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川东北某地高校在校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现状及其差异。方法采取随机采样的方法选取川东北某地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在调查的大学生中,城市来源的大学生对"知道转基因食品"和"知道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的不同"的知晓率(25.7%和54.0%)均高于农村来源的大学生(20.6%和48.1%),且两者对转基因食品都持不乐观的态度。城市来源的大学生不会因为价格因素影响对传统食品选择的比例(29.4%)高于农村来源的大学生的比例(25.6%)。结论当地在校大学生对转基因知识的认知率较低,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和态度差别不大。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管理工作,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提高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区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与态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与态度,为大学生的食品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1 0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4.0%的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有不同程度的了解;40.1%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营养价值更高;39.9%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有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等作用;34.0%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中含有的细菌与病毒等基因会对人体有害;63.5%的学生赞成在中国推出转基因食品,并希望加快发展速度;75.7%的学生认为应制定完善的管理法规,并给转基因食品贴上明确的标签。结论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缺乏认知,应加强对大学生转基因食品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了解合肥市在校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和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科学认知转基因食品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随机分层整群抽取合肥市4所高校1 62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平均年龄为(22.5±2.2)岁.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在校学生转基因技术认知平均得分为6.1分,但缺乏系统性.转基因食品相关知识信息来源主要为互联网(76.05%)、电视(55.67%)和报刊杂志(35.47%),专业书籍较少(24.82%).支持转基因食品者仅为16.87%,其中不同年龄、户籍所在地、家庭经济收入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885,22.371,20.338,P值均<0.05);84.98%的大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需要醒目标示.不同年龄、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接受度大学生购买行为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转基因食品知识获得渠道专业性不强,转基因食品购买行为与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成负相关;安全性、营养价值和价格是影响购买的主要因素(68.66%,47.78%,45.26%).结论 在转基因食品信息不对称的现况下,建议以强化客观公正的科普宣传、提高认知教育的专业性、借助新潮手段增强有效性、培养强制标示识别能力和阅读标签标识习惯为路径,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调查青海省在校大学生对3种疾病的认知现状,探索影响认知的主要因素,提高大学生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方法 选取青海省3所高校1 500名大学生,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1 452名大学生艾滋病、梅毒、丙肝的认知率分别为93.8%、53.6%、54.5%;不同高校大学生对不同疾病的认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青海省不同高校在校大学生疾病知识认知现状较低,提高大学生疾病认知是保障大学生健康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深圳居民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认知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和分析深圳市居民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卫生安全知识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为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设计自编问卷,抽取全市范围内1475个家庭电话号码电话进行访问调查。结果完成访问的电话号码322个。市民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晓率和接受率分别为36.3%和16.67%,仅2.68%的受访者对转基因食品比较了解,50.36%的受访者认为转基因食品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关系;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上升,了解程度随年龄增高而降低;接受率则与年龄和知晓率有关,16~24岁年龄段及听说过转基因食品的受访者接受率高;66.29%受访者希望了解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最希望了解的信息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50.93%)。结论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大力加强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保障市民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健康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常见传染病的知晓率,以便为开设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课程和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1 19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并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校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1.04%,对常见传染病的知晓率为74.34%,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8.80%的大学生希望获得更多传染病相关的知识,电视和网络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大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知识的认知整体状况较好,但还存在部分问题,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和宣传。  相似文献   

7.
谈学灵  沈小林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1311-1314,1317
目的 了解成都市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教育需求情况,为提高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调查问卷”对随机整群抽取的成都市5所高校1 11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仅1.0%的学生了解我国重点防治的性病,学生对于HIV的传播途径认知较好(83.1%).69.9%的学生赞同婚前性行为或视情况而定,74.7%的学生能接受大学生发生性行为或视情况而定.21.1%的学生发生过婚前性行为,70.0%的学生每次性行为都采取避孕措施,自己或性伴侣发生过意外妊娠的占9.4%.97.1%的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结论 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性态度宽容、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对生殖健康教育有较强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航  王虹  周令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5):732-733
目的 调查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探讨改进和完善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的手段和方法.方法 选取辽宁省大连市某高校5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及半结构式访谈方式,调查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认知程度、满意度及意见和建议.结果 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为青年,40.9%认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72.0%认可医疗保险政策;由于对医疗保险重要性和相关政策认识和了解不足,学校和社会宣传力度不够,某些医保政策不完善等因素,导致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利用率不高,效果不明显.结论 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增加投入、提高报销比例、适时调整和完善医保政策、吸引更多学生参保,是确保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浩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01-602,604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为高等学校大学生婚恋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分层随机抽取西安部分高校500名大学生,采用访谈法与问卷法相结合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结果大学生对同性恋比较了解,主要途径是媒体宣传;对同性恋比较宽容,有4.9%的大学生表示会尝试同性恋。在对同性恋的认知方面,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同性恋是否会传播疾病”、“是否会破坏婚姻制度与社会稳定”以及“是否会成为一种性取向的发展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同性恋的态度方面,不同性别大学生仅在“周围人如果都反感同性恋,你是否仍会支持同性恋”问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或态度总体来说是健康的、理智的,但在婚恋观念上仍有需要重塑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状况,为制定有效的乙肝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甘肃省46所高校2 877名在校大学生,对其进行乙肝KAP及信息获取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在校大学生对乙肝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31.4%),对其他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63.9%~85.1%)。在态度方面,74.8%的大学生认为乙肝是一种严重疾病。当得知身边的同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后,只有18.4%的大学生认为不会影响两人之间交往,29.3%的大学生认为不介意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共同进餐。76.5%的大学生接种过乙肝疫苗,而仅有27.3%的大学生完成了全程接种。结论在校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排斥心理较强。大学生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护理专业学生营养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评价营养教育效果。方法2007年3~6月,在济宁医学院护理专业部分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前调查198人,教育后调查137人。