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细辛(Asarum himalaicum Hook.f.et Thoms)又叫西南细辛,学名单叶细辛,是细辛属的一种。在我国分布于湖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和西藏自治区;近年发现在宁夏六盘山区也有较大分布,但尚未开发利用。细辛属植物我国有4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可供药用。目前中医习惯使用的辽细辛、华细辛药源有时短  相似文献   

2.
百里香挥发油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表明,小鼠口服百里香挥发油200mg/kg,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大鼠口服百里香挥发油800mg/kg,能显著抑制肉芽组织的生长。结果说明百里香挥发油确有一定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野茼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茼蒿挥发油,运用GC-MS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别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和MTT法对挥发油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从野茼蒿挥发油中鉴定出54种化合物,其中β-月桂烯(59.534%)和香桧烯(18.585%)含量较高。野茼蒿挥发油对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埃希氏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24 mm、11.91 mm、10.75 mm和9.83 mm。当野茼蒿挥发油浓度为原液的十分之一时,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人胃癌细胞株(BGC-823)抑制率分别是57.82%,100.00%。结论:从野茼蒿挥发油中鉴定出5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β-月桂烯。其挥发油具有抗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埃希氏菌和抗人肝癌细胞株、人胃癌细胞株的活性。研究结果为该药材在民间药食两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并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黔产艾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黔产艾纳香枝叶提取的挥发油,经析脑后,用GC/MS方法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鉴定出28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L-龙脑、β-石竹烯、反-罗勒烯、1,3,4,5,6,7-六氢-2,5,5-三甲2,4a-亚甲基。  相似文献   

6.
女儿茶为鼠李科鼠李属植物Rhamuus heter-phyllus Oliv的全草,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经作用。四川民间用以止痢、镇痛。其化学成分尚未见文献报导。  相似文献   

7.
烈香杜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 Maxim.)又名“小叶枇杷”,为杜鹃花科植物,生于高山灌丛,主要分布在甘、青、蜀等西部地区。其叶是一种常用的民间中药,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之功效,主要用来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和冠心病。有关烈香杜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虽已有文献报道,但其  相似文献   

8.
透骨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SPME-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药透骨香挥发油成分.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透骨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共鉴定出3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9.52%.结论:透骨香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水杨酸甲酯 (74.18%)、十六烷(1.59%)、十五烷(1.38%)、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 (1.09%)等.  相似文献   

9.
细叶杜香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细叶杜香石油醚和三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正二十八烷醇,东莨菪内酯,oleuropeic acid和秦皮素。结论正二十八烷醇和oleuropeic acid均为首次从杜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香鳞毛蕨D ryop teris f rag rans L.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生长于海拔1 000~1 700 m的山坡或岩石缝中,分布于东北、华北各省。民间广泛用其治疗多种皮肤病,国内外对其研究较少,只有关于香鳞毛蕨的抑菌和药效学研究[1~3]。笔者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4],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又分离鉴定出3个化合物,分别为:绵马酚(asp id ino l,Ⅰ)、十氢-5,5,8a-三甲基-2-亚甲基-1-萘甲醇乙酸酯(alb icanyacetate,Ⅱ)和α-杜松烯(-αcad inene,Ⅲ)。1仪器与材料X-6型熔点测定仪;核磁共振谱用V arian U-n ity INOVA 500型核磁共振仪测定;质谱用VGA utos…  相似文献   

11.
12.
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 L.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生长于海拔1 000~1 700 m的山坡或岩石缝中,分布于东北、华北各省.民间广泛用其治疗多种皮肤病,国内外对其研究较少,只有关于香鳞毛蕨的生药学和药效学研究,笔者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5个化合物,为进一步开发其药用价值奠定基础.他们分别为:绵马素PB(aspidin PB,Ⅰ)、香鳞毛蕨素(dryofragin,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折叶苔醇(albicanol,Ⅳ)和10-羟基-15-氧代-α-杜松醇(10-hydroxyl-15-oxo-α-cadinol,Ⅴ).  相似文献   

13.
菊科兔耳风属植物杏香兔耳风Ainsliaea fra-grans Champ.为多年生草本,民间药用全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1]。有关报道兔耳风属植物及杏香兔耳风的化学研究多集中于非极性成分[2,3],主要分离出了倍半萜内酯、三萜类化合物及甾醇等。迄今未见有水溶性部位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4.
百里香挥发油对小鼠微循环及家兔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里香挥发油给小鼠灌胃1次能使其耳壳微血管管径加大,流量增加,作用持续40-50分钟,该药对家兔体外血栓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烈香杜鹃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烈香杜鹃Rhododendrron anthopognoids Maxim.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组成。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烈香杜鹃叶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成分。结果 从烈香杜鹃叶挥发油中鉴定了34种成分,占挥发油成分的12%。结论研究了烈香杜鹃叶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对传统中药烈香杜鹃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滇桂艾纳香来源于菊科植物滇桂艾纳香B lum ea rip aria(B I.)DC.的干燥全草,为壮族民间草药,主要产于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南部。具有活血、止血、利水作用。用于经期提前、产后血崩、产后浮肿、不孕症、阴疮等[1]。滇桂艾纳香化学成分的研究未见有文献报道。本实验采用GC-M S技术,分析滇桂艾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1仪器与材料美国菲尼根TRACE GC-M S联用仪,DB-5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滇桂艾纳香药材购自广西壮族自治区药材公司,经TLC试验,结果与滇桂艾纳香对照药材(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提供)图谱一致,鉴定为菊…  相似文献   

17.
白兰花为木兰科植物白兰花MicheliaalbaDC.的花。性温味苦辛,具止咳、化浊之功。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炎、妇女白带等。白兰花叶含生物碱、挥发油、酚类等化学成分,其挥发油成分(叶蒸溜水溶液)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率达81.9%〔1〕。白兰花浸膏可调配各种花香香精、化妆香精、香水等〔2〕。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白兰花植物资源,我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白兰花的花和叶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且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计算机检索并与DATABASE/NBS75K.L和DATABASE/GCDEVAL.L质谱库提供的标准精细质谱图对照鉴定了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厚朴是常用中药 ,具有行气燥湿 ,降逆平喘之功效 ,用于脘腹胀痛、宿食不消、呕吐、泻痢、气逆喘咳等。厚朴来源于木兰科植物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 M.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和枝皮。厚朴的主要成分为厚朴酚等酚类、挥发油及生物碱 ,文献认为药材是既应含有厚朴酚等酚类 ,且应含有 β-桉叶油醇的厚朴及代用品方可供药用 [1] 。厚朴挥发油成分已有报道 ,据文献记载厚朴中分离鉴别了十几种化合物[2 ,3 ] ,本文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方法。比较不同药用…  相似文献   

19.
20.
采取闪蒸气相毛细管色谱法和气相毛细管色谱—质谱法研究了宁夏六盘山区产川芎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色谱分离出50多个峰,质谱鉴定了24个成分,主要是川芎酜内酯(46.37%)、丁基酞内酯(13.87%)、新蛇床内酯(6.98%)和丁烯基酜酯(4.8%)。红外光谱图中有较强的内酯特征吸收峰,为质谱所鉴定的以上主要成分提供了佐证。将闪蒸气相色谱法与蒸气蒸馏提取气相色谱法进行对照,二者的色谱图基本相符,前者是分析天然产物挥发性成分更加简便、迅速的微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