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苏省新老两代流动人口避孕知识掌握及避孕药具使用差异。方法:2011年江苏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开展抽样调查,抽取有效样本7758份,其中新生代流动人口3584人。结果:新老两代流动人口对避孕药具知识的掌握不存在显著差异。新生代和老一代流动人口中分别有12.93%和11.43%不知道紧急避孕药的使用方法,从计划生育部门获得避孕知识的比例分别为87.94%和86.12%,意外妊娠的比例分别为10.66%和12.58%。结论:两代流动人口在避孕药具获取途径和使用偏好上存在差异,在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时需考虑到不同流动人口群体的需求和偏好,有针对性地宣传避孕药具知识及提供多样化产品服务,改善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杭州市育龄群众计划生育药具服务需求现状,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使用自制的计划生育药具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杭州市的1610名育龄群众开展问卷调查。结果:74.6%受访者知晓国家计划生育药具领取政策;76.0%受访者知道可以到社区领取免费避孕药具;避孕套、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知晓率分别为93.2%、93.2%、53.2%、17.2%。67.7%受访者遇到避孕节育困惑选择去医院;53.9%是在专业人员推荐下选择目前避孕方法;60.6%受访者目前使用免费避孕药具;免费避孕药具咨询服务满意度为59.4%。34.5%受访者希望得到个性化咨询服务;≤25岁对象对性知识教育、避孕方法和避孕药具知识介绍需求最多;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者对各项需求最大;65.6%的受访者希望开通"避孕药具公共服务"微信公众号。结论:新时期应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提高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知晓率;提升药具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保障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推进互联网药具服务,满足群众对计划生育公共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流动育龄女性免费避孕药具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育龄女性避孕节育方法使用情况和影响免费避孕药具使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了解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等信息和采取避孕的方法、获取避孕药具途径的信息。结果:①近1年内未婚流动女性有性生活比例为17.2%,已婚流动人口有性生活比例为88.6%,已婚户籍人口有性生活比例为96.3%。调查对象性生活时采取避孕的比例为76.0%。②选择避孕方法以避孕套和节育环为主,分别占49.2%和27.9%,领取了免费药具的人群占61.8%。③近1年内进行过流产的有7.7%。④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户籍是影响调查对象领取免费避孕药具的重要因素,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较低的人群领取免费药具的比例低。结论:社区外来女工主要选择避孕套作为常用避孕方法,但她们很多没有领取过免费药具,需要加强服务和宣传。  相似文献   

4.
流动人口获取免费避孕药具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获取免费避孕药具情况,包括获取途径、药具的种类、影响获取因素和障碍。方法:于2007年3~8月,在深圳市的两个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随机抽取目前不使用长效避孕措施的育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 849份。结果:61.5%的流动人口报告计生服务站为最主要的获取途径,其次是社区工作站占22.3%,大部分流动人口(95.4%)领取的是避孕套。多因素分析显示非农村(2χ=7.904,P=0.006)、未婚(2χ=435.410,P=0.000)、<25岁(2χ=216.795,P=0.000)、白领(2χ=161.759,P=0.000)以及收入<1 000元(2χ=41.583,P=0.000)的流动人口与是否领取免费避孕药具有关;不好意思去领取是最大的障碍占近40%,其次是不方便领取(33.7%)。结论:流动人口主要从计生服务站领取避孕套,其中非农村、未婚、<25岁、白领以及收入<1 000元的流动人口领取免费避孕药具的比例较低,流动人口中可能存在不好意思领取免费避孕药具等障碍。说明需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药具发放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计划生育药具(指国家每年投入专项资金采购的避孕药具)免费发放是政府为实现人口目标,满足育龄人群避孕节育需求而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随着婚育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计划生育药具已经成为育龄人群避孕节育、促进生殖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必需品。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的传统方式是手工发放,是从省、市、地区各级计划生育药具发放部门,逐级向下发放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街道居民社区,再到每个需求的个体[1-5]。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育龄群众对免费避孕药具发放和使用的评价及需求。方法:对北京市8个区县65名育龄群众进行小组访谈,对14名计划生育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访谈对象主要是户籍地常住育龄妇女,初、高中文化者居多,现多在使用避孕套;药具质量可靠和方便获取是访谈对象利用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网络的主要原因;对避孕套、口服避孕药、杀精剂有不同看法;虽然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但访谈对象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药具知识;对自助设备、避孕药具及生殖健康知识等有需求。