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的效果。方法:对3例患儿采取光疗加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3例患儿胆红素水平平均迅速下降。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临床效果显著,适于无换血条件者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简要针对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来治疗ABO溶血病的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通过随机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新生儿人数为2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静脉使用人血丙种球蛋白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HCT、Hb、RBC等数值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在接受治疗后,在血清总胆红素、HCT、Hb、RBC等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皮肤的黄疸消退时间也提前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使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中具有显著效果,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ABO溶血是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及早发现,合理治疗,可避免核黄疸的发生。我院儿科1993~1997年共收治新生儿黄疸346例,而ABO血型不合的ABO溶血病64例,占185%,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4例中,男3...  相似文献   

4.
O型孕妇血清中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我院近3年间共有夫妇ABO血型不合731例,对其进行ABO-HDN血清学检查,观察高效价IgG抗A(B)对ABO-HDN的影响。结果:当孕妇血清抗体效价为1:64、1:128、1:256和≥1:512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2.5%、21.7%、33.3%和51.6%。结论:随着孕妇IgG抗体效价的增高,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需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由于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细胞中毒变性出现神经系统异常,处理不当可致死和致残.溶血性疾病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主要原因,为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对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2002~2007年确诊的新生儿溶血性疾病致胆红素脑病21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书营  贾义红 《职业与健康》2004,20(10):142-143
新生儿ABO溶血症是我国新生儿溶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造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2001年起,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出生9h,患儿以“发现皮肤黄染3h”为代主诉就诊,门诊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新生儿吸人性肺炎”为诊断收住院。患儿是第3胎、第3产,足月顺产,出生时哭声大,无苍白、窒息抢救史。3h前患儿家属发现皮肤黄染,喂开水后恶心、呕吐两次,排便两次,有一姐,同患“核黄疸”出生7h死亡。查体36.7℃,P:140次/min,R:35次/min,精神反应差,哭声弱,全身皮肤粘膜可见黄染,前臼门平软,巩膜稍黄染,咽稍发绀,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进行溶血三项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新生儿患者血型、溶血三项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1例新生儿中,A型124例,阳性率56.5%,B型109例,阳性率50.5%,两组不同血型的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84,放散试验阳性率最高,为49.8%。结论溶血三项检测有利于诊断新生儿溶血病,能为临床提供及时、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与血型为0型孕妇抗体效价的关系。方法筛选0型血孕妇丈夫~JA型、B型、AB型,抗体效价(IgG抗A(B)抗体)水平≥1:64的夫妻所生新生儿是否换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出生时做血型鉴定、胆红素、血红蛋白测定和溶血实验检测,以评价孕妇血型抗体效价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结果孕妇血型抗体效价越高,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机率越大。结论孕妇血型抗体效价的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的监测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可作为判断胎儿出生后能否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重要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IgG抗-A(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夫妇ABO血型不合孕妇进行ABO.HDN血清学检查,观察IgG抗A(B)效价对ABO-HDN的影响。结果当孕妇血清抗体效价为1:64、1:128、1:256和≥1:512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分别为0、11.8%、22.9%和42.2%。结论随着孕妇血清中IgG抗体效价的增高,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1.
李勤 《职业与健康》2003,19(9):141-141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指因母子血型 (ABO)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多见于母亲为O型 ,新生儿为A型或B型血 ,母体血中的抗A或抗B抗体与新生儿体内A抗原或B抗原结合而发生新生儿溶血。据调查资料显示 ,本病占活婴总数的3 15 %。我院从 2 0 0 2年 1月 3日起接生的 194例活婴中 ,出现ABO溶血病的占 5例 ,约为总数的 2 5 8% ,此病可引起中枢神经病变 (核黄疸 ) ,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十分重要的。1 病状特点本病的主要症状是黄疸 ,特点是黄疸出现早 ,发展快 ,程度重。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 2 4~ 48h内出现 ,而且常出现在面、颈部。本…  相似文献   

12.
