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梁欣  李成刚  刘瑞  海春旭 《医学争鸣》2004,25(8):752-754
目的:探讨混合液体火箭推进剂经呼吸道途径中毒后,外周血中氧化损伤指标的变化,研究氧化损伤在推进剂引起的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昆明小鼠,体质量18~20 g,随机分为4组,置于112 L染毒柜内,连续吸入室温下(24℃)液体推进剂的自然蒸发气体进行染毒2 h,每天染毒1次,共4 d,第5日处死动物.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总SOD(T-SOD)活性以及肝组织匀浆中的脂褐素含量.结果:① 200 μmol/L染毒组动物血清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② 40 μmol/L、200 μmol/L染毒组动物血清T-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降低非常显著(P<0.01);③ 6 μmol/L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动物肝组织匀浆脂褐素含量显著增加(P< 0.05).结论:①中、低浓度的混合推进剂中毒可以引起外周血中自由基产生增加,但并不造成机体组织显著的脂质过氧化损伤.②高浓度的混合推进剂中毒时,自由基产生相对减少,机体外周血和肺外器官不发生显著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推进剂对机体造成的病理损害中,氧化损伤可能不占主导地位,其损伤机体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二甲基甲酰胺(DMF)属中等毒类物质,DMF对消化系统损害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DMF被吸入机体后对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出血性胃肠炎为DMF中毒较突出的表现。乙醇引起的胃黏膜急慢性损伤已经明确。乙醇除直接损伤胃黏膜外,还可通过增强胃黏膜损伤因素、削弱胃黏膜保护因素和使细胞内钙超载等机制引起胃黏膜损伤。乙醇对胃黏膜的影响较为复杂,深入研究其对胃黏膜的作用机制,对于胃黏膜保护有积极意义。DMF与乙醇对胃黏膜毒性的协同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醇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的慢性乙醇中毒动物模型,对大脑匀浆中谷氨酸(glutamate,Glu)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Glu较对照组和配对对照组显著增加,而GABA的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提示Glu参与了慢性乙醇中毒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而GABA是否参与,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
实验性乙醇胃粘膜损害中胃肠激素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胃肠激素在急性胃粘膜损伤中的变化和作用,该文观察了大鼠乙醇对胃粘膜损伤模型中胃粘膜局部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肽其与胃粘膜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乙醇作用时间延长,胃粘膜内生长抑素和血管活性肠肽含量显著下降,P物质的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使攻击因子作用加强,防御因子作用减弱,在乙醇作用30min后粘膜局部的表皮生长因子显著增高,这可能与机体的适应性保护有关。提示:胃肠激素的变化大与乙醇性胃粘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胃方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1)采用大鼠盐酸-乙醇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观察益胃方对胃粘膜损伤指数的影响,并测定胃粘膜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2)建立大鼠脱氧胆酸钠-乙醇慢性胃炎模型,测定胃粘膜氨基己糖(HEX)水平,一氧化氮(NO)含量,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益胃方可抑制盐酸-乙醇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伤,降低其胃粘膜MDA含量,增加胃粘膜GSH-PX含量。(2)益胃方可提高其胃粘膜HEX含量,降低胃粘膜NO含量,改善脱氧胆酸钠-乙醇慢性胃炎模型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论益胃方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朱正锴  王爱玲  程景林  郭杰 《医学综述》2012,18(17):2880-288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中X线电离辐射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接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的患儿67例,分别测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术后2 h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2 h SOD活力(114.3±14.7)U/mL低于术前(133.6±18.6)U/mL;MAD含量(3.5±1.0)μmol/ml显著高于术前(3.1±1.0)μ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SOD活力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呈显著负相关(r=-0.68,P<0.05),同时MDA含量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呈显著正相关(r=0.75,P<0.05)。结论介入治疗中X线可能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内产生过多的自由基,造成机体的过氧化损伤。因此,临床应用中应加强对患儿介入治疗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 :颅脑损伤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是影响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故通过研究脑损伤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规律可望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3 0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A、B、C 3组。