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患者,男,70岁,农民,1996年12月11日入院.患者于6d前突然出现头痛、头晕,但无恶心、呕吐,约4h后出现嗜睡,回答问题差,急送当地乡医院,诊断脑供血小足。曾给予维脑路通及盐酸培他啶药物静点,病情无好转且逐渐加重5d后转入我院。入院检查:Bp17/10kPa,嗜睡、双手摸索强握.唤醒时,情感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差,两眼内斜视(先天性),颈强(+),四肢肌力、肌张力及深、浅感觉无异常、病理征阴性,小便失禁,心、肺(+.辅助检查,腰穿脑育液为均匀血性,测颅压2]u。,头颅*m示肮脏体部可见TI加权像吴高信号,L加权像呈…  相似文献   

2.
3.
1病例介绍 患者 女性,67岁。因右侧肢体偏瘫、言语不清一天就诊。查体:右侧中枢性偏瘫,完全运动性失语。既往有癫痫发作史。CT检查:于纵裂池相当于胼胝体膝部周围见一“索条”状脂肪密度影,CT值约-97Hu。病灶两侧边缘见对称性、致密地小片、弧线状钙化。两侧侧脑室前角变尖,后角相对变大。两侧侧脑室正常弧形消失、分离呈平行改变。第三脑室扩大并向前、上移位于分离的两侧侧脑室前角之间。左侧基底核区可见片状低密度影,左侧侧脑室体部略受压。CT诊断:胼胝体脂肪瘤并胼胝体发育不全,左基底核区脑梗死。  相似文献   

4.
5.
胼胝体缺如合并脂肪瘤是一种先天性、胚胎性占位病变,临床上比较少见。该病特点为双侧侧脑室体部分离,纵裂内有块状脂肪样密度影。本文分析了3例胼胝体缺如合并脂肪瘤,并就有关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青山 《江苏医药》1996,22(11):811-811
胼胝体出血在脑出血中较少见。现报告本院所见14例,并对临床特点加以讨论。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9例,女5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50.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1例脑梗塞2例。喜怒中发病3例,剧烈活动中发病5例,室外活动中发病3例,安静时发病2例,无明显诱因1例。临床表现:首发症状,突然头痛12例,精神异常3例,视物不清1例。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头痛14例,颈抗8例,呕吐6例,脑膜刺激征阳性8例,精神症状5例,视力障碍4例,失语症4例,失用3例,肢体功能障碍3例,意识障碍2例,左右肢体功能不协调1例,进食呛咳2例。头颅CT检查:…  相似文献   

7.
胼胝体发育不全是神经系统较少见的先天发育畸形,本科室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普及,尤其是功能成像如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发现单纯累及小儿胼胝体压部病变患者增多,由于患儿表达能力有限的缘故,其临床表现及特征缺乏特异性,为提高对本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的认识水平,现报告我院42例住院患儿的临床、回访和影像学特征,并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患儿4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8个月至10岁,平均(3.0±0.5)岁。病程1 h至5 d,平均(2.0±0.6)d。痊愈36例,难治性癫痫4例,主动离院2例(经回访及复查颅脑MRI无异常),无死亡病例。42例均在病程第13天即入院当天急诊行血常规、血生化、脑电图及颅脑MRI检查(GE 1.5T磁共振仪),26例接受脑脊液常规、生化、肺炎支原体-聚合酶  相似文献   

9.
胼胝体肿瘤手术治疗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6-05~2000-12共收治并手术治疗原发于胼胝体区肿瘤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例,女1例。年龄19~65岁。病史最短10d,最长3个月。入院时有头痛、恶心、呕吐5例,淡漠、精神障碍1例,记忆力下降2例,突发昏迷1例,癫痫发作1例。肿瘤发生于胼胝体膝部5例,体部1例。胶质母细胞瘤2例,间变型星形细胞2例,星形细胞瘤Ⅰ~Ⅱ级1例,转移瘤1例。1.2影像学检查6例均行CT检查,4例行MR检查。5例胼胝体膝部肿瘤,其中4例有偏侧性,另1例MR冠状位上呈蝴蝶状,CT平扫呈等…  相似文献   

