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性痴呆病先兆证的研究对于老年性痴呆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关于老年性痴呆病先兆证的病机关键环节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本文探讨了五脏虚衰与痰浊、瘀血的关系,从痰瘀互结研究老年性痴呆先兆证的病理基础及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2.
老年性痴呆的成因不外乎"虚、瘀、痰"3个方面,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肾虚精亏,不能上充于脑,标实多为痰阻血瘀,病机责之心、肝、脾、肾等脏功能失调,气血不足,肾精失充,脑髓失养,气血痰瘀互阻,蒙蔽清窍而致。采用辨证论治、整体调理、综合施治等方法,可以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客观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完善中医药对老年性痴呆理、法、方、药的深入研究,提高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观察,基于其肾精亏虚的基本病机,痰瘀互阻的病理因素,在治疗上应从补肾祛痰化瘀入手,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肾虚髓衰、脑络痹阻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老年性痴呆(AD)属于中医老年呆病的范畴.对于本病的基本病机中医学有着深刻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大量中医文献的研究,结合作者的临床体会,提出了肾虚髓衰、脑络痹阻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机.其中,肾精气亏虚、髓海不足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根本病机,而痰瘀互结、阻滞脑络则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性痴呆患者日益增多,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中医学在实践积累中对延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文试从虚、瘀、痰入手,并结合古今文献,探讨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痴呆从肾虚痰瘀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机为肾精亏损,痰饮瘀血互结。所以治呆必补肾,肾精足则髓海充,治呆须开窍,开窍责求痰瘀,则窍开而神明,用药时以补肾化痰去瘀类药物为主,佐以滋养脑髓的甘平之味,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痴呆是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基于中医古籍及现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认为其病机之本为脾肾亏虚,病机之标为痰瘀互结,且脾肾亏虚、痰瘀互结之间相互兼夹、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痴呆病情的发生和发展。基于此病机特点,临证以健脾益肾、化痰祛瘀为法,拟方加减薯蓣丸治疗痴呆并取得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的中医治疗思路及方法,以期寻求中医药治疗减轻患者认知减退合并精神症状的方法。[方法] 系统查询历代古籍及近期(主要为最近10年)文献,收集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的相关文献资料,从释义、病因、病机、治法等方面分析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的辨治方法。[结果] 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的病理基础是肾亏肝郁而发呆、痰瘀气结而致狂,中医可通过补肾调肝益神智、豁痰祛瘀开清窍、开通鬼门降浊气等方法治疗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改善其认知并减轻精神症状。[结论] 可以通过中医理论及方法来综合治疗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从而改善患者认知减退及减轻患者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痰、瘀关系的深入探讨,促进相关治疗方案的优化。[方法] 通过查阅痰、瘀关系病机理论的中医学文献,剖析痰、瘀病机的共性特征以及在致病先后、致病部位与相兼致病上的区别,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治疗方案。[结果] 痰、瘀致病具有共性特征,“痰瘀交阻”乃痰、瘀病证之后的“久久之病”的病机,痰性胶固、瘀兼痰之性,痰未必兼瘀、瘀必兼痰,痰瘀病位不同、痰在瘀先。痰瘀交阻治以化痰祛瘀,治瘀必兼化痰,治痰则未必兼用化瘀,治痰在治瘀之先。[结论] 痰、瘀、痰瘀交阻是中医临床疑难杂证的重要病机,痰瘀并治、化痰祛瘀兼用具有盲目性与笼统性,对其治疗方案的优化——精准化、精细化,必将有效地提高痰、瘀病证临床治疗的针对性与疗效。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性痴呆是以智力衰退和行为及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其本在虚,病位在脑,病因病机的认识也是多元的,现主要从风、痰、瘀致病特点对本病进行探讨,并进行辨证诊治。  相似文献   

12.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老年性痴呆的主要因素.现代医学把高脂血症分为高胆固醇、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异常脂蛋白血症及混合型四类.属祖国医学的眩晕、头痛、肢麻及痰瘀范畴,历代医家曾有"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邪在于经,则肌肤不仁"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痴呆多发生在6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多,老年身体虚弱,脏腑疲惫,精气血不足,肾阴亏乏,心肾不交,水火不济,脑髓失于充养,脑海空虚,无以养脑守神或情志失调,肝气不舒,克伐脾土,脾胃虚馁失于健运,水谷难以运化,津液凝聚,痰瘀内生,蒙闭清窍.症状一经出现,便不断增加,病机核心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肾亏虚为本,痰瘀为标.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痴呆作为老年期的一种疾病,目前没有特效疗法能够治愈。其病位在脑,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在于脾肾两虚,且围绕脾、肾二脏的证型较为常见,如髓海不足证、心脾两虚证、脾肾两虚证等;标实为痰瘀毒邪损及脑窍。该文就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近年来现代复方的研究上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痰瘀”证素特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由"痰凝"至"痰瘀"病性证素变化对冠心病形成的影响。