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经上颌窦眶下神经撕脱,联合阿霉素神经干注药,治疗三叉神经Ⅱ支痛的疗效。方法 :对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Ⅱ支痛患者行经上颌窦眶下神经撕脱联合阿霉素神经干注药治疗,术后对25例患者复诊或电话随访5年以上。结果:31例患者在术后1周内三叉神经疼痛症状完全消失,1例无效;术后均并发眶下区不同程度肿胀12周,伴患侧眶下区、上唇区、上颌牙齿、鼻翼部等区域麻木;25例术后随访5年以上,共5例复发,其中板机点在眶下神经支配区的仅2例复发。结论:经上颌窦眶下神经撕脱联合阿霉素神经干注药治疗三叉神经Ⅱ支痛,对于板机点在眶下神经支配区的三叉神经Ⅱ支痛,是一种安全、简单、创伤小而非常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三叉神经痛是以面部阵发性剧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治疗方法繁多。我们采取眶下神经撕脱与皮肤埋藏治疗周围支病变引起的上颌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眶下神经撕脱术,本术式为治疗三叉神经第Ⅱ支疼痛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后止痛不全与复发的因素及临床对策。方法:对13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撕脱术后3a以上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术后止痛不全与复发的因素。结果:1例第Ⅰ支撕脱术,显效;78例第Ⅱ支撕脱术,显效45例,有效2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31%;91例第Ⅲ支撕脱术,显效8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实际纳入统计的3a复发情况:1例第Ⅰ支撕脱,无复发;68例第Ⅱ支撕脱,24例复发;72例第Ⅲ支撕脱,3例复发;另6例第Ⅲ支痛的患者术后出现第Ⅱ支痛,2例第Ⅱ支痛的患者术后出现第Ⅲ支痛。结论:影响三叉神经撕脱术后止痛不全与复发的因素较复杂,治疗不彻底可能是其主要原因。临床上将转支痛与复发相混淆,也是造成三叉神经撕脱术后复发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眶下孔内电热凝、颊神经撕脱可减少止痛不全与复发的发生。结扎神经断端也有可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三叉神经痛周围支撕脱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后复发的原因,并行相应手术治疗,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对27例三叉神红痛患者行三叉神经第Ⅱ、Ⅲ支撕脱术后复发的病例,根据疼痛复发部位确定残余神经分支,并采用彻底切断及神经干高位切断的方法再行治疗,随访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三叉神经第Ⅱ支术后复发痛19例,多在术后6~12个月复发,其中眶外段神经分支残留痛10例,眶内段神经干撕脱不彻底8例,转为第Ⅲ支神经痛1例。第Ⅲ支术后疼痛8例,颊神经未彻底切断4例,舌神经复发痛2例,下牙槽神经未完全切断2例。结论:三叉神经术后复发痛多因神经及分支切断不彻底,术后易有神经残余。三叉神经痛第Ⅱ支的复发率高于第Ⅲ支,因上颌神经解剖走行复杂,应注意彻底切断。针对复发原因,可采用高位及多分支神经切断术,同时可结合颌骨痛点进行骨腔清除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全下颌管内外神经撕脱术手术方法,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Ⅲ支痛患者,采用自下颌孔上方高位切断后,撕脱全部下颌管内段神经和颏孔末梢神经,同时撕脱颊神经,随访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3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伤口愈合正常,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4年无复发.结论:全下颌管内外神经撕脱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第Ⅲ支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位切断下颌神经治疗三叉神经(Ⅲ)痛新径路(附8例报告)姜晓钟,陈必胜,高宏,邹爱萍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种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常见的有舌神经、眶下神经、颏神经、下牙槽神经或颊长神经的撕脱术。有些病人三叉神经痛(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第Ⅲ支多分支撕脱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2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Ⅲ支痛患者,采用口内翼下颌韧带旁升支前缘径路,并附加颏孔区前庭沟径路,实施三叉神经第Ⅲ支多分支撕脱。结果:术后观察0.5~5年未见复发,分支撕脱区域仍有麻木感。结论: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Ⅲ支痛采用三叉神经第Ⅲ支多分支撕脱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进的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治疗老年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的基础上,采用局部骨碎块填塞神经孔治疗32例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第Ⅱ支17例,第Ⅲ支10例,第Ⅱ、Ⅲ支5例,均为单侧病变.