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轻中度COPD临床稳定期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长期家庭氧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持续低流量吸氧15 h以上,随访观察2年。结果:氧疗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于治疗后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略升高,红细胞计数无变化。氧疗组PaO2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PaO2无变化或下降;两组Pa-CO2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稳定期患者有利于纠正低氧血症,减缓肺功能恶化,增加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轻中度COPD临床稳定期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长期家庭氧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持续低流量吸氧15 h以上,随访观察2年。结果:氧疗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于治疗后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略升高,红细胞计数无变化。氧疗组PaO2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PaO2无变化或下降;两组Pa-CO2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稳定期患者有利于纠正低氧血症,减缓肺功能恶化,增加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红细胞内酸碱度改变与COPD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同步测定COPD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治疗前32例(A1组)、治疗后25例(A2组),COPDⅡ型呼吸衰竭非肺性脑病42例(B组),健康志愿者28例(C组)红细胞内血气指标,并比较各组间差别。结果:A1组、A2组及B组红细胞内PH、[HCO-3]、PCO2显著高于C组,PO2则相反(P〈0.001)。A1组的红细胞内PH、[HCO-3]、PCO2显著高于A2组及B组,PO2则显著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A2组相关指标与B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COPD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红细胞内相对偏碱状态,可能与肺性脑病有关,治疗缓解后,红细胞内相对偏碱状态可被纠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肺纤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肺纤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激素泼尼松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弥散功能和血氧分压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治疗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血氧分压。结论肺纤方能有效地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呼吸机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呼吸科住院治疗的6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药物加无创通气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排痰机排痰,监测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住院时间及治疗失败转入ICU行气管插管比例。结果: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联合排痰机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振动排痰机可提高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38例COPD病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和低浓度氧疗,治疗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加无创机械通气(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中pH值、PaO2、PaCO2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pH、PaO2均升高,PaCO2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治疗前后PaO2升高与PaCO2下降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BiPAP通气可作为COPD并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价值及效果.方法 将9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BIPAP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30例:分别予相应治疗措施治疗3天后比较三组病人在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治疗前三组病人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Ph)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间差异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优于BiPAP组(P<0.05),但两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可有效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纳络酮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9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并发肺性脑病16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并发肺性脑病1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1.0 mg加生理盐水20 ml静脉注射,每天2次。2组均6 d为一疗程。观察2组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恢复时间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呼吸衰竭恢复时间和肺性脑病苏醒时间,以及血气分析水平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纳络酮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肺痿、肺痹以及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生理病理、疾病进程和预后等方面入手,在古典医籍文献及现代理论研究的指导下,探病机,识病本,认为在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机演变过程中,肺痹贯穿始终,而肺痿则逐渐形成。治疗上应从肺痹、肺痿两方面论治肺间质纤维化,痿痹兼顾,不可偏废,审时度势,攻补兼施,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0.
武莉莉  王健 《吉林医学》2011,(11):2090-2092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同时给予BiPAP无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意识、呼吸、心率、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改善,而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时正确的使用无创正压通气,配合相应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避免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1.
灰树花及其多糖对小鼠急性失血性贫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并比较灰树花和灰树花多糖对小鼠失血性贫血的影响。方法将36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灰树花组和灰树花多糖组,每组12只。通过急性失血,建立小鼠贫血模型,24h后开始灌胃给药,分别在失血前、失血24h后、给药3d和7d后测定小鼠的外周血中血红蛋白(Hb)含量和红细胞(RBC)计数。结果用灰树花提取液灌胃3d后,小鼠的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用灰树花多糖溶液灌胃3d后,对小鼠的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计数无显著作用。7d后,3组小鼠的两项指标都恢复正常。结论灰树花有很明显的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学谦  郝丽 《海南医学》2011,22(1):16-17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12月收治的56例肾性贫血患者,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改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肌酐(Scr)及红细胞计数(RBC)水平。结果 (1)本组56例患者经12个月治疗后,显效38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6%。(2)本组56例患者在治疗12个月后从Hb、HCT、Scr及RBC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尤其以治疗6个月后明显。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可以明显改善Hb、HCT、Scr及RBC水平,且可以辅助降低Scr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慢性肺心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缺氧状态下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是否增加,其变化规律如何,用5_H3_UR掺入体外生物法测定了23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9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及25例正常人血清EP水平,同步测定动脉血气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等,结果发现伴明显低氧血症的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说明缺氧使红细胞生成素增加。红细胞生成素与PaO2有一定规律的联系,红细胞生成素增高者并非都伴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14.