方法:对冠心病痰瘀痹阻证组120例、痰凝心脉证组98例、非痰非瘀证组92例、健康人对照组30例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血糖、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分析。结果:冠心病血脂痰凝心脉证组与非痰非瘀证组、正常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由非痰非瘀证→痰凝心脉证→痰瘀痹阻证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增加;FINS、ISI值呈健康对照<非痰非瘀证组<痰凝心脉证组<痰瘀痹阻证组递进趋势(均P<0.01);由非痰非瘀→痰凝心脉→痰瘀痹阻的病理演变中,患者c-myc mRNA和PDGF-AmRNA的表达量均逐渐增加。结论:痰瘀痹阻证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非痰非瘀证、痰凝心脉证,提示血液流变学异常是血脉瘀阻的客观指证;IR可能是产生"痰瘀"并由"痰"到"瘀"演变的重要内在生化物质基础;IR与冠状动脉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IR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冠心病"痰瘀"证素变化的分子机制与c-myc、PDGF-AmRNA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痴呆多发生在6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多,老年身体虚弱,脏腑疲惫,精气血不足,肾阴亏乏,心肾不交,水火不济,脑髓失于充养,脑海空虚,无以养脑守神或情志失调,肝气不舒,克伐脾土,脾胃虚馁失于健运,水谷难以运化,津液凝聚,痰瘀内生,蒙闭清窍。症状一经出现,便不断增加,病机核心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肾亏虚为本,痰瘀为标。  相似文献   

17.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支气管哮喘中医“同病异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哮喘肾虚痰瘀型与非肾虚痰瘀型患者血浆代谢化合物,开展中医哮喘“同病异证”性研究。方法分别取肾虚痰瘀型和非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及健康人的血浆进行1 H-NM R检测,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OPLS-DA)分析图谱。确定健康组与肾虚痰瘀型哮喘组、肾虚痰瘀型与非肾虚痰瘀型哮喘组血浆中的差异性代谢化合物。结果健康组与肾虚痰瘀型哮喘组、肾虚痰瘀型哮喘组与非肾虚痰瘀型哮喘组的代谢表型发生了显著变异,肾虚痰瘀型哮喘组与健康组比较,血浆中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乳酸、丙氨酸、糖蛋白、谷氨酰胺、肉碱、酪氨酸、肌酸、组氨酸、鲨肌醇、甘氨酸、葡萄糖、苏氨酸、肌醇、1-甲基组氨酸降低,肌酸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肾虚痰瘀型哮喘组与非肾虚痰瘀型哮喘组比较,肾虚痰瘀型哮喘组血浆中丙酮酸、甘氨酸升高;非肾虚痰瘀型哮喘组血浆中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乳酸、丙氨酸、糖蛋白、丙酮、酪氨酸、1-甲基组氨酸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气管哮喘肾虚痰瘀证的临床症状在微观生物学存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明确,中医支气管哮喘存在一定的再分性,中医支气管哮喘“同病异证”性及中医哮喘肾虚痰瘀证存在一定的生物学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脉综合征痰瘀证与炎症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研究发现,既往关于冠心病痰瘀证实质的研究多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角度论及,而少有从免疫炎症角度论述。本研究试图针对ACS痰瘀证研究的空白,从免疫炎症的角度出发,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痰瘀证的实质,并分析了炎症因子与血脂分组间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痰瘀证组(55例)及非痰瘀证组(35例),另设健康对照组70例。分别检测CRP、FIB、IL-6、TNF-α及D-二聚体在痰瘀证及非痰瘀证组中的数值,分析急性冠脉综合症痰瘀证与炎症相关因子的关系。检测痰瘀证组、非痰瘀证组间TC、TG及LDL-C的数值变化。结果:急性冠脉综合症痰瘀证组CRP、TNF-α及D-二聚体显著高于非痰瘀证组(P<0.05、P<0.05、P<0.01),痰瘀证组FIB、IL-6虽高于非痰瘀证组,但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ACS痰瘀证组TC数值显著高于非痰瘀证组(P=0.025),其余TG及LDL-C在两组间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本研究显示CRP、TNF-α及D-二聚体等炎症因子介导的免疫炎症活动与ACS痰瘀证的形成密切相关,可能是ACS痰瘀证形成的始动因素;而高血脂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痰瘀证形成的物质基础;CRP、TNF-α、D-二聚体等免疫、炎症因子有可能成为ACS痰瘀证划分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痰浊与瘀血皆为气血津液代谢异常而致,在生理上津血同源,在病理上痰瘀交结,变化多端。李军教授认为痰瘀为眩晕的基础病机,在辨证时,要识别痰瘀的主要特征,辨明痰瘀的主次轻重、兼夹证候,在其治疗中应重视从痰瘀论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微型积证"理论基础上,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提高动脉粥样硬化辨证论治水平。方法:19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通过四诊辨证为气滞痰瘀互结证、气虚痰瘀互结证、血虚痰瘀互结证、阴虚痰瘀互结证、阳虚痰瘀互结证证型,同时采集患者年龄、血脂水平、内膜-中膜厚度(IMT)以及斑块积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各证型分布有差异,其中气虚痰瘀互结证比例最高,血虚痰瘀互结证比例最低。平均年龄存在差异,其中气虚痰瘀互结证平均年龄最大,阴虚痰瘀互结证次之,气滞痰瘀互结证平均年龄最小。各证型之间的血脂水平具有差距,其中气虚痰瘀互结型总胆固醇(CHO)水平最高,与气滞痰瘀互结、血虚痰瘀互结及阳虚痰瘀互结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痰瘀互结证以及阴虚痰瘀互结证IMT均高于其他三种证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痰瘀互结证斑块积分较其他四个证型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瘀互结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基础,各证型在平均年龄、血脂水平、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积分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