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其它β-内酰胺抗素生素对对照,研究美洛培南对6种标准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及抑酶作用。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拉氧头孢和头孢西丁对6种标准超广谱β-内酰胺酶均高度稳定。氨曲南对6种酶的稳定性较好,其相对水解率不超过13%;青霉素及一、二、三代头孢菌对6种酸疼 均不稳定,大多数相对水解率超过20%。  相似文献   

2.
法罗培南对质粒介导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及抑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霉烯类抗生素法罗培南对14种标准β-内酰胺酶(TEM-1、TEM-2、TEM-3、TEM-5、SHV-1、SHV-2、SHV-4、SHV-5、PSE-1、PSE-2、PSE-3、OXA-1、OXA-2和OXA-3)的稳定性及抑酶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其它p内酰胺抗生紊(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噻啶、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氨曲南、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为对照。结果所有抗生紊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TEM-3、TEM-5、SHV-2、SHV-4和SHV-5)的IC50低于1.9μmol/L;但对广谱酶TEM-1、TEM-2和SHV-1的IC50超过100μmol/L。法罗培南对OXA-1、OXA-2和OxA-3的IC50低于1.0μmol/L。法罗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西丁对14种标准β-内酰胺酶均稳定。结论法罗培南对14种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强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  相似文献   

3.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其它β—内酰胺抗生素为对照,研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帕尼培南对14种标准β—内酰胺酶(TEM—1,TEM—2,TEM—3,TEM—5,SHV—1,SHV—2,SHV—4,SHV—5,PSE—1,PSE—2,PSE—3,OXA—1,OXA—2,OXA—3)的稳定性及抑酶作用。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和头孢西丁对14种标准β—内酰胺酶均高度稳定。所有抗生素对超广诺β—内酰胺酶(TEM—3、TEM—5、SHV—2、SHV—4、SHV—5)的IC50低于3μmol/L;但对广谱酶(TEM—1,TEM—2,SHV—1,OXA)的IC50超过100μmol/L。整体上美洛培南对14种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强于亚胺培南和帕尼培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头孢唑肟对β内酰胺酶,特别是对CTX—M型超广谱酶的稳定性,并与临床常用β内酰胺抗生素比较。方法以超声破碎细菌得粗制β内酰胺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抗菌药物浓度,计算酶对底物水解率,并以头孢噻吩水解率为100%,计算其他被测药物的相对水解率。结果青霉素类以及第1代头孢对各型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均较差;14个酶中,11个对头孢呋辛的相对水解率在50%以下;第3代头孢菌素的酶稳定性较青霉素类及第1,2代头孢菌素增加;头孢唑肟、头孢他啶的酶稳定性最好,与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相当,大多数酶对其相对水解率〈10%,且对CTX—M型酶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美洛培南对各型酶均呈高度稳定;MIC值与酶稳定性结果一致。结论头孢唑肟对所测β内酰胺酶稳定性强,与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氨曲南相当,对CTX—M型酶的稳定性优于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相似文献   

5.
肺炎克雷伯氏菌 15 34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一家医院分离获得 ,表现出中至高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 (MIC都为 16 mg/ L ) ,当存在克拉维酸时 ,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β-内酰胺酶活性被抑制 ;对超广谱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和氨曲南也耐药。等电聚焦研究显示 ,该菌株具有 3种β-内酰胺酶 ,等电点分别为7.2 (SHV- 2 9)、6 .7(KPC- 1)和 5 .4 (TEM- 1)。通过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和 DNA序列分析证实存在 bla SHV和 bla TEM基因。用大肠埃希氏菌进行的转化和结合研究显示 ,等点电为 6 .7的肺炎克雷伯氏菌碳青霉烯酶 - 1(K.p neumoniae ca…  相似文献   