结论:北京市免费避孕药具发放工作具有成效,但存在药具品种单一,知识宣传不够等问题。为推进工作,建议增加免费避孕药具品种,加强使用指导和宣教咨询,促进计划生育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工厂流动人口避孕药具推广干预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工厂途径对流动人口进行避孕药具推广干预活动的效果,并比较基本干预模式与全面干预模式间效果差异。方法流行病学现场干预试验。在深圳市和东莞市各选择2个工厂,基线调查后进行避孕药具推广干预,基本干预模式实施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知识宣教和推荐可获得免费避孕服务的地点,全面干预模式同时整合了面对面咨询及药具发放服务,半年后开展终线调查及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后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调查对象的避孕相关知识水平有所提高(P=0.000),且全面干预组及格率高(P=0.000);调查对象自我报告最常使用的避孕措施为安全套,干预前使用比例为69.7%,购买过比例为67.7%,干预后使用比例和购买过比例上升(P=0.000),基本和全面干预组使用比例分别提高为84.9%和87.1%,购买过比例分别提高为90.2%和95.1%;实施两种干预后坚持使用避孕措施的比例由35.7%分别上升至38.1%和42.9%,且全面干预组坚持使用率高(P=0.000)。结论对工厂流动人口避孕药具推广干预取得一定效果,整合了咨询及药具发放服务效果更佳,建议持续开展并在其它类似人群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武昌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高校学生计划生育药具、性病等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教育模式。方法对武昌辖区6个街道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及某大学学生共计410人采取无记名的问卷方式,对其使用计划生育药具及预防性病/艾滋病等有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计划生育药具相关知识及政策方面,常住居民的知晓率最高,流动人口最低;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高的人群是学生,流动人口最低。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主要为媒体、社区宣传资料,而大学生主要为为媒体、互联网和健康宣传活动。结论武昌区三类人群计划生育药具、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渠道各具特点,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9.
在移动互联网络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我国城市免费避孕药具发放公共服务面临新的机遇和问题.如何确保公众对免费避孕药具获取需求与发放服务之间的平衡,是新时期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的重要任务.为了扩大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服务的覆盖范围,提高公众对免费药具发放的知晓率和可获得性,提升发放工作的影响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免费避孕药具发放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本研究利用移动互联网络技术,整合社会资源和公共资源,创新城市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的社会化和服务多样化,以期提高药具发放和管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对药具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赋予了艰巨的任务,药具工作新的思路、新的对策势在必行.避孕药具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优质服务质量,探索出一条符合政府与群众双满意的途径,坚持把避孕药具作为政府提供给育龄群众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重要内容,深化药具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切实把药具免费发放供应落到实处,确保广大育龄群众使用安全、有效、价廉、便捷的药具产品,不断提高育龄群众对避孕药具的易得性和服务的满意度,从而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紧急避孕药的使用现状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分析使用影响因素,为加强紧急避孕药规范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应用统计描述,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1414名有过性行为的流动人口中,目前采取避孕措施的有1300人(91.94%),其中使用过紧急避孕药的有162人(11.46%),27.16%对使用过的紧急避孕药种类不了解。与未婚有性生活者相比,已婚者使用过紧急避孕药的比例较低(OR=0.43,95%CI:0.25~0.73)。结论:目前流动人口紧急避孕药的使用和知识掌握情况存在一定盲目性和误区,进一步扩大宣传加强流动人口对紧急避孕药正确规范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南省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婚前性行为相关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于2012年3月运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河南省3所高校2011级非医学专业专科和本科学生中进行抽样。采用自制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性行为情况、生殖健康与避孕教育态度等。