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观察云威灵油软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7月~2014年6月间被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120例,患者年龄18~65岁,将患者按1∶1比例分别给予安慰剂(对照组)和云威灵油软胶囊(试验组)治疗,采用多中心临床研究。记录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肿胀疼痛数、健康评价问卷评分(HAQ);进行治疗前后RA的病情活动评分(DAS28);检测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风湿疗效评估ACR20为75.0%,高于对照组的23.3%;试验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8.0%,也高于对照组的2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和HAQ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CRP和RF水平均较治疗前也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威灵油软胶囊治疗RA具有一定的疗效,能一定程度控制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艾拉莫德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2010年联合推出的RA诊断标准的活动期R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MTX+艾拉莫德治疗,对照组单用MTX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2组关节压痛计数、关节肿胀计数、疼痛指数(VAS评分)、患者对病情的总体评估(VAS评分)、医生对病情的总体评估(VAS评分)、RA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健康评估问卷(HAQ)、简明疾病活动指数(SDAI)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并评估2组ACR缓解率和安全性。结果治疗24周后,研究组ACR50、DAS28、ESR、CRP、HAQ、SDAI、关节肿胀计数、关节压痛计数、疼痛指数、患者对病情总体评估、医生对病情总体评估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增多(P>0.05)。结论 MTX联合艾拉莫德治疗活动期RA较单用甲氨蝶呤临床疗效好,且不良事件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桂枝汤类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早期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最终治疗组完成56例,对照组完成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甲氨蝶呤、叶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风寒湿痹以及风湿热痹两种不同证型,分别采用桂枝加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两组均治疗2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28,DAS28)、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痛数、晨僵时间、VAS评分、DAS28均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ESR、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中医证候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桂枝汤类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RA的效果优于单用常规西药甲氨蝶呤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早期RA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RA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蠲痹酒治疗瘀血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服用蠲痹酒,服药期间,停用其他中成药,对于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的患者,可维持原药不变。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晨僵指数等的变化,及对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结论:蠲痹酒治疗瘀血型RA见效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来氟米特(1eflunomide,LEF)治疗中医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选取175例中重度RA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痰瘀互结证、肝肾亏虚证5个证型组,采用MTX联合LEF口服治疗,疗程12周,观察基线时和治疗12周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患者疼痛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计算DAS28评分,并观察ACR20、ACR50和ACR70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本组基线值比较,各组治疗12周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均减少,VAS、ESR、RF、CR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痰瘀互结证、肝肾亏虚证组外,其余各组关节晨僵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组治疗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VAS、RF的改善情况及DAS28有效应答率、ACR20、ACR50、ACR70改善率均优于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组(P〈0.05),各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MTX联合LEF治疗中重度RA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疗效优于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7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单独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晨僵、关节肿痛数、关节压痛数、患者对疾病活动性的总体评价、医生对疾病活动性的总体评价、ESR、CRP等临床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疼痛程度评分、ESR、CRP水平、患者总体评价、医生总体评价得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明显比单独应用甲氨蝶呤治疗有效更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积平 《右江医学》2012,40(3):320-322
目的观察自拟五藤三虫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RA患者分为治疗组(五藤三虫方)60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60例,两组均治疗一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晨僵时间等症状和体征以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晨僵时间等症状和体征及ESR、RF、CRP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五藤三虫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有效控制炎性症状、改善病情,对活动性RA具有颇佳的近期疗效,效果优于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补肾清化治尪汤联合甲氨喋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伤肾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100例)予补肾清化治尪汤联合MTX(10mg/周),对照组(100例)予MTX(10mg/周),2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病情评估、健康状况评估(HAQ)、疾病活动指数(DAS28)、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安全性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等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7%)显著高于对照组(65.8%)(P<0.01)。2组治疗后在症状体征、ESR、CRP、患者对疾病评估(VAS)、医生对疾病评估(VAS)、HAQ、DAS28、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均P<0.01)。治疗组在减少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降低ESR、CRP、改善患者对疾病评估(VAS)、医生对疾病评估(VAS)、DAS28、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均优于显著对照组(均P<0.05),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清化治尪汤与MTX联合用药治疗RA湿热伤肾证可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活动、体征及降低ESR、CRP,减少MTX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指标与DAS28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活动指标的变化及与DAS28的相关性。探讨反映RA病情活动的敏感指标。方法:选取RA初治患者109例,男21例,女88例。观察RA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各指标的变化,包括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痛觉、医生和患者对疾病活动的综合评价(VAS)、晨僵、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和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根据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和ESR计算出DAS28,分析各指标与DAS28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患者晨僵、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痛觉及医生和患者的VAS明显改善(P〈0.001),CRP、RF、PLT、ESR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后DAS28分别为4.53&#177;1.16和2.86&#177;1.01(t=0.746,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与DAS28独立相关的因素是患者痛觉(b=0.499,P〈0.001)、Hb(6=-0.304,P=0.007);治疗后与DAS28独立相关的因素是CRP(b=0.451,P=0.002),医生的VAS(b=0.365,P=0.011)。结论:治疗前患者痛觉、Hb,治疗后CRP、医生对疾病活动的VAS与DAS28独立相关,能独立反映病情的活动性。CRP、PLT和RF的改善是评价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采用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略去负荷剂量,10 mg/d维持),对照组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1.5~2.0 g/d。观察期18个月,观察指标:主要疗效指标为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患者及医师对疾病状况总体评价;次要疗效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晨僵时间、健康评价问卷(HAQ)、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记录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评价指标(ACR20、ACR50)。