A组 :正常对照组 ;B组 :脑挫裂伤组 ,硬膜外打击法造成动物模型 ;C组 :脊髓横断组 ,脊髓直接切断法造成动物模型。通过进行家兔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实验和观察损伤后 1d、3d、7d、15d家兔血清对脾细胞增殖的影响来测定家兔脑损伤后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脑挫裂伤组 (B)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A)和脊髓横断组 (C) (P >0 0 5 )。A、C 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 0 5 )。B、C 2组血清对脾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 ,但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脑组织受损后对机体免疫有增强作用 ,而脊髓损伤则无此作用。脑、脊髓损伤后动物血清中会产生免疫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我们采用闭塞大鼠四动脉的全脑缺血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O(一氧化氮)、NOS(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变化,以及针刺对其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脑缺血及再灌注造成的脑损伤中,NOS活性和NO含量显著升高,如缺血后再灌注3小时后电针针刺百会穴、曲池穴30分钟,则NOS活性和NO含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在缺血再灌注适当的时间段,针刺可抑制NOS活性,减少NO的产生,从而降低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迟发性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9.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由各种严重损伤,尤其是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通过刺激炎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形成全身广泛性炎症反应的一种临床过程。心脏骤停、心肺脑复苏(CPCR),机体经历了损伤、缺氧、应激反应过程,会产生细胞因子,粘附因子的变化有可能发生SIRS,进一步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因此,早期发现和处理SIRS,对提高CPCR的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二巯基丙磺酸钠 (Na- DM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复制大鼠 4-动脉阻断模型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区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和丙二醛 (MDA)含量变化及Na- DMPS脑室内给药 (icv)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脑缺血 10 m in再灌注 6 0 min可显著降低海马区 SOD活力和升高 MDA含量。缺血前 2 0 min icv Na- DMPS90 0 μg· kg- 1 ,能显著提高 SOD活力和降低 MDA含量。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产生的氧自由基代谢紊乱可造成海马区细胞损伤 ,Na- DMPS对其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复方 (主要成份为川芎、水蛭、灵芝、红花、牡蛎、蒲公英、黄芪、大黄等 )对 7/ 8肾切除大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 ]建立 7/ 8肾切除大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 ,观察 8周内中药复方和苯那普利对尿素氮、肌酐、肌酐清除率、2 4h尿蛋白量的影响及残肾病理变化 .[结果 ]中药复方组和苯那普利组尿素氮 ,肌酐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 ,肌酐清除率高于模型对照组 ,尿蛋白量低于模型对照组 ,病理改变轻于模型对照组 ,且中药复方效果优于苯那普利 .[结论 ]中药复方能改善 7/ 8肾切除大鼠的肾功能及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2.
常用中药及复方制剂的肝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所致肝毒性的临床表现与常见肝病相似,可出现急性肝细胞损害、肝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升高、肝肿大、黄疸、胆汁淤积、慢性肝炎伴纤维化、肝硬化、暴发性肝衰竭或肝脏肿瘤等各种病理变化。停药后,多数肝脏损害是可逆的。常见的具有肝毒性单味药有黄药子、苍耳子、雷公藤、麻黄、苦楝子、番泻叶等;常见的肝毒性复方制剂有壮骨关节丸、疳积散、复方青黛丸、克银丸、小柴胡汤等。中药配伍及中西药联合用药均可导致肝毒性的发生;中药的药性与肝毒性也有关;引起肝毒性的原因除与中药本身的毒性有关外,与医者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及与患者本身体质也有关,季节、地域等因素也是引起肝毒性的重要原因。只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辨证施治,提高医术,合理用药,才是防止中药及复方制剂引起肝毒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于阳  张晓明  李艳  叶文玲  李雪梅  郑法雷 《北京医学》2012,34(4):275-278,337