结果:本组术后随访观察最长6年,最短5个月,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有效率87.5%.术后患者撕脱神经所支配区域的面部遗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麻木,无其它并发症.结论:改进撕脱术是一种治疗老年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口内径路眶内段神经全长撕脱术治疗三叉神经痛Ⅱ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讫今原因不明,任何一种学说均未能对该疾病发病机制作出圆满解释.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较多,撕脱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传统撕脱术复发率较高.为降低复发率,我们近年来采用眶内神经全长撕脱术治疗三叉神经痛II支5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波热凝辅助周围神经撕脱术治疗三叉神经第Ⅱ支痛效果。方法利用经口内周围神经撕脱加微波热凝术治疗65例三叉神经第Ⅱ支痛患者。结果经2~5年随访,术后近期控痛率100%,复发率20%(13例)。结论该方法安全,创伤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黄新乐  陶震江 《口腔医学》2003,23(6):350-351
目的 探讨经翼颌间隙撕脱下牙槽神经治疗三叉神经第Ⅲ支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经翼颌间隙撕脱下牙槽神经治疗三叉神经第Ⅲ支痛 32例。经信件或电话随访 1~ 7年。结果 半年内治愈率 10 0 % ,10个月~ 1年内复发者 2例。在 2 0 0 0年以前接受手术的 2 5例患者中 ,2~ 3年内复发 5例 ,复发的患者中有 2例为第Ⅱ支痛 ,经第Ⅱ支高位撕脱后疼痛消失。结论 经翼颌间隙高位撕脱下牙槽神经 ,是治疗三叉神经第Ⅲ支痛的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讫今原因不明 ,任何一种学说均未能对该疾病发病机制作出圆满解释。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较多 ,撕脱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但传统撕脱术复发率较高。为降低复发率 ,我们近年来采用眶内神经全长撕脱术治疗三叉神经痛II支 5 6例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  病例的选择 :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I支 ,2 %肾上腺素利多卡因行眶管封闭 ,3 0~ 60min不出现自发痛及诱发痛。  性别与年龄 :男性 1 7例 ,女性 3 9例 ,男 :女 =1∶1 .91 ;年龄 2 0~ 81岁 ,平均年龄 5 1 .8岁 ,40~ 60岁占 45例 ,小于 2 5岁者 2…  相似文献   

13.
关于周围神经撕脱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探讨(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周围神经撕脱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之一。1976年以来,笔者对1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了12次神经撕脱术,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基本上是按照Poppen的方法进行手术。在撕脱第Ⅰ支时,注意与眶上神经伴行的额支及内侧的滑车上神经,必须一并撕脱,否则不易获得疼痛的完全缓解。第Ⅱ支及第Ⅲ支撕脱后,宜在眶下管及下颌齿槽管内加以电灼,注射无水酒精或用骨腊封闭骨管,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干注射阿霉素联合颊神经撕脱治疗三叉神经(Ⅲ支)痛的疗效。方法:对4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单纯下牙槽、舌神经干注射阿霉素的治疗,52例进行神经干注射阿霉素联合颊神经撕脱治疗。对2组术后3a、5a的复发率进行χ2检验。结果:单纯注射阿霉素组,37例疼痛症状消失,4例症状缓解;联合颊神经撕脱组,52例疼痛症状全部消失。随访3a,前者的复发率为12.2%,后者为3.8%(P>0.05);随访5a,前者的复发率为21.9%,后者为5.8%(P<0.05);随时间延长,2组间的复发率差异加大。结论:神经干注射阿霉素联合颊神经撕脱术,可提高神经干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Ⅲ支)痛的疗效,减少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复杂,迄今尚无特效疗法。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口服卡马西平,周围神经支撕脱,酒精三叉神经周围支注射术,颌骨病变区骨腔刮治术等,每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近年来我科采用综合治疗,即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的改进加酒精封闭或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的改进加颌骨病变区搔刮术,取得较好效果。材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我科1990~1997年收治的三叉神经(下齿槽神经)痛患者。2-诊断标准(1)限于颌面部三叉神经分支分布区域的强烈阵发性放射性疼痛。(2)均具有可诱发的扳机点。(3)疼痛发作时,单纯封…  相似文献   

16.
