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痛泻要方加味,对照组予黄连素片、补脾益肠丸。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腹泻型的疗效.方法: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得舒特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停药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西药得舒特.  相似文献   

3.
温佩仪  赖勇 《西部医学》2014,45(1):30-31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口服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对照组口服匹维溴胺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常见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疗程,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组和丽珠肠乐对照组各30例,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孙桂芝  叶桦  阎逆修 《当代医学》2011,17(7):161-161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对照组丽珠肠乐和谷维素口服治疗。结果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总有效率(91.5%)及治愈率(6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对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药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6 2例患者随机分组 ,治疗组 32例 ,予中药痛泻要方加味治疗 ;对照组 30例 ,予西药思密达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0 .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3.3%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柴胡疏肝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口服柴胡疏肝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56例,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3%,对照组为76.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痛泻要方加减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谷参肠安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以谷参肠安合痛泻要方(炒白术、白芍、陈皮、防风)治疗;对照组49例,以单纯谷参肠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为65.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参肠安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理中丸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中药理中丸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丁胶囊治疗,疗程2 w。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消化道症状及大便性状,进行消化道症状评分及Bristol评分。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评分和Brist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中丸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临床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诊断标准选择147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运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85例,并与思密达治疗62例作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51例.显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9.4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8%比较,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每组70人,分为4组:初治试验组、初治对照组、复治试验组、复治对照组。初治试验组和复治试验组给予痛泻要方和匹维溴铵,初治对照组和复治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4组疗程都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和疗效。结果 治疗后4组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复治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差值显著小于初治对照组和复治试验组(P<0.05)。初治组和复治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治试验组和复治对照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可提高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在有过相关药物治疗史的复治患者中疗效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肠吉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肠吉泰颗粒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给予肠吉泰冲剂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安慰剂治疗。4周后根据肠道症状尺度表(IBS-BSS)、大便性状表(DSQ)、生活质量量表(QOL)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肠道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除对照组腹胀程度外,其他各项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排便次数、急迫天数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QOL积分差值比较,精神状况、日常社交、工作影响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肠吉泰颗粒剂能显著缓解IBS-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逍遥丸治疗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32例采用逍遥丸治疗,与空白对照组31例相比较,观察8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38.71%(P<0.01);逍遥丸在改善腹痛、腹胀及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及大便性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而在改善黏液便方面,两组差异不具显著性意义(P>0.05);逍遥丸能明显改善患儿肝郁脾虚证候,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逍遥丸对于儿童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体针缪刺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西药组、空白对照组,每组50例。空白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情志调护;西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维溴铵片50 mg口服,3次/d;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体针缪刺法治疗。治疗6 w后采用胃肠症状评估量表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36评价生活质量。结果:针刺组、西药组、空白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80.00%、50.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西药组与空白对照组生活质量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西药组生活质量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刺法结合匹维溴铵能够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针刺联合西药治疗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启宁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6):32-32,4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1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同时口服与来酸曲美布汀;对照组76例,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8.75%,有效率28.75%,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显效率46.06%,有效率;36.84%,总有效率82.9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血清及结肠组织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胃动素(Motilin,MTL)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含量的影响,研究胰岛-肠轴调节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机制及干预效果.方法 将8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痛泻要方组(C组)、阳性药物对照组(D组),造模成功后分组干预,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观察其对模型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GLP-1、SS及MTL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血清及结肠中GLP-1含量降低,SS及MTL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痛泻要方组和西药斯巴敏组均能升高血清及结肠组织GLP-1的含量,降低SS及MTL含量(P<0.05,P<0.01).结论 痛泻要方可通过调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及结肠中GLP-1(升高)、MTL及SS含量(降低),调节胰岛-肠轴中的代谢物质,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煎剂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高敏感性模型大鼠的肠道肥大细胞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新生SD大鼠,采用结肠慢性刺激法加夹尾刺激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将实验动物分组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痛泻要方煎剂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痛泻要方煎剂中剂量组(中剂量组)、痛泻要方煎剂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奥替溴铵片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每天两次,连续30d。结果模型组大鼠回盲部肥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痛泻要方煎剂高剂量组与奥替溴铵片同样能降低模型大鼠回盲部肥大细胞数目,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痛泻要方煎剂能抑制模型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肥大细胞数量,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药效。方法将9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口服匹维溴铵、谷维素治疗;治疗组52例,采用加味四君子汤治疗,随证加减。结果 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主要症状(腹痛、排便次数、腹泻)积分、主要症状起效时间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具有对主要症状改善明显、起效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子午流注、辨证体针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灵龟八法组、子午流注组、辨证体针组,每组60例。灵龟八法组采用患者就诊时灵龟八法所开穴位针刺;子午流注组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择时选穴;辨证体针组选取天枢、足三里、公孙、肝俞、脾俞、太冲,治疗8 w后采用胃肠症状评估量表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36评价生活质量。结果:子午流注组、灵龟八法组和辨证体针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83.33%、70.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子午流注组、灵龟八法组与辨证体针组生活质量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子午流注组与灵龟八法组生活质量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午流注刺法能够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性高,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针刺治疗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与肠道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都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黛力新治疗。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只有疼痛频率的有效率与治疗组相当,治疗组其他各单症状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大便紧迫感与腹胀方面(P〈0.01)。结论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提高总体疗效,其中对疼痛时间、大便形状、大便紧迫感和腹胀等肠道敏感性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