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1998—07—2002—05,我科应用CT头皮立体定位微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Ⅲ期幕上脑实质内血肿4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定位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颅内出血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CT定位局麻下微创穿刺颅内血肿,血肿腔注液化剂引流清除血肿。结果:术后半年随访:基本恢复正常16例,生活自理6例,生活部分自理8例,生活不能自理3例。结论:CT定位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缩小了手术禁忌证的范围,为高龄患者手术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操作简便,安全系数相对高,病人痛苦少,对脑组织损伤小,致死致残率相对低,因此该方法比较适合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1997年8月至1999年4月应用CT导向穿刺,注入尿激酶后引流治疗各类脑内血肿2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16~74岁,平均50.2岁。其中高血压脑出血16例,自发性出血2例,外伤性血肿4例。入院体检:GCS计分,4~8分8例,9~15分12例。高血压脑出血金谷春之分级,度2例;度4例;度6例;a度1例;b度2例和1度例。双侧瞳孔不等大4例,失语6例,肢体偏瘫14例,局灶性癫痫1例。CT或MRI检查:血肿位于基底节14例,其中破入脑室6例。大脑半球皮层下8例,其中多发性血肿1例。血肿量:25ml…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CT诊断并微创穿刺定位及引流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东芝4层螺旋CT平扫及螺旋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摄取颅脑骨窗和脑窗图片,并根据颅内血肿大小位置,选择最佳穿刺点进行穿刺并引流。结果报告30例颅内血肿CT引导下定位穿刺引流,其中29例穿刺引流成功,成功率达到97%。其中1例合并出血性脑梗塞,梗塞面积范围大,术后合并颅内积气,大脑镰下疝,引流效果效果欠佳。1例穿刺部位偏差,导致再次穿刺,术后效果良好。结论 CT引导下颅内血肿穿刺术是治疗颅内出血,降低颅内压,第一时间争取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避免创伤性大的开颅治疗手术。 相似文献
5.
6.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的死亡原因,高血压脑出血文献报导内科治疗死亡率为51%,开颅血肿清除死亡率为60%。若不采取相应措施对脑出血及时诊断与治疗,纵使花费大量时间和努力,效果亦不会令人满意,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是患者易于接受的安全可靠的实用新型技术,是医学界发展的前沿技术,CT准确无误的定位给临床治疗提供了较好的资料,取得良好的效果。我院1989年引进CT以来,开展颅内病变微创手术定位200余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好坏术前定位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中应用3D-Slicer软件定位技术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以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每组43名患者.对照组术中接受传统CT定位,观察组术中采用3D-Slicer软件定位技术定位.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方法:收集2006年至2009年我院CT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老年人硬膜下血肿32例,以及作为对照组的非老年人硬膜下血肿33例,分析病变的类型、分布、形态、密度等,由两名医生独立观察完成。结果:急性硬膜下血肿主要表现为新月形高密度;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以新月形为主,密度以稍高和等密度为主;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态多样性,呈等密度、低密度或混合密度。结论:CT诊断硬膜下血肿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一种方便快捷且有效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的定位方法。方法采用该定位法行微创血肿引流术,配合生理盐水和尿激酶冲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结果38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术后复查CT,血肿清除率均在70%以上。结论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成熟的微创手术,但各医院定位方法不同。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的简易定位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无需特殊器材、定位准确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微创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救治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3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3例,并分别于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91.30,小骨窗组总有效率82.61,两组在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穿刺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救治高血压导致脑出血时均有比较理想的疗效,微创血肿穿刺术效果更加理想一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40例平分为两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结果]治疗组15例ADLⅠ级2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2例,Ⅴ级1例,1例死亡。好转率为73.3%,死亡率为6.7%。对照组15例ADLⅠ级0例,Ⅱ级3例,Ⅲ级4例,Ⅳ级4例,Ⅴ级1例,3例死亡。好转(ADLⅠ-Ⅱ级)10例,好转率为46.7%,死亡率为20.0%。[结论]微创手术能有效清除脑内血肿,具有创伤小、预后好等优点。