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是肝脏非实质细胞中数目最多的细胞,约占肝非实质细胞总数的70%,在表型、功能上与普通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较大差异.有关LSECs在肝再生过程中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关于LSECs再生行为及其与肝内其他细胞成分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提示其在肝再生和肝衰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就LSECs的再生行为及其在肝再生中的作用,以及以LSECs为靶点干预肝再生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3.
刘芸野  谢青 《肝脏》2003,8(4):47-48
急性肝功能衰竭 (ALF)病死率高 ,而肝脏支持系统的应用能够维持患者生命 ,帮助其渡过难关 ,以争取时间寻找供肝进行肝移植 ,或是经药物治疗后肝功能得以自身恢复 ,从而起到桥梁作用。许多研究发现 ,生物人工肝技术具有改善患者的意识 ,比较安全 ,并能有效去除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素。一些未经对照的研究证明它能改善存活率。生物人工肝技术的心脏部位是生物反应器。它由许多条中空纤维毛细管构成 ,患者的血浆经此流过被保温、氧合和分离 ,在毛细管外有许多肝细胞 ,或是单独存在或是与胶原的微载体小粒结合在一起 ,这一支持系统可模拟肝脏的解…  相似文献   

4.
雷公藤内酯醇对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人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雷公藤内酯醇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内皮细胞系ECV-304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流式细胞仪,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对佛波脂(PMA)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可以抑制PMA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雷公藤内酯醇抑制内皮细胞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可能是其雷公藤内酯醇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急性肝功能衰竭时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忠 《肝脏》2003,8(4):46-47
肝性脑病 (HE)是急性肝功能衰竭 (ALF)的严重并发症 ,病死率极高 ,脑水肿和颅内高压是主要死因。其发病机制与肝硬化时HE不尽相同。一、全身因素(一 )氨 研究发现 ,ALF患者动脉血氨水平 >2 0 0 μg/dL与脑疝形成和HE进展有关 ,而血氨水平 <15 0 μg/dL者因神经系统因素死亡显著减少。在ALF时 ,肝脏摄取氨、合成尿素和谷氨酰胺能力下降 ,肝静脉的血氨水平 ( 2 42± 118) μg/dL高于动脉血 ( 182± 80 ) μg/dL。肌肉也可摄取增加的氨形成谷氨酰胺。在实验性ALF中 ,精氨酸 门冬氨酸刺激肌肉谷氨酰胺合成酶 ,从而阻止脑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急性心肌梗死大鼠为模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心肌中的表达,探讨急性缺血缺氧刺激下VEGF和bFGF表达变化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建立Wistar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为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 3d ,7d ,1 4d ,2 8d ,4 2d ,56d)。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中VEGF和bFGF的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内皮细胞,检测新生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实验组心肌梗死后VEGF和bFGF产生量迅速增加,梗死区VEGF和bFGF的表达在梗死后第7天达高峰,2 8天开始下降,4 2天和56天时表达明显下降,新生毛细血管密度与两者产生量成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期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能通过自身分泌VEGF和bFGF协同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形成,从而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二者的表达在梗死后第7天达到最高峰,第2 8天时开始下降,为选择在表达消退期应用外源性VEGF和bFGF进行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41例AL初发患者(ANLL32例,其中是M14例、M24例、M38例、M44例、M512例和ALL9例)血清VEGF含量,并且检测了其中10例获得完全缓解后的AL患者血清VEGF水平;同时留取41例AL初发患者和10例获得完全缓解后AL患者骨髓涂片,进行瑞特染色后检测骨髓原始和幼稚细胞百分率.结果血清VEGF在ANLL和ALL中分别是(807.76±347.04)ng/L、(998.18±387.80)n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61.43±127.05)ng/L,均P<0.01;ANLL和ALL之间血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完全缓解的AL患者,其血清VEGF含量为(495.28±102.79)ng/L明显低于初发时(1263.44±490.39)ng/L,P<0.01;AL缓解组血清VEGF含量与其骨髓中原始幼稚白细胞百分率具有一定相关性,r=0.57,P<0.01.结论血清VEGF在AL患者中明显升高,且血清VEGF水平与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肾小球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对肾小球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并与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比较分析。  