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歆  宋越红 《广西医学》2004,26(11):1611-1613
目的 探讨胃黏膜pH(pHi)值监测对早期判断危重患者预后临床意义。方法 用胃张力仪测量 34例急诊ICU患者的胃黏膜下pH值 (pHi) ,以早期判断预后 ,与APACHⅡ评分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4例患者有入ICU后 12~ 72h死亡 14例 ,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 ,在初入ICU时死亡组的胃黏膜pHi低于存活组 (P <0 0 5 ) ,而APACHⅡ评分与PaO2 无差异 ;入ICU后12h死亡组的胃黏膜pHi显著低于存活组 (P <0 0 1) ,APACHⅡ评分高于存活组 (P <0 0 5 ) ,PaO2 则低于存活组 (P <0 0 5 )。本组患者有 7例发生MODS ,与未发生MODS组比较 ,APACHⅡ评分显著增高 (P <0 0 1) ,胃黏膜pHi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胃黏膜pHi作为一个间接测定局部组织氧合情况的指标对早期判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无症状性缺血的心电图表现。方法 对 70例冠心病患者用动态心电图进行 2 4h监测。 62例 ( 88 6% )有心肌缺血发作 ,总计发作 2 0 2阵次 ,其中 150阵次 ( 74 3% )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 ,陈旧性心梗组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组比较。结果 两组发生率无显著性 (P值 >0 5) ,无症状与有症状心肌缺血的ST段压低程度及持续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P值 >0 5)。结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有昼夜规律 ,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陈旧性心梗组比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组明显增高 (P <0 0 1)。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冠心病不同病情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 2 0 0 1年入院的 2 89名冠心病患者分为四组 :1)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组 80例 (男 6 2例、女 18例 ) ;2 )冠心病、心绞痛组 187例 (男 77例、女 110例 ) ;3)急性心肌梗死在入院四周内死亡组 9例 (男 5例、女 4例 ) ;4 )入院时拟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正常的患者 13例 (男 8例、女 5例 )。对各组的血脂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心胶痛组的TC、LDL、TC HDL、LDL HDL明显高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P <0 .0 0 1) ,两组的HDL水平也有统计学差别 (P <0 .0 5 )。结论 血脂的异常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脉综合征(th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已成为当今社会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它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无Q波心肌梗死(MI)及有Q波心肌梗死。UA提示了稳定的冠脉病变已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即病人面临进展为MI或死亡的危险。UA通常是指:(1)首次出现的心绞痛:在最近4~8周内出现的首次缺血性胸痛,至少为加拿大心绞痛分级Ⅲ级;(2)逐渐加重的心绞痛:即心绞痛发作较前更频繁、更严重或时间更长,或对硝酸甘油不敏感;(3)休息时心绞痛:即休息时出现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STE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163例,根据其是否在院期间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血液生化指标和心电图等临床资料.同时对比存活组患者溶栓前后的血清hs-CRP、CK-MB、TNT和BNP水平.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预测因素.结果 死亡组的男性、年龄>65岁、前壁心肌梗死(MI)、高血压、高血脂、饮酒、糖尿病、Killip分级≥II级比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白细胞、血肌酐、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三硝基甲苯(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脑尿钠肽(BNP)均显著高于存活组,而HDL-C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患者溶栓后血清hs-CRP、CK-MB、TNT和BNP显著低于溶栓前,(P<0.05).死亡组的溶栓成功率显著低于存活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龄、血肌酐和hs-CRP水平升高、前壁MI、BNP升高、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溶栓不通、在院期间发生心源性休克和Killip分级≥Ⅱ级因素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赵龙现 《中原医刊》2004,31(1):3-3,2
目的 :探讨老年再发性心肌梗死 (MI)的高危因素。方法 :统计 3 8例老年再发性MI合并高血压、糖尿病(DM )、梗死前心衰、梗死后心绞痛情况并随机地与同期非再梗死的 49例老年MI作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再梗死组高血压、糖尿病、梗死前心衰、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与非再梗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再梗前心衰、梗死后心绞痛是老年再发性MI的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进行防治 ,才能减少再梗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养心氏对血瘀型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血瘀型冠心病患者 12 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别观察治疗前和治疗 30d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在心绞痛缓解程度及心电图改善方面显效率和无效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血脂下降值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 ,血液流变学 5项指标改善值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养心氏可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 ,减轻疼痛程度 ,改善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年龄≤ 35岁以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 1995年~ 1998年住院AMI共 6 7例 ,其中年龄≤ 35岁者 10例为A组 ,年龄≥ 4 0岁者 5 4例为B组 ,配对因素分析AMI发作前心绞痛史、诱因、首发症状、高危因素调查及起病 12h内LVEF值、合并症、心肌梗死延展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A组吸烟、体重指数高于B组 ,A组病前心绞痛史、HDL c少于B组 ,A组下壁心肌梗死 (MI)常见、发病时症状典型 ,A组LVEF <5 0 %占 2 0 % ,B组为 4 6 .3% ,二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青年人MI临床特征明显不同于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9.