应用SPSS 13.0软件统计学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955份。①调查对象性行为发生率为30.26%,男生(32.80%)高于女生(25.45%)(P<0.05),专科生(39.19%)高于本科生(23.22%)(P<0.05)。②调查对象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态度者比例(16.65%)低于反对者(32.57%)(P<0.05),男生(21.12%)高于女生(8.18%)(P<0.05)。③调查对象避孕套的知晓率最高(97.24%),其次是短效口服避孕药(81.28%),对避孕栓知晓率最低(11.64%);男生能正确使用避孕套比例(68.41%)高于女生(38.37%)(P<0.05)。④初次发生性行为时采用比例最高的避孕措施是避孕套(54.42%),其次是体外射精(28.75%),采取安全期的比例最低(6.30%)。曾发生非意愿妊娠的比例专科生(35.23%)高于本科生(31.25%)(P<0.05)。结论: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对避孕知识掌握程度普遍较低,性行为发生率较高,专科生发生危险性行为的可能比本科生更高,建议高校组织专人负责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及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已婚流动人口中女性避孕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避孕节育相关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通过面对面访谈收集资料,对已婚流动妇女避孕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有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1 828名已婚流动妇女中,目前避孕措施使用率为92.5%(1 691人)。其中男用安全套使用率最高(38.6%),其次为宫内节育器(33.7%),输卵(精)管绝育占8.6%,口服避孕药占2.1%,其他避孕方法占17.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和高年龄、低学历、低收入及已生育的流动人口相比,低年龄、高学历、高家庭收入及未生育的已婚流动人口更倾向于使用宫内节育器、男用安全套、口服避孕药等非永久避孕措施。结论:研究对象避孕方法的使用和选择受到年龄、学历、经济状况及是否生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今后应继续加强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动员和咨询工作,促进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知情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怀柔山区人户分离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程度和接受避孕节育服务情况,为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3 900名居住在怀柔区2个街道及城区附近各镇的居(村)、但户籍在本区北部山区5个乡镇(喇叭沟门满族乡、长哨营满族乡、汤口镇、宝山镇、琉璃庙镇)的人户分离已婚育龄妇女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3 876份,调查对象在2009年度接受避孕节育知识教育比例89.04%,紧急避孕知晓率85.91%,其中对紧急避孕药的认知度高达95.07%,放置含铜宫内节育器进行紧急避孕的认知度仅为5.95%;避孕措施失败率为6.22%;对在社区可获得避孕药具的知晓率仅5.21%。结论:怀柔区人户分离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服务参与率较高,但知识和政策知晓率较低。计划生育服务部门应针对人群特点,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开展避孕节育知识和政策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参加武汉市"避孕药具进产科"活动的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产后避孕知识的知晓程度和避孕措施的实施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08名调查对象进行电话问卷调查。结果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在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产后性生活开始的时间、避孕知识知晓程度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武汉市流动人口产后性生活开始的时间较早,避孕知识知晓程度偏低,避孕措施的采取情况相对滞后。建议应加强避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免费药具可获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城市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的避孕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避孕措施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上海、成都、太原3城市提供常规人工流产服务的不同等级医院,对自愿要求做人工流产、年龄<25岁的1271例未婚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9.6~20.3岁。过去半年内,仅有5.0%~7.3%的女性坚持每次性行为时都使用避孕方法,17.6%~21.0%从未使用过避孕措施。最常用的避孕方法为避孕套(77.0%);不避孕或未坚持避孕的主要原因为"抱侥幸心理(49.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查对象的学历、年龄、避孕和人工流产危害知识,以及男友的避孕知识和对避孕的关心程度与避孕措施使用频率及避孕套的使用有关。结论:未婚人工流产女性避孕措施使用率低,应提高这一人群避孕和人工流产相关知识水平,引导男性参与避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的避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以后的避孕节育相关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流动人口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主要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学信息、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及相关的避孕知识等。