方法 :采用二室弥散系统检测内皮细胞通透性。肾小球内皮细胞 (MGEC)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接种于细胞培养嵌套的微孔滤膜 (孔径 0 4 5 μm)上 ,待细胞生长融合后 ,加入不同浓度的VEGF作为处理因素 ,以生物素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 (biotin BSA)作为通透性指示剂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biotin BSA通过细胞单层的百分数。  结果 :正常培养条件下 ,生长在滤膜上的MGEC和HUVEC单层的通透性没有明显差异。VEGF可显著增加MGEC和HUVEC的通透性 ,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1μg/LVEGF作用 12h可使MGEC对白蛋白的通透率增加近 2 5 % (0 31± 0 0 3vs 0 2 5± 0 0 3) ;VEGF浓度达 10 μg/L始显著增加HUVEC通透性 (0 2 8± 0 0 7vs0 2 1± 0 0 4 ) ,且远小于MGEC通透性增加的幅度 (P <0 0 1) ;VEGF浓度达 5 0 μg/L时 ,其增加内皮细胞通透性的作用基本达到饱和。 5 0 μg/LVEGF作用 0 5h即可使MGEC和HUVEC的蛋白通透率分别增加 10 0 % (0 12± 0 0 2vs0 0 6± 0 0 1)和 6 0 % (0 0 8± 0 0 3vs0 0 5± 0 0 1) ,并至少持续到 12h。  结论 :首次在体外直接证实了VEGF具有增加MGEC  相似文献   

9.
实验性暴发性肝功衰竭大鼠肝再生与一氧化氮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暴发性肝衰竭(FHF)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1,2],目前关于FHF时NO与肝细胞损害及肝再生的关系亦尚无定论.我们通过对实验性亚急性肝功衰竭模型进行PCNA及NOS表达分布状态的分析,明确FHF时NO与肝再生的关系,进一步探讨FHF时肝再生不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肾损伤(AKI)是肝功能衰竭(简称肝衰竭)患者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短期内肾功能急剧下降或丧失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对肝衰竭患者AKI的诊断标准、发病机制、生物标志物、临床特点等进行综述,目的为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存率,改善肝肾预后。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细胞再生是血管内膜损伤或剥脱后的主要修复方式。本研究在自行成功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VEGF1 65)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hVEGF1 65基础上 ,将hVEGF1 65裸质粒DNA直接转染球囊损伤后的血管壁 ,观察其对内皮细胞再生以及内膜增生的影响 ,为血管损伤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1 材料和方法新西兰大白兔 2 4只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动物在氯胺酮和安定复合麻醉下 ,制备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术后即刻 ,治疗组经扩张导管在损伤的局部动脉腔内给予pcDNA3 hVEGF1 65质粒DNA 5 0 0 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组织内血管的影响,以检测肝硬化大鼠肝脏微循环变化.方法:25只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造模成功SD♂大鼠,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对照组(B组,n=10)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实验组(C组,n=15),C组应用Alzet微渗泵从大鼠门静脉连续泵入血管内皮生长...  相似文献   

13.
蜈蚣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从内皮细胞功能角度探讨中药蜈蚣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喂家兔,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造模过程中预防性给予蜈蚣治疗。(1)对照组:基础饲料+5mg/kg蒸馏水灌胃;(2)模型组:高脂饲料+5mg/kg蒸馏水灌胃;(3)蜈蚣小剂量组:高脂饲料+蜈蚣水提物2.5g/kg灌胃;(4)蜈蚣大剂量组:高脂饲料+蜈蚣水提物5g/kg灌胃。4组均饲喂12周。观察血清NO、ET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VEGF的表达量,并观察其主动脉血管病理。结果:模型组VEGF的表达量升高,经5g/kg蜈蚣治疗后,VEGF的表达量明显下调,NO释放增加,ET分泌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5g/kg蜈蚣对VEGF的影响无明显变化,表明蜈蚣对AS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蜈蚣可通过调节NO/ET的平衡,从而抑制VEGF的表达,提示蜈蚣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防治内皮细胞增生的作用,揭示了中医血瘀证存在的微观物质基础,为中药蜈蚣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肝癌细胞钙粘附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华  赵敏芳  宋卫生 《肝脏》2007,12(1):20-21,60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肝癌HepG2细胞同质性粘附作用和钙粘附蛋白(E-cadherin)的影响.方法 采用3H-TdR掺入试验测定VEGF对肝癌HepG2细胞同质性粘附作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VEGF对肝癌细胞E-cadherin表达作用.结果 1 ng/ml、5 ng/ml VEGF诱导HepG2细胞60 min、90 min 3H-TdR掺入实验(dpm/min)分别为1 758.67±289.46、1 380.03±328.55和3 124.3±2 262.14、2 245.6±273.24,10 ng/ml VEGF诱导HepG2细胞60min、90 min、120 min3 H-TdR掺入实验分别为1 232.32±201.04、2 337.5±333.04、2 236.99±237.07,显著低于对照组60、90、120分钟的2 184.49±336.03、3 560.