6.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其它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对照,研究氨曲南和亚胺培南对11种标准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及抑酶作用。结果表明,AZ,IMP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甲羟肟,头胞氨噻类似,对11种标准β-内酰胺酶均高度稳定。除酶K1对头孢氨相对水解率达25%外,其余的青霉素类及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除头孢西丁酶稳定性较好外,均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大多数相对水解率100%以上,抑酶结果表明,AZ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国产美罗培南对临床分离的主要产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体外抗菌活性。方法:PCR 产物克隆测序及表型筛选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中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用琼脂稀释法或Etest法测定国产及进口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对149株革兰阴性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苗和肺炎克雷菌的基因型主要为CTX-M型,阳性率达92%。国产和进口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对产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菌和阴沟肠杆菌的敏感率均为100%,对鲍曼不动杆菌敏感率均为93%,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分别为83%和 76%。结论:国产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在体外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耐头孢他啶阴沟肠杆菌TEM-28V β-内酰胺酶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耐头孢他啶阴沟肠杆菌TEM-28Vβ-内酰胺酶的特性。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和等电聚焦(IEF)对细菌β-内酰胺酶类型进行初步判断;碱裂解法提取质粒并进行PCR扩增测序;饱和硫酸铵反抽提,并经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和DE-52阴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β-内酰胺酶;SDS-PAGE法测定分子量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酶动力学参数。结果6株临床分离菌均对头孢他啶耐药。IEF显示,每株菌产生一种或两种β-内酰胺酶,等电点(pI)分别为5.5、5.6和8.7。根据基因分析推测,pI为5.6的酶的氨基酸序列与TEM-2同源性为100%。pI为5.5的酶与TEM-28比较存在4个氨基酸突变,其分子量为28.77ku;酶动力学分析证实,TEM-28V能水解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氨曲南,不能水解亚胺培南,对舒巴坦和三唑巴坦的IC50分别为107和220nmol/L。结论TEM-28V可能为TEM-28变异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9.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等6种头孢菌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及评价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和注射用头孢唑林钠6种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等6种头孢菌素对临床分离194株致病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41株,产β-内酰胺酶121株、非产酶73株)的MIC值。超声波破碎仪提取粗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抗生素对p内酰胺酶相对水解率。结果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和注射用头孢他啶4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临床分离194株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强于头孢呋辛钠和头孢唑林钠2种第二代头孢菌素。所有头孢菌素对临床分离的ESBLs菌株的耐药性均较非产酶株严重。β内酰胺酶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和头孢他啶对SHV-1、SHV-2、SHV-4、SHV-5、TEM-1、TEM-5和D31等β-内酰胺酶的相对水解率分别在40%~90%范围内,均较头孢呋辛和头孢唑林低。结论 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和头孢他啶等4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临床治疗分离菌株仍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但也出现不少耐药菌株。建议临床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时与酶抑制剂联合应用,提高对耐药菌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2007年1月~2008年5月临床分离621株革兰阴性杆菌对法罗培南(FRP)的耐药率,并和其它18种抗生素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认试验检测,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法罗培南用肉汤稀释法测定以美罗培南MIC90>4μg/ml为耐药判读标准,其它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用KB法.结果 法罗培南对621株革兰阴性杆菌的总耐药率14.6%,明显低于其它抗牛素(P<0.05);对产ESBL株、双产酶株的耐药率分别为12.2%和15.0%,均显著低于其它抗生素(P<0.05);对产诱导酶株的耐药率为3.16%,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相近(P>0.05),显著低于其它抗生素(P<0.01).结论 法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及其产酶株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且优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  相似文献   

11.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川北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 用Vitek 32细菌鉴定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并对耐药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78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1.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37.2%,对其它13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2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均携带TEM型基因,其中.同时还携带SHV和CTX-M型基因的分别有14株和7株,经DNA测序.TEM基因均为TEM-128,CTX-M基因为CTX-M-2,SHV基因可能为SHV-5、SHV-1b、SHV-56、SHV-71或SHV-96.结论 川北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存在严重耐药现象,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型以TEM-128为主,同时也有SHV和CTX-M,部分菌株携带两种以上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参与细菌耐药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其它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对照.研究氨曲南(Aztreonam.AZ)和亚胺培南(Imipenem.IMP)对11种标准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及抑酶作用。结果表明.AZ.IMP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甲羧肟.头孢氨噻类似,对11种标准β-内酰胺酶均高度稳定。除酶K1对头孢氨噻相对水解率达25%外.其余均不超过15%.其余的青霉素类及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除头孢西丁酶稳定性较好外.均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大多数相对水解率100%以上。抑酶结果表明.AZ或IMP对β-内酰胺酶抑制,除与β-内酰胺酶类型有关外.还与AZ或IMP本身浓度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一类对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在内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水解作用的酶,由质粒介导的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均可产生ESBLs,常见于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白氏菌,亦可见于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大多源于TEM-1,TEM-2和SHV-1的突变。为了解我院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及耐药状  相似文献   

