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借用量表测评的方法,探索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期中医治疗的PRO评价体系。方法: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参考PRO量表概念,提出量表理论模型,形成初始量表,再形成预调查量表,并进行现场调查,然后采用统计方法进行筛选,经可行性考察后形成终选量表,再进行考核和测评。结果:对选取的临床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期患者发放量表300份,收回281份,量表完成率为93.6%。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条目的粗筛选和再筛选,初步形成中医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期的PRO量表,共分4个领域8个方面。结论:中医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期PRO量表,可初步用于中医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2.
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理论结构模型的构建思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患者报告结局指标(PRO)研究内容的回顾和对中医学中脾胃系疾病理论认识的探讨,认为构建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应以中医健康理论为核心,涵盖"形神统一"、"七情相关"和"天人相应"等领域,结合现代PRO理论框架,可分为生理、独立性、心理、社会和自然等领域.作为疾病专用量表,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在生理领域,以脾胃、五脏相关理论为主线,结合脏腑学说分设各项目(方面),体现引起患者自我不适感觉的各个环节,最终形成了精力与疲倦、气色、寒热不调、睡眠、疼痛与不适、口感不适、消化功能、大便、日常生活能力、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工作学习能力、正面情绪、负面情绪、个人关系、所需社会支持的程度、医疗、自然适应能力等17个方面,构成了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为量表的进一步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研制一套适用于中医肝病疗效评价的量表,完善中医肝病疗效评价标准体系。方法按照国际通用量表研制的程序化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结合患者报告结局指标(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PRO)概念内涵,建立中医肝病临床疗效评价量表的理论模型。设立研究小组,通过建立条目池、编制初选量表、语言调试、临床预调查等形成临床初步调查表。根据研究设计,共发出200份调查表,回收有效量表198份,对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以进一步筛选条目。结果应用专家重要性评分法、离散趋势法(变异系数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判别分析法、克朗巴赫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分析结果选中的条目进行综合考虑,最后形成了二维结构(主观部分条目17条、客观部分条目13条)的中医肝病临床疗效评价量表。结论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按照国际量表通用的程序化方式研制的中医肝病临床疗效评价量表,具有可操作性及可重复性,值得进一步考核并推广至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重症肌无力患者PRO量表的研制和条目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具有良好信度、效度、反应度并适用于中西医临床疗效评价的重症肌无力PRO量表(MG-PRO).[方法]遵照国际通用量表研制的程序化方法,定义量表,建立量表的框架结构.议题小组建立条目池,并通过文化适应、语言测试等工作,得到舍有78个条目的预调查量表.临床调查共收集200例样本(100例健康人、10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使用专家评价、离散度分析、因子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内部一致性分析等方法对预调查量表进行条目筛选.[结果]筛选条目后,结合专家意见,调整量表的框架结构,得到MG-PRO正式量表.该正式量表共包含52个条目,分为生理、社会、心理、治疗4个领域及8个方面.[结论]MG-PRO量表反映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生存质量的内涵和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特殊问题,可行性高,初步认为该量表适合评价重症肌无力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和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中医健康状况量表推动国内量表的研究.丰富和发展国际量表内涵。【方法】遵照国际通用量表研制的程序化方法,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和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国际生存质量相关概念内涵,建立中医健康状况量表的理论模型、建立条目池、编制包括40个条目的初选量表。通过对60人(健康人30名、患者30名)进行初选量表的文化适应研究,再次修改并形成了包括35个条目的终选调查表,用其对300例样本(包括100名健康人、100名门诊患者和100名住院患者)进行了现场调查。【结果】通过专家重要性评分和对回收有效的273例临床调查资料的离散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系数和内部一致性分析等统计分析筛选条目,根据不同分析结果选中的条目综合考虑,形成了由8个方面、30个条目组成的中医健康状况量表。初步考核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CFI=0.919);精力、疼痛、饮食、大便、小便、睡眠、情绪、体质8个方面的克朗巴赫信度系数分别为0.8102、0.8298、0.7885、0.6331、0.5253、0.8161、0.8701、0.5638;健康人与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三组8个方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值均〈0.01。【结论】中医健康状况量表是按照国际通用的方法研制而成的,为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中医健康状况量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和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中医健康状况量表推动国内量表的研究,丰富和发展国际量表内涵?【方法】 遵照国际通用量表研制的程序化方法,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和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国际生存质量相关概念内涵,建立中医健康状况量表的理论模型?建立条目池?编制包括40个条目的初选量表?通过对60人(健康人30名?患者30名)进行初选量表的文化适应研究,再次修改并形成了包括35个条目的终选调查表,用其对300例样本(包括100名健康人?100名门诊患者和100名住院患者)进行了现场调查?【结果】 通过专家重要性评分和对回收有效的273例临床调查资料的离散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系数和内部一致性分析等统计分析筛选条目,根据不同分析结果选中的条目综合考虑,形成了由8个方面?30个条目组成的中医健康状况量表?初步考核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CFI=0.919);精力?疼痛?饮食?大便?小便?睡眠?情绪?体质8个方面的克朗巴赫信度系数分别为0.8102?0.8298?0.7885?0.6331?0.5253?0.8161?0.8701?0.5638;健康人与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三组8个方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值均 < 0.01?【结论】中医健康状况量表是按照国际通用的方法研制而成的,为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8.
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研究与中医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提出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加快体现中医学特点量表的研究开发,以期疗效评价体系在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同时有利于中医药疗效评定为国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影响武汉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2003年至2004年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诊治的212例CHB患者进行调查。其中非治疗组51例;基础护肝组32例;抗病毒治疗组129例,包括干扰素组31例,拉米夫定组58例,联合抗病毒组40例。结果212例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自费者为515±150,部分报销者为554±1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9,P=0.044)。在抗病毒治疗分组中,完全应答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为614±85,部分应答组患者为531±122,无应答组患者为473±170,完全应答组与部分应答组和无应答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681,P=0.0001)。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及受教育程度对CHB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保险报销方式及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影响CHB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国内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11种方法和治疗乙型肝炎有效的106种中药。强调了该病本虚标实的特点,提示了补肾、健脾、活血化瘀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现中医研究慢性乙肝所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中医对慢性乙肝的研究应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并探讨运用循证医学对慢性乙肝中医临床研究方法、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进行改进和规范,同时提出与其相关的可行性操作。  相似文献   