母体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关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湘中地区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率关系。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对550例丈夫为非O型血的孕妇在25~28周时检测其IgG抗体效价,对抗体效价≥1:64的孕妇每隔2~3周重复测1次效价,并对其分娩的320例A型或B型新生儿进行追踪调查。结果随着孕妇IgG抗体效价的升高,发生新生儿溶血的几率增高,并且IgG抗体动态升高2个或2个以上滴度时,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可达73%。结论孕妇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成正相关,对O型血孕妇产前进行IgG抗体效价检测,并对高效价孕妇进行产前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林文玉  常薇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104-2105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之一,严重病例可出现重度贫血及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近年来,由于我院重视了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发生胆红素脑病和死亡病例大大减少。现对我院新生儿科2006年1月-2008年2月收住的65例新生儿溶血病作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孕妇孕期管理、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住院分娩的40例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孕产妇及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37例(92.5%),母体ABO血型抗体抗-A或B(IgG)不同效价之间,新生儿脐血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改良Coombs试验)阳性反应及新生儿黄疸发生时间有差异(P﹤0.05),母血抗-A或B(IgG)效价1︰128共14例(37.84%),其新生儿脐血改良Coombs试验阳性反应及24h新生儿黄疸发生明显增加;孕妇ABO血型抗体滴度与新生儿外周血间接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母婴Rh血型不合溶血病3例(7.5%),母体Rh血型抗体效价均≥1︰512,最高达1︰1024,新生儿均接受了换血治疗。[结论]夫妇ABO血型不同的O型孕妇,母体ABO血型抗体效价≥1︰128时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夫妇Rh血型不同的Rh(D)阴性孕妇,应加强孕期Rh血型抗体等监护及产前产后胎婴儿观察和处理。建议在对孕妇进行血型鉴定时,同时筛查ABO血型抗体及ABO外抗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O型血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关系.方法检测O型血孕妇孕后期IgG抗A(B)血型抗体效价,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血型血清学检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观察新生儿的临床表现.结果O型血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中,有68.3%发生ABO溶血病,母亲的IgG抗A(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血型抗体效价是发生新生儿ABO溶血病的重要指标,但不是绝对指标.重要的是监测O-A、O-B母子血型不合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及特异性血型抗体的情况,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新生儿脐血溶血和静脉血3项检测结果,分析脐带血在诊断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分院产科分娩的245例足月健康新生儿的脐带血(出生后立即抽取)和静脉血(出生后3 d内抽取)采用直接抗人血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新生儿脐带血ABO-HDN的确诊率显著高于静脉血(P0.01);男婴和女婴脐带血ABO-HDN的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型新生儿脐带血ABO-HDN的确诊率显著高于O/B型新生儿(P0.01)。结论 ABO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抽取脐血进行溶血3项检测有助于ABO-HDN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ABO-HDN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ABO溶血是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及早发现,合理治疗,可避免核黄疸的发生。我院儿科/999~2001年共收治新生儿黄疸346例,而ABO血型不合的ABO溶血病64例,占18.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岳晓红  李巍 《中国保健》2009,(21):940-941
目的:了解我院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尽快为临床提供鉴别黄疸病因的依据。方法:血清学检查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长春博迅有限公司提供的新生儿溶血病检测说明书。结果:13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血清检测中HDN的发病率为28.9%,其中ABOHDN34例占85%,Rh系统6例占15%,血型分布为A〉B,患儿出生后0—3d内检测阳性率最高。结论:对不明原因黄疸患儿应尽早进行HDN筛查,以鉴别黄疸类别,早期明确病因,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侯玉华 《职业与健康》2008,24(11):1109-1110
新生儿ABO溶血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之一,严重病例可出现重度贫血、高胆红素及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近几年来,由于重视了早期诊断和早治疗,发生胆红素脑病和死亡病例明显减少。笔者现对我院新生儿科2000年7月—2006年7月收住的新生儿ABO溶血76例进行了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微柱凝胶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的检验价值。方法:采用228例疑似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血标本,分别采用传统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放散实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所有疑似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中检测出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200例,微柱凝胶法的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及放散试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91%、99%,传统试管法的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及放散试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67%、79%,三个方面的差异都较为明显(P<0.05)。结论:微柱凝胶技术相比于传统试管法的检测阳性率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