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报告 6 0例颅底和脑深部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分析 6 0例肿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手术入路的选择 ,显微手术方法和技巧 ,手术结果和并发症。结果 :肿瘤全切除 30例 ,近全切除 18例 ,大部分切除 11例 ,部分切除 1例。能重返工作或料理家务 44例 ,能自理生活 11例 ,需人护理 2例 ,死亡 3例。结论 :颅底和脑深部肿瘤手术切除虽然困难 ,危险性大 ,但采用微创的显微外科技术 ,合理选择手术入路 ,积极防治并发症 ,可获得较好予后 ,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干出血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国平  李浩  游潮  杨朝华 《华西医学》2010,25(1):107-10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干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的手术指征、手术技巧、效果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及随访资料。结果:21例患者均于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无手术死亡,术中运用神经电生理监测。11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5例症状加重持续昏迷。5例术后死亡,术后随访6~18个月,9例生活基本能够自理,7例长期卧床。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脊髓肿瘤的显微手术技术。方法。回顾分析了63例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的脊髓肿瘤病例(髓外硬膜下39例,髓内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切除55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随访57例、随访期1~78个月,51例结果良好,6例结果差(3例死亡)。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脊髓肿瘤结果较好。不同类型的肿瘤应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熟练的显微技术和对脊髓保护意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比较松果体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切除不同手术入路及其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48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表现,并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经枕小脑幕切开(Poppen)入路31例,幕下小脑上(Krause)入路8例,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6例,经胼胝体后部(Dandy)入路2例,颞部侧脑室三角部入路1例。肿瘤全切除40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3例。8例未全切者及病理证实为恶性的病变术后行放疗和(或)化疗,5例术后并发脑积水行分流术,偏盲1例,死亡2例,随访6个月~6年,KPS大于80分者约43例。结论: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全切率高、死亡率低,合理的入路及体位,娴熟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Poppen入路和Krause入路是符合微创理念的理想入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下颅脑肿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应用。方法 :运用美国Stealthstation手术导航系统对 2 6例颅脑肿瘤进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结果 :全切除 19例 ( 73% ) ,次全切除 7例 ( 2 7% ) ,导航引导的注册精度误差平均为 2 8mm。结论 :在显微手术中运用导航技术可以精确地寻找和切除脑内肿瘤 ,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吴锋  蔡琦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5):393-395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 ,为延颈交界区病变早期诊断和精确定位以及正确与及时的治疗提供了便利条件。延颈交界区由于其周围骨质及附近重要神经血管结构复杂 ,手术显露困难 ,病变不易完全切除 ,且手术病残、病死率较高。由于颅底显微外科的深入开展 ,新的手术入路的应用 ,使其神经外科手术难题开始得到解决。现就此综述如下。1 病变类型1.1 延颈交界区髓内肿瘤 延颈交界区髓内肿瘤组织学类型多种多样。王忠诚等[1] 报道 34例延颈部胶质瘤患者占同期脑干占位性病变的 10 .1% ,占该部位所有肿瘤的 70 .8%。Weiner等[2 ] 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桥小脑角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6年6月至2004年7月收治桥小脑角肿瘤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桥小脑角肿瘤中,听神经瘤28例,脑膜瘤4例,胆脂瘤3例,血管网状细胞瘤1例。本组均采用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肿瘤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全组面神经解剖保留32例(89%),功能保留27例(75%),术后永久性面瘫10例。结论: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适用于不同性质的桥小脑角肿瘤,严格按照显微外科技术操作,肿瘤可全切除,并能有效地保护桥小脑角周围的重要组织结构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8.
廖宇钦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530-2531
目的:总结桥小脑角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1-2006年收治桥小脑角肿瘤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桥小脑角肿瘤中,听神经瘤25例,脑膜瘤3例,胆脂瘤2例。本组均采用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肿瘤全切除,全组面神经解剖保留30例(100%),功能保留27例(90%)。结论: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适用于不同性质的桥小脑角肿瘤。严格按照显微外科技术操作,肿瘤可全切除,并能有效地保留桥小脑角周围的重要组织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额下-纵裂联合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鞍区肿瘤的方法、疗效及适应证.[方法]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作者采用经额下-纵裂联合入路切除26例最大径超过4 cm的鞍区肿瘤,其中脑膜瘤13例,垂体腺瘤8例,颅咽管瘤5例.[结果]本组肿瘤全切24例,次全切2例,全切率91.7%, 术后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平均KPS计分88.5.[结论]应用经额下-纵裂联合入路可提高鞍区巨大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适应于肿瘤最大径〉4 cm),正中生长,质地硬,与wills环关系密切,尤其是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穿过肿瘤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脑干及毗邻部位肿瘤进行根治性切除有时十分困难,据MRI检查所见肿瘤位置和生长方式选择相应手术入路,注重术中操作及术后管理,使这些肿瘤切除成为可能并可降低死亡率。方法 所有此类患均作CT、MRI,必要时做DSA。我科对11例脑主毗邻部位肿瘤患根据肿瘤不同位置和生长方式,选择了手术入路、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结果 显同镜下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3例,肉眼下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需要用呼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预后。