14.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耘婷  张永信 《上海医药》2011,32(7):316-319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一组具有特定分子结构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相当稳定,杀菌活性优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头孢菌素酶等多重耐药菌所致院内严重感染的首选药物。本文简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发展史,着重介绍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比阿培南、帕尼培南、多利培南和泰吡培南酯等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地位。  相似文献   

15.
62株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62株奇异变形杆菌对23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活性以及这些杆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金属争内酰胺酶的情况,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用API-20E对菌株进行鉴定,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确证试验筛选超广谱β-内酰胺酶,纸片扩散法检测AmpC酶,改良Hodge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药敏试验采用标准的纸片扩散法。结果奇异变形杆菌的产酶率为25.8%(16/62),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16.1%(10/62),AmpC酶为9.7%(6/62)、金属β-内酰胺酶为0(0/62)。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匹罗、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头孢噻肟钠、丁胺卡那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大于80%。结论产β-内酰胺酶的奇异变形杆菌在临床中占较大的比例,实验室需加强检测。三代头孢菌素、四代头孢菌素、氨曲南、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是治疗奇异变形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美洛培南是一个新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尤其是对绿脓杆菌、肠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抗菌活性强于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在儿童体内的药动学参数与成人相似或略低,其向儿童脑脊液的渗透性较好.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美洛培南用于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性脑膜炎及败血症是安全有效的.美洛培南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亚胺培南低,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一过性变化等.  相似文献   

17.
美洛培南对临床分离菌耐药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美洛培南对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方法 :选取150株临床分离菌应用K -B法测定美洛培南等抗生素的耐药性 ,同时比较了美洛培南及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谱。结果 :美洛培南对临床分离菌敏感率为100 % ,美洛培南与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氏菌无交叉耐药。结论 :美洛培南对临床分离菌有高度敏感性 ,其抗菌谱与亚胺培南相似  相似文献   

18.
张祎萍  罗利飞 《海峡药学》2011,23(2):154-156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及机制探讨。方法选择下呼吸道标本中培养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75株,从金属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胞菌素酶(AmpC酶)的产生状况方面来检测其耐药机制。结果 41株对亚胺培南耐药,34株对亚胺培南敏感。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产金属β-内酰胺酯酶6株(14.6%);检出产ESBLs10株(24.4%),产AmpC酶6株(14.6%),其中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共3株(7.3%)。结论产生金属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是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能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细菌主要是通过产生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染色体介导的ClassC酶、增加广谱酶的产量及降低外膜的通透性等而对头孢他定、头孢噻肟等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其酶的种类繁多,特性各异。目前从临床产酶耐药菌中得到的TEM型酶已报道到TEM-68,SHV型酶到SHV-24,ClassC酶有AmpC酶和OXA酶等。随着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联合应用,近年来又发现了耐抑制剂的β-内酰胺酶(inhibitor-resistant TEM β-lactamase),简称IRT-β-内酰胺酶。它们是通过TEM型酶变异而使抑制剂的抑酶作用减弱。大多数耐抑制剂的β-内酰胺酶都是TEM-1和TEM-2的衍生酶。另外,有报道说,近年来抑制剂耐药的β-内酰胺酶在SHV型酶的家族也出现了。  相似文献   

20.
头孢地尼的药动学及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凤琴  王洋 《首都医药》2004,11(22):40-41
头孢地尼商品名为全泽复,据报道犤1犦头孢地尼可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相结合,使细菌的细胞壁变厚,在隔膜形成的部位发生水解并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头孢地尼对大多数常见的β-内酰胺酶,如:TEM-1、TEM-2、TEM-6、TEM-7、TEM-9、TEM-10、CAZ-2、SHV-1、HMS-1、OXA-1、OXA-2、OXA-3、P99typeIa的水解稳定;对其他种类β-内酰胺酶,如TEM-3、TEM-4、TEM-5、PSE-2、P99typeIc、PC-l、SHV-2、SHV-3、SHV-4、SHV-5、MEN-1、K-1、CARB-1、CARB-2、CARB-3、OXA-4的水解是敏感的。头孢地尼对非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