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以下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0例行腹部以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硬膜外麻醉)和Ⅱ组(腰硬联合麻醉)各75例,分别采用不同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情况.结果 Ⅰ组优秀率26.7%,Ⅱ组优秀率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0,P<0.01).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以下手术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0.33%的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做腰硬联合麻醉,完成下腹部短小手术的可行性,并探讨其并发症。方法随机选择40例需要做下腹部手术的患者(估计手术时间在1 h左右),其中阑尾切除术20例(Ⅰ组),无张力疝修补术20例(Ⅱ组),选择L2-3作穿刺点,用罗哌卡因10 mg(1mL),舒芬太尼5ug(1mL),10%葡萄糖注射液1 mL配成0.33%罗哌卡因腰麻液,推2.5ml做腰麻,硬膜外置管备用。术中观察麻醉效果,循环、呼吸的波动情况,以及硬膜外是否需要追加麻醉药或者静脉辅助镇痛药。术毕以改良式Bromage评分判断术后运动阻滞程度。结果患者都能顺利完成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硬膜外5例追加麻醉药。24 h内有11例出现术后尿潴留,48 h内均能自主解小便;1例头晕,无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下腹部短小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胡李明 《现代保健》2008,(34):75-7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肛肠科手术患者60例,按照所用不同剂量局麻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用0.5%布比卡因5mg,Ⅱ组用0.5%布比卡因10mg,观察感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阻滞持续时间、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Ⅰ组运动阻滞程度、阻滞持续时间、不良反应明显低于Ⅱ组(P〈0.05),麻醉效果差于Ⅱ组(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5mg)在肛肠科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少,能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腰麻在下腹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0例下腹下肢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的麻醉:对照组65例,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行硬膜外镇痛;观察组65例,行微创腰麻.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创腰麻在下腹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和常规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的应用效果。方法:1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两组,0.75%布比卡因1.6mL组(Ⅰ组,20例)和0.75%罗哌卡因1.0mL加0.005%芬太尼0.6mL组(Ⅱ组,20例),观察两组用药后MAP和HR变化、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并发症。结果:Ⅰ组MAP比Ⅱ组下降明显,两组分别有9例和0例需麻黄碱处理(P〈0.01);Ⅰ组Bromage评分集中在3~4分,而Ⅱ组大部分为2-3分;两组恶心、呕吐、瘙痒和尿潴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剂量罗派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运动神经阻滞轻,患者术后运动能耐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剖宫产手术患者200例,ASAI~II级,随机分为两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2.0ml(A组)和注入0.75%布比卡因1.6ml(B组)。监测并记录两组产妇麻醉前(T1),注药后5rain(T2),取出胎儿后(T3),缝合腹膜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最高平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和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记录两组产妇阻滞后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和术中牵拉反应。结果两组产妇年龄、体重、身高和孕龄等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时A组MAP明显低于T1时和B组,HR明显快于T1时和B组(P〈0.05)。两组SPO:组间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A组感觉阻滞平面明显高于B组(P〈0.05)。B组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牵拉反应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0.75%布比卡因1.6ml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不仅能满足手术需求,与0.75%布比卡因2.0ml用于脊麻相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静脉全麻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与单纯静脉全麻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行静脉全麻复合骶麻;B组40例行单纯静脉复合麻醉,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麻醉效果均满意,术中未追加氯胺酮。B组小儿麻醉期间有心率增快、流泪、体动等反应,需追加氯胺酮,苏醒时间明显长于A组。2组比较麻醉期间心率、术毕清醒时间、所需氯胺酮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郑爽实 《中国保健》2008,16(5):178-179
腰硬联合麻醉保留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特别适合用于下肢和下腹部手术,本文以传统硬膜外麻醉作为对照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择期剖宫产术患者100例,分为硬膜外阻滞麻醉组(50例)与腰-硬联合麻醉组(50例),观察术中麻醉镇痛效果,低血压和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等项目。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起效时间短于硬膜外阻滞麻醉,且镇痛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和作用完全时间均优于硬膜外阻滞麻醉,2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无明显差异。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镇痛完全等优点,应作为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鲍建中  刘云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336-4337
目的探讨25g腰麻针行单穿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间行剖宫产手术的8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腰硬联合(CSEA)穿刺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25g腰麻针直接穿刺,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麻醉成功率为87.5%,观察组麻醉成功率为97.5%,且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另外对照组患者出现麻醉不良反应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G腰麻针操作简单快捷,能在较短的时间进行麻醉,效果完善,不良反应发生少,是妇科剖宫产术较为放心可取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1.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麻醉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敬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58-3359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共纳入100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50名,分别接受CSEA和EA麻醉。并观察麻醉后的疗效。[结果]CSEA起效快,手术时间短,不良反应少,与E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手术过程中应用,起效快,手术时间段,能在急诊剖宫产手术应用,是目前产科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为国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59-4560,4564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某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相同,对照组吸入异氟醚,静脉注射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组以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血糖、皮质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及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P﹤0.05。对照组在插管后,血糖、皮质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术中应激反应小,血液动力学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朱洪远  刘充卫  姜华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306-4307,4309
