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8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呼吸支持方法进行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支持方式、呼吸复苏稳定率及呼吸稳定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稳定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呼吸复苏成功率,呼吸复苏时间也有显著改善,能够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前呼吸训练对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呼吸舒适度及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术前经口呼吸训练,对照组术前未经口呼吸训练.对两组患者的呼吸不适及术后焦虑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呼吸训练后两组患者的呼吸不适及焦虑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对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行经口呼吸训练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呼吸不适及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3.
呼吸训练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呼吸训练在肺癌患者的应用现状,包括手术前呼吸功能储备、手术后呼吸功能的康复锻炼,呼吸训练工具的应用与方法。目前呼吸训练缺少系统的深入研究及标准化的呼吸训练方案,期待更多的研究,结合患者的情况,制定最佳的个性化呼吸训练方案,让肺癌患者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急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急危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使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复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复苏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危重症患者临床治疗时,使用呼吸阶段性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呼吸复苏率,缩短患者呼吸复苏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COPD患者采取呼吸训练改善呼吸功能.方法:指导病人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体力训练、有效咳嗽和咳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结论:COPD患者每天有计划地进行呼吸功能的康复锻炼,可以提高机体耐受能力,从而也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患者术中呼吸的管理。方法报告15816例无痛胃镜患者术中呼吸的反应,总结呼吸抑制的原因及呼吸抑制的预防和处理。结果呼吸抑制的原因有麻醉药的作用,患者颈部体位,呼吸道、口腔分泌物,患者自身疾患,供氧障碍等。呼吸抑制重在预防,通过严格掌握适应证,常规吸氧,心电监护,缓慢推注丙泊酚,轻、中度呼吸抑制时需加大氧流量,头颈部后仰,托起下颌,及时吸痰,放置口咽通气道等措施,一般均能纠正;对重度呼吸抑制患者,应立即停止诊疗,积极进行抢救,给患者面罩加压给氧,呼吸器人工呼吸,必要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时纠正呼吸抑制。结论通过呼吸管理,绝大部分患者能平安完成无痛胃镜检查,明显提高了无痛胃镜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呼吸阶梯性治疗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危重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常规给予呼吸支持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给予呼吸阶梯性治疗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达到稳定呼吸的时间以及呼吸复苏率.结果 呼吸复苏率研究组80%,对照组57.5%;稳定呼吸时间研究组(43.39±4.63)min,对照组(56.05±7.18)min,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急诊中对急危重症患者给予呼吸阶梯性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其呼吸复苏率,缩短呼吸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与分析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急诊进行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15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进行分组,即传统呼吸治疗组与阶梯性治疗组,每组各75例。其中传统呼吸治疗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呼吸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而阶梯性治疗组患者则采取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复苏稳定率及呼吸稳定时间等情况。结果阶梯性治疗组患者的吸复苏稳定率及呼吸稳定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传统呼吸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在心脏病患者手术前的使用。方法:2015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科手术心脏手术患者,给予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按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7~14d就开始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对照组术后才进行呼吸训练器的指导。两组患者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后,开始进行呼吸训练器进行锻炼肺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h的肺功能各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进行呼吸训练器的锻炼,术后肺功能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尽早应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能更有效改善术后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能缩短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的方法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7年8月~2010年8月这三年之间,抽取94例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病例,再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呼吸支持;B组患者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呼吸复苏的稳定率和患者呼吸的稳定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呼吸复苏率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的呼吸稳定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的方法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可以使患者的呼吸复苏率和呼吸稳定时间得到显著的改善,可以作为临床急诊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呼吸训练对肋骨骨折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肋骨骨折患者,按照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早期呼吸训练组,分别予以两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与早期呼吸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早期呼吸训练组患者训练7天后的肺炎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与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早期呼吸训练组患者训练后的肺活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肋骨骨折患者实行早期呼吸训练可有效降低其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肺活量,使患者肺功能获得良好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呼吸操训练,减轻呼吸困难,改善肺功能,改掉呼气呻吟习惯,提高患者活动时的耐受能力[王连英,周新玲.呼吸操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23):23-26.]。方法对8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医学知识宣教和护理示范,设定每天练习次数和时间,并做好记录,测定患者呼吸操锻炼前后的肺功能变化,对患者进行监督和随访管理。结果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患者现有的肺功能水平,改掉呼气呻吟习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呼吸操训练方法可以延长呼气时间,降低呼吸频率,提高肺活量和呼吸功能,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对COPD缓解期患者进行呼吸操训练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与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仪检测分析3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45例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较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HRV明显降低(P<0.01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HRV明显降低,HRV可作为筛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比分析知信行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方面的影响,总结知信行模式在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患有COPD的患者7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各3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训练,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方式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而对试验组的患者选择知信行模式的呼吸功能锻炼指导,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之后,使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表格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依从性进行问卷调查测评,对比两组患者在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方面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连续康复治疗3个疗程之后,试验组的患者不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而且患者对我院护理服务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患有COPD需要进行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患者选择知信行模式的呼吸功能锻炼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而且对减少护患之间的矛盾也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5.