方法对14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例全切,4例次全切,其中1例于术后第3天再出血而死亡,另1例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神经功能障碍改善6例,同术前5例,加重3例。随访6~38个月,仍有2例患者未恢复至术前状态。肿瘤未全切的4患者中有2例行放射治疗,肿瘤体积未见明确增大。肿瘤全切的9例患者生存良好,未见确切复发,亦无再次出血。结论对有手术指征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积极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出血性脑肿瘤卒中临床与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肿瘤卒中临床与CT表现。方法 收集我院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出血性脑肿瘤卒中病例共 13例 ,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 临床表现大多具有先兆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发病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偏瘫、瞳孔改变和脑膜刺激征 ;CT检查 13例均见边缘清楚的高密度血肿 ,7例见肿瘤实体 ,6例未见明显瘤灶 ;灶周指压样水肿带 8例。结论 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病史 ,特别是先兆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询问是否有高血压病史、肿瘤史 ,仔细分析CT表现 ,增强扫描 ,有助于出血性脑肿瘤卒中的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脾脏肿瘤23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B超检查均首先发现脾脏肿块,14例再行CT检查,8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11例综合诊断为脾脏囊肿,8例术后病理证实;10例综合诊断为脾脏恶性肿瘤,8例术后病理证实。全组中20例行手术治疗,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无手术并发症。脾脏良性肿瘤预后佳,8例脾脏恶性肿瘤仅2例存活至今。结论 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为B超和CT等影像学检查;良性肿瘤尽量保脾,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脾切除术及术后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脊柱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CT及MR表现与病理学特征。 方法 对16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pPNET患者进行CT平扫(n=16)及CT平扫+增强扫描(n=12)、MR平扫(n=14)及MR平扫+增强扫描(n=9),分析其CT、MRI及病理学特点。 结果 病变位于颈段7例,颈胸段1例,胸段1例,腰骶段6例,多发1例;其中累及椎体1例,椎体及附件10例,椎管内2例,椎旁3例。病灶均呈浸润性生长;5例椎体出现病理性压缩骨折,5例肿瘤内见钙化,无椎间盘受累、骨膜反应及瘤骨形成;CT表现为成骨性、溶骨性及混合性骨质破坏(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伴周围较大实体软组织肿块样改变;MR平扫表现为混杂T1WI、T2WI信号,增强扫描中病变不均匀强化,软组织内有囊变坏死区,血供丰富。免疫组化结果提示pPNET均出现CD99特征性膜表达以及不同程度的神经性标记物NSE、Syn、CgA表达。 结论 脊柱pPNE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T及MR能显示肿瘤大小、内部结构、范围毗邻,有助于鉴别诊断;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手术切除大型桥小脑角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方法采用显微手术技巧切除大型桥小脑角肿瘤22例(其中听神经瘤11例,脑膜瘤8例,三叉神经瘤2例,胆脂瘤1例),并就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例听神经瘤全切8例,次全切3例;8例脑膜瘤全切5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1例;2例三叉神经瘤均次全切除;1例胆脂瘤全切。术后脑出血再次手术后死亡1例。结论大型桥小脑角肿瘤手术具挑战性,良好的显微手术技巧能提高全切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底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的诊断和处理措施。方法对25例颅底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经漏液糖含量测定即可定性,利用CT脑池造影或MRI检查确定漏口位置;约72%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和腰池引流于3-32d内治愈,6例(24%)并发颅内感染,1例死亡。结论术后早期积极腰椎穿刺引流脑脊液,是预防和处理术后脑脊液漏行之有效的方法;仅少数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手术修补。  相似文献   

17.
脑干血管母细胞瘤显微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脑干血管母细胞瘤显微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1例采取显微外科术治疗的脑干血管母细胞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21例患者出院时神经系统体征都有所好转。其中18例随访1~42个月,平均14个月,神经系统体征好转16例,加重2例。结论脑干血管母细胞瘤术后并发症较多,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是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患者康复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8.
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切除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本组颅咽管瘤5例。其中2例为实质性视交叉后肿瘤、1例为实质性鞍内鞍上型肿瘤、2例为囊性肿瘤。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双侧额、翼点和经蝶窦手术入路)进行肿瘤切除。结果:4例经颅手术的病例皆达全切除,1例鞍上鞍内型肿瘤采用经蝶窦手术次全切除。所有病例恢复良好。结论:根据肿瘤不同质地、部位和范围,采用恰当的手术入路,结合应用熟练的显微技巧,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侵犯幕上下岩骨后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21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幕上下岩骨后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肿瘤SimpsonⅠ级切除16例,Simpson Ⅱ级切除5例,术中根据情况将增生岩骨、受侵小脑幕一并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轻度面神经麻痹和听力下降.平均随访3.2年,所有患者均正常工作生活,无肿瘤复发.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全切除幕上下岩骨后脑膜瘤,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胆囊癌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与诊断。方法 对 2 7例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 7例中男 10例 ,女 17例 ,男女之比为 1∶1.7,5 0岁以上 2 0例 (74 .1% ) ,合并胆囊结石 17例 (6 3.0 % ) ,有胆囊息肉病史 8例 (2 9.6 % )。术前B超、CT和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70 .4 % (19/ 2 7)、81.8% (9/11)和 10 0 % (4 / 4 )。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好发于 5 0岁以上女性 ,发病与胆囊结石、炎症、息肉有关。B超、CT、MRI是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