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女性更年期脏躁型失眠症使用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二至丸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广昌县中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更年期脏躁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研究组患者行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二至丸加减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女性更年期脏躁型失眠患者使用甘麦大枣汤二至丸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失眠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脏躁病由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癔症由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命名.二者在病因、发病人群及症状描述上有着相似性.而两病走入两种不同的治疗模式.两者均由精神因素诱发;症状上呈发作性,有不能自主感,癔症以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表现形式较为多样,脏躁则还有大量情志方面的表现;心理行为方面两者均好发于女性,有相对固定的性格特征,如情绪不稳定,暗示性强;治疗上脏躁主要采用方药治疗,癔症则以心理治疗为主.根据两者相似性,提出中医脏躁病治疗可以借鉴心理学治疗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女性到了更年期,常常会出现潮热、盗汗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睡眠的质量。现代医学认为,这一症状的出现可能与更年期女性内分泌失调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中医认为,潮热盗汗属脏躁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脏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脏躁是由情志内伤所致,以精神恍惚,悲伤欲哭、喜怒无常、躁动不安、呵欠频作等为主症,甚者可见昏厥、抽搐、失音、失听、失明,肢体不遂等,可表现为单一症状或诸症并见。若发生在妊娠期称“孕悲”;发生在产后则称“产后脏躁”。本病发生与患者体质因素有关,常由精神因素诱发,女性多于男性。尤以中青年女性多见,往往因机体阴阳失调,气机紊乱而成。  相似文献   

5.
脏躁是以发作性哭笑无常,精神恍惚,烦躁失眠为特征的病证。笔者自拟安脏汤治疗脏躁,从1974年至1983年共随诊75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精神不振,情志恍惚,情绪易于激动,心中烦乱,睡眠不安;发作时,呵欠频作,哭笑无常,不能自主;多舌质红苔光,脉细数或细弦,诊断为脏躁。75例患  相似文献   

6.
脏躁病语出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原文为"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因原文过于简略,仅有症状及方药,而无病因病机等具体解释,后世医家对脏躁的病因病机也颇具争议,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及吾师郑祖峰主任医师指导下,试从"脏静"来浅析脏躁的病因病机及其诊治,以期对脏躁的理解学习、临床诊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脏躁病初探     
脏躁病为临床所常见,现代医学至今仍缺乏理想的治法,中医辨证施治则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其病机尚不明确,古今说法亦不尽相同,其治疗也少有辨证分型论治的论述。笔者不揣浅陋,就脏躁病机及其辨证分型论治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8.
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脏躁38例董良泰(江苏省淮阴市第三人民医院223001)关健词甘表大枣汤;脏躁;中医药疗法脏躁是精神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情志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唐病性精神障碍或歇斯底里。近年来,我们用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本病38例,效果满意,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更年期失眠的女性大多有心、肝、肾三脏同时受累的表现,通过临床观察明确三脏同治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210例更年期失眠妇女,分别观察不同组别的治疗效果和更年期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差异性比较。结果 通过临床对比发现,在睡眠改善的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心肝肾同调方,失眠女性的更年期症状也有明显的改善,尤其在潮热汗出(χ2=28.613,P=0.000),乏力(χ2=16.470,P=0.000)烦躁(χ2=9.802,P=0.007)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更年期女性的失眠是内外因相互作用,多脏腑失衡的结果。因此,在临证时要分明主症与兼症,分辨心肝肾的失调关系,在遣方用药时要三脏兼顾,随症加减,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脏躁是中医的病名,始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书中描写其症状表现是:无故悲伤欲哭,或哭笑无常,不能自控,呵欠频作,似有“神灵附体”一般。可见脏躁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所以,现代大多认为脏躁应属于西医的癔病。但是,癔病在临床除表现有短暂的精神障碍外,还具有躯体机能(感觉运动)障碍的表现,症状纷纭复杂,可以类似多种疾病,在中医学方面,除脏躁外,也还包括“郁证”、“百合病”、“失音”、“暴聋”、“暴盲”、“梅核气”等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规范专家经验辨证,提取证候要素,总结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两个阶段的常见证候及其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并比较两者的异同。方法:纳入2006年10月~2007年6月就诊于全国7家三级甲等医院且符合疾病诊断和纳入标准的1582例更年期综合征门诊患者,对其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在专家经验辨证证候名称规范化的基础上,提取炳位和病性类证候要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初步规范后,涉及证候名称105个,常见证候是肾阴虚、肝肾阴虚、肝气郁结和肾阴阳两虚证。在此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6个,病性类证候要素17个。出现较多的病位类证候要素是肾、肝、脾、心,病,胜类证候要素是阴虚、气滞、气虚、阳虚、虚。围绝经期肝气郁结、脾肾两虚及气滞的分布较绝经后期明显增多,而绝经后期则多见肾阴虚证,且病位多在肾,其余证候与证候要素的分布趋势基本相似。结论:更年期综合征的证候分布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证候要素分布则相对简约。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两阶段的证候、证候要素在总体分布上具有一致性,但在一些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出现频率上存在明显差异,可为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崩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女子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天癸渐竭,思虑伤脾,脾肾亏虚,统摄无权,瘀阻冲任,针对这一特殊生理病理特点和临床病例总结,陈莹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女性崩漏病因病机多为脾肾亏虚,瘀阻冲任。本病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陈莹教授灵活运用补肾健脾、活血化瘀法,并根据出血期和止血后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临床往往取效。  相似文献   