同时要根据患者情况积极采取个体化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突发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救治方法,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评价患者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282例突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措施,对不同入院时间的患者进行分组,并采用改良早期预警(MEWS)系统评分对突发性脑出血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及预后比较,比较两组急诊救治后的死亡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出血量(t=2.683,P﹤0.05)、MEWS评分分值(t=4.611,P﹤0.05),死亡率(χ2=5.02,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χ2=5.56,P﹤0.05),不同MEWS评分分值患者死亡率(χ2=63.94,P﹤0.01),与并发症发生率(χ2=123.88,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改良早期预警(MEWS)系统对突发性脑出血急诊急救进行评估,可以节省时间,预测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影像特点及用以指导外科手术。方法使用GE128层螺旋CT和西门子128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三维重建图像,诊断出AML 48例,分析其影像特点,提供手术治疗直观信息。结果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特征性脂肪负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定性明确,定位准确。分辨组织挤压侵犯情况清晰,与手术结果一致。三维及薄层重建能显示肿瘤影像细节。结论128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三维重建,要作为AML外科手术前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分析68例胃癌患者术前进行腹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 ltislice Sp iral CT Angiog-raphy,MSCTA)检查的结果,探讨该检查在胃癌根治术前后显示供胃动脉解剖的诊断符合率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GE64排L ightSpeed VCT,对68例患者进行MSCTA检查,显示供胃动脉、肿瘤血供以及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经MSCTA检查,发现68例患者中供胃血管正常的有62例(91.2%),解剖发生变异的有6例(8.8%)。全部患者于胃癌根治治疗中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发现供胃血管正常的只有61例(89.7%),解剖发生变异的有7例(10.3%)。其术后的诊断符合率为98.5%(67/68)。结论 MSCTA检查在显示供胃动脉解剖和变异上有较高的符合率,通过对患者术前进行MSCTA检查,用以正确评估肿瘤血管及周围组织结构的信息,有利于对胃癌进行定位及分期诊断,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制订以及患者的处理有重要影响。这对提高转移淋巴结的清扫率;防止因缺乏了解而误伤变异血管及误伤某些组织或器官提供了保障;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增加手术的安全和准确性,对指导手术的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的根治水平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影像引导下肺部肿瘤微创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肺部肿瘤的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使用不同辐射剂量的CT影像引导下微创治疗肺部肿瘤;记录不同剂量CT引导下肿瘤影像学特性、肿块大小、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术中并发症(出血、气胸)影像学表现、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扫描层数、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以及近期疗效等参数进行定量测量与差异性评价。结果表明试验组在降低毫安值,减少辐射剂量的同时,会产生一定噪声与伪影使到图像质量下降;但是两组CT影像引导下微创治疗肺部肿瘤过程的图像质量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示试验组能达到对照组临床CT影像引导下肺部肿瘤微创治疗的要求。在扫描管电流剂量降低至15mA引导扫描时候,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从常规的17.95 mGy降低至2.26 mGy,降低幅度达87.41%。对照组CT下引导肺部肿瘤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远远大于试验组,试验组DLP值仅为对照组的35%。结论低剂量CT影像引导下肺部肿瘤微创治疗的方法,大大减低了患者辐射剂量,并可确保微创手术顺利实施的整个过程,本研究最低选用管电流15 mA CT引导技术值得同行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采用常规剂量引导的对照组与采用低剂量引导的试验组各20例;记录两组间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术中的影像学特性、表现与CT引导下辐射剂量的差异性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不同剂量CT引导下肿瘤影像学特性、术中并发症(出血、气胸)图像质量评价影像学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噪声与伪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5mA引导扫描时候,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从常规的17.95mGy降低至2.26mGy,对照组CT下引导肺部肿瘤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为(6426.5±4352.21)mGy.cm;试验组DLP为(2492.68±1179.52)mGy.cm;D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p<0.05)。结论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微创治疗肺部肿瘤方法,减低患者辐射剂量,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的整个过程,值得同行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