较对照组真皮部分皮下丰满度良好、瘢痕增生明显较轻;实验组关节功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5例,对照组关节功能受到影响10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人工真皮抗感染力强、存活率高。将人工真皮应用于儿童严重创伤创面,与创面负压引流、培养肉芽及自体刃厚皮片或薄中厚皮片移植相比,能缩短创面植皮后愈合时间,提高愈合创面的质量,减少对关节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小玲 《山西护理杂志》2009,(11):2872-2872
[目的]探讨龙血竭胶囊联合氧疗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对82例发生溃疡期压疮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清创后用氧气吹干,再用乙醇将龙血竭药粉调成糊状,外敷溃疡创面,并用无菌纱布包扎;对照组清创后采用庆大霉素湿敷。对两组创面平均治愈时间、总显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总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平均治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溃疡期压疮,在有效处理伤口的基础上,氧疗联合龙血竭外敷更有助于伤口愈合,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常压低温等离子体(CAP)对Balb/c小鼠创伤性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 方法在150只Balb/c小鼠背部两侧各造一直径6 mm的溃疡模型,将其分为对照组(溃疡自然愈合)﹑He-Ne激光组(溃疡接受He-Ne激光治疗)及CAP组(溃疡接受CAP治疗),每组50只。术后第4,7,10,14天计算各组创面愈合面积百分比;3组各处死10只小鼠,两侧溃疡均被切取进行病检,按同一评分系统评分。术后第7天,以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溃疡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 图像分析系统定量。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P组在术后第7,10天,平均创面愈合面积百分比明显增大(P<0.01);在术后第7,10,14天,平均病理评分也明显提高(P<0.05,P<0.01,P<0.05)。VEGF的表达水平,CAP组较对照组、He-Ne激光组明显提高(P<0.01)。 结论CAP具有促进创伤性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 该作用可能与其提升VEGF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促愈合的机制。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制备糖尿病模型,造成背部皮肤缺损,将bFGF溶液连续15天喷注于创面,透明膜描记记录伤后第5、10、15、20天创面面积。伤后第5、10、15、20天取创面组织,观察其病理变化,包括肉芽组织的生长和再上皮化情况。结果bFGF可以明显加速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的愈合速度,使创面面积显著减小(P〈0.05).组织学检查:bFGF治疗组在创伤10天成纤维细胞生长活跃,数量明显增多,成纤维细胞与毛细血管肉芽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创伤后15天,创面收缩与再上皮化明显,新生上皮向创面中心爬行较快。在bFGF作用组,MMP-9和Timp-1表达增强。结论bFGF对于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ibFGF可能通过促进皮肤细胞高表达MMP-9和Timp-1途径加快皮肤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