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1(NF-κBl)-94ins/delATr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青岛地区汉族人群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 检测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和99例APCI患者(APCI组)NF-κB1-94ins/如1ATTG基因多态性;采用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胞核NF-κBp65表达率的变化. 结果 APCI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A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APCI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622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T基因型与APCI的发病独立相关(OR=2.14,95%CI:2.654~8.296,P<0.05).APCI组TT基因型个体PBMC胞核NF-κBp65表达率明显高于A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T基因型个体PBMC胞核NF-κBp65表达率与APCI的发病独立相关(OR=1.96,95%CI:2.267~7.691,P<0.05). 结论 NF-κB1-94ins/delA TTG基因多态性参与了APCI发生.T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青岛地区汉族人群APCI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上调NF-κB1的表达而增加APCI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云南大理白族脑血管病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73例白族脑血管病(ICVD)组患者(其中脑梗死40例,脑出血33例)和43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白族健康对照组进行ACE基因型检测和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分析;并进行ACE基因双向测序。结果(1)脑梗死组的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脑出血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未发现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有明显差异(P>0.05);(3)脑血管组内伴高血压与不伴高血压,伴糖尿病与不伴糖尿病,伴血脂异常与血脂正常者相比较,未发现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差异(P>0.05);(4)D等位基因和I等位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和长度与国内外文献报道无明显差别。结论(1)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联性,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是脑梗死患者的高危因素;(2)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脑出血发生未发现有关联性;(3)脑血管病的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与ACE基因多态性可能无关联;(4)ACE基因16内含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针对脑梗死多因素致病特点,探讨神经肽Y(NPY)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TOAST分型各亚型的关系.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549例脑梗死患者NPY启动子基因-399T/C、-883Tgins/del和-602G/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190例,小动脉闭塞型(SAO)260例,心源性栓塞型(CE)60例,其他明确原因型(ODE)29例,原因不明型(UE)10例,并与423例汉族健康体检者对照.Logistic回归分析去除混杂因素影响,分析NPY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TOAST分型各亚型的相关性. 结果 SAO亚型-399T/C突变基因型CC和等位基因C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6,P=0.010);LAA亚型和SAO亚型高尿酸、高血压、心脏病和DM病史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O亚型-883Tgins/del缺失突变基因型DD、等位基因D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P=0.155);-399T/C、-883Tgins/del、-602G/T多态性与LAA亚型、CE亚型、ODE亚型和UE亚型患者均无相关性. 结论 NPY启动子基因-399T/C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SAO亚型发病存在相关性,高频率等位基因-399C个体可能是SAO亚型重要危险因素.没发现-399T/C、-883Tgins/del、-602G/T基因多态性与LAA亚型、CE亚型、ODE亚型和UE亚型患者有相关性.高尿酸、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史是LAA亚型和SAO亚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ACE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和脑出血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 PCR方法检测82例脑出血患者和 86例健康者 ACE基因的缺失 /插入多态性。结果 脑出血患者的 DD基因型及 D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伴高血压的脑出血患者的 DD基因型和 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的脑出血患者 ;无高血压史的脑出血患者的 DD基因型和 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DD基因型和 D等位基因频率与性别、有无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无关。结论  DD基因型和 D等位基因携带者具有脑出血易感性 ,这种易感性不依赖于高血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92例ACI患者(<60岁42例,≥60岁50例)和50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ApoE基因型,并进行比较. 结果 ApoE 3/4基因型频率和ε4等位基因频率ACI组为30.4%和19.6%,正常对照组为2%和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I<60岁组和≥60岁组间,ApoE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ACI发病相关,ε4等位基因可能是ACI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高原地区世居藏族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青海地区高原世居藏族脑出血患者52例(男27例,女25例)为病例组,与之年龄、性别、居住地相匹配的同期体检的世居健康藏族51例(男28例,女23例)为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所有样本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病例组ACE基因型:DD型9例(17.31%),II型21例(40.38%),ID型22例(42.31%);等位基因频率:D等位基因38.46%,I等位基因61.54%;对照组ACE基因型:DD型10例(19.61%),II型19例(37.26%),ID型22例(43.13%);等位基因频率:D等位基因41.18%,I等位基因58.82%。两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基因型χ~2为0.14,等位基因χ~2为0.16,P0.05)。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青海高原地区藏族脑出血无相关性,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不是高原世居藏族人群脑出血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0(Cx40)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Na Pshot技术对342例ACI患者(病例组)和296例健康者(对照组)的Cx40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rs35594137进行基因型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x40 mRNA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rs35594137位点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rs35594137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P=0.003;等位基因A vs G:P=0.001,OR=1.479);病例组Cx40 mRNA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AG+AA基因型(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Cx40 mRNA相对表达水平低于GG基因型(P<0.05)。结论 Cx40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rs35594137与ACI易感性相关,A等位基因是ACI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ACI患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碳氧血红蛋白(COHb)在ACI患者中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改良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分析57例急性ACI患者及5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HO-1基因启动子(GT)n重复序列不同基因型频率分布特征及碳氧血红蛋白(COHb)含量与ACI的关系。结果ACI组中的Ⅰ类基因型组(携带S等位基因)显著低于2类基因型组(不携带S等位基因)(43.86%比65.45%,P<0.05),提示Ⅰ类基因型与脑梗死的危险性降低相关。ACI组血浆的COHb水平较对照组COHb水平明显升高(t=16.92,P<0.01),提示脑梗死患者血浆COHb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O-1基因启动子(GT)n重复序列遗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性有关。ACI患者血浆中CO-Hb含量较正常时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DJ-1基因启动子区g.168_185del的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DNA测序等技术,对湖南汉族213例PD患者和195名正常对照者的DJ-1基因g.168_185del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g.168_185del多态在各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g.168_185del多态位点不是本组PD患者的患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对 10 0例脑血管病患者 (脑血管病组 )和 10 0名健康体检者 (对照组 )进行ACE基因检测及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DD基因型频率脑出血组 (34 4 % )明显高于对照组 (16 .0 % ) (P <0 0 5 ) ;脑血管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明显高于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 (P <0 0 5 ) ;合并血糖异常组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 (P <0 0 5 ) ;且伴血脂异常组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 (P <0 0 5 )。