13.
论肝主疏泄精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述肝主疏泄对津液、血液、肾精、乳汁等精气物质化生运行的生理病理影响,认为肝主疏泄精气也是肝主疏泄的主要机能之一,与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调节情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肝失疏泄,能影响精气的化生和生理功能,产生津液、血液、肾精、乳汁等方面的多种病证。临床治疗应注意调畅肝气。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有正虚因素参与。初病多由卫表不顾,感受风寒湿邪,气血痹阻发为痹证。久病致肝肾不足、脾胃亏虚,气血两亏。故疾病不同阶段应酌加扶助正气药物。初期益气固表,病程中顾护脾胃,后期补益气血,调补肝肾。  相似文献   

15.
月经性哮喘的发病与月经周期相关,基于调周法的理论指导,探讨月经性哮喘的独特病机与辨治要点。该病发时处于经前后半期或行经期,常见热象,证候类型主要有肝火犯肺、痰热壅肺;平时以肾阴亏虚、肺脾气弱为主。结合经后期、经前期的阴阳消长特点,经后期强调养血滋阴补肾、益气健脾化痰,经前期治从养血益气助阳、清热降逆化痰。  相似文献   

16.
论五脏气虚与单纯性肥胖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脏气虚是构成单纯性肥胖病的主要机理之一,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肾为先天之本,主水,脾肾气虚无力推动津液的运行,凝聚为痰而发肥胖,且脾肾气虚最易延及其余三脏。因此单纯性肥胖病以脾肾气虚为本,心肝肺气虚为标。  相似文献   

17.
高雅  黄起了  林雪娟 《中医学报》2020,35(5):964-967
胚胎的生长发育与肾、肝、脾三脏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脏腑的功能又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一方面,郁往往会引起气机不畅,造成人体气机失调,影响肝气疏泄、肾精藏泄和脾的运化功能,导致冲任不调、宗筋失荣、胎元失养,引起胚胎停育;另一方面,郁致气血运行受阻,可在胞宫内形成瘀血而致胚胎停育。治疗上,应以疏通气机、调畅情志为大法,注重恢复肝肾、肝脾的功能,不能单纯地补肾、补脾,更要注重肝肾、肝脾之间的相互调达,要疏补兼顾;重视备孕期补肾与活血化瘀相结合;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三焦乃人体气血津液运行之通道,主司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精血津液的气化转输。经血的运行、化生及贮藏皆赖三焦如雾、如沤、如渎的气化之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一病首责经水不调,其发病与气机不畅、水湿弥漫三焦而致寒痰、瘀血凝滞胞宫密切相关。故治疗PCOS当以通调三焦气机、清利湿热为主。临床中,可取杏仁、豆蔻、薏苡仁等化湿行气之品,以散脾、肺、肾三焦水湿;取柴胡、浙贝母以助三焦行气之功;取山茱萸、熟地黄、山药等补肾滋阴之品以固本;取白芍、当归、白术等养阴柔肝之品以健脾和胃。如此,则三焦湿有出路,痰瘀皆去,经血化生有源,胞宫得养。  相似文献   

19.
月经病是妇人最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不仅影响生活,影响生育,更会变生他病。对月经病的治疗,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洪家铁教授从医多年,学验俱丰,对月经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独到之处,将月经病归结为经血增多类疾病、经血减少类疾病及月经前后诸症几类,遵循月经周期气血变化规律,从调补肝肾、调理气血入手,分别论治,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做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侍诊,对前辈治疗月经病经验加以总结,以期供广大同行共同切磋。  相似文献   

20.
近年从肝郁脾虚证论治心悸受到很多医家重视,但其中病机仍未阐明清楚。本文以“肝郁脾虚”为引线,对中医古籍文献进行梳理,涉及心悸、怔忡、胸痹、心痛等相关病证,旨在为调肝理脾法治疗心系疾病提供文献佐证,丰富该法的理论内涵。文献研究发现古代医家重视肝郁、脾虚对心悸发病的影响,病机以气血失调为主,涉及脏腑相合、七情、病理产物等多个环节,治法区分益气补血、疏肝解郁、化饮祛痰、安神定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