10.
11.
陈伟  陈鹏  张毅  阳作令  陈龙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23-424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用于颅脑手术,探讨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8例我院行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和异丙酚组,各54例,依托咪酯组采用依托咪酯为诱导和麻醉维持用药,而异丙酚组则采用异丙酚,其余方法用药相同,观察两组的脑功能区定位时态评价、观察麻醉前、切皮、切开硬脑膜、缝皮4个时点的血压、脉搏,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术后有无麻醉并发症。结果脑功能区定位时态评价,依托咪酯组优秀率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1);两组手术中麻醉前、切皮、切开硬脑膜、缝皮4个时点的血压、脉搏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术后依托咪酯组5例出现恶心呕吐,异丙酚组出现4例,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有手术过程痛苦回忆史。结论依托咪酯能够提供良好脑功能区定位时态,且依托咪酯唤醒时间较短,并且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值得在颅脑手术麻醉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瑞杰  刘元辉  杨谦 《中国药房》2008,19(24):1902-1903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病例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照组58例给予利巴韦林片、儿童感冒颗粒。均每日3次,疗程3d。比较2组退热时间、临床有效率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总有效率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炎颗粒的抑菌、抗炎及止咳、化痰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抑菌试验方法来评价该药对试验中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的抑制或杀灭作用;通过对小鼠致炎、致咳及对气管酚红排泌的作用来观察其抗炎、止咳、化痰的作用。结果:体外抑菌试验显示,该药对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有较好的抑制或杀灭作用,MIC范围均在0,25~64mg/mL之间,MIC50大多为4~16mg/mL,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的作用较强,对普通变形杆菌及绿脓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较弱。对二甲苯所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氨水引咳有明显延长引咳潜伏期并明显减少小鼠咳嗽次数的作用;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小儿支气管炎颗粒具有较明显的抗菌消炎、止咳化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外科手术的方式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27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外科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7例平均住院时间2.4 d,恢复较快,无并发症发生,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 观察比较七氟烷与氯胺酮麻醉诱导用于患儿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9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组采用七氟烷面罩吸入麻醉诱导,氯胺酮组患儿予氯胺酮静注麻醉诱导。监测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出手术室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后与切皮时,两组患儿的MAP、HR均较入室时均明显升高(P<0.05),而氯胺酮组切皮时的MAP、HR明显高于七氟烷组(P<0.05)。七氟烷组患儿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出手术室时间均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氯胺酮组(P<0.01)。结论:七氟烷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应用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3种用药方案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艳丽  郑磊  胡生海 《药学进展》2005,29(4):174-176
目的:对3种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用药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通过案例的回顾性分析,将1 37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为3组:Ⅰ组(38例)患儿使用三磷腺苷、辅酶A和维生素C 3种针剂;Ⅱ组(5 3例)在Ⅰ组所用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针剂;Ⅲ组(46例)在Ⅰ组所用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3个治疗组进行成本-效果比(C E)和增量成本-效果比(ΔC ΔE)分析。结果:Ⅲ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另外2组,Ⅱ组的有效率高于Ⅰ组;Ⅰ~Ⅲ组的C E分别为31 . 0 8、38 33和36 . 6 ;对于ΔC ΔE ,与Ⅰ组相比,Ⅱ和Ⅲ组分别是72 . 33和5 3 .1 9,而与Ⅱ组相比,Ⅲ组为1 9.5 2。结论:3种治疗方案中,Ⅲ组方案最佳,Ⅱ组方案优于Ⅰ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1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的主要方法。方法:从一般病史、用药史、疗效观察、不良反应观察、用药教育等方面分析1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用药方案。结果:从病史及用药史采集、观察疗效、观察不良反应、抗感染药物应用、专科药物的应用等方面分析得出该患儿用药方案基本合理,但用药仍有值得改进之处。结论:从疗效、不良反应、专科药物应用等方面分析用药方案,是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监护的基本工作内容;深入研究抗感染用药、专科用药、益生菌等药物的使用是实施儿童支气管肺炎药学监护的亮点。临床药师可以通过分析现状、临床实践、分析解决问题的持续改进这一循环方式推动临床药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胡永梅 《中国药房》2011,(26):2488-2490
目的:阐明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作用的有效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通过临床查房,发现帕罗西汀与脑蛋白水解物联用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获知帕罗西汀为细胞色素P450酶(CYP)2D6抑制剂,影响了脑蛋白水解物在体内的代谢,引起不良的相互作用。结果:临床药师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医师采纳并实施方案后,患者康复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的切入点可以是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可以是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等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猪脑死亡模型建立的方法.方法 应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通过呼吸、循环支持,共完成12例长白猪脑死亡模型.结果 12头猪均成功建立脑死亡模型,通过呼吸、循环支持可维持猪脑死亡状态24h.结论 应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可成功建立猪脑死亡模型.  相似文献   

20.
周婧琪  朱峰  胡金涛 《海峡药学》2022,34(1):210-211
1例13岁男童因“悲观不悦乏趣伴自伤半年余,加重1周”诊断为“抑郁症”,无既往癫痫史,脑电图示正常,入院后给予喹硫平片、舍曲林片进行对症治疗,用药后患者出现癫痫持续状态,考虑喹硫平片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补液支持,后患者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