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凤  黎悦 《黑龙江医学》2013,37(5):356-357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病情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有效地减少或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效护理,能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灸法主要是通过灸火的热力或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作用于人体腧穴,以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的目的。因其操作简便、用材廉价、疗效明显受到临床各科的广泛应用。笔者通过检索近10年运用各类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临床文献,总结临床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灸法类型及治疗效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和参考。结果显示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操作简便,用材廉价,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为常用的药物之一,既往研究表明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良好疗效,药理研究发现雷公藤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与调节相关淋巴细胞、酶和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现综述近年来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运用和药理学研究进展,以期对进一步提高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首次提出了增生性膝关节炎非独外感风寒湿三气之说的认识。临床观察治疗 40例增生性膝关节炎急性期患者 ,多湿热瘀标实证 ,使用清热化瘀散结为主的治法 ,能有效控制和预防病情的发展 ,临床总有效率为92 .5 %,故提出了增生性膝关节炎急性期以清热散结除湿 ,消肿止痛为主的观点。临床证实骨疣汤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急性期行之有效 ,缓解期则治以补肝益肾 ,强壮筋骨  相似文献   

5.
曹映品  刘芳 《中外医疗》2015,(3):195-196
膝骨性关节炎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目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有很多,玻璃酸钠因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治疗费用适中,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较为接受,现将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仍为临床一大难题。本文总结张鸣鹤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经验。 方法 2019年9月—2020年3月跟随张鸣鹤教授临证侍诊,收集相关医案,并整理张鸣鹤教授处方及诊间评语,附以临床诊治完整病案1例。查阅相关文献,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总结不同证型患者的处方特点,挖掘张鸣鹤教授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论治及特色疗法的临证经验。 结果 张鸣鹤教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有热痹为多、辨证治疗、药物运用以及关节变形防治等4个方面。其中辨证临床以热痹为多,前期应注重风湿热邪的轻重比较,佐以活血化瘀、滋阴清热,后期以扶正为主,补益肝肾、清解余毒。张鸣鹤教授在药物运用中注重其归经和特殊作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药物选用有其独到的见解。植物类药物运用较为频繁,强调不同的药物可用于相对应的症状及发病部位。虫类药物使用较少,但在通络治疗上有点睛作用。同时提出,类风湿性关节炎应防治结合,规范用药;对关节变形但骨质尚未融合的患者提出牵拉矫形的治疗方法,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结论 运用中医理论体系宏观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治疗经验,热痹理论以及用药规律在临床辨证治疗过程中取得显著疗效,对比其他名中医治疗经验,体现出中医“天人合一、三因制宜”的思想,以期在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方法:自创痹通经验方临床随症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果:以痹通经验方为基础方,根据临床证型,灵活加减运用,疗效显著.结论:应用中医中药随症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利军  单云  雷玉 《吉林医学》2013,34(23):4710-4711
目的:观察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云克对2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的效果。结果: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总有效率达82%。结论: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该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云克联合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类风湿关节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云克配合痹祺胶囊治疗,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以关节肿胀、疼痛、晨僵时间、血沉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克联合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吾尔医治疗结合维吾尔医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50例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比较150例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护理干预措施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比较150例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经过护理干预措施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之前的比较效果比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的效果明显的降低。结论:维吾尔医结合维吾尔医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0例予芬必得加甲氨蝶呤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理化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8.00%,关节疼痛总数和关节疼痛度、关节肿胀数和关节肿胀度及晨僵时间等观察指标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寒热错杂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和腕部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特征,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对我院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40例手及腕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0例的X线表现中,小关节骨质疏松改变、多发性对称性梭形软组织肿胀2例,关节间隙狭窄3例,骨质破坏、骨性关节面骨皮质边缘不规整22例,关节半脱位、骨性强直13例。结论手及腕部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紧密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表现特征以及现代研究成果,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病机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病机应以“毒”立论,重在清热解毒;以“瘀”为要,功在凉血化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表现特征以及现代研究成果,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病机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病机应以“毒”立论,重在清热解毒;以“瘀”为要,功在凉血化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臭牡丹根提取液对佐剂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方法:用排水法测定大白鼠佐剂性关节炎的肿胀度.