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鼻咽癌放疗患者全程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放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阳春市人民医院于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予以全程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放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与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全程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效果尤为显著,有助于预防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放疗治疗的40例鼻咽癌患者,依据不同的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KP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Ⅰ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持续时间及KP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致口腔黏膜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根据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分级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比起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口腔黏膜炎发生的时间推迟,程度轻,其疗效优于对照组,口腔黏膜炎反应能得到预防和控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或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适合临床长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接受放疗治疗的I临床患者病例8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放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在放疗期间的口腔黏膜反应。结果:两组放疗7周后,口腔黏膜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鼻咽癌接受放疗治疗的临床患者实施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减轻口腔黏膜的不良反应,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开展系统化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口腔黏膜炎所产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120例开展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鼻咽癌放疗患者护理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损伤程度。结果研究组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鼻咽癌放疗患者,为其提供合理的系统化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减轻口腔黏膜炎的损伤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特尔立配制含漱液减轻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鼻咽癌接受同期放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漱口液含漱(生理盐水、一杰牌抑菌漱口液交替使用),试验组从放疗首日开始三餐后及睡前半小时先用清水漱口后再用0.9%氯化钠溶液20~25 mL+特尔立(rhGM-CSF)150μg配制而成的液体进行"含、漱、咽"3步护理法。用药后1 h内不进食、进水。根据急性黏膜反应分级标准RTOG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试验组发生口腔黏膜炎的时间较对照组延迟2~3 d,发生口腔黏膜炎的程度比对照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特尔立漱口液对于放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有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比常规护理对鼻咽癌病患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差异。方法:抽取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本院确诊为鼻咽癌病患并接受本院放疗和护理的60例病患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此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实验组接受从心理、行为习惯以及饮食等全方位护理,对照组单纯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根据黏膜情况、痛感等相关指标评价护理结果,并接受Wilcoxon检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全面护理,对比对照组,实验组中的病患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更高、患者口腔黏膜状况更好。结论: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进行全方位护理后,患者病情恢复状况良好,病人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晚期鼻咽癌(NPC)同步放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5例行同步放化疗的中晚期NPC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技术,而对照组仅采用同步放化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及SDS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治疗后SAS及SDS得分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在治疗后SAS及SDS没有显著变化,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相关治疗毒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90例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运用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予综合护理干预,最后观察两组护理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毒性反应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生活质量及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可减轻放化疗的毒性反应,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口咽部感染病原菌与影响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6月杭州市肿瘤医院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80例的资料,加强放化疗期间口咽部感染患者监测、检测病原菌类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归纳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口咽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制定相应防治策略。结果口咽部感染26例,感染率为32.50%;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3株,其中真菌20株占60.61%,革兰阴性菌10株占30.30%,革兰阳性菌3株占9.09%。口腔环境、口腔黏膜炎症反应程度是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口咽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地区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口咽部感染病原菌以真菌为主,应对口腔环境、口腔黏膜炎症的患者加强监测,为临床下一步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