陈海珍 《吉林医学》2010,31(36):6843-6844
目的:探讨俯卧位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监测与护理措施。方法:心理护理后将患者镇静取俯卧位,行机械通气,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俯卧位通气后未出现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血氧饱和度好转。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呼吸,有利于痰液的引流,使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好转,早日脱机。  相似文献   

16.
老年冠心病与睡眠呼吸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睡眠呼吸障碍发生的情况及初步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 经冠脉造影确认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2例及排除冠心病患者18例,全部接受夜间7 h多导睡眠监护仪监测及同位素心室造影了解左心功能.结果 6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有53.2%合并有睡眠呼吸障碍,非冠心病患者18例有22.2%合并有睡眠呼吸障碍,老年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组与单纯冠心病组比较,夜间血氧饱和度较低,夜间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较长.体重指数高,且有较高的高血压病发生率(P<0.05).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呼吸絮乱指数无明显相关(r=-0.67.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率高,应重视老年冠心病患者夜间睡眠呼吸监测,对冠心病合并严重睡眠呼吸障碍者给予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潘亚娟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454-455
临床上呼吸机辅助呼吸已广泛应用于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抢救,引起呼吸功能衰竭的原因很多,故使用呼吸机时间长短不一。我院ICU病区在2000年1月~2006年10月共收治使用呼吸机治疗患者87例,临床护理发现,短时间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后能很快停机,但使用呼吸机较  相似文献   

18.
腹式呼吸治疗银屑病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训练治疗银屑病的机理及其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反馈型腹式呼吸训练仪对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30 min腹式呼吸训练. 随后要求患者坚持2次/d,30 min/次的家庭腹式呼吸训练3 mo. 结果:30例银屑病患者在30 min腹式呼吸训练时心率的均值较患者平静自然呼吸状态下明显降低(P<0.01);而腹式呼吸训练过程中RSA的均值较平静自然呼吸状态下明显增大(P<0.01);腹式呼吸训练过程中第一阶段平均收缩压比平静自然呼吸第一阶段降低;腹式呼吸训练中舒张压也较平静自然呼吸状态下明显下降,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13例坚持3 mo腹式呼吸训练的患者在平静自然呼吸状态下RSA值由训练前的(31.36±6.86) ms提高到(37.69±9.57) ms,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7例患者治疗3 mo后皮损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3例. 结论:腹式呼吸训练可能通过提高银屑病患者的自主神经的调节能力,达到预防和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多沙普仑预防静脉麻醉所致呼吸抑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40例择期静脉全麻下行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氯胺酮行静脉全身麻醉,A组为对照组,B组给予1mg/kg的多沙普仑,观察并记录患者呼吸频率、潮气量的变化,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及呼吸暂停持续时间的长短,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A、B两组患者呼吸频率、潮气量、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及呼吸暂停持续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沙普仑能够有效预防咪唑安定、芬太尼、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所致呼吸抑制,但患者血压显著升高,心率显著增快,建议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在患有急性左心衰患者的院内呼吸道感染预防中实施呼吸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当中收治的6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成为基本组与呼吸组,基本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性质护理,呼吸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同时接受呼吸护理,对两组患者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呼吸组患者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例数明显少于基本组患者,双方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处理而言,患者接受呼吸护理后的效果相对较好,此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