结果治疗18个月后,治疗组患者主要疗效指标——肿胀关节数、医师及患者总体评价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次要疗效指标——VAS、晨僵时间、HAQ评分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ACR20标准的病例,治疗组占76.9%,对照组为75.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ACR50标准的病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1.5%和41.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胃肠道反应轻微,有2例出现血压升高,2例出现肝酶升高,2例退出;对照组有1例退出。结论长期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RA,与柳氮磺胺吡啶相比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制祛风通痹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中医综合治疗R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本院确诊为老年RA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和甲氨蝶呤片治疗8周,试验组采用中药汤剂及针灸疗法进行中医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记录并统计晨僵分钟数、关节肿胀个数及关节压痛得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的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治疗后两组的关节症状(晨僵分钟数、关节肿胀个数及关节压痛得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的ESR、CRP及RF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自拟祛风通痹汤联合针灸疗法对活动期RA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关节晨僵、肿胀及压痛的症状,降低血清ESR、CRP及RF水平,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用自拟消痹汤内服联合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将2011年7月—2015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片内服,观察组患者则联合给予自拟消痹汤内服联合外敷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记录关节晨僵持续时间、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用疼痛模拟视觉VAS评分评估痛感,监测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炎性因子、免疫力水平变化,评价临床治疗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关节晨僵持续时间明显缩短,肿胀、疼痛关节数显著减少,关节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0%,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RF、ESR、炎性因子CRP、IL-6、IL-β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显著提高,其T细胞亚群CD4+、CD4+/CD8+,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CD8+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自拟消痹汤内服联合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其机制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VAS评分、ESR、DAS评分、Sharp评分、HAQ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CR20、ACR50、ACR70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VAS评分、ESR、DAS评分、Sharp评分、HAQ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过程中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药蜡疗联合生物灯照射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9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加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中药蜡疗联合生物灯照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关节控制指数、肿胀指数、功能障碍指数、晨僵时间、握力、15米步行时间、疼痛评分(VAS)、28个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关节控制指数、肿胀指数、功能障碍指数、晨僵时间、握力、15米步行时间、VAS 、DAS28、ESR、CRP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蜡疗联合生物灯照射可以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炎症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乌头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影响。方法:104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每次10 mg,每周1次,口服;来氟米特片,每次20 mg,1次·d-1,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乌头汤,1剂·d-1。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疾病活动程度采用DAS28评分,进行关节功能分级评价和寒湿痹阻证评分,主要指标评分包括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ACR)标准、关节压痛数、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肿胀、晨僵情况和健康评估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tic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结果:观察组ACR20为90.38%,高于对照组的69.23%(χ2=7.219,P0.01);观察组ACR50为51.92%,高于对照组的30.77%(χ2=4.797,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6.54%,高于对照组的67.31%(χ2=5.416,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VAS、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肿胀程度和HAQ评分和DAS28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沉、CRP、RF、IL-1β和TNF-α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χ2=7.011,P0.05)。结论:加味乌头汤治疗寒湿痹阻型RA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症状,提高关节活动能力,抑制IL-1β和TNF-α等促炎因子的表达,控制疾病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CRP(C反应蛋白)、ESR(血沉)、PLT(血小板计数)与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治疗前DAS28评分、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与CRP、ESR、PLT的相关性.结果患者DAS28、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与CRP、ESR均有显著相关性,PLT与DAS28评分显著相关性,但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无相关性.结论 CRP可反映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且优于ESR.ESR可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且优于PLT.PLT可反映疾病活动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蠲痹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30例予蠲痹汤加味联合西药来氟米特治疗1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明显减少,晨僵时间明显缩短,双手平均握力增加,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血沉、CRP明显降低。结论:蠲痹汤加味联合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刘曦  胡成栋  贾彬  刘爱民  刘春海 《吉林医学》2012,33(23):4972-4973
目的:观察反应停(Thd)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36例Thd治疗RA患者,30例甲氨喋呤(MTX)治疗RA患者,比较两组晨僵时间、CRP、ESR和DAS28等变化。结果:治疗后2个月Thd治疗组晨僵时间差值、CRP差值、DAS28评分差值较MTX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ESR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Thd治疗组较MTX治疗晨僵时间差值、CRP差值、DAS28评分差值、ESR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d可有效治疗RA,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中药熏洗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于合肥市某三甲医院风湿科RA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电针联合中药熏洗。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 RF)、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VAS评分、DAS28评分、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中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RF、ESR、CRP、VAS评分、DAS28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2个月、干预3个月,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益肾清络活血方治疗痰瘀互结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JP2〗将60例痰瘀互结型R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失访1例)。试验组患者内服益肾清络活血方,对照组患者口服来氟米特,两组均连续治疗90 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双手握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疼痛程度,采用健康评价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评价生活质量,并监测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RF、CRP、ESR、抗CCP抗体、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VAS评分和HA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双手握力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双手握力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在CRP、ESR和VAS评分降低程度方面均不及对照组(P<0.05);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益肾清络活血方对痰瘀互结型RA具有显著的近期疗效,其效果与来氟米特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