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高危患者用硬膜外联合麻醉与静吸全麻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有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80例,为2008年至2017年在本院接受诊治并存在高危因素年龄超过70岁的患者,编序并将其每组40例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A组(腰硬联合麻醉)和B组(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麻)。比较不同麻醉手段对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B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显著优于A组(P0.05);B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完善时间等数据显著优于A组(P0.05);B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对高龄高危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段干预患者选静吸全麻麻醉方法麻醉效果更为突出且对患者安全性并无造成严重消极影响,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术后10个月~38个月(平均20个月)的随访。结果临床疗效按Harris评分标准,本组优良(〉80分)61例,占92.4%;尚可(70~79分)4例,占6.1%;差(〈70分)1例,占1.5%.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对高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 选择86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七氟醚+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啶+七氟醚+芬太尼组麻醉方式,比较2组术后24 h内谵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为9.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91%(P<0.05).结论 对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方式利于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9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医院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观察感染组患者感染特点;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围术期情况;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3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3.9%,非感染组患者923例。感染组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15例(40.5%),居首位;手术部位感染8例(21.6%),居第2位。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术前住院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和手术部位感染为主。高龄、术前住院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多会加大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前选取2种麻醉方法对高龄高危患者进行麻醉,观察麻醉方法对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我院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者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行全身性麻醉,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记录数据,结果为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均有明显变化,且观察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高于对照组,而心率远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经统计学检测,P0.05,具有意义;两组凝血功能指标经比较,在不同的时刻,两组指标并无较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对循环功能的影响远低于硬膜外麻醉,两者对于患者的血液凝血功能影响无太大区别,相较而言,全身麻醉更适合于高龄高危患者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前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极人工髋关节置换在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双极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平均82岁)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结果20例患者在术后2~3周下地负重行走。1例术后第二天发生脑溢血,不能行走,2月后死亡。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肯定,术后可早期负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198 5年 8月~ 2 0 0 1年 9月我院共收治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 2 5 3例。其中随访时间最长 12年 ,最短 11个月 ,经随访观察术后效果良好。现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谈几点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5 3例患者中 ,男 196例 ,女 5 7例 ,年龄最大 74岁 ,最小 4 1 0岁 ,平均 6 4 7岁。病因类别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15 2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6例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 13例 ,高龄新鲜错位之头下型骨折 2 8例 ,骨关节炎 (关节强直 18例 ,类风湿 6例 ) 2 4例。1 2 适应证 :(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2 )高龄患者的错位之头下型骨折…  相似文献   

8.
施祥忠 《求医问药》2014,(18):41-42
目的 :探讨用彩超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行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为其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前后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165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有50例(30.30%)患者被检出有下肢静脉血栓。这些患者的年龄为60~70周岁,进行左侧关节置换是导致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结论 :为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可准确判断其发生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高龄手术患者及进行左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较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在术后应对其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阐不稳定型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2月-2006年10月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7例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中男21例,女26例:年龄75-94岁,平均年龄82.5岁;骨折按Evan’s分型ⅢA型13例,ⅢB型23例,Ⅳ型11铡。7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40例合并有其他器官疾病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患者采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1例术后5个月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术后16个月因心脏疾病死亡,46例获6-35个月随访,39例(84.8%)患者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受伤前水平。未出现感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能迅速恢复患肢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该类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65岁以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17例,其中男132例,女285例。单纯骨折312例,坏死67例,关节炎38例。2手术方法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严格按照人工关节置换步骤进行操作,术中严密止血,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并进行细菌培养,给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0例75岁以上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8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Harris评分评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平均时间(83.4±10.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6.3±135.3)mL;术后患者平均随访(33.4±11.4)个月,根据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5.0%(34/40).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上,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效果理想,预后良好,可早期下床行走,是治疗不稳定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术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5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术后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肢体评分和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术后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愈合,在临床应用上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江建红 《中外医疗》2012,31(4):161-161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龄转子间骨折越来越常见。研究报道其发生率已占髋部骨折的31%~51%[1]。骨水泥型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粉碎性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卧床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及医生的青睐[2]。我科于2006年月1月至2010年月10月共收治高龄粉碎性转子间骨折患者37例,经骨水泥型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吴元勇  郭金伟 《重庆医学》2013,42(11):1243-1244,1247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自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75岁以上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男17例,女25例,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9例。骨折按Evans分型,Ⅲ型2l例,Ⅳ型12例,Ⅴ型9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获得随访的4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Harris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42例患者都顺利通过手术,手术时间57~102min,术中出血量约210~620mL。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6~60个月,平均33个月。按Harris评分,优11例,良25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减少卧床时间,早期下地行走。是治疗不稳定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比较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李志强 《基层医学论坛》2016,(17):2361-2362
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切复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人工关节置换术组(观察组,44例)及切复内固定术治疗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切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记录和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复内固定术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临床效果更明显,且后者具有手术时间短以及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王艳 《黑龙江医学》2022,46(3):261-262,265
目的:分析高龄危重患者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20年8月行股骨头置换术的580例高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超声引导行神经阻滞麻醉.分析患者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点[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麻醉后10 min(T2)、麻醉后30 min(T3...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寿的延长 ,老年髋部疾病尤其髋部损伤的患者逐渐上升 ,人工关节置换术目前在临床上己广泛应用。但由于老年患者年老体弱 ,全身并发病较多 ,各种脏器机能低下等特点 ,能否耐受手术及安全度过术后关 ,一直是临床上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正确评估高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适应证 ,正确处理和防止并发病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科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收治 30例 6 0岁以上髋部疾病患者 ,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 33例 (次 )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男 13例 ,女 17例 ,年龄 6 0~ 92岁 ,平均 72 .3岁 ,右侧 1…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对高龄股骨颈骨折42例,施行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6例;双极人工关节置换28例;全髋关节置换8例。结果:本组中42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6个月~11年)。死亡1例。优良率为71.2%。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23.8%。结论:7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单纯股骨头置换术较全髋置换术能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对高龄患者的手术成功及术后成功及术后恢复尤为有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的有效麻醉方法。方法:对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用2%盐酸利多卡因、1%盐酸罗哌卡因各10ml混合液,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评价麻醉效果。结果:硬膜外阻滞完成后血压下降>20%者4例,占10%,经快速输液或静脉注射麻黄素5~15mg,均恢复正常水平。全组麻醉效果满意,未发生躁动等不适,未发生严重的低血压和严重的呼吸抑制。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具有阻滞完善、肌松效果好、对循环呼吸干扰小、不受时间限制等优点,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置换组,同时选取在我院采取切复内固定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固定组,并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关节功能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置换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关节功能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明显优于固定组(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发现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少,该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