补肾益髓法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补肾益髓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安慰剂平行对照进行60例患者临床观察,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血红蛋白、红细胞、胎儿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水平变化和肝、脾B超。结果:治疗组患者自疗程第1个月起至第3个月结束,各项血液学参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胎儿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均有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脾肿大缓解(P<0.05);中医临床症状改善及动态观察与血液参数提高一致(P<0.01);未见副作用。安慰剂组患者各项血液指标及中医证候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肝脾肿大未见缓解(P>0.05)。结论: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疗效显著,未见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及高黏血症的影响。方法将55例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及高黏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长期家庭氧疗组(LTDOT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LTDOT组用双侧鼻导管家庭给氧,吸氧流量1~3 L/min,每天吸氧时间15 h以上。分别观察LTDOT组及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年血常规、血液流变学、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LTDOT组治疗1年后血液黏度较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明显下降(P<0.05),收缩期肺动脉压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年上述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家庭氧疗可明显改善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的血液黏度,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室负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复方丹参滴丸合用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贫血和高血黏的影响。方法: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行化疗及大剂量EPO治疗,治疗组18例在如上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两组疗程1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6周后,两组贫血明显改善,平均Hb、RBC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治疗后Hct值高于治疗组(P〈0.05);两组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升高,治疗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复方丹参滴丸合用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贫血及高血黏状态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滤除白细胞后对悬浮红细胞中多种成分的影响。方法对滤除白细胞前后的悬浮红细胞进行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回收率、血脂、血钾、血游离血红蛋白、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比较。结果血小板去除率99.81%,白细胞去除率99.99%,红细胞回收率89.4%,其他指标在滤除白细胞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滤除白细胞工艺,白细胞、血小板去除率高,质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刘月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4):1684-168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效果。方法: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EN组,n=30)和静脉营养组(PN组,n=30),观察两组患者在支持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清总蛋白(TB)、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及上臂肌围(MAMC)、机械通气时间和一次成功脱机率及并发症等。结果:EN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提高,患者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及上臂肌围均增加(P<0.05);PN组以上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时间较PN组缩短(P<0.05),EN组一次成功脱机率比PN组高(P<0.05)。EN组并发症发生率较PN组低(P<0.05)。结论:肠内营养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指导方案对额叶胶质瘤患者术后营养指标与功能康复的良性影响,为额叶胶质瘤患者术后康复提供积极指导。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额叶胶质瘤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为额叶胶质瘤术后接受基础护理的患者,试验组为在饮食上接受专门指导方案护理的患者,分别在饮食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比较2组患者营养指标包括体质量指数(BMI)、红细胞与血红蛋白计数的差异,同时比较2组患者功能康复的差异。 结果 试验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BMI指数3个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BMI指标分别为(138.63±14.26)g/L、(3.52±0.34)×10~(12)/L和(25.86±4.17)kg/m2,对照组患者饮食护理干预后3个月血红蛋白、红细胞、BMI指标分别为(120.53±14.39)g/L、(3.19±0.18)×1012/L和(18.72±4.22)kg/m2,2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BMI指数干预后3个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功能康复状况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功能康复为优、良、一般、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7例、4例、6例、1例,对照组分别为21例、9例、10例、8例,2组患者功能康复程度对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良率为85.42%,对照组为62.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饮食护理指导方案有利于额叶胶质瘤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BMI指数的提高,同时有利于患者身体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益髓生血颗粒(Yisui Shengxue granule,YSSXG)治疗血红蛋白H病(HbH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89~2013年1月,采用补肾益髓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治疗HbH病共237例,其中缺失型HbH病62例,非缺失型HbH病175例,疗程3个月,动态检测237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 ]水平的变化,并对其中206例HbH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慌心悸、动则气喘、潮热盗汗、口咽干燥、腰膝酸软)进行中医症候量化评分,观察益髓生血颗粒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HbH病患者自服药第1~第3个月,血液指标Hb、RBC与疗前相比均显著提高(P<0.01)。经益髓生血颗粒治疗3个月,HbH病患者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慌心悸、动则气喘、潮热盗汗、口咽干燥、腰膝酸软的中医症候量化评分与疗前相比显著降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237例HbH病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26%;其中缺失型HbH患者有效率为72.00%;非缺失型患者的有效率为80.65%。两种型别的HbH病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 补肾益髓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治疗HbH病疗效显著,提高HbH病患者Hb、RBC水平,同时能改善HbH病患者的中医症候。血液指标水平的提高和中医症状改善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