13.
从现中医研究慢性乙肝所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中医对慢性乙肝的研究应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并探讨运用循证医学对慢性乙肝中医临床研究方法、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进行改进和规范,同时提出与其相关的可行性操作。  相似文献   

14.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西药物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乙肝病人的辨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客观地评价现阶段病理变化,为治疗乙肝药物的正确应用作出合理的个性化选择。方法:从5个方面介绍常用治疗乙肝药物的选择与应用方法。结果:通过合理选择治疗乙肝的中西药物,达到稳定病情、防止逆转、提高疗效的效果。结论:选择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是促进乙肝防治水平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芪归蛇丹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芪归蛇丹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5例 ,服芪归蛇丹汤 ,30天为一疗程 ,连服 2~ 3个疗程后 ,复查肝功能及乙肝指标 ;对照组服乙肝灵片、复方树舌片 ,疗程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7.7% ,对照组总有效率 5 9.8%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芪归蛇丹汤可益气健脾 ,清热解毒 ,除湿化瘀。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乙肝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国内中医药治疗乙肝方面的研究重点和趋势,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通过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方式,检索2007—2012年国内中医药治疗乙肝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6年中,国内关于中医药治疗乙肝的研究文献数量呈增长趋势。结论:中药治疗乙肝、中医辨证治疗乙肝的研究是研究热点,中医特色疗法及中医治疗乙肝的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为新兴研究方向,但研究方法需要规范以提高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强的松龙治疗乙型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住院病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上8点给予强的松龙60 mg/d口服,晚上8点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口服。每周检测肝功能,15天检测HBV-DNA。观察时间为1个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显著缓解,表现为总胆红素和氨基转移酶下降,血清白蛋白升高。结论对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选用拉米夫定和强的松龙进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life(QO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CHB) and analyze its correlatio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syndrome types.Methods:With 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 adopted,the QOL of 335 CHB patients was studi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EF Questionnaire(WHOQOL-BREF) and the chronic liver disease questionnaire(CLDQ).The results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30 healthy persons.Results:The QOL of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a...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中医证候判定标准和分布规律一直是中医药学科长期追寻的目标。目前多采取"病证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探索具体疾病的中医证候规律。中医证候规律研究只有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以证-方-效这一中医临床诊治思维方式为纲,才更具指导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高发病率的重大传染病,中医药已在控制肝脏炎症、抗肝纤维化、调控免疫、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一定优势,因此,将慢性乙型肝炎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中医四诊信息结构化数据采集平台、规范信息采集和统计分析,开展中医证型诊断标准的临床再验证等基础性研究,可为中医证候规律研究提供良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identify key symptoms of two major syndromes in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which can be the clinical evidence for Chinese medicine (CM) doctors to make decisions.

Methods

Standardization scales on diagnosis for CHB in CM were designed including physical symptoms, tongue and pulse appearance. The total of 695 CHB cases with dampness-heat (DH) syndrome or Pi (Spleen) deficiency (SD) syndrome were collected for feature selection and modeling, another 275 CHB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in different locations for validation. Key symptoms were selected based on modified information gain (IG), and 5 classifiers were applied to assist with models training and validation.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and 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AUC) were evaluated.

Results

(1) Thirteen DH syndrome key symptoms and 13 SD syndrome key symptoms were selected from original 125 symptoms; (2) The key symptoms could achieve similar or better diagnostic accuracy than the original total symptoms; (3) In the validation phase, the key symptoms could identify syndromes effectively, especially in DH syndrome, which average prediction accuracy on 5 classifiers could achieve 0.864 with the average AUC 0.772.

Conclusion

The selected key symptoms could be simple DH and SD syndromes diagnostic elements applied in clinical directly. (Registration N0.: ChiCTR-DCC-100007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