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洛酮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静脉应用纳洛酮,观察溶栓前后神经功能变化及继发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溶栓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溶栓前(24.50±5.10)分,溶栓后(5.05±3.15)分,而B组溶栓后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P>0.05),溶栓前(23.80±4.10)分,溶栓后(18.65±6.15)分;A组继发颅内出血发生率为7.69%,B组为43.7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静脉应用纳洛酮可作为筛选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病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许永良 《广东医学》2001,22(2):168-169
目的 探讨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 5 2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2 6例给予丹参 16ml、胞二磷胆碱 0 75g治疗。治疗组 2 6例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首剂给予 2 5 %硫酸镁 16ml静脉推注 ,不少于 15min ,随后 2 4h静脉维持量为 65ml ,以后每天给予 42ml静脉滴注 ,治疗 5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 2 6 9± 8 7和 2 7 3± 9 1,差异无显著意义 ;治疗 3 0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 9 4± 4 1和 18 5± 4 8,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硫酸镁治疗脑梗死有助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小武 《医学争鸣》2003,24(10):916-916
1 临床资料  2 0 0 0 0 3/ 2 0 0 0 0 9住院急性期脑梗死 (ACI)患者 4 4 (男 2 5 ,女 19)例 .按入院顺序随机分A组 (治疗组 )及B组 (对照组 )各 2 2例 .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 (6 2± 8)vs (6 1±9)岁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2 5± 10 )vs(2 4± 10 )分 ,发病至开始用药时间 (2 7± 14 )hvs(2 7± 15 )h ,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组用降纤酶 ,首剂 10U ,隔日 5U ,加入生理盐水10 0mL滴注 ,共 3次 ,此后使用脑细胞保护剂 14d.B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 ,静脉滴注每日 1次 ,14d .用药前后行脑CT检查 ,脑梗死灶体积 =长×宽×CT…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弗斯兰 (盐酸丁咯地尔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 30例治疗组 ,静滴弗斯兰 2 0 0 mg/d;30例对照组静滴丹参40 ml/d,持续 2周。治疗前后患者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能力评价、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弗斯兰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 ( 5 .41± 5 .37)较治疗前 ( 1 6.30± 5 .76)有显著性差异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治疗组 ( 1 0 .89± 2 .0 6)与对照组 ( 6.5 5± 2 .1 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生活能力等级的提高较前有显著性差异 ,弗斯兰治疗后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下降。结论 :弗斯兰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罗建勤 《浙江实用医学》2003,8(5):272-272,284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对脑梗塞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6 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治疗前和治疗 6周后分别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 (10 4± 6 5 )显著低于治疗前 (2 4 6± 10 3) (P <0 0 1)及对照组 (2 3 4± 6 7) (P <0 0 1) ,两组抑郁疗效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后 (9 9± 6 4 )显著低于治疗前 (2 3 9± 8 9)(P <0 0 5 )及对照组 (16 8± 5 8) (P <0 0 1) ,两组神经功能康复疗效经Ridit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帕罗西汀可明显改善脑梗塞后抑郁程度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6.