教育后营养知识和态度分数较健康教育前明显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教育后提高了对某些营养素与食物关系和对疾病的认识、改善营养行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促进护理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乡市不同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探讨影响大学生食品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乡医学院和河南科技学院96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 2校学生知识题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态度和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乡医学院大学生态度分高于河南科技学院,而行为分低于河南科技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态度分和行为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医学高职院校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现况及其关系。[方法]2008年11月,对某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27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272人,营养知识的主要来源为报刊(占62.13%)和科普书籍(占42.65%);选择食物的依据主要为口味或习惯(占90.07%)、营养需求(占40.81%)和食物价格(占52.94%);营养知识得分、营养态度得分、饮食行为得分分别为(20.4±2.4)分、(14.0±2.1)分、(10.0±3.2)分。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得分,女生分别为(20.6±2.2)分、(14.1±2.0)分,男生分别为(19.3±3.2)分、(12.8±2.9)分(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营养知识得分高、营养态度得分高、独生子女饮食行为得分较高。[结论]某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营养知识,有积极良好的营养态度,有待进一步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情况、食品安全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相应的食品安全教育对策。方法自拟问卷调查3所大学500名大学生,获得476份有效调查问卷,采用Logistic回归、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食品安全关注度和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需求,提出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对策。结果调查显示91.18%的调查对象就餐消费信任主体为学校食堂,92.92%的调查对象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是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对象有90.24%的人对食品安全性认知的正确率偏低。影响食品安全认知的因素是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χ^2=12.876,P〈0.001)、学习阶段(χ^2=5.843,P=0.010)、平衡膳食的教育需求(χ^2=8.184,P=0.004)3个主要因素。结论在校大学生普遍有较高的食品安全教育需求,高度关注当前食品安全事件,但是高正确认知率较低。应以学校食堂为食品安全教育主要场地,采用形式多样多渠道的食品安全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食品安全热点问题,掌握实用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学生对现行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公费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疗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4所高校(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共17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现行的公费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3种医疗保险制度的认知度均较低,分别为40.0%,42.4%和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大学生医疗保险认知的主要因素有院校背景、政策的宣传教育、自我健康关注度.结论 多数大学生对医疗保险制度缺乏必要的认知.政府和学校应加大政策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整体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6.
Attitudes to and knowledge about elderly people were assessed in 1091 students and lecturers from the London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 (LHMC), London, UK and the English and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s of Queen Mary and Westfield College (QMW), London, UK. General knowledge about elderly people was measured by the Palmore 'Facts about Aging Quiz 1'. Attitudes towards elderly people were measured by the Rosencranz and McNevin 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
A higher level of knowledge about elderly people was found both in medical students and in medical lecturers compared to their counterparts in the English and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s (   P < 0.001  ). The cross-sectional data indicated that medical students developed a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knowledge about elderly people as they progressed through their training, in contrast to students of English and Computer Science.
Scores on the Rosencranz & McNevin scale indicated that attitudes towards elderly people across all three groups of students and lecturers were similar. The scores obtained for all groups indicated that they held approximately neutral attitudes towards elderly people.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   P < 0.001  ) was found between high levels of knowledge about elderly people, and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them.
The necessity of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general attitudes towards and knowledge of elderly people among medical students is questioned. It is suggested tha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look beyond surveys of general attitudes towards elderly people for the causes of the current lack of interest in geriatric medicine.  相似文献   

17.
女大学生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瑞宁 《中国校医》2008,22(2):144-145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营养状况、饮食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为以后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济宁医学院300名女大学生,采用体质指数评价学生现时营养状况,同时对饮食行为进行问卷。结果女大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4%。女大学生有较好的饮食习惯,但仍然存在不吃早餐等不良饮食行为,营养状况、饮食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关联。结论应加强营养教育,以进一步改善女大学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CONTEXT: Tuberculosi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infectious diseases worldwide and is responsible for the largest number of deaths from a single infectious cause.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knowledge of and practices regarding tuberculosis in final-year medical students at schools from endemic and non-endemic areas. SUBJECTS: Final-year medical students at McMaster University in Canada, the Christian Medical College in India, and Makerere University in Uganda.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consisting of 20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assessing knowledge, practices, and exposure. A total knowledge score (maximum=13) and a total practice score (maximum=5) were created for each study site. RESULTS: 160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the response rate was 68.4% (65/95) for McMaster University, 39.7% (23/58) for the Christian Medical College and 78.3% (72/92) for Makerere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Makerere University had the highest knowledge scores but differences were non-significant after adjustment for patient exposure and curriculum time (F(2,153)= 1.80, P=0.16). Differences in practice scores, however, remained significant after adjusting for curriculum time and patient exposure (F(2,153)=5.14, P=0.006). Knowledge score (F(1,156)=5.05, P=0.02), patient exposure (F(1,153)=9.11, P=0.003), and curriculum time and patient exposure (F(2,153)=5.14, P=0.006)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ors of the total practice scor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ndergraduate exposure to tuberculosis, tot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 competency at three medical schools in Canada, India, and Uganda. In general, the knowledge base and practice competency of all three graduating classes was adequ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