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东林  孙丽君  李娜 《贵州医药》2005,29(5):423-424
子宫腺肌病系育龄妇女的常见病,经皮双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是治疗子宫腺肌病有效的一种微创方法。现将我院对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Seldinger‘s技术经导管子宫动脉注入海澡酸钠微球栓塞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钟芩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185-186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例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或MRI诊断为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采用Seldinger’s技术完成双侧子宫动脉选择插管,照影证实后,用平阳霉素+聚乙烯醇(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及子宫体积变化。结果 20例患者经治疗后痛经明显减轻,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68例子宫动脉栓塞术治子宫腺肌病的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2年,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45例患者痛经症状完全缓解,5例再次妊娠,保留子宫的53例患者中44例患者的子宫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作为临床治疗该病的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利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生育期女性子宫肌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50例处于生育期子宫肌腺病的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痛经情况、月经恢复情况。结果观察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痛经缓解的有效率100%,P〈0.01,差异显著;月经周期无明显变化,P〉0.05。经期缩短,经量减少,与术前比较,P〈0.01。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生育期子宫肌腺病能有效缓解痛经,减少月经量,是微创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随访疗效。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后6个月,痛经完全消失20例,明显缓解5例,部分缓解1例。患者的疼痛级别明显降低(P〈0.01),所有患者月经量均明显减少,平均减少50%,贫血纠正,术后12个月,子宫体积缩小41.3%。结论UAE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保留了子宫,患者接受程度高。  相似文献   

6.
子宫腺肌病发病率明显增加,且趋于年青化。根据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有多种,如药物治疗、子宫切除或部分子宫组织切除、宫腔镜子宫内膜去除及子宫动脉栓塞术等。所以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应该个体化,尤其对于生育期的要求保留子宫的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7.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UAE治疗1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观察患者术后8个月的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及病灶体积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月经量少于术前,子宫体积小于术前,疼痛分级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近期疗效显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数字减影术(DSA)下经导管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3例经B超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用Selding's方法完成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造影证实后用MTX 50mg灌注,并加用新鲜明胶海绵颗粒(直径1~3mm)栓塞:术后观察MTX药物灌注子宫动脉栓塞前后患者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及性激素水平等的变化。结果MTX灌注子宫动脉栓塞术无不良反应;经治疗的33例,插管栓塞成功率100%,月经量减少,痛经疼痛程度减轻,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微创介入技术和药物相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患者46例,分析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3个月子宫大小变化、疼痛缓解程度以及月经量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经量减少,手术后疼痛程度下降,手术后子宫体积明显小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并发症小和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接诊的子宫腺肌症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GnRH-α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子宫体积及月经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子宫体积及月经量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GnRH-α治疗子宫腺肌症效果较好,可显著缩小患者子宫体积,缓解痛经症状,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中抽取89例作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签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n=45)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GnRH-a治疗,对照组(n=44)单纯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和痛经程度变化。结果 (1)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的VAS疼痛评分、子宫体积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子宫体积明显较对照组小,2组VAS疼痛评分、子宫体积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明显缩小患者子宫体积,并缓解其痛经症状,可作为子宫腺肌症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性痛经是子宫腺肌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的疼痛使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使患者丧失生活的勇气;月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所致的继发性贫血,亦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该病传统治疗以手术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为寻找一种既能解除临床症状又能保留子宫及其功能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年3月将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应用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有望成为替代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理想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与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远期疗效分析。方法子宫腺肌病患者46例。其中27例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 UAE);19例患者采用海扶刀超声消融术(FUS)。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术后随访24个月,术前、术后随访患者行子宫肌腺病症状与生命质量问卷(UFS-QOL)评分,比较子宫体积变化、痛经评分、血红蛋白与血清CA125值差异,分析2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方式临床疗效。结果UAE组总有效率为96篌.29%,FUS组总有效率为78.9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UAE与FUS组治疗后子宫体积、痛经评分、血红蛋白(g/L)、血清CA125值( kU/L)及UFS-QO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UAE治疗后子宫体积、痛经评分、血红蛋白UFS-QOL评分较FUS组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及超声消融术均可以改善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症状,但子宫动脉栓塞术改善较为全面,适应症较宽。  相似文献   

14.
金诗湘  胡哲  黄磊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691-1693
目的研究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KMG)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40例子宫腺肌病忠者均采用4F Cobra导管经皮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至双侧子宫动脉远段,用500~700μm海藻酸钠微球栓塞。结果40例海藻酸钠微球栓塞病例,1~3个月后35例痛经症状消失,5例明显改善;38例栓塞后1~3个月后月经量显著减少,月经量平均减少56,2%,2例捶塞后3个月恢复正常;32例贫血患者,栓塞后3~6个月复查血红蛋白含量均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B超示子宫、病灶体积缩小47.3%~61.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海藻酸钠微球血栓塞剂是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12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29例确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行UAE治疗。术后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及子宫体积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观察12个月经周期,其中月经量减少至术前的50.3%,月经周期、经期无明显变化;20例患者术后痛经完全消失,6例明显缓解,缓解率为93.1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体积平均缩小37.1%;不良反应轻,并发症少。结论UAE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患者接受程度高。  相似文献   

16.
李瑛  罗军 《医药世界》2009,11(6):262-26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实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06/2008-06收治的2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痛经缓解程度、月经量、经期变化以及子宫体积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介入治疗的28例患者痛经均缓解,子宫体积缩小、异位病灶消失、月经量减少。结论: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此方法既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又保留其子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邢风琴  张舒新  余香格 《河北医药》2012,34(22):3500-3500
弥漫型子宫腺肌病(AD)传统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子宫动脉栓塞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已被业内人士所认可,术后中药巩固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但对于阐述采用阴道彩色超声监测疗效的报道不多。我院妇科  相似文献   

18.
<正>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S)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具有雌激素依赖性[1],以往曾称为内在性内异症,其常规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全子宫切除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大,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而药物治疗近期疗效明显,但不良反应较大,停药后易复发。随着科技的发展,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也逐渐向微创、保留生育方向发展,子宫动脉栓塞术逐渐被兴起并受到重视,其具有微创、安  相似文献   

19.
子宫腺肌病的病理学基础是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体肌层并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出血,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过多、子宫增大及不孕,因此消除异位内膜是治疗的关键。我院自2002年11月起应用介入放射治疗方法,通过栓塞双侧子宫动脉使异位内膜坏死达到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病灶局部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局部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子宫腺肌瘤病灶挖除术,术后用曲普瑞林或者口服避孕药治疗1~3个月,之后再放置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环,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术后40例患者痛经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且随访1年痛经症状无反复(P0.01);术后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P0.01);手术后FSH、LH、E2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局部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子宫腺肌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