《河南医学研究》1997,6(1):39-42
目的:本文对急性非 Q 波型心肌塞(ANQMI)的心电图(ECG)分型与临床特点进行比较。方法:根据 ECG 改变,ANQMI 分成 ST 段压低型、T 波倒置型和复合型。ST 段压低型与复合型为 A组,T 波倒置型为 B 组,两组就性别、年龄、MI 前主要病史、MI 后主要并发症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①A组男6例(32%),女13例(68%),平均年龄63.9±9.6;B 组男27例(71%),女11例(29%),平均年龄59.1±8.8;②A组 MI 前与 MI 后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74%与84%,B 组分别为59%与51%;③A组与 B 组,急性 QMI 发生率分别为26%与2.6%(P<0.05),泵衰竭分别为37%与21%,住院死亡率分别为21%与10.5%(P<0.05)。结论:A 组与 B 组比较,其临床特点是:①老年女性发病率高;②有 MI 前心绞痛的患者,MI 后仍可有心绞痛发作;③再梗塞、泵衰竭和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证明 ,梗死前短时间内心绞痛发作可诱发心肌缺血预处理 (IP) ,从而延迟心肌细胞的坏死 ,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和并发症。我们通过对我院 1995年5月— 2 0 0 1年 5月收入院 10 0例AMI患者的临床观察 ,分析了 6h内心绞痛发作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 0例患者均为首次AMI ,符合WHO 1979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 67例 ,女 3 3例 ,年龄 46~ 77岁 ,平均 (5 6± 2 .1)岁。以梗死前 6h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二组 :A组为有心绞痛发作组 ,共 60例 ,B组为无心绞痛发作组 ,共…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肌钙蛋白测定及心电图变化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38例,入院后即刻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抽取静脉血做血清肌钙蛋白Ⅰ(TnⅠ)检测,并根据心电图变化及TnⅠ水平分组,观察各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并随访1个月 ̄6个月。结果ST段压低组的反复心绞痛发作及复合心血管事件较正常心电图组明显增多。所有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31.9%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TnⅠ阳性,TnⅠ阳性组有明确冠心病诊断者较TnⅠ阴性组多,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增高,反复心绞痛发作增加,心血管事件增多。对复合心血管事件的预测,TnⅠ阳性因素较ST段压低因素的敏感性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Ⅰ阳性较ST段压低因素对患者复合心血管事件有较高的独立预测价值。结论肌钙蛋白测定及心电图变化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TnⅠ阳性因素可能具有更高的独立预测性。  相似文献   

12.
Experiences of coronary intensive care in a district hospital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even hundred and twenty-one patients were admitted during 22 months. Rec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confirmed in 518. In this group, 115 (22%) died in hospital and 33 (6%) were resuscitated and left hospital alive. Prophylactic measures probably prevented cardiac arrest in a number of patients and contributed to lowering the mortality rate. Other factors influencing cardiac arrest and death were sex, age, time after onset of infarction and ECG pattern. Anticoagulants had no influence.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was most varied and several difficult diagnostic patterns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3.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符合高危不稳定心绞痛或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入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钠等药物。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替罗非班,始0.4μg/(kg·min)静脉泵入,30min后减为0.1μg/(kg·min)维持48h。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12导联心电图、1周主要心脏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段或T波改善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好转,1周内新发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等不良事件下降,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壁瘤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脉介入(CP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室壁瘤(LV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AMI伴LVA患者择期行PCI治疗。术前和术后观察患者是否有室性心律失常出现、心绞痛发生情况和心功能进展情况,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左心室是否有血栓形成以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局部室壁运动积分(RW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改善情况。结果术后患者无左心室血栓形成,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和再次心肌梗死发生。术后6个月以后与术前比较,患者LVMI、RWMI、LVEF和心功能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年龄较大,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有中等程度及以下大小室壁瘤,前降支单支病变,特别是伴有侧枝循环的患者适合PCI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有益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钧乐  岳瑞华  张红  史若飞  徐幸 《重庆医学》2004,33(9):1358-1359
