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实验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独角莲块茎、叶柄、叶片、花和果实的17种氨基酸含量分别为9.051%;4.419%;12.09%;8.381%和24.47%;其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值分别为0.453;0.365;0.499,580和0.563。  相似文献   

2.
独角莲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角莲块茎供药用,能祛风痰、逐寒湿、镇痉,治头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跌打劳伤、肢体麻木、中风不语、淋巴结核、蛇虫咬伤等。中药中的独角莲即系独角莲加工而成。该品有毒,宜慎用。本文就独角莲就化学成分、炮制方法、药理作用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独角莲种子中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独角莲种子进行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测定的研究。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 GC- MS)和日立 835 - 5 0型氨基酸分析仪。结果 :从独角莲种子中分离出 4种脂肪酸和 1 6种氨基酸。结论 :独角莲种子中含 2种不饱和脂肪酸和 7种必需氨基酸 ,并分别以亚油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独角莲是一味传统中药,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疾病,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动物模型的研究显示独角莲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1,2],研究还发现独角莲具有阻滞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于S期,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3]。为进一步研究独角莲这一作用的分子机制,本实验利用肝癌cDNA抑制性消减文库构建的肝癌相关基因微阵列,对独角莲作用于肝癌细胞SMMC-7721后基因表达的变化进行了探讨。1材料与方法1.1药材及其处理:本实验所用药材为河北迁西人工种植,一年生根茎,经本室陈瑞阳教授鉴定为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独角莲Typhon…  相似文献   

5.
独角莲地上各部位氨基酸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测定独角莲雄蕊、雌蕊、花瓣、果肉和种子中氨基酸含量 ,并观察不同生长期独角莲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独角莲地上各部位氨基酸含量。结果 :从雄蕊、花瓣、果肉中检出 1 6种氨基酸 ,从雌蕊、种子中检出 1 5种氨基酸 ;5个地上部位都以谷氨酸含量最高 ;从独角莲叶中检出 1 6种氨基酸 ;不同生长期独角莲叶中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 1 .0 98%( 8月 1 0日 )、1 2 .665 %( 9月 1 0日 )、1 4.5 0 6%( 1 0月 1 2日 )。结论 :独角莲地上各部位氨基酸含量丰富 ,独角莲叶中氨基酸含量随生长期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对体外培养的人膀胱癌系EJ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EJ细胞贴壁后分为对照组、1组、2组、3组、4组、5组,分别给予0、0.5、1、5、10、15 g/L浓度斑蝥酸钠处理,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情况,CCK-8法检测斑蝥酸钠对EJ细胞增值抑制的影响,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以0.5、1、5、10、15 mg/L 5个浓度的斑蝥酸钠作用于EJ细胞24 h,EJ细胞的增殖出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与药物浓度成正相关。1、2、3、4、5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期细胞比例为8.94%,G2/M期为4.16%,G0/G1期为86.91%,与1、2、3、4、5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斑蝥酸钠作用EJ细胞24 h后,电泳出现凋亡特有的阶梯状条带,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带增多,而对照组则没有出现凋亡带。荧光显微镜下,对照组未出现凋亡小体,加入斑蝥酸钠的药物组有凋亡小体出现,0.5、5 g/L斑蝥酸钠药物组凋亡细胞数较少,15 g/L斑蝥酸钠药物组凋亡细胞数较多。结论斑蝥酸钠对体外培养EJ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诱导EJ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探讨斑蝥水提液对肿瘤细胞和人正常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将斑蝥水提液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 G-2、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肺癌细胞A549、人正常肝细胞LO-2、人胚肾细胞293A,采用CCK-8法测定斑蝥水提液对上述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斑蝥水提液对上述细胞均有明显毒性作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呈量效关系。斑蝥水提液对Hep G-2、BEL-7402、A549、LO-2、293A细胞的IC50依次为331、287、523、397、443μg/m L。结论斑蝥水提液具有抗肿瘤效果,体外抗肿瘤的同时对正常肝肾细胞也有毒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枝莲清肝胶囊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方法以HepG2.117细胞为模型,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枝莲清肝组(1000μg/ml)、拉米夫定组(5μg/ml),用酶联免疫试验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变化,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的变化,以MTT比色法观察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细胞毒性实验显示,2个药物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种药物对HepG2.117细胞的生长无毒性作用。