结论 DD基因型是脑出血患者的高危因素 ;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可能与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如血糖、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等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37(connexins37,CX37)基因I1297D多态性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缺血性脑卒中组232例(根据诊断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组115例,脑栓塞组31例,腔隙性脑梗死组86例)和健康对照组235例CX37基因I1297D多态的分布。结果 CX37基因I1297D多态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和对照组中均以II基因型和I等位基因为主。基因型(II型I、D型、DD型)I、和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缺血性脑卒中组分别为46.56%、39.22%、14.22%、66.16%和33.84%,对照组分别为47.66%、43.40%、8.94%、69.36%和30.6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缺血性脑卒中各亚型之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37基因I1297D的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ACE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与蒙古族腔隙性脑梗死(LI)的关系和ACE基因I/D多态性的遗传规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方法检测33例LI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ACE基因型,并对两者ACE基因I/D多态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ACE基因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为(0.3,0.47)明显高于对照组(0.1,0.25),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E基因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蒙古族LI患者有关,ACE基因DD基因型或D等位基因可能是蒙古族LI患者的遗传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1)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50例正常人、49例高血压无并发症患、30例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患的ACE基因上287Bp片段,根据插入(I)或/缺失(D)来判断其多态性。(2)用CT或MRI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结果 (1)腔隙性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其D等位基因及DD基因型显升高。微量蛋白尿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其D等位基因及DD基因型显升高。(2)腔隙性脑梗死组与高血压无并发症组相比,其D等位基因及DD基因型显升高。(3)高血压无并发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性差异。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患有关联性,DD基因型提示可能与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6S1043、D12S391基因座的基因多态性对主动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结合毛细管电泳法对114例男性主动攻击行为者(研究组)及120名健康男性(对照组)进行D6S1043、D12S391基因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检测,分析D6S1043、D12S391基因座多态性与主动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D6S1043基因座中12~19基因型频率(13.16%)明显高于对照组(1.67%)(P0.05);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D12S391基因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6S1043基因座中12~19基因型可能主动攻击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DD基因型与脑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分布与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00名健康人(NT)及8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ACE I/D基因多态性。结果脑出血患者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ACE基因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携带者可能是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6.
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341例ACI患者和329例正常人的CYP11B2基因-344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其血浆醛固酮的浓度。结果病例组CYP11B2基因TC和CC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12%和9.97%,相对于TT基因型,暴露于TC和CC基因型人群的OR值分别为 1.72和1.88;病例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为29.03%,相对于T等位基因,C等位基因的OR值为 1.57。携带CC基因型的个体,ALD浓度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中CC基因型的血浆醛固酮 (ALD)浓度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结论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ACI相关;C 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ACI的一个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17.
ACE-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 - 1转换酶 ( ACE- 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 ( IS)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 ( PCR)技术检测 143例 IS及 15 4例对照组患者 ACE- 1基因多态性。结果  IS组 ACE- 1基因 DD基因型和 D等位基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重型组 ID基因型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D等位基因与临床IS相关。结论  ACE- 1基因 ID基因型可能是 IS危险因子 ,ID基因型与重型 IS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汉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磷酸二酯酶4D(PDE4D)基因87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2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维族110例,汉族116例)和22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对照组,维族102例,汉族118例)PDE4D基因87位点的多态性。对各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PDE4D基因87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PDE4D基因87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维族亚组PDE4D基因87位点CC型的比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维族亚组(均P<0.05);病例组汉族亚组PDE4D基因87位点CC型的比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汉族亚组(均P<0.05)。病例组中,维族亚组与汉族亚组PDE4D基因87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维族亚组与汉族亚组PDE4D基因87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DE4D基因87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增高可能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风险,此风险在新疆地区维、汉族人群中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J-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g.168185del与新疆维吾尔(维)族、汉族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提取364例原发性PD患者(PD组,维族175例,汉族189例)及346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扩增DJ-1启动子区基因片段,测序验证g.168185del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P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PD组中维族亚组与汉族亚组间〗DJ-1基因g.168185del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J-1基因g.168185del多态性可能与维族及汉族PD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4例VD患者(VD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组)及60名健康成人 (NC组)的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有关DD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组间比较 结果:(1)VD组比NC组明显增高(均P<0.01)。(2)脑卒中后VD患者高于非脑卒中后VD患者(由于病例 数相差太大,未进行统计学分析)。(3)VD伴EH者高于VD不伴EH者(均P<0.05)。(4)VD的程度与 ACE基因型的分布无关。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VD有一定的相关性;DD型及D等位基因可能是 V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