许慧  王江 《医学争鸣》2001,22(22):2037-2037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急性脑梗死患者 196例 ,均经头部 CT证实 ,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1 ] ,按会议通过的“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 ]分为轻、中、重三型 ,轻型 0~ 15分、中型 16~ 30分、重型 31~ 45分 .随机分为治疗组 98(男 6 2 ,女 36 )例 ,年龄 43~91(平均 6 2± 13)岁 ,轻型 31例 ,中型 5 4例 ,重型 13例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5± 10分 .对照组 98(男 5 8,女 40 )例 ,年龄 46~ 88(平均 6 3± 11)岁 ,轻型 34例 ,中型 5 3例 ,重型 11例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6± 10分 .…  相似文献   

7.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112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发病前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分为服药组和对照组两组 ,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作为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依据 ,对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进行对比。结果 服药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17.3± 9.70分 ,好转 45例 ,死亡 4例 ;对照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16.2 5± 9.83分 ,好转 3 2例 ,死亡 3例。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近期预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不能降低急性脑梗塞的严重程度 ,亦不能改善脑梗死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 40例 d1、d3用降纤酶 10 u加入生理盐水 2 50 ml静滴 ,d5用降纤酶 5u加入生理盐水 2 50 ml静滴 ;对照组 3 0例用胞二磷胆碱 0 .75g加入生理盐水 50 0 m l静滴 ;同时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50 0 ml静脉点滴 ,每日 1次 ,连用14 d。结果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均得到恢复 (P<0 .0 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 (8.6± 5.3 )与对照组 (12 .3± 5.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治疗组的显效率 (75.0 % )、总有效率 (92 .5% )均高于对照组 (2 6.7% ,66.7% ,P<0 .0 1)。结论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纳络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面积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脑梗死类型 ,梗死血管为大脑中动脉主干或颈内动脉 ,头颅CT或MR检查显示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区大片脑组织密度或信号改变 ;临床症状严重 ,多数病例治疗效果不理想 ,病死率及致残率高。为探索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方法 ,改善患者的预后 ,我科采用纳络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 5 7表 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4周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后 4周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  30 .56± 4 .83  49.65± 1 2 .48  1 9.85± 5 .88  70 .68± 1 2 .45对照组 32 .35…  相似文献   

10.
1目的 探讨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2方法 对照组 2 6例给予丹参 16 ml、胞二磷胆碱 0 .75 g治疗。观察组 2 6例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首剂给予 2 5 %硫酸镁 16 ml静脉推注 ,2 4h静脉维持量为 6 5 ml,以后每天给予 42 ml静脉滴注 ,治疗 5 d。3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 2 6 .9± 8.7和 2 7.3± 9.1,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治疗 30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 9.4± 4.1和 18.5± 4.8,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4结论 硫酸镁治疗脑梗死有助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光量子血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冬梅  王悦  高宇飞 《黑龙江医学》2003,27(11):813-814
目的 研究光量子血疗法 (UItrauioletBloodIrradiationandOxygen -ation简称UBIO)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 10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5 0例 )和常规组 (5 0例 ) ,观察 2组间神经功能缺损差别。结果 入院时 2组之间欧洲卒中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治疗 2周时欧洲卒中评分试验组为 70 14分± 7 6 7分 ,对照组为 6 0 5 3分± 6 81分 ,2组欧洲卒中评分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应用光量子血疗法治疗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光量子血疗法结合常规治疗是脑梗死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使用上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剂量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 2 2例发病12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一次性应用 2 0 0万U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观察溶栓后 2h、12h、1d、3d、7d、14d、2 8d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程度、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 ,并与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溶栓后 1d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17.5 5± 12 .74,较溶栓前 2 9.0 0± 7.77明显减少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 ,治愈率、显效率分别达到 13.6 %和 45 .5 % ;溶栓后 2 8d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程度、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溶栓组有 3例并发脑出血 ,4例牙龈出血 ;对照组有 1例并发脑出血。结论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大剂量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大剂量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1例发病 6h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一次性应用 1 5万U/kg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观察溶栓后 3h及 2 1d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程度、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 ,并与普通治疗进行比较 ;还对治疗 2 1d时脑梗死体积进行比较。