枝莲清肝组24h和72 h对HBsAg的抑制率分别达30.1%和36.3%,对HBeAg的抑制率分别达6.4%和26.7%;PCR检测显示枝莲清肝胶囊能降低HBV DNA水平。除72 h时对HBsAg的抑制率低于拉米夫定组外(P〈0.05),2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枝莲清肝胶囊在1mg/ml浓度下有抑制HBV DNA和HBsAg、HBeAg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柚皮苷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柚皮苷对5种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柚皮苷对细胞凋亡、细胞活性氧水平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的变化.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实验检测柚皮苷对细胞DNA的损伤.结果 MTT实验得出柚皮苷对不同的肿瘤细胞产生不同的增殖抑制现象,并且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其对PC-12细胞作用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得到柚皮苷能有效诱导PC-12细胞的凋亡,并且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SCGE实验发现柚皮苷使细胞DNA断裂,形成拖尾.结论 柚皮苷通过活性氧调控的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PC-12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何晓红  刘威  张晓宇 《中外医疗》2008,27(33):73-74
目的:研究双甲莲的抑瘤作用.方法:利用多种小鼠移植性肿瘤进行体内抑瘤实验.结果:经实验证明双甲莲胶囊对小鼠多种移植性实体型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腹水型肿瘤有一定的延长生命的作用.结论:通过实验证明双甲莲胶囊的抑瘤作用明确.  相似文献   

11.
推拿手法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家兔疼痛的影响并探讨其镇痛作用的机理.方法:将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推拿组.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用卵蛋白诱导法复制RA家兔疼痛模型,药物组给予3次/天,连续10天的药物((旭)痹颗粒)治疗、推拿组给予1次/天,连续10天的推拿治疗,治疗结束后用钾离子透入法测定各组家兔膝关节局部痛阈,然后抽取脑脊液(CSF),用放免法检测CSF中β-内啡肽(β-EP)和八肽胆囊收缩索(CCK-8)的含量,比较药物组、推拿组关节炎家兔关节局部痛阈和脑脊液中β-EP和CCK-8的含量.结果:推拿组、药物组痛阈和β-EP含量均升高(P<0.05),推拿组β-EP的含量高于药物组(P<0.05),推拿组、药物组CCK-8的含量均向正常水平恢复,但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推拿和中药对RA家兔都有镇痛作用,其作用的中枢机理之一可能与内源性阿片肽β-EP的大量释放和促使CCK-8含量向正常水平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CDH8基因表达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质粒pcDNA3.1-PCDH8(实验组)与质粒pcDNA3.1(对照组)转染至鼻咽癌细胞株CNE-1,RT-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CNE-1细胞的PCDH8 mRNA及蛋白表达;通过CCK-8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技术、Transwell侵袭实验及CCK-8细胞药物敏感实验,进一步对转染PCDH8基因质粒的细胞株CNE-1的增殖能力、生长周期、细胞侵袭能力及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并与转染对照质粒的细胞株进行比较.结果 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转染质粒pcDNA3.1-PCDH8的实验组细胞株中PCDH8 mRNA及蛋白成功表达并明显高于转染质粒pcDNA3.1的对照组细胞株.CCK-8细胞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株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株G0/G1期较对照组增加,S期细胞较对照组减少;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株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CCK-8细胞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PCDH8基因的高表达能显著提高鼻咽癌细胞株CNE-1对顺铂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论 PCDH8基因的表达能降低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延缓细胞分裂周期,提高对顺铂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诚  陈幸华  张曦  高蕾  高力  梁雪  孔佩艳  彭贤贵  王庆余 《重庆医学》2008,37(21):2427-2429
目的 探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对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CBDSCs)与分离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进行混合培养,采用CCK-8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查细胞周期.结果 hUCBDSCs组OD值明显高于时照组(P<0.05),rhIL-2 hUCBDSCs组OD值更高(P<0.05),而细胞因子作用(hUCBDSCs培养上清液)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混合培养)组淋巴细胞S G2/M期明显高于对照(单纯培养)组(P<0.05).结论 hUCBDSCs具有促进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C对Hela细胞系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维生素C对Hela细胞系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测定,观察不同浓度维生素C(1μmol/L~3500μmol/L)对Hela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后细胞周期分布及增殖指数的变化。