三叉神经痛术后复发原因分析:附109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分析三叉神经痛术后复发原因,减少其术后复发率,提高成功率。方法 对860例患者采用神经周围支撕脱术、射频温控热凝治疗、三叉神经减压术或神经根切断术及神经高位切断术后复发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神经周围支撕脱术29例,其中1次撕脱术24例,2次撕脱术4例,3次撕脱术1例。复发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8a,平均18.8个月。无效8例。(2)射频温控热凝治疗术44例,1次35例,2次8例,3次1例。复发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5a,平均12.4个月。无效1例。(3)三叉神经减压术和三叉神经根切断术19例,均为第Ⅲ支;疼痛复发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8a,无效1例。(4)三叉神经高位切断撕脱术17例,其中颏神经残留11例;颊神经残留致痛复发3例,鼻腭神经残留致痛复发1例,腭降神经残留致痛复发2例。复发时间最短11月,最长2a。结论 认识和技术上的不统一性、治疗方式的多样性、治疗的不彻底性、病因不明等可能与术后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三叉神经Ⅱ/Ⅲ支多分支撕脱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Ⅱ、Ⅲ支撕脱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行上颌窦前、后壁开窗进翼腭窝 ,在圆孔处将上颌神经切断并连同其周围支一并撕脱 ;在下颌经口内翼下颌韧带切口 ,将下颌神经前后干的感觉神经在乙状切迹平面切断并连同其周围支一并撕脱。结果  113例患者接受此类手术 ,术后 74例患者有痕迹痛发生 ,平均持续时间 6 .3d ,3例复发。结论 该术式短期内有手术彻底、止痛完全、复发率低等优点 ,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自1974至1987年统计我科治疗的13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第Ⅰ支痛占9.9%(129例)其中单独第Ⅰ支病者占1.5%(19例)。三叉神经第Ⅰ支周围支撕脱术可避免损伤第Ⅰ支角膜分支,而且复发率低,故公认为是目前治疗第Ⅰ支三叉神经痛的最好方法。本文统计了13年中的第Ⅰ支撕脱术44例,占三支全部撕脱支数的3.8%(44/1150),其远期治疗效果远较ⅡⅢ支撕脱术为优。  相似文献   

19.
三叉神经痛(trigem 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大约为4.7/10万人。其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治疗方法虽然较多,但效果不尽人意。镇痛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安全、简单易行是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目标,只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才能使患者得到最佳的疗效。我院从2004年7月至2007年10月采用窦内神经切断撕脱术治疗三叉神经第Ⅱ支痛患者40例,取得近期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7月~2007年10月已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Ⅱ支痛且经药物口服、封闭,针灸或其他方法治疗后疗效欠理想或复发的40例病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男女之比1:1.35,年龄41~84岁,平均68.72岁,70岁以上15例,≥80岁4例;病程1年半至13年。所有病例疼痛的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和延长,入院时发作频率为每天4~20次,持续时间为几十秒至十几分钟,疼痛扳机点多在上唇、鼻旁、牙龈等部位。疼痛均为单侧,其中左侧12例,右侧28例。40例病例中有5例为眶下神经撕脱术后复发病例,2例开颅血管减压术后患者,2例伽马刀治疗术后患者,其余均为口服卡马西平等药...  相似文献   

20.
9例内镜下三叉神经高位撕脱术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内镜直视下行三叉神经第 2、3支神经于出圆孔、卵圆孔处高位切断撕脱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9例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9例患者中 ,男 3例 ,女 6例 ,年龄 6 5~ 74岁 ,平均 70岁 ,病程 10个月~ 30年 ,疼痛累及下颌区 3例 ,上颌区 5例 ,2支同时受累 1例 ,均经过药物、封闭及理疗等保守治疗无效。1.2 手术方法患者取平卧位 ,肩垫枕 ,插管全麻 ,常规消毒、铺巾。上颌神经高位撕脱术取口内径路 ,唇龈沟切口 ,显露眶下神经血管束 ,用骨凿自眶下孔下方凿开上颌窦前壁 ,直径约 1cm ,在内镜直视下 ,用小号骨凿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