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性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中药灌肠联合盆腔灌注交替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结果:160例中138例痊愈,其中20例好转,无效2例,有效率达86%,显效率98%。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有显效率高、疗程短、治疗充分、标本同治,对生育影响小,可在门诊治疗,副作用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依据中药辩症施治,气血淤积,不通则痛,用红藤、蒲公英、败酱草,元胡,莪术,牛夕,等活血化於理气止痛.煎汤灌肠,隔日一次,7-10次为一个疗程,西药为广谱抗菌素加抗厌氧菌药物750ml-1000ml预热后大约30分钟注入盆腔,观察30分钟离院,2-3日一次,5-7次为一个疗程,间隔一个月经周期,重复治疗,一般2-3个周期治愈.  相似文献   

3.
张国美 《海南医学》2006,17(6):61-61,13
2003年2月~2005年8月70例盆腔炎患者中的45例采用盆腔灌注药物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治疗组),25例静脉输液与中药内服(对照组)治疗,现将两组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盆腔灌注联合中药制剂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站就诊的1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盆腔灌注甲硝唑、帕珠沙星、口服宝光妇乐冲剂和静滴甲硝唑、帕珠沙星、口服宝光妇乐冲剂的治疗方法,观察2组用药前后征状、自觉症状、B超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盆腔灌注联合中药制剂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不失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萍  王豹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56-57
资料与方法2004年2月-2008年10月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其中住院22例,门诊28例,年龄21~50岁。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下腹疼痛,腰骶胀痛或伴有带下量多,经行腹痛加重,月经不调等。临床体征:局部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子宫活动受限或压痛,输卵管一侧或双侧呈索状增粗和子宫一侧或双侧增厚、压痛或伴有附件包块等。  相似文献   

6.
黄敏  吴惠芳 《广西医学》2009,31(3):398-399
目的观察盆腔治疗仪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盆腔治疗仪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抗生素联合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为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8.200,P=0.006)。结论盆腔治疗仪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7.
我们采用中药热灌肠治疗急性盆腔炎24例,收到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3~40岁,病程6d~2个月。主要症状和体征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骰部疼痛,常在劳累、性交或月经前后加剧。带下量增多、色黄、质稠,呈脓性。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感疲乏或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不孕。盆腔检查:子宫后位欠活动或固定,单侧或双侧附件增厚,呈条索状或片状,轻度压痛或触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区可扪及炎性肿块,压痛明显,活动欠佳或粘连固定,或子宫骶韧带…  相似文献   

8.
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为成年女性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治疗棘手,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且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本文收集我院2008-2012年湿热淤结证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CPID)患者86例,观察中频药物导入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湿热淤结证C P ID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利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50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28例患者治愈,19例患者有效,3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94%。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可靠,经济易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8例,对照组56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38%.对照组总有效率76.79%,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及盆腔淤血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盆腔炎及盆腔淤血综合征是妇科门诊颇为常见的妇科病。两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体征多有相似之处 ,有时甚至二者互为因果 ,故临床上常常一律诊断为慢性盆腔炎。  这类患者多见于 3 0~ 5 0岁的经产妇 ,其临床特点是 :慢性下腹痛 ,低位腰痛 ,极度疲劳感 ,性感不快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失眠、多梦 ,头痛、烦躁 ,腹胀、大便秘结等症状[1] 。慢性盆腔炎患者妇科检查可有宫旁组织增厚、附件增粗或有包块形成并有压痛 ;盆腔淤血综合征则往往无炎症体征 ,但盆腔局部极为敏感 ,触诊下腹深压痛明显[2 ] 。两者均见宫颈肥大 ,其色淤紫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方法:2013年7月-2015年6月慢性盆腔炎患者17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实验组86例,治愈48例,治愈率55.81%,总有效76例,总有效率88.37%.对照组86例,治愈28例,治愈率32.56%,总有效67例,总有效率77.9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确,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就诊的经检查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已婚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7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治疗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复发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克林霉素加替硝唑盆腔灌注联合TDP(特定电磁波辐射器)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灌肠法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灌肠治疗有哪些优势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且顽固难愈。我院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9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诊断为慢性盆腔炎192例,随  相似文献   

16.
慢性盆腔炎相当于中医疒徵 瘕、带下、腹痛等范畴 ,为妇科临床常见病。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所致 ,或体质较差病情迁延 ,或无急性过程直接发展为慢性炎症。给广大妇女生活工作造成很大影响。鉴于西药长期应用会带来菌群失调 ,治疗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笔者在临床中以中药灌肠方与西药作对照治疗慢性盆腔炎 1 0 0例 ,中药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 0 0例均符合《妇产科学》教材第三版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年龄 2 4~ 45岁 ,病程 1~ 1 5年。本组病历均有白带量多 ,色黄 ,下腹坠痛 ,腰骶酸胀。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抗生素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2.5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观察治疗慢性盆腔炎,方法取明确诊断为慢性盆腔炎且中医辨证为湿热瘀结者,自愿接受中药保留灌肠的门诊病人。治疗后观察患者盆腔疼痛的缓解程度及体征减少的情况。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明显,治疗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慢性盆腔炎因病程长、病情较顽固、长期或反复应用抗生素,有时并无显著的疗效。笔者近年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本病取得明显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盆腔炎治疗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把120例患者随机列入三组,观察组使用盆腔炎治疗仪联合中药灌肠进行治疗,对照 A,B 组则分别单用盆腔炎治疗仪与盆腔炎二号方灌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效率为93.33%,对照 A 组的有效率为56.67%,对照 B 组则为50.00%,观察组与对照 A,B 两组的比较差异均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治疗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