目的探讨关木通等中药引起的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对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可能作用。方法分析16例关木通等中药所致肾损害的临床表现、肾病理特点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情况。对10例肾活检标本进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型蛋白和Ⅲ型胶原表达的检测。结果本组16例患者均在服用关木通等中药后出现肾脏病变,10例中药成分中明确含有关木通,5例就诊时已进入尿毒症期或尿毒症前期。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血压一般正常。尿常规基本无白细胞,蛋白尿较轻,尿β2微球蛋白显著升高(3000ng/ml),贫血13例,伴肾性糖尿14例、肾小管酸中毒10例。肾活检显示以小管间质病变为主,大片肾小管萎缩或扩张,小管上皮细胞浊肿、脱落,间质灶性或成片以单核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浸润及大片纤维化,小叶间动脉壁可增厚。肾小球无病变或轻度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波型蛋白表达增加,肾间质Ⅲ型胶原表达增加。7例予泼尼松15~50mg/d治疗8~72个月后,4例肾功能有所好转,2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稳定,1例肾功能继续恶化。1例经过对症治疗2个月后肾功能正常,5年后肾小管酸中毒和肾性糖尿完全消失。结论关木通等中药可引起慢性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很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皮质激素可能对缓解关木通等中药所致肾小管间质病变有一定作用,其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中药药性五脏归经理论的总结奠定大样本数据挖掘的基础,并为中药新资源的开发及临床用药提供五脏归经判定的理论线索。方法在对中药归经进行频数分析基础上,选择《中华本草》所载8980味中药的五脏归经数据及关联的药物功能索引数据作为数据集,采用IBMSPSS Clementine 14.1数据挖掘平台,选择Apriori模型挖掘分类关联规则,设置规则前件最小支持度阈值为0.1%,最小置信度阈值为60%。结果共挖掘出涉及五脏归经的分类关联规则32条。结论①具有重镇安神、发散风热&明目等功能的中药多归肝经;②具有重镇安神、补气&安神等功能的中药多归心经;③具有补脾胃&补气等功能的中药多归脾经;④具有润肺化痰等功能的中药多归肺经;⑤具有补肾阳&补血等功能的中药多归肾经。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针灸防治艾滋病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文献论述了艾滋病(AIDS)发病与防治研究概况,着重阐述了中医对AIDS的认识以及中医药、针灸的防治作用。指出其病因病机是外感湿邪淫毒,损伤机体;内伤于房事不节,气血双亏。治疗采用除湿解毒、补气益血的方法,通过中医药、针灸来抑制AIDS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调整神经、内分泌功能,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及保护肾功能。本文还拟定了中医药、针灸治疗AIDS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活血清解灵对急性胆道感染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胆管减压加中药对急性胆道感染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造大鼠急性胆道感染模型,灌胃给中药汤剂后,检测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肺磷脂酶A2活性,血气分析和检测血清铁蛋白含量。[结果]急性胆道感染大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组织中磷脂酶A2活性增强,动脉氧分压(PaO2)下降,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上升,血清铁蛋白浓度升高。胆管减压加中药治疗可明显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抑制磷脂酶A2活性增强,使上升,PaCO2下降,血清铁蛋白浓度降低。[结论]胆管减压加中药治疗对急性胆道感染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胆管减压加中药对急性胆道感染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造大鼠急性胆道感染模型,灌胃给中药汤剂后,检测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肺磷脂酶A 2活性,血气分析和检测血清铁蛋白含量。[结果]急性胆道感染大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组织中磷脂酶A2活性增强,动脉氧分压(PaO2)下降,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上升,血清铁蛋白浓度升高。胆管减压加中药治疗可明显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抑制磷脂酶A 2活性增强,使上升,PaCO2下降,血清铁蛋白浓度降低。[结论]胆管减压加中药治疗对急性胆道感染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肝阴虚证大鼠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艇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慢性损伤的基础上,结合温热中药灌胃制作大鼠慢性四氯化碳肝损伤肝阴虚证动物模型,并从病因、症状、体征、实验指标以及中药治疗反证等方面对模型加以评价。该模型的临床表现及病 理变化与人类肝阴虚证近似。  相似文献   

19.
中药提取成分抗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关于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与神经递质紊乱、基因突变、自由基损伤、神经细胞凋亡、淀粉样β蛋白沉积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等有关。近年有关中药及其提取物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中药提取成分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疱疹病毒感染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孕妇妊娠期的感染常规以化学药物姑息治疗。化学药物对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无效.且对胎儿有潜在危害,临床应用不理想。中药既能直接杀灭疱疹病毒,也有阻断病毒侵染正常细胞的作用.还能增强机体免疫,改善机体病变损害,应用中药治疗孕妇妊娠期疱疹病毒感染性疾病较化学药物更加积极有效。妊娠期预防和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时,应重视和遵循中医传统的妊娠禁忌,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实验研究成果,合理审慎地选择应用中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