结果 溶栓后 3h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1 4 2 %± 2 1 %较溶栓前2 6 5 %± 9 1 %明显减少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t =4 6 6 9,P <0 0 5 ) ;治愈率、显效率分别达2 2 5 8% (7/ 31 )和 6 7 74% (2 1 / 31 ) ;溶栓后 2 1d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程度、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普通治疗组 (分别为 :由 2 6 5 %± 9 1 %降至 8 8%± 2 8%和由 2 6 4 %± 8 1 %降至 1 6 3%± 4 1 % ,t=2 4 1 7;5 1 6 1 %和 1 5 38% ,χ2 =5 0 37;70 97%和 42 30 % ,χ2 =4 76 5 ;87 0 9%和 6 5 38% ,χ2 =3 886 ;P均 <0 0 5 )。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普通治疗组分别为 3 7cm3 ± 3 0cm3 和 5 3cm3 ± 3 1cm3 ,(t=2 1 6 5 ,P <0 0 5 )。结论  1 5万U/kg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 ,并发症少 ,且能明显缩小脑梗死体积。  相似文献   

14.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方法 ,将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 40例 ,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 1 50mg ,静滴 ,1次 /d ,疗程 2 1d ,其他治疗措施同对照组。对照组 30例 ,曲克芦丁注射液 1 .0 g ,静滴 ,1次 /d ,疗程 2 1d ,予以相应脱水、抗血小板治疗 ,观察疗效。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 (38/4 0 )及 73 .3 % (2 2 / 30 ) ,P <0 .0 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差值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1 0 .34± 2 .2 7)与 (4.45± 2 .38)分 ,P <0 .0 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有明显神经功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耿直  孙晓江  沈洁  陈静炯  杜卓婴 《上海医学》2004,27(12):917-919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5 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依达拉奉 30mg +5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 10 0ml静脉滴注 ,30min内滴完 ,每日 2次 ,共 2 8d。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2 8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 2 8d后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 (9.6± 6 .3)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4 .4± 7.6 )分 (P <0 .0 5 )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4 8.3%和 86 .2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2 0 .1%和 6 2 .1% (P <0 .0 5 )。结论 依达拉奉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6.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塞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尿激酶 (UK)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分组 ,溶栓组 (46例 )给予UK1 0 0万U~ 1 50万U静滴 ,其他常规治疗与对照组 (39例 )相同。治疗后评判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NDS)减少值 ;溶栓组还于溶栓前后检测凝血功能。结果 治疗后溶栓组和对照组在 1、1 2、2 4h及 2、7、1 4d的NDS减少值分别为 (6 .66± 3 .0 2 )、(7.85± 3 .66)、(8.38± 3 .95)、(8.80± 4 .1 3)、(1 0 .69± 5 .2 0 )、(1 2 .0 8± 5 .53)分和 (- 0 .0 5± 0 .2 2 )、(- 0 .59± 1 .1 9)、(1 .72± 1 .50 )、(1 .72± 1 .54)、(4.52± 1 .84)、(6 .2 2± 2 .2 4 )分 ;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 ;溶栓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0 1 ) ,但仅 5例发生轻度全身性出血。结论 UK静滴溶栓能使超早期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较早较快地恢复且严重出血的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7.
尿激酶与东菱克栓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尿激酶与东菱克栓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血管再通率及临床疗效。方法 :6 0例发病 2 4小时内脑梗死病人 ,TCD示大脑中动脉闭塞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静脉应用尿激酶 10 0万u 和东菱克栓酶 2 0万u 溶栓后复查TCD ,治疗前后 1、5、10、14日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血管再通率分别为 6 6 7%、5 3 3% (P <0 0 5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两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出血并发病为 16 7%、3 3% (P <0 0 1)。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死在血管再通率及临床疗效等方面明显优于东菱克栓酶 ,但出血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佳途径、时间、药物的剂量、安全性及适应症。方法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进行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 30例和单纯静脉溶栓治疗 32例对照研究。结果 动脉溶栓总有效率为 80 % ,平均住院 14.3± 5 .6天 ;静脉溶栓总有效率为 5 3.13% ,平均住院 2 2 .6± 4.8天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尿激酶 (U K)的用量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成正比。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动脉溶栓疗效显著 ,且较静脉溶栓效果好。对于轻型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 ,不主张动脉溶栓治疗。 U K单次用量不宜超过 5 0万 U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配伍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在入院第1、3、5天分别静滴巴曲酶10、5、5Bu,并给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肠溶阿司匹林片75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显效率为68.9%,明显高于对照组(73.3%,46.7%,P<0.05),治疗第21天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分别为80.1±18分,75.4±20.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0.5±20.2分,64.5±24.0分,P<0.05)。结论:依达拉奉配伍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所选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定,评定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 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