结果:臭牡丹提取液5、10g/kg于致炎前3d开始腹腔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给药27天,不仅显著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急性足爪肿胀,而且对于继发性的足爪肿胀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臭牡丹根具有防治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Dickkopf-1(DKK-1)的浓度,探讨其与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骨破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50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及正常对照100例,用ELISA法分别测定3组研究对象血清DKK-1浓度,同时检测血清中反映破骨细胞活性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P5b)浓度,并研究分析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DKK-1与TRAP5b、血尿酸及其他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1)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组[(2 574.8±997.9)ng/L]、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2 009.4±756.9)ng/L]血清DKK-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981.8±770.7)ng/L,F=49.59,P<0.001],并且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组明显高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t=3.998,P<0.001)。(2)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组[(3.2±1.4)U/L]、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2.5±1.4)U/L]血清TRAP5b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2±0.2)U/L,F=103.039,P<0.001],并且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组明显高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t=3.391,P=0.004)。(3)在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组中,血清DKK-1水平越高,TRAP5b的水平亦越高(r=0.47,P<0.001)。(4)在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组中,血尿酸水平与血清DKK-1和TRAP5b均无相关性(P>0.05)。(5)在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组中,TRAP5b浓度与痛风石的存在和病程相关,合并痛风石组血清TRAP5b浓度高于无痛风石组[(8.4±6.4)U/L vs.(4.0±1.6)U/L,t=-2.938,P=0.007],并且病程越长,血清TRAP5b浓度越高(r=0.455,P=0.01),但血清DKK-1浓度与病程和痛风石的存在与否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中可以检测到血清DKK-1明显升高,并且DKK-1与反映破骨细胞活性和功能的TRAP5b呈正相关,提示DKK-1可能参与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骨破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Reactive arthritis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lower limb oligoarthritis, mainly in young adults. It is one of the spondyloarthropathy family; it is distinguishable from other forms of inflammatory arthritis by virtu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affected sites and the high prevalence of characteristic extra-articular lesions. Many terms have been used to refer to this and related forms of arthritis leading to some confusion. Reactive arthritis is precipitated by an infection at a distant site and genetic susceptibility is marked by possession of the HLA-B27 gene, although the mechanism remains uncertain. Diagnosis is a two stage process and requires demonstration of a temporal link with a recognised "trigger" infecti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exually acquired" and "enteric" forms of reactive arthritis are considered. Putative links with HIV infection are also discussed. The clinical features, approach to investiga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reactive arthritis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侵蚀性的多关节炎。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是指年龄≥60岁的类风湿关节炎,分为2个临床亚组:老年起病类风湿性关节炎(EORA)和青壮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YORA)。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预期寿命的延长,EORA的发病率在逐渐增高,EORA与YORA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室特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及时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非常重要,因为可以实施早期治疗。EORA与一些其他风湿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很复杂,如风湿性多肌痛(PMR)、痛风性关节炎(GA)、骨关节炎(OA)等,这些疾病会出现与EORA相似的症状和体征,且EORA的诊断方法缺乏特异性, 所以EORA易造成误诊、漏诊。EORA患者与YORA患者具有相同的治疗目标:控制临床表现,防止结构损伤,保护关节功能,降低死亡率。由于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的改变、合并肾功能不全较多、年龄相关的免疫衰老等危险因素的存在,EORA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较YORA多见。目前治疗RA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Gc)、传统的DMARDs(csDMARD)、生物DMARDs(BDMARDs)、靶向合成DMARDs(TsDMARDs)等,在选择治疗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疾病活动及合并症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实现临床缓解或尽可能降低疾病活动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从风寒湿三邪致病、热邪致病、血分致病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银屑病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并从三期辨证,分期治疗及中成药治疗方面对银屑病关节炎的中医治疗进行了探讨,强调了活血化瘀在治疗中的重要性,并认为银屑病关节炎的发生与免疫异常有关,治疗中可酌情应用虫类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中药,引经药及藤类药。  相似文献   

20.
宋元以前"痛风"及其相关中西病症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元以前中医“痛风”是因血受热后 ,或当风 ,或受寒 ,或感湿邪导致湿浊凝滞经脉 ,以关节作痛 ,入夜尤甚为特征的疾病。中医痛风一词最早见于梁代《名医别录》 ,此前包含于“痹中”。自“痛风”出现到元代以前 ,古代医家没有对它进行明确的阐述 ,实际上 ,其错综于“痹”、“历节”、“白虎”之中。元代朱丹溪创立“痛风”病名 ,该病名与现代医学的痛风性关节炎呈交集关系。同时 ,发现历节、白虎原为两个病名 ,宋代统一为历节白虎 ,二者极类似于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病名“痛风”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 ,且具有专指性 ,非常接近痛风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