目的探讨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3例首次穿壁性AMI住院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阐明梗死之前心绞痛引起的缺血预适应效应对AMI的面积、心脏事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肌保护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结果梗死前48h有心绞痛的94例AMI患者(A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心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脏事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与梗死前无心绞痛的39例患者(B组)相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学分数(LVEF),梗死后4周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24周后LVEF,A组有提高,B组则降低(P<0.05);住院病死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AMI前有心绞痛的患者,心梗后梗死面积缩小,左室功能和临床预后的改善,与心肌缺血预适应(IP)对心脏的保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UAP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0.4mL,每日2次。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段变化,监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控制心绞痛的发作次数(P<0.05),但治疗组更能显著降低心绞痛的发作(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对心绞痛、心电图的疗效分别为85.7%、80.0%,而对照组分别为60.6%、4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血小板、PT、APTT无显著变化。结论:低分子肝素是治疗UAP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与冠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AMI并行冠状造影检查的17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心电图特点, 分为ST段抬高组和非ST段抬高组2组, 对2组患者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与冠脉造影对比研究发现, ST段抬高组以LAD闭塞多见, 管腔狭窄程度以完全闭塞为主, 病变的冠状动脉以单支为主;而非ST段抬高组以LCX闭塞多见, 管腔狭窄程度以中、重度狭窄为主, 病变的管病以三支为主,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但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心电图中ST段的不同改变代表冠脉造影下管腔狭窄程度、闭塞血管及支数的不同, 但都属于心血管急症, 临床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
Zhao MZ  Hu DY  Zhang FC  Wu Y  Yan MY  Wang SW  Mao JM  Yang M  Jiang LQ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3):879-882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心电图变化及早期有创干预的价值。方法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连续入院的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共545例,分成早期保守治疗组与早期有创干预组,随访患者30d与6个月的复合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心力衰竭、因反复缺血性心绞痛发作住院),评价心电图不同变化以及不同干预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随访545例患者中ST段压低者的单项心血管事件与复合事件均较其他心电图改变者明显增多,ST段压低变量是患者6个月复合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OR3·864,95%CI:1·668~9·451,P<0·001)。与早期保守治疗组比较,早期有创干预组随访30d时反复心绞痛发作住院事件减少,随访30d与6个月时复合心血管事件也减少(均P<0·05);亚组分析示ST段压低患者早期有创干预能明显降低30d及6个月复合心血管事件(均P<0·01),无ST段压低患者并无类似获益。结论ST段压低是预测患者能从早期有创干预中获益的有效指标;早期有创干预较早期保守治疗能明显降低ST段压低的ACS患者的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再灌注的关系。方法 :对 2 7例梗死前 1周内有不稳定性心绞痛和 2 5例梗死前无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比较。 2组基础临床情况相匹配。梗死范围大小根据血清酶和∑R、NQ来估计 ,冠脉再通时间以抬高最明显的ST段迅速下降达 5 0 %为准。结果 :溶栓后 30min内梗死前心绞痛组 33%冠脉再通 ,而梗死前无心绞痛组没有 1例再通 (P <0 0 0 5 ) ;6 0min内再通率分别为 5 9%和 36 % (P <0 0 0 5 ) ;再通时间分别为 (49± 16 )min和 (6 9± 19)min(P <0 0 5 )。在梗死前心绞痛组 ,反映梗死范围大小的血清酶均明显低 ,而∑R相对较高 ,NQ数目相对较少 (均P <0 0 5 )。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组溶栓效果较好 ,梗死范围较小 ,梗死前反复心绞痛可作为对溶栓治疗敏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A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positive infarct scinti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using Technetium99m stannous pyrophosphate (Tc-PYP) and a portable gamma camera. Sixty-one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Coronary Care Unit (CCU) with a presumptive diagnosis of AMI or ischaemic cardiac pain were studied. Positive scans were present in 24/25 (96%) patients with AMI and new Q waves, and in 10/12 (83%) patients with AMI and no Q waves. Nine of eleven (82%)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 and no infarction had negative scans. Of thirtee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ten (77%) had positive scans. A further eight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for angina pectoris were studied pre- and postoperatively. Two patients had strongly positive postoperative scans. The Tc-PYP scan is valuable in the detection of peri-operative infarction following coronary artery surgery, and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the technique may detect small amounts of myocardial necrosis undetectable by more conventional means. When the diagnosis of infarction is obvious from the ECG, enzymes, or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he Tc-PYP scan provides no extra information helpful in patient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