结果 各个浓度的维生素C对Hela细胞系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3500μmol/L时,抑制率为66.15%。维生素C能使Hela细胞系阻滞于G0/G1期,抑制DNA的合成,使细胞增殖指数明显下降。且此作用随用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维生素C在体外对Hela细胞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浅蓝菌素脂质体并研究其对HER2/neu(erbB-2)原癌基因过表达肿瘤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声薄膜分散法制备浅蓝菌素脂质体;正交设计优化处方;HPLC法测定药物包封率及脂质体中药物浓度;离心加速实验及冷藏实验考察脂质体稳定性;活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测定游离浅蓝菌素及浅蓝菌素脂质体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浅蓝菌素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34.3 nm,稳定性良好,最佳处方条件下药物包封率为(53.45±3.67)%,脂质体中药物质量浓度为(1.126±0.065)mg/mL,剂量依赖性抑制SK-Br3和SK-Ov3细胞的增殖,IC50分别为9.62和9.32μmol·L-1.结论该制备工艺和处方可行,所制备的浅蓝菌素脂质体对SK-Br3细胞和SK-Ov3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作用强于游离浅蓝菌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微管蛋白体外聚合作用的影响,阐明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的A549、WI38细胞增殖、生长的抑制作用;用浊度法测定β-榄香烯对提取的牛脑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抑制作用。结果β-榄香烯能明显抑制A549、WI38细胞增殖、生长。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与时问依赖性;对A549、WI38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率(1C50)分别为2.73μmol/L、3.53μmol/L。β-榄香烯明显抑制体外微管蛋白的聚合,并与药物浓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对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5.12μmol/L。结论β-榄香烯对A549、WI38细胞增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β-榄香烯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是其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与微管蛋白稳定剂紫杉醇的作用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7.
李倩  唐萌  马鸣  顾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3):1921-1926
目的 从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氧化作用的角度探讨不同粒径大小纳米Fe2O3粒子细胞毒性的差异。方法 将8、13和37nm3个不同尺寸的纳米Fe2O3粒子以不同剂量、作用时间作用于CHL细胞。用活细胞计数法求得各尺寸粒子的IC50,并绘制细胞生长抑制曲线。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3种尺寸的纳米粒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剂量与细胞抑制率呈现“剂量-反应”关系,超过这一范围后,量效关系消失;在量效相关的浓度范围内。三个尺寸纳米粒子的IC50分别为:IC50(8nm)=279.8585μg/mL,IC50(13nm)=254、739μg/mL,IC50(37nm)=561.237μg/mL;纳米Fe2O3粒子可引起CHL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且与作用时间有关。但MDA、SOD值变化与纳米粒子尺寸、作用剂量之间无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不同粒径的纳米Fe2O3粒子在细胞毒性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同时,纳米Fe2O3粒子可引起CHL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从时效性分析推论其细胞毒性与氧化性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水飞蓟素(Silymarin,Sily) 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M的逆转耐药作用。方法 以CCK-8法测定阿霉素(Adriamycin,Adm)对人乳腺癌敏感细胞株MCF-7/S和耐药细胞株MCF-7/ADM的毒性作用,计算出耐药倍数。以无细胞毒性的Sily(10μg/ml)作为逆转耐药剂,联合Adm观察其对耐药细胞株MCF-7/ADM的逆转耐药作用,计算得逆转倍数。结果 ①Adm对MCF-7/S和MCF-7/ADM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773 μg/ml和43.812 μg/ml,耐药倍数为24.7倍。②Sily能够增强ADM对MCF-7/ADM的细胞毒作用。以10μg/ml(抑制率为2.0%)的Sily联合Adm作用于MCF-7/ADM 48h后,耐药细胞株的IC50降至7.798 μg/ml,逆转倍数为5.6倍(P <0.01)。结论 Sily能够逆转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M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小板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 对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增殖分化的影响,为其今后在牙髓及根尖周疾病治疗应用进行前期研究。方法 从因正畸治疗拔除的健康恒牙分离培养出人牙髓细胞,在体外采用CGF或矿物三氧化物聚合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MTA)处理人牙髓细胞,分别在第1、3、7天,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水平、碱性磷酸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MTA组相比,CGF组的细胞增殖能力增强,S期细胞的比例增加,且第3、7天ALP活性增高(P<0.05), 而第1、7天牙髓细胞凋亡率降低。结论 CGF在体外具有良好的促进牙髓细胞增殖,抗凋亡以及诱导成骨/成牙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