[目的]比较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与全凭静脉麻醉对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静脉麻醉药用量、术后苏醒、躁动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完全随机分为硬膜外复合全麻组(A组)与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观察记录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静脉麻醉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躁动例数及术后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后B组患者MAP和HR明显比A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丙泊酚、芬太尼、顺苯阿曲库铵用量明显比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清醒早,拔管时间明显缩短、躁动例数明显减少、术后镇痛良好。[结论]胸段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用于上腹部手术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并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快通道麻醉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腹式子宫切除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腹式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53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患者26例,注射1%罗哌卡因10ml+生理盐水1ml;B组患者27例,注射1%罗哌卡因10ml+0.02g/L舒芬太尼1ml。记录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持续时间、达到最高平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同时评价两组患者的Bromage分级、腹肌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持续时间、达到最高平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两组患者的腹肌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Bromage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子宫切除手术中舒芬太尼可以增强罗哌卡因的硬膜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5.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小儿下肢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载深 《现代医院》2009,9(2):44-45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小儿下肢手术的可行性。方法80例ASAⅠ~Ⅱ级行下肢手术的患儿,年龄4~11岁,随机均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和硬膜外麻醉组(EA)。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循环各项指标、麻醉效果、局麻药用量、辅助药物用量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局麻药用量及辅助药物用量方面明显少于EA组;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是小儿下肢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二组(n=40):七氟醚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异氟醚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分别监测记录术前(T0)、切皮时(T1)、手术探查时(T2)、术毕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0min(T5)的血流动力学(MAP、HR)变化及两组停药至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说话时间等麻醉恢复指标和苏醒期躁动、术中知晓情况。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无统计学的显著差异(p>0.05),但A组易于控制BIS(脑电双频指数)值。A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说话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p<0.01)且两组均无苏醒期躁动及术中知晓。结论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确切、平稳,苏醒迅速,是较为安全、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王班伟  黄燕 《现代医院》2006,6(8):10-11
目的探讨巩膜上腔麻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把134例内障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表面麻醉组和巩膜上腔麻醉组,分别观察麻醉效果、麻醉前后眼压的差别及并发症。结果巩膜上腔麻醉组效果优于表面麻醉组、眼压无明显影响,并发症少。结论巩膜上腔麻醉用于白内障手术能达到麻醉充分、制动良好、并发症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莉  陈涛  郭稳  邓宇鲲  孔岩  秦晓婷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4085-4086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腹部手术后并发单侧DVT患者102例按年龄分为高龄组(﹥70岁)和低龄组(≤70岁),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恶性肿瘤等因素高龄组明显高于低龄组(P﹤0.05);长期卧床、吸烟、酗酒、下肢静脉曲张病史两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年龄因素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下肢深静脉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随之增多,外科医生应对中老年患者高度关注,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9.
硬膜外阻滞结合喉罩通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喉罩通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喉罩组(A组)、全麻组(B组),每组40例。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后、插管前后和拔管前后血压(BP)、心率(HR)等指标,观察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麻醉诱导、插管、气腹、拔管时心率、血压波动明显剧烈于A组,术中全麻用药量明显多于A组,且术毕苏醒时间较A组长,苏醒程度较差,在麻醉及插管后B组患者的BP和HR较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麻醉用药少,苏醒快,并发症少。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喉罩通气利于维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呼吸循环平稳,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颈丛阻滞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60例ASAI~Ⅱ级择期行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一针法在第4颈椎横突穿刺,行双侧颈浅和有肿物一侧颈深丛阻滞。A组用0.298%甲磺酸罗哌卡因加2μg/kg芬太尼,B组用0.298%甲磺酸罗哌卡因,切皮前静脉滴完2μg/kg芬太尼。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结果A组镇痛效果比B组好(p<0.05),A组的MAP和HR变化幅度小于B组(p<0.05),A组与B组相比不容易发生呼吸困难(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颈丛神经阻滞,能增强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