结果:本次调查的1 414名有过性行为的流动人口中,目前避孕措施使用率为91.94%(1 300人)。其中宫内节育器占到51.08%,其次是男用避孕套(25.00%),结扎(17.15%),口服避孕药(3.69%)。与18~24岁的对象相比,年龄在30~34岁,35~39岁,40~44岁以及≥45岁的研究对象的避孕措施使用率较高(OR分别为2.16, 6.67, 2.47和2.84)。与家庭月收入低于500元的对象相比,收入越高的对象,其目前采取避孕的比例就越高(500元~、1 000元~、2 000元~、≥3 000元组的OR分别为2.19,3.11,2.32和3.18);与避孕节育知识得分≤16分的对象相比,得分为17~31分以及得分≥49分的研究对象避孕措施的使用率较高(OR分别为2.46和2.32)。结论:研究对象避孕方法的使用和选择受到年龄、婚姻状况、经济状况、避孕知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后应继续加强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要把经济收入低、文化程度低和避孕节育知识薄弱的流动人口作为重点干预人群。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闸北区2005—2010年肺结核流行现状和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红  邓艳  李智红  徐敏钢 《职业与健康》2011,27(17):1976-1978
目的评估上海市闸北城区结核病流行特征和防控效果。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2005—2010年城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监测数据,主要分析不同户籍居民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季节发病分布特点。结果流动人口发病率显著高于沪籍人口(χ2=85.69,P<0.01),分别为58.32/10万和33.89/10万;沪籍人口新涂阳率显著高于流动人口(χ2=9.76,P<0.01),分别为34.08%和26.21%;肺结核病人以男性居多,流动人口中男性显著多于沪籍男性(χ2=12.70,P<0.01);沪籍高发年龄组为45~54岁,占29.68%;流动人口高发年龄略年轻,为25~34岁组,占32.37%;沪籍人口发病最多职业为退休,流动人口发病最多为无业;沪籍人口新涂阳病人治愈率显著好于流动人口(χ2=6.00,P<0.05),分别为87.68%和78.22%。结论上海市闸北区肺结核发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上海市水平,仍需针对不同户籍人口的肺结核流行特征,加强病人早发现,重点做好流动人口肺结核的管理工作,是降低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获得避孕知识的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开展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上海市闵行区的2001名流动人口,于2007年8~10月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开展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对常用避孕方法的知晓率<70%,对副作用了解最少。最近1年在现居地获得过避孕知识者占42.73%,其避孕知识总得分(31.39±20.72分)高于未获得过避孕知识的对象(24.06±20.54分)(P<0.01)。流动人口在现居地获取避孕知识最主要途径是宣传小册子/折页(30.76%),其次是影视广播/书报杂志(16.96%)和宣传板报(16.26%)。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其获得避孕知识的比例越高;未婚有性生活和已婚对象获得避孕知识的比例较未婚无性生活者高;工厂对象获得避孕知识的比例较建筑工地和娱乐服务场所对象高。结论: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获得避孕知识的比例较低,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工作场所对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是否获得过避孕知识有影响。因此,现居住地应加强针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教和服务,应以年龄小、未婚无性生活、文化程度低以及建筑工地和娱乐场所工作的流动人口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上海市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重复人工流产率的策略。方法:对在上海市提供常规人工流产服务的3家不同等级医院内自愿要求人工流产、<25岁的429例未婚女性进行描述性问卷调查。结果: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发生比例为33.10%;其中曾有过1次人工流产者占79.29%;在20岁前进行首次人工流产的比例为27.66%;11.68%的对象距上次人工流产时间不到半年。与非重复人工流产组相比,重复人工流产组中首次性行为<19岁的比例较高(23.51%,31.91%,P<0.05),暴露于性生活≥1.2年的比例较高(37.63%,76.06%,P<0.01),多性伴的比例较高(27.14%,60.87%,P<0.01),同居的比例较高(40.91%,55.32%,P<0.01),过去半年内从未使用过避孕措施的比例较低(23.51%,11.97%,P<0.05);本次避孕失败比例较高(27.18%,37.3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也显示,暴露于性生活时间长、同居、多性伴、本次避孕失败均为重复人工流产的危险因素。结论: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与不安全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应加强对这一人群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避孕药具的正确使用率,在医院内推广和实施规范化的流产后咨询与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