±255.17和4 337.4±377.35.5 ng/ml VEGF降低肝癌细胞E-cadherin的表达,荧光强度为757±10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2±56.结论 VEGF降低肝癌细胞同质性粘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肝癌细胞E-cadherin有关.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治疗性血管新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家族及其受体的组成,介绍了调控VEGF表达的因素及VEGF信号传导途径。着重阐述了VEGF促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以及VEGF在治疗性血管新生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还简要介绍了VEGF其他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脂多糖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防治急性肺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LPS(脂多糖)组和NS(生理盐水)组,麻醉后气管插管,LPS组吸入LPS(3 mg/kg),NS组吸入等量NS。0h、2h、4h、6h时每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抽血行血气分析,同时进行血浆VEGF水平、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定量和VEGF水平、肺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以及VEGF 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 LPS组2h、4h、6h时间点p H和Pa O2均明显低于NS组相应时间点,Pa CO2和肺损伤评分均明显高于NS组相应时间点(P0.05)。LPS组2h、4h、6h时间点BALF蛋白定量均明显高于NS组相应时间点(P0.05),LPS组2h、4h、6h时间点BALF和血浆VEGF定量均明显高于NS组相应时间点(P0.05)。LPS组BALF和血浆中VEGF水平与肺损伤评分均呈正相关(r=0.682和r=0.613,P0.001),BALF中VEGF水平与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715,P0.001)。LPS组2h、4h、6h时间点肺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NS组相应时间点表达(P0.05)。结论 ALI大鼠血浆、BALF和肺组织中VEGF水平明显升高,血浆和BALF中VEGF水平与肺损伤程度呈正相关,BALF中VEGF水平与蛋白定量呈正相关,提示VEGF可能通过增加呼吸膜的通透性参与急性肺损伤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血管渗透因子 (VPF)对内皮细胞 (EC)分泌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随机分为 6组 (n=6 /组 ) :1正常对照组 ;2 VEGF 1ng/ m l;3VEGF 10ng/ m l;4VEGF 10 0 ng/ m l;5低氧组 ;6低氧组 +VEGF 10 0 ng/ m l。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中的 NO2 - ,NO3 -的含量以反映 NO水平。结果 :VEGF促进正常 EC分泌 NO,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低氧损伤 EC,使其分泌 NO减少 ;VEGF 10 0 ng/ ml预处理可保护 EC免受低氧损害 ,保持正常分泌 NO的功能。结论 :VEGF能够调节 EC的功能 ,为其促血管形成作用中 EC分裂、增殖、迁移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量研究明确了血管生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特异性血管内皮细胞促分裂原,AML细胞表达并分泌VEGF,VEGF除在其血管生成中起关键作用外,还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机制刺激白血病细胞生长。本研究检测了24例AML患者血浆VEGF水平,通过与健康组的对照研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特异性失踪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增加血管通透性的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脑缺血后表达明显增加,并可能对缺血性脑损伤发挥双重作用。有关VEGF的生物学特征,VEGF受体及信号转导机制、脑缺血后表达与调节及VEGF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等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并展现了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病理和生理作用一、VEGF的异构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因其能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最初被命名为血管渗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近年研究表明,VEGF是一个细胞因子家族,包括VEGF-A、VEGF-B、VEGF-C、VEGF-D、VEGF-E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factor,PIGF)等多个成员。在不同的生物种群中VEGF具有高度同源性。剔除VEGF基因的老鼠在胚胎期即死亡,说明VEGF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VEGF是一高度保守的二硫键连接的二聚体糖蛋白,编码的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上,包含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经过选择性剪切,主要形成5种不同的产物,如VEGF121、VEGF145、VEGF165、VEGF189和VEGF206。这些异构体的生物活性各有不同,主要取决于其有无外显子6和7所编码的肝素结合结构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