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方法 同步行动法:带教老师与护生捆绑为一体,同步去完成各项治疗与护理.结果 同步行动法通过2 a的实施,经调查显示:临床带教老师与护生的认同感达到98%,患者的接受率为95%,由护生发生的小差错年发生<2起,大差错及纠纷为零.结论 同步行动法提高护生综合能力,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感,提高了患者的支持,降低了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2.
段小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416-5416
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带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问题。2010年我院共接待护理实习生31名,通过书写周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其圆满完成了临床实习。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借鉴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理念设置的规范化护理带教模式在临床的应用。方法以2012年护理实习生作为试验组,采用借鉴JCI理念的规范化带教模式;2011年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结果试验组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末期基础理论考核成绩、技能竞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借鉴JCI理念的规范化带教模式对提高护理学生的专业成绩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宋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251-3251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培养实习生循证护理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方法 依据实习大纲,结合科室实际,指导实习护士应用偱症护理提出问题,而后查阅文献,寻找实证.把循症护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手术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结果 实习护士给手术患者的服务更加优质高效,临床实习更加积极主动,提高了循证思维能力,增强了临床实践能力,提高了带教效果.结论 偱症护理应用于手术室实习带教,提高了实习生的循证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师制带教模式在急诊病房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自2006年在急诊护理带教中逐步改进和完善双师制带教模式。结果:双师制带教保证了急诊病房带教计划的落实,增强了科室对护生的实习管理,提高了护生的急救综合能力和临床工作能力。结论:通过双师制带教,以人为本,使护生在急诊病房实习过程中,既有带教老师又有指导老师带教,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适当地分配学习机会,注重护生的带教反馈,提高了急诊病房整体带教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6.
朱月琴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9025-9025
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自2006年起,我们神经外科采用的是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即师生班次相同,一位带教老师全方位对一名护生实行带教,效果满意。现将神经外科的一对一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情感激励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探讨如下。1鼓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护理管理者要尽可能为护理实习人员实现高层次的需要创造条件,要经常关心实习的护士人员,充分发挥其特长,实现自我实现需要的最高层次。在现实社会里,由于长期存在重医轻护的错误观点,逐渐形成了以医疗为主,护理为辅的工作关系,护理工作得不到社会的重视。护士实习生的位置及其劳动价值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实习生的自我实现需求被外界环境所抑制,护理工作的自我实现信心日趋萎缩和降低,这样护士实习生心理上的需求与不被社会认可呈明显反差,使整个护士实习生群体产生了自卑感。为了弘扬护理人员的默默奉献精神,使全社会理解支持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护生的实习带教是护理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员的重要途径。手术室作为护生临床实习的一个重点科室,其工作性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1]。为了进一步提高带教质量,现将我院手术室带教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8年至今在我科实习护士共226人,其中专66  相似文献   

9.
目的护理学科的发展,整体护理的深化,需要有一支教育层次高、素质好、技术精湛的护理临床带教队伍。方法通过分析无锡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的现状,探讨相关构想,以提高带教质量。结果有效的提高我科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结论高水平的临床护理带教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供应室情景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供应室实习的62名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名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31名护生采用情景教学模式,并比较两组护生的学习兴趣及理论、操作考核成绩.结果 观察组对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学习兴趣及出科考核成绩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情景教学能明显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手术室的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出科考核的现状,为规范实习生出科考核提供依据。方法以《毕业实习鉴定手册》中"内外科出科考试成绩评定表"为问卷设计基础,对8家三级甲等医院160名护理实习生中已进行一轮内科或外科出科考核的80名学生进行调查,将所有参与学生的不同点列出作为问卷的选项,经专家审议和20名学生预试验后成为正式调查问卷,对16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内外科出科考核内容不规范,评价标准不统一,监管体系欠完善。结论应针对护理本科生内外科出科考核的现状,不断完善学生的出科考核系统,使之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临床实践综合能力,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护理大专实习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11年实习的76名护理大专生作为试验组,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将2010年69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实习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试验组实习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临床实习中对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培养,能提高实习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并提高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神经外科临床教学质量,该文介绍了神经外科实习生学习手册的设计与使用方法.该手册为表格式,分为4部分,阶段式学习任务与考核内容解决了神经外科学习内容多而复杂的难题,师生互评表和师生互动平台实现了互动教学和按需教学,实习生档案为教学和科研积累了宝贵的资料.该手册得到了带教教师和实习生的共同肯定,提高了实习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实习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为开展实习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生涯规划问卷,对228名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生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为(3.05±1.03)分,女生得分高于男生(P<0.01),本科生得分高于大专生(P<0.01)。实习生职业选择最关心的因素是收入(64.04%)和个人发展机会(49.56%);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依据是能力(64.91%)和所学专业(40.79%)。结论护理专业实习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一般,女生好于男生,本科生好于大专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每年举办护理操作技能竞赛,激发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实习生操作的规范性,以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方法在每年临床实习的中后期开展护理操作技能竞赛,并评出名次给予奖励。结果各届实习生操作技能竞赛成绩均在90分以上;参加过操作技能竞赛的新护士岗前操作考核成绩高于未参加过操作技能竞赛的新护士(P<0.01)。结论实习期间举办操作技能竞赛可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加强操作的规范性,为新护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探讨护理本科生在实习前期所需培养的各项能力,对本科生的临床实习具有指导意义,使学生在高效率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增强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科研能力、专业英语交流能力及职业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为培养出实用型护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的差错取向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应用Rybowiak等编制、由郭维维等翻译的中文版差错取向问卷,对福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32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差错取向的得分为(2.93±0.52)分,经成组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男生的风险承受能力高于女生(P<0.05);农村生源的实习生相较于非农村者更善于进行差错沟通(P<0.05);而不同学历实习学生的差错取向中有5个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尽快建立实习生无惩罚性护理差错管理制度,以引导实习生差错学习、差错思考,增强学生应对差错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对护理伦理的认知水平,为实习中的护理伦理认知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伦理认知问卷,对322名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前学生对护理伦理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好,但对临床工作中的护理伦理问题认知不足,本科生护理伦理认知得分高于大专生(P<0.01)。结论实习前学生的护理伦理认知水平亟待提高,学校和医院应重视护理伦理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针对其薄弱之处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51名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同时对筛查阳性的学生进行访谈.结果 SCL-90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均低于常模,但筛查出阳性,需进一步检查的学生共7名,占13.73%.根据访谈记录分析,学生反映的主题集中在“对临床实习充满期待”“担心不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害怕不能适应临床环境”“担心理论不能联系实践”“不能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担心护士的工作强度大、繁重”“担心不能处理护患、医护、护护关系”“担心就业问题”等.结论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前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应加强实习前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根据学生不同实习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临床实习质量及医院的教学与管理水平,在学生实习的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教学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实习的183名学生及38名临床带教老师,分3个阶段进行学生实习态度及感受调查和带教老师对学生实习情况评价。结果随着实习期的延长,学生对护士的社会地位、从事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实习的重要性、医院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的百分率降低;认为对医院的适应能力、理论指导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百分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在不同的实习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应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及临床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